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戴梓是个急性子,尤其是锡矿运到之后,他对胤礽的到来几乎是每天翘首以盼。之前多次试验失败,火铳的制作进度耽误的太久,他真的着急。
所以手里有了东西,他又开始写折子,变着法儿的问康熙到底是什么时候把太子派到景山。
康熙还是没拿准主意。他已经收到了索额图的密信,知道准噶尔被拖得比以往更加焦灼,军队士气也大受击,似乎准备破釜沉舟跟清军硬碰硬来一场大的。
老毛子在的时候,准噶尔只跟清军碰过一场,是占了便宜的。但是现在老毛子走了,他们再硬碰硬,胜算就未见得如何了。
康熙对战事情况心里有谱后,就更舍不得就这么让儿子去以身犯险。索性就用太子病了的借口,又拖了几日。
胤礽从被罚抄写开始,已经有半个月没去给早朝,所以自然还不知道戴梓那么已经万事俱备,就差他这个东风。
他最近倒是格外清闲。
因着一场意外事故,他之前被罚抄写的事儿都不声不响的揭过。他本想偷个懒,但这突然的清闲他实在不适应,自己又觉得既然动笔,还是要继续全部写出来。
不别的,这几何数学的学问,对工事建筑还是有挺大帮助的。
所以他又开始按照系统的课程表,默写自己学过的东西。几位师傅大约是后来又被康熙被约谈,或者后来自己想通了,总之除了来看看胤礽之外,倒没再跟他起火铳之事。
内务府得了胤礽图纸,动作一下就快了很多。玻璃缸被送回去不过三天,他们就做好了新的送来。胤礽看了看尺寸,新做的管子与成年男子的臂粗细差不多。比起他的图纸,效果还算不错。
但是他这里是密封不了这个管子的,索性带着怀庆,装上朱砂,两人又跑了一次内务府。
凌璞有他上次的警告,倒是没再端起架子呼喝工匠。
胤礽便叫工匠照着他的办法融了半袋的朱砂,提炼出了几大碗的水银。水银练好了,被工匠们心翼翼的灌注到玻璃管里,最后再密封起来。
其实做温度计,除了玻璃和水银,最重要的就是密封后里面压强问题。
胤礽在密封之前还挺犯愁,他见过系统的演示,后世解决压强用的机器,现在根本就做不出。结果没想到,他刚一描述出这个问题,工匠们就给他解决了。
办法是他们以前用惯的土办法,这办法有些笨拙,但是胜在有用。
胤礽在一旁看的时候还悬着心,但最后工匠们把做好的温度计拿给他的时候,他无端就想起了系统常的那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果然厉害。”胤礽感慨道。随即又吩咐怀庆,“赏!”
怀庆忙着计下要赏的东西,工匠们忙不迭的谢恩,“谢太子爷赏!”
温度计有了,胤礽又叫凌璞去准备一大盆热水,他现在想看看,这温度计能不能实现测温的效果。但热水还没端上来,他就看到这温度计内的水银已经在缓缓上升。
胤礽刚看时还有点迷糊,后来一看周围的环境,就明白原因了。这工匠们做东西的屋子,炉子是常年烧着的,温度自然就比外有高了不少。
好了,这下也不用再试作用,很明显它已经在正常工作了。
胤礽叫怀庆抱上东西回毓庆宫。他还得根据这体积容量,一会自己慢慢的刻温度。
这也是个很费工夫的活计,胤礽连晚膳都没顾得上用。等他全刻好了,基本上他也该就寝了。
这是为数不多的,他不仅耗心神而且还耗体力的一天,胤礽躺在床上困的连眼都睁不开,但他临睡前不忘自己念叨,“戴梓也不告诉孤,他那边到底备的如何…”
事实是戴梓急的已经火烧眉毛了,再他这样的三催四请下,康熙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还是得让儿子去帮着看看进度。总归这事儿没他儿子就办不成,皇帝也有皇帝的责任。为天下计,他决定无私的贡献自己的儿子…的智慧。
胤礽没想到自己只是睡醒了一觉,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好消息。他赶忙吩咐怀庆给他收拾东西。
怀庆叫了其他下人跑腿收拾胤礽的衣裳细软,自己则过来问胤礽:“太子爷,可有旁的要特别带上的。”
胤礽想了想,他的实验器材肯定都得带上,还有温度计,以及自己没写完的东西。但是玻璃器皿太脆了,他又担心这一路能不能经得起。
怀庆帮着出主意:“左不过是玻璃,奴才叫他们拿厚厚的棉被裹着,再在马车上多叠几床被子就是。”
胤礽觉得不错,就叫他这么去办。
结果他出行这一天,有一车行李就格外引人注意。无他,车上装的全是被子。
胤礽看的嘴角只抽,最终还是什么都没。
但过来送行的大阿哥就没那么好心了,他看来看那一大车的棉被,盯着胤礽似笑非笑的:“看来还是做哥哥的不够关心弟弟,我竟不知道太子的身子板那么弱,就这点被子够吗?”
“谢大哥关心。”胤礽面无表情的道。
其余几个阿哥倒不像大阿哥嘴那么损,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胤礽到底是去干什么。三哥还以为胤礽是挨了罚,过来跟他话的时候都带着一副“太子哥哥你去了一定要好好改造的”语气。
胤礽一手扯了他左右半边脸,然后狞笑着横向拉扯,换得三阿哥连连讨饶哀嚎。六阿哥和七阿哥在旁边看着,捂着嘴偷笑。
只有八阿哥,目不转睛的看着胤礽问:“太子哥哥还回来吗?”
胤礽笑得像个拐卖孩的人贩子,“回来,哥哥回来给你带好玩的。”
好玩的…子弹…
其他兄弟听他这么一,就争着围在他身边,一人一句的着让太子哥哥别忘了他们。
大阿哥在一旁心底泛酸,等胤礽哄好了弟弟,他照着胤礽右肩膀捶了一拳,“别忘了答应爷的火铳。”
胤礽揉了揉肩膀,不客气的捶了回去。“没见过大哥这样的,求人还这么横。”
大阿哥会心一笑,“咱们兄弟,还分什么你我。”
送行都送完了,胤礽去跟他汗阿玛请旨出发。
康熙脸色凝重,拍了拍他的右肩,嘱咐的话到底是没有多少,只以眼神示意他可以走了。
胤礽心底泛起一丝不舍,同时又觉得奇怪。刚才还不曾发觉,现在一看他汗阿玛的脸色,他突然有了一种即将生离死别的怪异感。他其实挺想跟他汗阿玛,大可不必,儿臣去去就回。
但无奈时间不等人。而且他也不可能真的去去就会。
行了跪拜的大礼后,胤礽带着几车行李,和怀庆以及其他几个伺候的奴才,被御林军护送着,从京城一路到了景山。
虽然只有半日的路程,但是马车一出京城,胤礽还是觉得身上松快了不少。大约是少了紫禁城的精神压力,连带着着车轮滚动,他都觉得声音清脆。
到了景山,戴梓亲自来接他。
此时已经冬日,景山比京城内的温度低了不少。胤礽还有些庆幸,兴许怀庆装的那些被子还真是带对了。
戴梓行礼后,两人客套话没有多,胤礽直接问:“进度如何?”
戴梓也很直接,先带他去看高炉,又接着起现在的手里准备好的事情,“火铳的木制部分臣已经叫工匠都磨好了,锡矿也吩咐人在炼制,就等着这高炉出了好钢,就能接着往下您的那种子弹模具。”
胤礽叫人拿出备好的温度计给戴梓,“把这个挂在高炉外面,若是里面的水银到了最上面,就是温度可以了。”
戴梓接过之后左看右看,“上次殿下可以解决温度问题,是靠这个玩意儿吗?”
胤礽跟他大概解释了一下原理,戴梓默默消化了一下,:“有玻璃和朱砂就行?”
“是。”胤礽言简意赅,“有这两样东西就能做。”
戴梓在记下了,准备晚点再眷写在纸上。
他把东西给了他的人,让他们想办法挂在高炉外面。然后又领着胤礽往他住的帐篷走,“殿下所的子弹模具究竟是什么样的?臣自己试着做了些,总达不到理想效果。”
这也是他现在最发愁的事儿。没有磨具做不出子弹,这火铳就算做出来了,也不得用。
胤礽一路跟着他走,心道果然是理科人的脑子,耿直不转弯,情商岌岌可危。他来了这么半天,戴梓都没想着先给安排住处。
怀庆跟在后面欲言又止,被胤礽给一眼瞪回去了。
戴梓进了营帐,先去翻图纸。
胤礽停住脚量了一下他住的帐篷,跟那天见的也没太大差别。就简单摆了个书案和床,床上还堆积了很多本书。
戴梓翻东西的时候嘴里也不停,“殿下交代要把火药制成丸状,臣已经叫人做了一些,只是不知道尺寸对不对。”
那天他入宫匆忙,听了胤礽的火铳里除了子弹还有那种火药做的弹丸,他又连夜赶回了景山,自己比划了图纸,做出了一种指甲盖大的丸子。
“那个不忙”胤礽很有主人公意识,自己找了把干净的椅子坐下后淡定道:“你先跟孤,现在这里有情形如何。”
他还不知道景山有多少工匠,还缺不缺什么东西。如果缺什么,他好赶紧给汗阿玛申请让人送来。
戴梓终于翻到了自己想找的东西,回过神一看,太子正坐着一个矮凳等他话。他脸色多少有点尴尬,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很没规矩。竟然没先安排主子歇着。
“殿下今日也累了,不如臣先叫人给您收拾住处。”
“收拾住处做什么?”胤礽还挺疑惑,“刚才不是你找人做的弹丸的事儿?”
怎么着着还跑题呢。
他顺着戴梓的视线低头看了看自己,衣服也没蹭什么,随即又抬眼问:“你光看着孤作甚,现在的工事进度,缺不缺东西。”
戴梓一想也对,还是工事和火铳要紧。他索性蹲下来,拿着图纸凑到胤礽跟前,起了他做的弹丸之事。
怀庆在旁边干看着,心里不住的埋怨,能不能给他们主子找个好点的地方坐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