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难得看到你也有局促的时候”胤褆盯着胤礽僵了几分的脸色哈哈大笑,直把胤礽笑得脸色更阴沉,才收敛了玩笑模样,道:“正经的,此事汗阿玛可是有意许了姚启圣?”
“汗阿玛还未拿定主意。”胤礽转了转手腕,放下了手里的羊毫笔,将画了一半的图纸拿起,吹了吹上头的墨迹。
“那你许给我一桩功劳”胤褆满脸不依不饶,咋呼道,“老二你这明显是又想坑爷吧!”
胤礽略带嫌弃的瞥了他一眼,放下手里的图纸,用镇纸压好,才徐徐道:“大哥别急。汗阿玛虽然没有许姚启圣,可也未否定他啊,可见心里也是有意的。只是现在满朝文武皆心意皆未知,汗阿玛缺个替他试探的人。以大哥常年混迹军中的地位,若是率先提出赞同之意,那文武百官岂敢不给大哥几分薄面?”
胤褆想了想,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几个阿哥中,也就是他有点军功傍身了。不过他这军功毕竟是蹭来的,也不是实实的,因此对胤礽的话还是有些怀疑,“你是,汗阿玛心中有意却不便宣之于口?”
“这就要看大哥你,能不能好好体察汗阿玛圣心了。”胤礽老神在在,端起一旁的太平猴魁细品。
话已至此,胤褆也不好再问。他把手中的狼毫笔插回笔筒,径直起身道:“爷回去再想想。”走了几步,又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来意,忙回头道,“你那个课别忘了啊,我看老三他们几个还挺着急。”
胤礽又吹了一口茶,头也不抬道,“忘不了,大哥只管去便是。”若是他这位好大哥真能办成此事,那他就能好好的再找个时间继续给兄弟们上课了。
大阿哥胤褆离了毓庆宫,却没有如自己所,真的回去细想。反而出了宫门,寻到了明珠府上。未开府的皇子一般不能轻易出宫,但近来明珠身体有恙,恰好报了几日病假,胤褆便以探病为由顺利的出了宫门。
他一贯有事就爱找明珠帮自己拿主意的。而明珠这边,虽然一脚踏上了胤礽的船,却也因为扶持大阿哥多年生出的情谊,而从未有过对他撒手不管的意思。
胤褆被一路迎到了书房,见着明珠后先是问了几句近来如何,得到安抚的答复后,才言简意赅道:“您可听了,汗阿玛有心叫姚启圣去东瀛?”
明珠刚行完礼,正卷马蹄袖,听他这么,手中的动作便慢了几分。捂着帕子轻咳了两声,吩咐官家看茶后,他道:“阿哥这是从哪听到的信儿?”别皇上没有此意,就是有,也不该先传到大阿哥的耳朵里。
他心里思量一番,很快便想通这或许是太子所愿。朝中除了他,还真没有谁有动东瀛的心思。明珠眉头皱起,他真的想不通,太子为何有想东瀛的想法。
叫他,太子如今风头太盛了,正该是好好规避锋芒的时候。朝中需要一个温和有礼的太子,而不是一个事事都想插一手的太子。皇上也不会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过于好战。
明珠暗想,他是该找个时机好好劝解一下太子。
胤褆观察了一下他严肃的神色,也悟到了这本不是他汗阿玛的本意。拍桌大怒道:“老二又蒙我,还叫什么我在朝臣们面前替汗阿玛试探。”
可惜了,胤礽设的谋算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本就不甚机敏的大阿哥也有外挂,他求问到了老狐狸这里,胤礽的计划就连投石问路这一步都未能成。
明珠捋了把胡须,“依阿哥看,太子可有其他算?”若不是另有谋划,太子还真犯不上为了一帮子倭寇上心。
胤褆仍旧气呼呼的模样,咬牙切齿道:“太子东瀛有白银,若能拿下,大清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是为这个,他也不会特地大老远跑明珠的府邸来问。
明珠神色一肃,“阿哥此话当真?”若真是有真金白银之利,任谁知道了也不会不动心。如今大清白银紧缺,官坊里铸银也不会以纯银为料,也会掺上几分铜锌之物。若是东瀛真有银矿,不定皇上还真会准了姚启圣请旨。
胤褆没好气道:“谁知道他哪里听来的,不过依他当时的样子,白银这事儿不像是空穴来风。”不知为何,他虽然生气老二虎他试探汗阿玛,却笃信他不会空口无凭唬人。
明珠想了想,认真道:“阿哥且不要插手此事,奴才去先替阿哥探探皇上的意思。”
“您要亲自去?”胤褆诧异道。依照他对明珠的了解,这样的事儿他从来都是使唤下头人做的。
胤褆的印象里,明珠鲜少有不知皇上心意就贸然行事的时候。
“此事非同一般,下头人位置没那么高一点的都不好直接问”明珠摇头笑道,“阿哥一定要稳住了。若是皇上那里真有意,这份功劳奴才一定会想办法让您占着大头。”他私心想着,太子忽悠大阿哥出头,恐怕也是这个意思了。
明珠心下了然。看来太子在处事上非莽撞之人,他还是明白树大招风这个道理的。
胤褆只把他的话听进去了一半,除了“功劳”两个字,旁的通通都没入耳,“爷回去就找老二算账。”完又火烧火燎的回宫去了。
他走的痛快,留下满腹心事的明珠,一边盘算近来自己的布局,一边筹谋着如何向皇上开口起此事。不着痕迹不落话柄,难度有些太高了。
大阿哥胤褆当日是如何再次吵上门去管胤礽的,暂且不提。只胤礽通过他的态度,也间接明白了明珠的曲线救国式的劝解。
“这老狐狸是变相告诉孤别急于求成吗?”胤礽劝走大阿哥之后,自言自语道。
“听人劝,吃饱饭”系统出声断他,“既然明珠都告诉您不能急于求成了,那您当前要紧的事儿,还是蒸汽机的图纸啊殿下。”
胤礽无奈,老狐狸不赞成此事,大约他的师傅们也不会赞成的。罢了罢了,眼下就只好先着手做出蒸汽机,也算是修身养性,避避锋芒了。
既然下定决心搞出蒸汽机,胤礽还是有时间狠下功夫的。有了之前粗糙试验品的前车之鉴,这次他的图纸务求精细,每一个零件的细节和尺寸,一定严格按照系统给出的理论规划,同时所有的计量单位又得换成戴梓能看的懂的,因此这零件图画的格外慢。
下了早朝后他便找借口不再像以往一样参详政事,而是拿出全部的闲暇时间,直至就寝,全天不休的画,足足画了七日有余,才把所有的零件图纸都画出来。
工具图终于得成,胤礽紧着命人送去了景山,要求戴梓照着他给的图纸,尽快做出一摸一样的东西出来。
戴梓接到通知的时候有点疑惑。图纸他看的懂,但是反复研究半天,他才觉出太子爷要的东西,他确实实在不懂。这杂七杂八的组合在一起,确实没半点武器的模样啊?
他初时还以为太子又送过来什么火铳火炮的升级版图纸呢。
不过迷惑归迷惑,戴梓也不得不放下手里研究了一半的火炮,赶着催工匠做胤礽要的模具。不过由于图纸太过精细,这磨具一做,就做了一个多月。
一个月之后,大清第一架蒸汽机的零件,被运回了紫禁城中。这代表了大清的工业起步正式有了里程碑式的开始,也代表的胤礽同学,将在不久之后,间接的,不心的,的提高了一下国民生产。
而另一边,还没有等道零件的胤礽时候,正好又得了空,恢复了几个阿哥的英语课程。据课程恢复的当他,大阿哥胤褆就得了几个阿哥送的谢礼。
这可真是,三人行,必有一个探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