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A+A-

    虽然知道系统给他看这些事好意,但胤礽想到南方三省的洪涝之灾,仍旧忍不住烦躁。

    他已经尽力去做自己能做的,无论是撺掇他汗阿玛改制,鼓励商业,还是亲自上手改造武器对抗外敌,凡是能让这个国家变好的,他都愿意尝试。不为别的,他总归还是记得这白捡的一世自己是背负着任务的。

    可做了这么多之后,老天爷还是动动手就毁了大方几省大半的基业。也毁了他几年的心血。

    胤礽靠着书房的椅背,闭上眼睛,以手遮面。他上一辈子在无声的血腥里斗争了多少次,正因为没有全身而退,所以深知斗争的压力。与天斗才不会其乐无穷,只会榨干人所有的精力。

    而现在无力感太重了,压的他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颓废气质。

    系统没想到展示的后果会带来这么大的连锁反应,一时间只能尽力劝道:“殿下别泄气,您已经做得很好了。”

    “好在哪里?”胤礽声音闷闷的,“这次灾情涉及三个省,为免灾情扩大,今年他们的赋税肯定是要免的。年末户部出了总结,搞不好国库收成要比去年的还要低。”

    他在过去的课程里从系统那里学到了GDP的概念,至今还把这个数值当做检验自己的奋斗结果的标准,以及没来每一年的目标。

    原因无他,百姓的幸福程度是不可衡量的,但是这个数值的客观和逻辑,是清晰且可以衡量的。

    “好歹”系统难得磕巴,“好歹现在外敌被趴下了。我以为大清只消挺过这次大灾,再好好规划下修筑基本工事,预防着明年就是别再影响这么大,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胤礽不答,缓了好久才长吐了一口气,抹了把脸,心情比刚才振奋了点,“你的对,今年的灾情也是去年的底子没好的缘故。若不是这两年军力占据大半的国库支出,孤也该提醒汗阿玛在河道之事上多拨些银子。”

    见他不似刚才消沉,系统终于松了口气,语带鼓舞的:“殿下还是要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胤礽嗤笑:“慢慢来,大不了再过三十年被废了就是。”

    “...”这是个什么复古的笑话吗?

    系统呵呵干笑了两声,“最起码,殿下已经拉拢缓和了兄弟之间的关系,这辈子大概不会再重演兄弟阋墙的悲剧。”

    胤礽冷哼,“未见得,大哥已经被派了整肃军务的职务,以前手里没权利是你好我好大家伙,以后他手里的权力更大,未必不会再次觊觎孤的位置。”

    想起这些就烦躁,胤礽便不再与系统废话,开会在书房里翻找些与河工之事相关的书籍。

    不怪他如此着急,实在是因为,他不仅背负着强国任务之人,同时还知晓未来的惨淡。如果自己不上心,那大清的结局也会重复他前世的结果。

    所以他对这事儿其实比康熙还要上心。

    胤礽将书翻得哗哗作响,叹了口气,担着二把手的职务操着一把手的心,偏偏还要掌握好分寸不。目前他不当家不做主,依旧只能跟着忙活如何抗灾。而不能要求他汗阿玛倾国之力去建一个系统所展示的大坝。

    系统见他胡乱翻着那本书,心翼翼的提议道:“殿下,不如我把关于这个大坝的资料都找出来,您再看看?”

    胤礽兴致不高,“孤已经知道没有大清之后后世仍旧不受影响了,还找出来做什么?”

    系统不以为意,“找出来学习啊,我把关于这个大坝的所有资料整理一下,您可以从许多细节处入手学习。这样即便是造不出相同的,以后朝廷河工修建的工事,您也可以从中借鉴一二。”

    “随你。”胤礽不置可否。

    系统开始翻找相关的资料,边找边道:“这可是后世几百位专家共同出力,才整合出的所有资料,殿下要是能全部融会贯通,那么现在整个大清,不,整个世界,您都是当之无愧的河道巨匠了!”

    胤礽嘴角微抽,河道巨匠是什么鬼。

    系统不管他做何反应,兢兢业业的找资料。

    它反应了好一会儿,直到胤礽等的不耐烦了,系统才:“看资料之前,我这里有个基础的问题,水流速度对大坝基座造成的冲击影响,和后期建材损耗比例,殿下要不先算一下?”

    有题可做,胤礽两眼一亮。最近好久没做点数学题了,他确实有点手痒。于是兴冲冲的:“什么题?”

    系统笑嘻嘻的,“殿下别着急,这道题可是涉及了数学和物理两个方面的基础知识。您这么多天不上课,会不会生疏了?”

    “看不起孤?”胤礽冷哼,“把题交出来,孤让你看看什么叫天才。”

    系统学着他的样子挑了下眉,然后才把数据都展示给他。

    看,哄孩子还得找对套路。不过谁能想到一道数学题就能哄好呢,害它白费之前那么多嘴皮子。

    系统的题交出之后,胤礽皱眉审核了一下,然后开始埋头苦算。

    然后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从这天开始,胤礽也顾不上什么满腹惆怅,也不上什么与天斗与地都了,恢复了一贯忙碌。白天一天都在参加赈灾会议,跟朝臣们商议安置灾民,分发补贴。

    灾情牵连土地耕种,南方失守,北方下半年肯定要提供全国大部分的粮食,因此绝不能再多种棉花了,需要各州府督促改种粮食。

    胤礽发现此间关联之后,立即便写折子了此事。

    康熙也知晓其中利害,没多思量便命户部备好钱,准备拨款补贴北方的耕地。百姓们已经从种植其他作物上尝到了甜头,若无利益交换使他们改变主意,保准下半年的粮食绝对会欠收。

    他宁愿百姓认为朝廷大方到可以买下他们全部的粮食,也不想百姓因为一点金钱利益而放弃耕种,从而导致失去受灾地区无粮可用。

    好在关外也安排了骑兵回屯开荒,那是可以直接下令大家甩开膀子加油干的地方,倒也不用再拨钱诱着百姓干活。

    晚上则跟系统看资料,算大量与修筑河堤大坝有关的数学题和物理题。就像系统所的,虽然这样规模的大坝朝廷一时建不出来,但是以后呢。

    因此胤礽看到也格外认真,把系统给出的资料当纪录片看,从入河地基到修筑高墙,恨不得每一点都掰开了揉碎了记个清楚。

    他自然知道,后世这么大的工事所用的机器便利占了大半。但是若能找到相对应的替代之法,未尝就不能在其他河床上复制出型的抗洪大坝出来。

    系统也不时提点意见,“除了考虑人力和建筑材料,殿下也别忘了考虑到现在河流水域里水质的问题。”

    水质就相当于地上的地基,泥沙多的水域可不好基桩。

    胤礽一愣,麻烦了,详细的水域资料他手里还真没有,须得找专业人士要才行。

    可找谁要,胤礽还真有点发愁。

    瞌睡了就会有人送枕头,这个真理在康熙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天早朝散后,胤礽被他汗阿玛单独留下话。

    父子两人皆是带疲色,一人捧了一盏茶,在昭仁殿里的书房里坐下。胤礽抿了口茶水后叹道,“可惜今年安徽受灾,这上好的太平猴魁,怕是也吃不了几日了。”

    上好的太平猴魁只有安徽产,一年也得不了几斗。

    康熙嗔了儿子一眼,“朕何时能短了你用度。”

    再苦不能不孩子,他这十几年养孩子,坚持做的最好的就是这一点。

    胤礽陪笑脸,“汗阿玛疼儿子,儿子一贯知道的。”

    “得了便宜还卖乖”康熙笑骂道。将茶盏中的浮沫撇开,他抿了一口茶水后转了话题,“今日靳辅上了问安折子。”

    “靳辅?”胤礽拧眉想了一阵,“他做过安徽巡抚,又是河道总工,如今安徽受水患之灾,他这是请罪?”

    “天灾非人力可挡,不是他治理几年河就能避免的。”康熙替下属了句公道话,“他在折子里起治理之法,向朕请旨,许他在黄河上游挑个地方建造一个大点的水坝,以减缓河流对两岸冲击,避免泥沙在下游的河岸沉溺过多,明年大雨带来同样的灾害。”

    胤礽一愣,随即心底有点雀跃,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依汗阿玛之意?”

    “朕不懂河工之事,但也知道加固河堤终究不解根本。”康熙面色染上愁绪,“可若依他所言,总避免不了劳民伤财的议论。”

    胤礽心底一沉,想都没想便大胆开口道:“儿臣知道汗阿玛爱惜羽毛,可也要为百姓计…”

    康熙瞪他一眼,将茶碗重重放在桌上,“你以为朕是无知儿?朕何尝不知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见他汗阿玛被自己一句话撩起了火气,胤礽赶紧跪下请罪,“儿臣多嘴,请汗阿玛责罚。”

    “起来。”康熙不耐烦道。

    若不是太子,换个人这句话早就被拉出去板子了。

    胤礽乖顺的从地上站起,便不敢再多言。面上不显,他心里却开始抓心挠肝了。

    “殿下,沉住气。”系统鼓励道。

    胤礽幅度翻了个白眼,老老实实的继续喝茶。

    康熙气闷了一阵,换了个语气道:“朕都叫你气糊涂了,险些忘了重点。”

    胤礽探身往前凑了一下,“重点是?”

    康熙又瞪了儿子一眼,“重点是,即使朕答应了,朝臣们也不反对,此事仅靠靳辅一人之力,也办不成。”

    胤礽差点没憋住笑,掩饰的喝了一口茶后才道,“汗阿玛若放心,不如此事交给儿子去办?”

    “哦?”康熙奇道,“莫非朝臣里还藏着你知道朕却不知道的能工巧匠?”

    河工历来是难事,瘸子里挑将军也才挑出靳辅一人来。有心再给他配个能帮上忙的副手都困难。

    胤礽笑嘻嘻的:“汗阿玛儿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