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A+A-

    康熙沉吟片刻,道:“你先回驿馆歇息,朕斟酌之后你再动身。”

    银矿没有找到,但是这一万多人的免费劳动力,已经可以省下一大笔银子。而且施琅抗旨私自东瀛,他还得预备着如何堵言官的口。

    徐正源急道:“皇上,前线情形瞬息万变,若再耽误些时日…”靖海侯还等着他带着旨意回去,海上行军一个月,许多将士的身体大受损耗,他担心若再耽误下去,这些将士们的身体会间接延误了战机。

    “大胆,汗阿玛面色岂容你放肆!”胤褆忍不住怒道。他的功劳莫名被抢,现在看着眼前这个奴才就忍不住火大。

    “朕知道”康熙瞥了一眼胤褆,把他看的低下头去才沉声道:“东瀛那里不会差这三日两日,是是和事关国体,容朕再想想。”

    徐正源默了片刻,咬牙道:“是,奴才告退。”罢便利落的起身,大步走向了宫门。

    他走了半晌,胤礽才收回盯着他背影的视线,转而问道:“汗阿玛以为现在不是施琅继续攻东瀛其他疆域之时?”

    康熙却不答此问,反而对着他道:“朕记得,你之前画过与大清相邻之国的舆图?”

    胤礽面色一僵,刚才还东瀛,汗阿玛为何突然急转到这里。但君父面前他也不好隐瞒,便略带羞赫道:“是,之前汗阿玛罚儿臣将南怀仁所教的都写出来,这舆图正是其中一物。”

    “去将图找出来”康熙抬脚踏入昭仁殿,“梁九功,传张英他们入宫。”

    “嗻,奴才即刻去办。”

    梁九功脚下生风一般跑着去传旨,胤礽却站着恍恍惚惚的回忆着,他当时的作业里面到底有没有这样东西。若是有,按理也该在他汗阿玛手里才对。

    若是没有,如今时隔依旧,难道他还要再画一遍?

    但眼下也不是干站着的时候,胤礽对着康熙的背影道:“儿子先回毓庆宫找东西,先行告退。”

    他走了,胤褆和胤禛倒是厚着脸皮留下来了。

    而此时,北纬四十度的东瀛海域线上,原本停驻在的大清舰队,正缓缓向南行驶。

    之所以没有等到命令就继续向南,是因为他们刚刚从像是官员并且会一点京中方言的东瀛人那里知道,他们本土的银矿,并不在他们已攻下的这个洲,而是在距离这里三百公里之外的山阴县。

    得知此消息后,施琅分派好看守俘虏的士卒后,便立刻下令舰队继续向南。

    开船之后,他站在主舰船头用大清罕见的“千里眼”四处观望。海上风浪变化瞬息便至,若是查看不及时,舰队很有可能就误在风浪里了。

    而他的副将躬身立在一旁,面色上明显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施琅余光瞥到他的脸色,勾起唇角嗤笑道:“如此吞吞吐吐女儿状,哪里像个行军仗之人。万事直言便是。”

    “是”副将黝黑的面色上闪过忧虑,顿了片刻才道:“将军,咱们还未等到皇上的旨意便私自向南,恐怕时候皇上责问起来,将军难免背上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

    虽然他们将军现在身上的罪名也不,但是能减少一个还是要尽力减少。

    施琅收回“千里眼”,若无其事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岁一定能体会我的苦心。”派徐正源回京,一时为了让其将现在的军机转呈圣上,二就是为了防止他再啰嗦劝诫,什么没有皇上之令最好不好擅动。

    行军仗若是时时刻刻等命令,那还个狗屁的仗。

    “是,将军所言甚是。”副将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自家将军脾气硬心思犟,便不再多言。反正原来下的地方以派底下人看顾了,想来那帮子东瀛倭奴刚被他们的炮火吓唬过,现在也不敢妄动。

    只盼着那个倭奴的官没有胆子肥到敢骗他们将军吧。

    到时候将军真的带着他们找到银矿,皇上便能念在他们的功劳上,饶恕他们不等旨意便擅自做主的事情。

    副将如何揪心,施琅肯定是不在意的。

    下了船头,他大步走到一门火炮旁,拍着炮便压抑不住满心的喜爱,扬声赞赏道,“戴梓是个有本事的人呢!本将军记得此前咱们船上的炮最多射出几十丈去,经他一改,这火炮至少加了上百丈的射程。好啊,若没有这几十门火炮,咱们也不会这么轻易就下东瀛来!”

    副将口中恭维附和,心里却暗暗道,您是得尽兴了,咱们底下换炮弹的将士,可是累到动都不能动了。

    不怪副将吐槽,只要是这新式火炮是戴梓在整合过了胤礽给的图纸后又改造过的,射程远威力都比之前的成倍增加。

    可是由来利弊不分家,火炮能不错,可是自从炮筒加长加粗之后,与它配套的炮弹分量也随之加重。且这火炮不用像之前似的要等很长时间散热,随时可以填装新的炮弹进去发射。

    这就意味下底下负责装炮弹的将士们必须一刻不停的往里填装,以保证火炮能够随时掷出炮弹,给敌人以毁灭性的击。毫不夸张的,若是被现在船舰上的这门火炮射中,敌人想留全尸都属痴心妄想。

    副将心里不住叹息,就冲刚与东瀛开战时他们将军那个火热的气势,他们这些做副将的也不敢随意拦着啊。

    没人敢拦着施琅将军下令开炮,后果当然是东瀛被炮火轰过疆域处处火光冲天,许多倭奴还没反应过来,便已经身首异处。他们将军看的大呼过瘾,下头将士累到两臂完全脱力。

    紫禁城,毓庆宫。

    胤礽没叫奴才动手,在书房里亲自翻找了好大一会儿,也没找到当时自己精心绘制的那张世界地图。认真回忆了半晌,才想起他那会儿确实是把所有抄写过的东西,都上交到他汗阿玛手里了。

    时间紧张,他也顾不得许多,只能再叫怀庆备好笔墨,重新简略的画了一张大清与东瀛相邻的舆图来。

    画好之后再赶到乾清宫时,昭仁殿的书房里,已经站了十几个议政朝臣。

    胤礽忙呈上他的“大作”,上前将图铺在书桌后直接道:“汗阿玛,仓促间儿子翻找不到之前的那副,便重新绘制了一张,汗阿玛请看。”

    康熙皱眉看了片刻,对于东瀛的地形心里大略有了概念,又对胤礽道:“施琅率兵停留在何处,你用笔画出来。”

    群臣诧异的目光从这张图纸被放置下的时候就再没收回去过。他们一错不错的紧盯着胤礽,眼神随着他的动作缓缓移动,眼睁睁看他提笔画下了简略标记。

    太子殿下会洋人的话他们知道,会用火铳他们也知道,可是殿下随手就画下从未见过的地域这样的天赋,他们还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明珠眼神转了一圈,侧过头盯着张英无声询问:“这也是你教的?”

    张英缓缓摇头,“我自己都画不出来,哪里能教殿下这个。”示意完明珠,他心里也纳闷,殿下到底是从哪里知道的?这随手画出别国全境舆图的本事,无论放到哪里都不能觑啊!

    或许,大约是几年前康熙查看胤礽的“作业”时,觉得自家太子差点被洋人带坏这事对胤礽风评不好,不太好公之于众,所以朝臣们至今也不知道,胤礽对世界的了解,可比他们想的要多的多。

    胤礽寥寥几笔做好印记,抬首后道:“汗阿玛请看,便是此处了。”

    康熙拧眉看了片刻,“此处离大清边境最近之处越有多远?”

    “约有三万尺”胤礽快速算了一下,“大越三千三百丈。”

    他数学好是朝臣皆知的,但是明确的知道大清与东瀛距离的现实,还是让众人的惊讶了一下。索额图甚至已经开始腹诽,殿下如此坚定,好似到过东瀛一样。

    不过眼下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康熙几乎都没有多想,便直接道:“若是带回上万俘虏,恐怕还是要再派些大船过去才是。”

    除了福建与琉球水师,直隶也有水师护卫京郊。只是装备上可能比福建要差上不少,但是船的话,几十艘还是有的。

    如今施琅带出的船舰主要是用于作战的,带人也只能带几十个士卒,多余的闲杂人等肯定塞不下。

    张英迈着与其年龄不太符合的利落步伐,上前一步道:“皇上是不想与东瀛和谈?”

    他们几个都是被临时通知来的,也是来的路上才知道靖海侯竟然瞒着朝廷下了东瀛。因时间紧急,他们连商量的功夫都没有,如今是和是,几人心里也完全没有谱。

    康熙思量了片刻,摩挲着胤礽画好的图纸道:“姚启圣的副将徐正源刚来报过,靖海侯并未找到银矿的具体所在,眼下和谈并不是良机。”

    要要谈都得等施琅到找到银矿才行。不然以东瀛之贫瘠,除了舍弃这上万的壮劳力和继续进攻免费奴隶之外,恐怕还真不会大方到拿银矿出来做和谈条件。

    佟国纲垂眼想了一阵,自觉这或许是为族中子弟争取功劳的好机会,也赶忙上前一步道:“既要派船去,皇上可要在京中选取领兵之人?”

    现在书房里站着的众人都是历经几十年官场浮沉的老狐狸,他这番话刚起个头,大家问弦歌知雅意,立刻便都猜到他要做什么。

    大阿哥胤褆虽然平时不太机灵,但事关自己的功劳,也警觉了许多。随即也跟着请旨道:“儿臣愿为汗阿玛分忧,领兵前往东瀛接替靖海侯。”

    此话一落地,康熙还未什么,索额图便语气平淡的反驳道:“直郡王有心为陛下分忧实在好,可您没有出海领兵的经验,只怕到时候会不心弄巧成拙,误了大事军机大事啊。”

    胤褆最听不得别人否定他,这话听到他耳朵里,跟直接他的脸差不多。

    索额图刚完,他便不顾自己正当着众人的面,恶狠狠的扭头瞪了索额图一眼,瞪完之后顺带又扭过头削了胤礽一眼。那眼神直接带有威胁之意,看好你的奴才,别来坏我的大事。

    胤礽故作不知他怒从何来,低头继续去看那舆图。

    他可是记着前世伯王福全率兵与准噶尔对峙时,就是他这大哥临阵插手瞎指挥坏了大好的迎战时机。事后他虽然被汗阿玛怒斥,但也改变不了大清丢失战机的结果。

    明珠面色上无波澜,心底却对胤褆的表现有些许嫌弃。他本可以更巧妙的为大阿哥争取到这个机会,偏偏他如此急躁不知收敛,让其他人有了可乘之机。

    胤礽看了一会儿舆图,抬头道:“汗阿玛,儿臣以为眼下还不是派船去接俘虏的时候,现在要紧的,还是先吩咐靖海侯继续攻才是。”

    这几万人虽然是免费劳力,但是接过来之后吃喝拉撒全得花大清的银子。他可不想施琅没找到银子之前,他汗阿玛做冤大头。

    他的话刚完,索额图便跟着附和道:“殿下所言甚是。若是不能叫东倭寇知晓我大清的厉害,恐他们在会趁机偷袭我沿海之境。”

    索额图的话话,嫌弃之人已经换成了张英。这么显而易见的事儿大家自然都知道了,你个蠢货这么急着附和太子殿下话做什么。

    猪队友哪里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