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倒V开始沙琪玛
秦大川此时正在街上徘徊,他拎着米花糖在一家点心铺外面转悠了好几圈,却还是不敢进去。门口迎客的伙计不时看他几眼,想是将他当成了心怀叵测之人。每当他靠近,人家就一脸警惕地盯着他。
秦大川本就没底气,这下更是心虚,不由往后退了几下。这下,伙计更加认定他有问题了,只管死死盯着他。
终于,秦大川鼓起勇气上前,结果一句话就泄了气。
“去去去,哪儿来的泥腿子?我都瞅你半天了,我们这儿可没有你能买得起的东西。”伙计恶声恶气道。
秦大川不由红了脸,心里只觉委屈。自古以来,总是不缺那先敬罗衣后敬人之徒。这世道如此,即使对方只是一个伙计,也学会了狗眼看人低。
秦大川气鼓鼓地赶起驴车,继续往前走,左右县里不止这一家点心铺。果不其然,十米开外又有一家点心铺。这次,他再不犹犹豫豫,想是明白了一鼓作气的道理,直接进店。
这家店的伙计倒未长着一双势利眼,待人亦很热情。可待听他是来兜售点心的,却有些不耐烦起来:“我们这儿不收点心,你这点心哪儿来的都不知道,给人吃坏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话的也有道理,秦大川自是不好反驳。这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瞬间就消失无影了。
将驴车赶到人少之处,秦大川垂头丧气地坐在上面,心觉自己过于无用,白费了他姐的一番心血。米花糖这么好吃,咋就没人愿意收呢?
“你这点心是卖的吗?”一个稚嫩的童音在耳边响起。
秦大川抬头一看,眼前是一个四五岁的孩童,正牵着一个老妇人的手。他忙起身:“卖的。卖的。”只要能不空手回去,他才不管卖给谁呢。临出门前,他姐可把价都给他了。
“那给拿上一包吧。这个怎么卖?”老妇人。
“一包三文,两包五文。”秦大川完有些忐忑不安。定价的时候他还这东西忒贵了,都赶上米价了。可他姐一分析,他又觉并不是很贵了。米、糖、芝麻、油,哪样都不是便宜货,所以这东西只能上县上或镇上卖,搁乡下可卖不出去。
“那就拿两包吧。”老妇人没一点儿犹豫,直接掏钱买完就走了。
待人走了,秦大川才伸手抹了把汗,他是真怕人家被吓跑了。好在县上人家较乡下人富裕,也不差这几文钱。后面秦大川就想着不去点心铺了,就车上这十几包米花糖,索性赶去集市附近看看,那儿人多,不定能有买的。
到了集市一看,人还真不少。因好位置都被人占了,只有街尾还有位置,秦大川也不嫌,有个地方就成。等停好驴车,他就坐上等着。他知道卖东西都得吆喝,可他这嘴闭得紧紧的,就像那刚捕到的河蚌一样,咋也张不开。
“你这样可不行,卖东西都得招呼。这样哪能卖得出去。”旁边人看他一直不开口,劝道。也是两人卖的东西不一样,人家才愿意多一句。
“嘿嘿。”秦大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还真难为情。别看这儿没人认识他,他也有点不好意思。眼瞧着后边过来一个姑娘,正是十几岁年纪。姑娘都爱吃零嘴,保不齐能卖出一包。他拍拍胸膛顺顺气,壮着胆子喊了一句:“卖米花糖喽,好吃的米花糖。”
这话喊完,别人还没啥反应,他自己就先觉难堪了。这嗓子怎像个鸭子声,太难听了。
“米花糖怎么卖的?”刚才那姑娘听到喊声,近前问了问。
“三,三文钱一包。要是买两包,只要五文钱。”秦大川起初有点结巴,后面就流利许多。
“先来一包尝尝。”姑娘掏出个荷包,取出三枚铜板递过来。
秦大川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拿不准该先接钱还是先拿米花糖。
姑娘看他这呆子样,不由“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这一笑,秦大川更觉不好意思了。好在他终于想通该做啥了:递过糖,接过钱。然后,他就低着头,再不好意思看人了。
姑娘也没在意,拎起糖转身回去了。有了第一个,后面陆续也有人来买。这十几包米花糖总算是卖净了。他在心里算了算,只这一趟,就收了四十多文,他虽不知成本如何,但也看出这比种地来钱快。
既卖完了糖,秦大川也就不算在县上流连。家里几个肯定都在等着,他得赶紧回去。
沿着原路往回走,刚走出没一会,就听有人在后面喊:“卖糖的,米花糖那个。”
秦大川一听“米花糖”三字,直觉是喊自己的,这才刚卖完,不大可能有啥问题吧?他姐做的时候他可都看着呢,没有一点儿不妥的地方。
回头一看,原是头一个买糖的老妇人,身后还跟着个伙计。那伙计正是他去的第二家点心铺子里头的。
“可算找到你了。”伙计满头大汗,想是走了不少路。见着他,伙计自是认出来了,这就是被他发走的那个少年,脸上就有些难为情。可伙计做惯了迎来送往的活,什么人没见过,故也只是一瞬,后面就恢复如常了。
“对不住了,前面我有眼无珠,没认出您来。您那米花糖,我们掌柜的相中了,派我来找您,这不,连老太太都帮着来寻。”
秦大川这才知那老妇人原是掌柜的娘,赶紧上前了个招呼,然后就跟着去了点心铺子。
点心铺掌柜姓苏,长相富态,天生一副笑面,见人一过来,上前招呼着:“原是这么年轻的哥,怪不得伙计眼拙。”一句话就遮过了伙计的事,把秦大川让到了店里。
苏掌柜待人虽客气,可秦大川却只觉拘束。他不太擅长和生意人交道,怕自己年轻没经验,被套进去。人家一问起,他就那米花糖已经卖完了。若是人家想要,他可以下午再给送来。至于价格,两文一包。
“那下午就麻烦哥给送来三十包。我先摆店里试试。你五天后再来,要是卖得好我再定。”苏掌柜也没兜圈子,他看出这少年应不是家里主事的,端看那手一直在摩挲裤子就能看出来他有多紧张。
“行,那我下午过来。”
“掌柜的,这人靠谱吗?往常咱家卖的可都是自家做的,这外头来的怕不干净吧?”先前那伙计在秦大川走后开口问。
“怕什么?这东西就是用米做的,现下天又冷,不容易坏。自出了正月,咱们铺子这生意就一直半死不拉活。可又没琢磨出啥新品,就拿这米花糖试试,只当死马当活马医了。”三十包也才六十文,这点钱苏掌柜还不放在眼里。
太阳高高地挂在头顶上,已近中午了,秦大川还没回来。家里三人自是担心:难道大川从县上又去了镇上?
饭菜早已做好,焖在锅里,可三人等得心焦,都无心吃饭。秦雅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她就该跟去县上。
就在这时,秦大川赶着驴车进院了。待把驴子拴好,秦大川三步并作两步,直接进了屋。
看到桌上的四十几文钱,三人不由冲秦大川竖起大拇指,陈氏和秦雅想的是:自家孩子终于有点大人样,能办事了。天冬则一脸崇拜地看着秦大川,秦大川却有些心虚:这可不是他厉害,他那全是靠着守株待兔卖得的四十几文。
“对了,姐,有个点心铺子要买咱的米花糖。定了三十包,我下晌得给人送去。”秦大川终于想起了正事。
“家里可能不够,我一会再做点。头晌你没搁家,我们仨做了点沙琪玛。下午你去送米花糖的时候,给那掌柜瞧瞧。来,你先尝尝。”
三人上午都没闲着,反正干呆着也是等得心急,还不如做点啥。天冬被秦雅发去念书,自己则和陈氏一起和面,准备做沙琪玛。
起来,沙琪玛和米花糖都是油炸食品,一个是用面炸,一个是用米炸。做沙琪玛除了用面粉和糖、油外,还要用到鸡蛋和纯碱。
首先把面粉和纯碱按比例混合到一起,再用筛子过一遍。这样做出来的沙琪玛口感细腻,没有疙瘩。然后加入鸡蛋和水,水要少放,将面和成软粘的面团,就可以放盆里醒着了。
醒好的面团撒上干粉,擀成大约拇指厚的大面片,再将大面片改刀成面片,最后切成面条一样的细条。此时一定要不时往细条上撒干粉,防止细条粘连。
将细条分别放入热油锅里炸成金黄色,捞出备用。因为纯碱的作用,进入油锅的细条会迅速膨胀,比生面条要粗得多。这也是它口感蓬松的原因。
接着就要熬糖浆。还像昨日一样,秦雅负责熬糖浆,陈氏烧火。中间秦雅明显胳膊有些累了,陈氏就接过铲子,继续熬。待糖浆熬好,关火,迅速把炸好的细条、炒熟的芝麻等放进去搅拌。
待所有的细条都沾上糖浆,盛出放在菜板上整形、晾凉。沙琪玛就做好了。只是想要切成块,还要等它彻底凉下来,越热越软就越切不下来,而且还会粘刀。
“姐,这可比米花糖好吃多了。”秦大川嘴里嚼着沙琪玛嘟嘟囔地。
“那是,没见用的都是啥。那可是鸡蛋,两文钱一个呢。”
“就是这名儿是不得改改?沙琪玛,这一听也不知道是啥意思。”秦大川想了想,又。
“要不叫面糖酥?你们也想想。”秦雅自觉起名不在行,就想问问其他人的想法。
其他人却直摇头,就叫面糖酥好了,起名实在太费脑筋了,他们也想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