第106章 豪情壮志

A+A-

    一身白衣,风度翩翩,面容姣好,带着几分勉强的笑意。

    身边还有一名女子,面带哀色,使清丽灵动的样貌添了几分楚楚可怜。两人站在一起,确是赏心悦目的景致。

    一声笑到了前厅后没看见关汉中,知道他在与押送粮饷的官员谈话,便让田三带他到正厅来。柔就在一旁,田三不好拒绝,只好领着两人往正厅去。

    “在下青衣门莫青,江湖人称「一声笑」,调查魔教已久。”

    一声笑先简单做了自我介绍,对着众人抱拳行礼,又想着关汉中道:“仁王在临江镇时莫某也在场,仁王的近身侍卫关鸿丰正是在下的同门师兄,关于魔教,莫某也有话。”

    “请坐……”

    一声笑客气地道谢,就近坐下,柔站在一边一时显得有些突兀,正巧田二端着茶水回来了,柔便静静地给所有人奉茶,最后站到了关汉中身边,像是普通的侍女一样。

    关汉中看一眼身侧垂首站着,看似乖巧的人,什么也没。

    “三年前魔教肆虐中原,莫某杀魔教于上西支部的宗主,发现他身上红色的太阳纹身,正是所谓的「赤乌」标记,因此展开了调查。

    三年来,不少参与调查的侠友惨遭毒手,临江镇刘知县一案,第一位死者,便是友人阿碧。”

    关汉中皱起眉,凝神细听,从一声笑的描述里,他得到许多细节,解决了先前没能揭开的疑惑。

    在临江镇刘知县一案中,第一位死者是易容后潜入调查的阿碧,阿碧发现刘知县的女儿是易容后的魔教,犹豫之后选择继续潜伏调查。

    殊不知已经暴露,然而那魔教女子及其聪明,杀死阿碧后又将阿碧易容成知县姐的模样,算让自己假死脱逃。

    “但显然,她的计划失败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她也死了,那之后线索中断,我不得不转换方向,碰巧青花会即将开始,便离开临江镇到卓州来。”一声笑完,看向关汉中。

    关汉中却摇摇头,“刘知县死时你应该还在临江镇吧?如果这个案情只围绕两位死者,刘知县死的意义不大,或者死的时机太刚好了。当时你与关侍卫潜入时看到了刘知县?”

    一声笑点点头。

    关汉中继续道:“从调查结果看,魔教中只有及其重要的人物是央人,而那具带有赤乌标记的女尸是汉人。”

    一声笑一怔,当时他和关鸿丰确实都忽略了这一点。

    “所以那具女尸也不是魔教,真正的魔教女子又杀了一人,而刘知县自然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他去了府衙的当晚,便死了。”

    一声笑缓缓点头,若有所思,一旁的董学敏等人听了半天都急了,“那这魔教,到底想做什么?”

    “不是魔教想做什么。”关汉中端起茶抿了一口,“所谓的魔教,中心为央人,央人的目的自然是入主中原,但是仅凭他们,力量不够。”

    “而除了央人,魔教大部分是些穷凶极恶之徒,他们没有特殊的目的,因为恶,所以恶。”一声笑自然地接口道。

    “那又怎会和朝廷官员扯上关系?雷大人……和王大人?”

    董学敏心翼翼地问,雷靖他不清楚,但王晋他了解,与严大人走得极近,如果王晋与魔教有所牵扯,那严大人又是怎样的角色?

    关汉中和一声笑对视一眼,一声笑颇为默契地没有话,关汉中则道:“雷靖身为卓州城府尹,为图暴利,给予卓州城最大商会青花会便通,甚至亲自参与提供魔教兵器、粮食、钱财、住宿等。

    但昨夜里抢夺粮饷一事,雷靖参与参与多少还有待调查,至于王大人,他身上则是另一桩案子,恕关莫不便告知。”

    几位大人便忙「无妨」,董学敏将话题拉回到最初,“关大人也知道这些粮饷的重要性,魔教心怀不轨,前路艰险,还请关大人为我们加派人手。”

    “这是自然。”关汉中应下,一声笑沉吟一番,起身向着关汉中拱手行礼,“莫某有一事相求。”

    “莫大侠不必客气,但无妨。”

    “我的师弟苏里白武功高强,愿意随押送队伍一同前往前线,还请关大人应允。”

    “苏公子侠肝义胆,好!”

    “近来江湖异动,纷扰不断,江湖名门正派皆有心铲除魔教,还天下一个太平。雷靖先前借由为子报仇,悬赏凶手人头,故而卓州城四周有不少能人异士,关大人不妨张榜澄清,想必会有不少人愿意护送粮饷西行。”

    “这个办法可以好!”董学敏不禁赞叹,不仅可以快速召集人手,还可以保证这些人的质量。他们虽然身在庙堂,与江湖沾不上边,但也知道「侠义」二字的含义。

    其他官员也赞同不已,关汉中当即采纳,拟出一份草案,撰写白份,张贴到卓州城各处。

    告示一出,卓州城里边掀起了轩然大波,雷靖先前与其子雷涛劣迹斑斑,现在雷靖下狱,卓州城的百姓议论纷纷,整座城都陷入莫名的兴奋中。而张榜后不久,便又数位江湖侠客到雷府报道。

    雷靖的重金悬赏,引来的不全是爱财之徒,还有不少浩荡正气在胸襟的侠义人士。

    一声笑负责接待他们,看到一声笑,不少人露出诧异的表情。

    原因无他,一声笑最响亮的名号是采花大盗,但是一声笑武功极高,又不强抢民女,只与心甘情愿的女子共赴云雨。

    但他那张脸和花言巧语,是不少女子的梦中情郎,这江湖人眼里,一声笑亦正亦邪。

    一声笑丝毫不受他们的目光影响,向来此的每一位解释召集他们前来的理由,很快便有数十人答应。

    苏里白也来了。“师兄,你真的不跟我们一起去吗?”苏里白不再叫莫青一声笑,改口叫「师兄」了,但一声笑一如既往地嫌弃他。

    “不。”一声笑毫不犹豫道。

    江湖上的名门正派时隔三年又一次发布了召集令,号令各派铲除魔教,一声笑三年前以「一声笑」的身份参与那一次剿杀,这一次却要以「青衣门」的名义行动。

    苏里白「哦」了一声,便到一旁跟人话去了。前段日子他与一声笑一起回了青衣门,不知道掌门师兄与二师兄了什么,一声笑居然答应要结束游历,回归青衣门。

    他想不透,但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师兄们了,他的脑子不适合思考。

    夜幕降临的时候,呼啸了一天的大风也歇了,晚饭后关汉中重新组成了一个两百人的护卫队,其中包括了三十八名江湖侠客,为了追赶被耽误的进度,众人决定今晚就出发。

    “准备仓促,但心意已表,前路艰险,辛苦诸位!”关汉中举起手中的碗,里头是满满的一碗酒,这支队伍的组建不那么符合制度,但是关汉中莫名有信心。

    他本身也是豪迈的人,冲着在场的示意后,一声「干」,仰头一口闷尽碗中酒。

    豪气冲天的举动,顿时让人觉得壮志凌云在胸中。随着气势惊人的一声呼喝,众人饮尽碗中酒,为自己壮行,为此行齐心。

    天边还染着夕阳最后的余晖,西城门再次开,押送粮饷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城,关汉中和一声笑站在城门边眺望,直到队伍最后的人影也消失在地平线的那头,他们才往回走。两百人的队伍有他们的任务,关汉中和一声笑亦有他们的使命。

    知道江湖纠集武林高手围剿魔教,关汉中问一声笑:“何时启程?”

    “明日一早。”一声笑答,突然停下脚步,“关大人,莫某有一事相问。”

    此时月亮爬上夜空了,月色并不亮,两人停在雷府门前,墙上的灯笼发着明黄的光,光落在一声笑脸上,关汉中看到这个男子眼中深刻的哀切。

    “林棉,死前可有遗言?”

    关汉中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如实地摇摇头。他不清楚这二人的事情,不出也编不了安慰人的谎话。“我去得迟了。”

    一声笑像是已经知道这个答案,但眼眶还是红了,又问:“还请关大人告知莫某,林棉埋在何处。”

    “西城郊。没有立碑,只竖了块木牌。”

    “多谢。”一声笑真挚道,而后道别离开了。

    关汉中知道他要去哪,看着一声笑的背影,莫名有些唏嘘。

    “大人?”田三不解地看着关汉中,怎的突然站在街上发起呆来?

    “你觉得这人怎样?”

    “谁?”田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看了看空荡荡的街道,突然恍然:“一声笑?”

    “嗯。”

    “嗯……”田三挠挠头,“跟想象的不一样,也跟「采花大盗」联系不起来。有见识,有魄力,有风度……”田三绞尽脑汁才得出一个词:“正人君子!对!正人君子。”

    关汉中扫了田三一眼,径直往府里走,“多看点书吧。”

    “诶?大人,我的不对么?”

    关汉中失笑,田三得不算错,但「正人君子」这个词用在一声笑身上还是过于牵强了。

    如果早些时候认识一声笑,也许关汉中会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采花大盗。

    但不论他是谁,不论昨日今日明日的那些江湖客是谁,他们心中有家国,知疾苦,爱苍生,便是懂大义的人。

    这一刻无所谓庙堂与江湖,他们有共同的「义」,有鲜明的爱恨,便让关汉中钦佩,就像钦佩林棉一样。

    ——胸中有沟壑,立马振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