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A+A-

    明珠这句话,成功的把大家的注意力从火铳转回到刚才的事故上。就连王掞都开始好奇,太子到底做出来什么东西,能把园子炸出那么大的坑来。

    被几人盯着,胤礽连撒谎都撒不圆,只能嘴上干巴巴的解释:“就是火药,并无旁的。”

    明珠捋了一把胡子,笑着:“火药臣不太懂,太子殿下可能为臣解惑?”

    胤礽气闷,这老狐狸能不能闭嘴。

    答案当然是不能。

    “明朝时就有红衣大炮,据那炮弹光砸出的坑就不。可是微臣如今看着,它那个坑肯定不如太子殿下今日的这个大。”

    胤礽拿眼瞪他,明珠也是笑呵呵的。还故作不解,“太子殿下,可是微臣有哪里得不对?”

    张英急道:“殿下还要瞒着我们不成。”

    胤礽心里叹息,他错了,他不该强把明珠拉来当师傅的。

    既然挣扎是徒劳,他索性就把他这突发奇想的手榴弹如何做,从头到尾了个仔细。当然,这东西究竟是从哪学来的,他没敢。

    “只是一点?”康熙怀疑的看着儿子。

    胤礽比划着指头,大拇指顶在最上边的关节,跟康熙强调:“汗阿玛怎么不信儿臣,真的就这么一点。”

    他手里材料的存货本就不多,再多他也做不出啊。

    “太子殿下好本事!”明珠笑着赞叹道。几个师傅里,只有他在听完胤礽所有的描述之后还镇定如初。

    胤礽心里冷哼。你等着,孤的本事在后头呢。

    康熙略一思索,又问:“戴梓会做这东西吗?”

    胤礽忙摇头,“儿臣只给过戴先生火铳的图纸。”

    汗阿玛不会怀疑,戴梓为了报答他献出火铳图纸,才把这个给他当回礼吧?

    张英熊赐履和汤斌三人听完,皆是表情凝重的不知道该什么。

    明珠又问:“殿下可还能再做?”

    他的话音刚落,就换来张英狠狠一记眼刀。他只当没看到,反而向康熙拱手一礼:“皇上,太子殿下如此能干,这东西若只做来当玩物自然不好,若能用于对准噶尔的战事…”

    他还没完,就被熊赐履断:“皇上,万万不可。太子殿下千金之体,怎可如此涉险!”

    对了,他们好像野都不知道,胤礽到时候会去景山跟戴梓一起做火铳。

    康熙被劝的有些犹豫,他自然对这东西十分心动,但是一想到儿子的安危,又觉得举棋不定。

    他不发话,大殿里一时就有点剑拔弩张的气氛。

    张英三人自然希望胤礽以后能彻底撇开这种危险物品,好好的回去做个储君,继续当阿哥们的表率。

    对明珠来,这事儿跟自身的利害没关系,他单纯就是希望朝廷能早点赢了准噶尔,他也好能上荐,请皇上早点帮大阿哥安排个差事。

    这太子都已经入朝听政了,皇上对大阿哥那么还一直没发话。实在让人忍不住着急。

    明珠现在愿意跟太子走的近点没错,大阿哥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自然也不能不管就不管的。

    康熙这边犹豫着,胤礽心里忐忑的等着。

    现在可是关系着他会不会被他汗阿玛罚,还有以后能不能继续跟着戴梓搞武器的关键时刻。

    为了给自己争取继续接触火铳的机会,胤礽又加了一句:“其实这东西还可以再改进的。”

    “哦?”明珠一贯很会帮人搭台子,“还能如何改进?”

    胤礽也不管他究竟是何意,招手让怀庆拿了纸笔,自己强撑着坐起来,倚着枕头一边画一边跟众人解释究竟什么是木柄手榴弹,“那个东西本该装在铜管里。把铜管密密的封好了,然后加上引线,再由两块木柄夹结实。”

    “做这东西的原料不费事,而且如果完全照着这个图上的做,以后就不会这么容易炸。到时候要拉引线,投掷出去才可以有刚才的效果。”

    “普通兵士也能用吗?”王掞看着图纸追问。

    胤礽虽然惊讶连他都好奇,却还不忘:“训练一番,任何人都能用。”

    康熙听的脸色越来越凝重。如果他刚知道儿子做的这种武器威力非比寻常,还想着要不要阻止。现在再听儿子普通兵士也能用,他这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不准主意。

    往重了,这有点像儿子和国家二选一。

    倘若他,以后你不准再碰了,那朝廷就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边关多少战士的命,兴许会白白损失在战场。

    因为一旦他们有了这个东西,活命的概率大的就不是一星半点。

    他也不能,你把这东西教给戴梓,以后让他做就是。

    因为这东西怎么看都是他儿子更有天赋,而且这还是个立功的好机会。只要搞定这个,即使他儿子只是幕后功臣,他也帮儿子定义成政治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凡是功绩,都是他儿子以后在朝中收拢人心的筹码。

    但这东西实在太危险了,一不心,他真的可能连儿子都赔进去。

    康熙很纠结,这是他和元后唯一的嫡子。嫡子之宝贵,换到任何一个朝代,怎么捧着都不为过。

    但这事儿难就难在,除了胤礽这东西别人做不了!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康熙此时不过三十几岁,正是励精图治的时候,他又向来希望儿子各方面都是完美的。

    一个正年轻的帝王,一个老迈昏庸的帝王,对未来接班人态度之间的参差差别,就好比尘土之下和瑶池九重天的区别。

    康熙现在自己有能力,他又向来喜欢有能力的人,所以他现在看胤礽,还是以看未来接班人的正常眼光来的。

    胤礽被他汗阿玛盯的头皮都开始发麻了,却动也不敢动。

    正在僵持之时,太医端了药进来,间接的了个圆场:“皇上,太子殿下的药煎好了,臣刚才已经吩咐人晾了一会儿,现在用正好。”

    胤礽探出上半身去接药,结果后一口就闷了下去,然后苦的脸都皱在了一块。

    怀庆赶忙递上蜜水,胤礽咽了半碗之后才感慨:“怎么这么苦?”

    “殿下,良药苦口。”太医不慌不忙道。

    这算是个不大不的报复,太医为了让药更苦一点,把里头下火的一味药换成了黄连。胤礽喝的时候他就觉得挺解气。

    让你上次抢我们朱砂。

    康熙觑了眼儿子的脸色,半晌才道:“汗阿玛还有事,你先歇着。”

    胤礽要起身送他,还被摁住。几位师傅多少都点依依不舍的意思,他们还想再劝劝,请太子殿下不要如此鲁莽,千万不要再这么以身犯险了。可话还没完,皇上怎么就要走了?

    胤礽也同样点纳闷,这就完了?他汗阿玛竟然没罚他?

    但确实就是完了,康熙对外只奴才不心砸了东西,把这事儿不轻不重的接篇翻过去了。

    熊赐履几个后来还要谏言,也被他通通搁置压下。

    这事儿一翻篇,胤礽反倒比以前还清闲。他有伤在身,所以早朝都被免了。师傅们心疼他受伤,书也不让看,功课也不布置了。

    就连系统都难得的消停,为了蛊惑胤礽仍硝酸*汞在自我惩罚,连着好几日都没再让他学点什么。

    人忙习惯了,一旦闲下来还多少有点不适应。

    康熙没有处罚胤礽,却把毓庆宫的奴才都罚了个遍,借口也好找,伺候主子不用心,每人罚一个月的月例银子。

    胤礽还挺愧疚,毕竟是他把人赶出去的。所以在他汗阿玛下旨处罚后,他又叫怀庆把所有人的银子给补上了,从他自己的库房里出的银子。

    对了,因为胤礽已经跟着系统学了一段时间的账,所以现在毓庆宫的账本都连带着改了格式。这事儿在后头还引发了其他波澜。

    胤礽歇了几天之后,只觉得身上的骨头都僵了。但好在每次他觉得无聊,立刻就有人能帮他找到新的玩物。

    内务府的工匠们在历经了诸多艰辛之后,终于把他要的双壁的玻璃管给做好了。因为胤礽当时要的急,也没有像以往那样给图纸。所以工匠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领悟做的。

    他们回忆了一些主子提的要求。第一,是要大,要双层的玻璃。第二,是要厚,比一般的玻璃器皿都要厚。

    目标清晰,动手就简单了。

    所以这东西拉到毓庆宫之后,胤礽看着自己园子里摆着的玻璃缸陷入了深思。

    他甚至傻傻的问怀庆:“孤当时是这么跟他们的?”

    “应该是…”怀庆底气也不是很足。因为当时他就没听懂主子到底想要什么。

    还别,那双层玻璃缸在阳光的照耀下,那叫一个熠熠生辉。

    毓庆宫的奴才们围着看了好久,有想凑趣的还大胆上前夸胤礽眼光独到。被他一个瞪眼吓得直往人群里缩。

    胤礽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无奈道:“怀庆。”

    “太子爷?”怀庆公公很疑惑,“您不满意内务府做的这个东西?”

    他仔细想想,越发觉得工匠们完全是按照主子吩咐做的。这做出来也挺好看,完全没毛病啊。送来的时候,别的宫看着还都挺眼热呢。

    “把孤给这个退回去。”胤礽声音轻飘飘的。

    “退回去?”怀庆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确认,“太子爷您真的?”

    胤礽话都懒得了,连连挥手,示意奴才们赶紧这东西拉走。这东西再这么摆下去,他多看一眼都要头疼。

    他一不要,围着的奴才们竟然都有些失望。

    跟着自家主子,毓庆宫的奴才们好东西也是见得多了,但是这样稀罕的东西还是很少见的。不少人已经想好了怎么跟其他宫里自己的同乡吹牛了,如今主子不用,他们不是也没处看吗。

    胤礽不耐烦的又挥手,他要这缸来干嘛?装朱砂,还是装莲花?

    他也不再管其他,自己背着手去了书房。这次他可得好好画图,让那些笨奴才们看清楚了,他要的温度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康熙自然也听毓庆宫的这样稀罕物,不过始终未置一词。

    直到胤礽完全好了,他也没能下定决心,到底要不要下令让儿子完全远离火药。

    可惜,他还没来得及想好,戴梓那边已经等到了费扬古派人运回的几大车的锡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