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A+A-

    就算已经想好了人选,但准备践行计划时胤礽才发现,他每天见到朝臣的时间,也就是跟着他汗阿玛上早朝那几个时辰之间。除此之外,压根没办法直接跟他想聊天的人单独接触。

    本来以为散朝后或许可以觑个空闲找人,结果散朝后还要被迫当尾巴。有一次他只慢了两步,就被他汗阿玛催促快点跟上。

    多次图谋不得逞,胤礽每日望着那人悠然离开的背影,眼神都好像想调戏良家妇女却被壮汉拦住的流氓一般,已经隐隐开始冒出绿光。

    胤礽很郁闷,以前他想找索额图聊天也没这么困难的。

    他当然不知道,这都是他汗阿玛默许的罢了。

    愁了几天后,天无绝人之路,终于还是被他找到机会。

    十月初五,福建总督姚启圣上了一封折子,奏请扩大沿海地区的兵役建制。早朝时众臣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散朝后康熙召集了中枢几个大臣继续开会。

    与会人员除了固定的张英三人组,还有基本可以默认结成一党的明珠,高士奇。另有现在孤军奋战哪里都无挂靠,一门心思只当差的索额图,清流斗士王掞。以及看不上在座所有人的佟国纲。

    要特别明的是,前番因举荐将领施琅有功而备受重用的李光地,也在不久前进入了中枢机构,得以参与此次会议。

    会议的重点就是接着讨论,对于姚启圣增兵制的要求,是许还是不许。

    其实与会的各位心里各自有谱,三番被灭,但是琉球依然被郑氏占据,迟早要派兵收复。这一仗无可避免,姚启圣增兵制的要求在情理之中。

    但是让大家发愁的是,增兵制就意味着,又要花钱。

    不用听户部尚书汇报,在场的各位也都知道,朝廷现在真的是十分缺钱。收复琉球,要花钱。将来还要准噶尔,也要花钱。更有每年南方修河堤,北方抚蒙古。总之,各处都非常非常缺钱。

    而且还有之前的灾情。为避免百姓饥荒,今年的税收肯定是也要免去。这就意味着,国库空荡荡的情形至少要持续到明年,甚至后年。

    这场只有核心人物参加的会议,一直从巳时初开到未时末。

    几位重臣顶着饥肠辘辘,从暂不建议增兵制讨论到,如何布防以防止琉球反攻内陆福建。又从调兵增员福建,讨论到沿海的经济现状。

    论着论着,话题最终不可避免的回归到,朝廷如何开源节流这个问题上。

    虽然是只有几个人参加的会议,但参会人员之间立场分明,争执和反驳不断,意见根本无法统一。

    一场会开到一半,众人面上的疲累之色不用细量就很明显。

    胤礽也从一早陪到了现在,自然也是又累又饿。

    见他汗阿玛正与大臣们讨论没工夫看自己,他走到角落冲梁九功招手吩咐道:“去叫御膳房备些膳食,几位老大人想必都饿了。”

    梁九功刚听他完,还呆愣了一下。心想这位太子爷竟然也会心疼人了,真实稀奇。但是短暂恍神之后,他便赶紧去外面让徒弟往御膳房去传旨。

    交代好备膳的事儿,又叫人另准备了茶水,胤礽乖乖走回原来的位置。汗阿玛没有问他有何看法的意思,他就继续当装饰。

    康熙这边听着众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头疼的厉害。再加上他刚才话太多,现下又口干舌燥,只觉十分郁躁。正想叫人续茶,抬头时却没看到一贯守在身边的大太监。

    得力的奴才突然没眼力,他的火气蹭蹭上涨,“梁九功人呢?”

    胤礽端过一盏茶碗递到案桌上,挂上乖巧的笑脸,“儿臣见汗阿玛疲累,刚才吩咐他去传话备膳食,想必他一会儿就进来了。”

    得益于系统的全方位教育,他最近的情商增加不少。

    康熙见儿子懂事,火气降了一半。端过茶水抿了一口,温度正适合入口,剩下的一般也灭了。

    眼见下面的几人还在争执,便断道:“先停下。午时已过,众卿也累了。太子叫人去备了午膳,用膳之后咱们再接着讨论。”

    几人先后谢恩,又一起夸赞过太子仁德之后,各自落座等着发工作餐。

    胤礽就是瞅准了这个机会,向他汗阿玛请旨之后,想找明珠聊聊。

    康熙眼神古怪的看了一眼儿子,“你找他何事?”

    怪了,难道不该是找索额图吗?

    胤礽一脸努力求学上进好学生的模样,“他刚才的增兵制的问题儿臣不太懂,所以才想再问问。”

    随后也不管他汗阿玛同不同意,径直走到明珠身边,“孤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眼见他过来,众人都准备起身相迎。但站到一半,看他走向明珠,各人脸色的变化差别十分精彩。

    张英三人皆是不敢置信,一贯讨厌明珠的太子殿下今日竟然还能带着笑脸跟他话。不信的同时,心里还微微泛酸。太子殿下,您的老师都在这坐着呢,为何要装着看不见我们?

    同样属于老狐狸的李光则笑眯眯的:“太子殿下一心向学是好事,皇上教子有方。”

    佟国纲瞥了几人一眼,嘴角轻蔑的笑容完全不隐藏。

    王掞属于完全置身事外的一派,老神在在的喝茶吃点心,完全不管众人如何。

    高士奇好似挑衅的看了一眼索额图,呵,你被太子殿下抛弃了。

    情绪最外漏的自然当属索额图。他大受击的表情太过明显,导致连康熙都有一瞬间不自觉同情他。

    与众人不同,明珠淡定的仿佛完全置身事外,“太子殿下有何问题?臣定当竭力为殿下解惑。”

    胤礽脸色的笑意不减,“刚才几位大人争执是否从北方调兵道福建之事,大人,福建因地势和环境原因,并不适合从北方调兵,反而更应该从当地募兵的原因,孤还不是十分理解。还请大人再为我细细讲解。”

    借口是随便找的,但他眼神真挚,嘴角的笑容也十分有服力。就像是真心求学,完全没有其他谋算。

    这个微笑他可提前对着铜镜练了好天,保证在任何人看来都坚定可信。

    “既然太子殿下有疑惑,明珠,你就好好解答!”索额图咬牙切齿道。

    他心里别扭,但同时也猜测胤礽可能有其他计划,所以只能忍着膈应想助胤礽一臂之力。

    明珠抬眼看向御座,无声请示。

    康熙的子控属性发作,觉得儿子勇于提问是好事,自然同意。

    得到示意后,明珠在起身,为胤礽一条条的分析原因。

    胤礽听的认真。这个问题得到解答,马上又追加了新的问题,总之就是不让明珠闲着。这一问一答的之间,两人仿佛货真价实的良师益友一样融洽。

    旁边几人越发目瞪口呆。

    这下索额图眼泪真的快掉下来了。殿下,您怎么能对明珠这货另眼相待呢?

    一对伪师徒的差不多,膳食也被太监传上来。

    胤礽感觉时机正好,便又贴心的亲自端了粥放在明珠的旁边的桌上,“难为您如此劳心还为孤解大,这碗粥代酒谢您。”

    明珠一脸惶恐,嘴里直道:“太子殿下严重了,微臣不敢承受。”

    戏到这里还不算完。

    胤礽脸上的笑容分毫不减,走回到康熙身边后,被他汗阿玛用探究的眼神量时也不心虚,又追加了一句让众人更震惊的话:“汗阿玛,儿臣觉得明珠大人当真是个有本事的人,请汗阿玛下旨,许他也给儿臣做师傅好不好?”

    索额图的下巴颏已经掉在地上,熊赐履刚进嘴的粥好险就要喷出来。佟国纲扭头看外面,天不错。

    淡定如王掞,也不禁用奇怪的眼神瞧了一眼胤礽。

    古怪的气愤没有感染到明珠,他双手捧过温热的粥碗,只当自己没听到刚才的话。

    没听到他汗阿玛同意,胤礽就一直眼巴巴的盯着,仿佛不达目的是不罢休。

    康熙微觉意外,玩笑似的:“怎么,是你的师傅们教的不好吗?”

    “师傅们都很好”胤礽摇摇头,“只是儿臣觉得明珠大人于人情世故上更有心得。”

    明珠:“...”

    总觉得这位太子殿下不怀好意,这话怎么听怎么像给我下绊子。

    大殿里安静的针落可闻。胤礽还怕自己的理由不够动人,准备舍了脸皮上手拽着他汗阿玛的衣袖撒娇。

    反正他是定主意,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明珠拽到自己这条船上。他是不是真的上船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在外人看来他们一定要是一条船上的。

    康熙的视线在几人之间巡视了一圈。突然联想到儿子之前问他的,是不是百姓无地可种才导致的灾荒。他恍然间觉得,或许真的需要有个人教太子一点政治黑暗法则之类的。

    这些人里,张英的人品他最信的过,但他最不适合教这个。剩下的,心机与明珠差不多的就是李光地。

    康熙看了一眼躬身立着的李光地,先自我否定。不行,还是明珠吧。不过又一想,真教坏了可怎么好。

    再看一圈,他心头一动。既然已经加了一个,不妨再加一个。

    “你既然想多学,师傅不嫌多。明日起,明珠和王掞就都是你的师傅了。你急着,要像尊敬朕一般尊敬师傅们。”

    “是,谢汗阿玛!”胤礽高兴的毫无形象的咧开了嘴。

    第一步计划达成。明天你成了孤的师傅,后天孤就有把握一步步把你变成孤手里的剑。

    熊赐履与张英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