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A+A-

    春节过后,宋玉和林清婉等楚国的使臣继续被安顿在驿馆之中。

    而且自从春节那日见过秦王之后,秦王之后几日都不曾召见过他们。

    林清婉原本有些疑惑,仔细想想也就明白了过来。

    秦国毕竟是个强国,可以算得上是诸侯国之中最强的存在。

    春节那日各国派来的使臣都在,不单只是楚国。

    秦国之前大败赵国,又了楚国一个措手不及,齐国如今只想自保,韩燕魏更不是秦国的对手。

    如今的秦国可以是一方霸主,如果秦王想要继续攻楚国,就算楚国暂时不会被灭,但绝对会像赵国一样受到重创。

    而今他们作为楚国的使臣来咸阳城和谈,自然是要看秦王的脸色。

    秦王想要什么时候召见他们便什么时候召见,不用是三五日就算是三五月他们也要等。

    此时秦王后殿内,吕不韦和李斯都在。

    “王上。”李斯刚一开口,嬴稷便抬手制止了他。“本王知道你们为何事而来,不必了。”

    吕不韦和李斯对望了一眼,随即恭敬一拜离开了后殿。

    两人离开后殿之后,李斯便同吕不韦一起去了秦王孙子楚所在的殿中。

    他们到的时候,嬴子楚正在读书,看见两人来了便将手中的竹简放在一边。

    “参见王孙。”吕不韦和李斯都是恭敬一拜。

    嬴子楚点了点头应道:“无需多礼,不知两位大人今日来见我所谓何事?”

    李斯看了眼一旁的吕不韦,随即道:“王孙,之前我和吕大人在殿上提议王上率先攻燕韩,可王上却派兵去了楚国。”

    “这件事情我自然知道,两位大人莫非是想我去找王上不成?”嬴子楚知道嬴稷一向不喜别人干涉自己的决定,即便他是王孙也不行。

    “自然不是。”不等李斯回答,吕不韦便赶忙回道。“我们两人今日原本去见王上想攻楚国一事,可王上没等我们开口便让我们退下了。”

    见嬴子楚没什么反应,吕不韦又继续道:“王上决意先攻楚国定然是有自己的用意,只是如今楚国的使臣到了之后,王上便命白将军驻守在楚国边境一直迟迟不肯发兵,我们实在是有些看不懂才会想着去问问王上。”

    嬴子楚看了吕不韦和李斯一眼,良久唇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吕大人和李大人如果能够理解王上为何选择先楚国,便能明白为何如今迟迟不发兵却也不退兵了。”

    李斯和吕不韦离开之后,嬴子楚便继续拿起桌上的书看了起来。

    走出王宫的李斯看了面色有些难看的吕不韦一眼,犹豫着该不该开口,便听见吕不韦:“李大人,吕某想起还有事情要做,就此别过了。”

    不等李斯回应,吕不韦便已经离开了。

    李斯看着渐行渐远的吕不韦的身影,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眼睛一亮,喃喃道:“原来如此……”

    ******

    正值春节,赵国的邯郸城却不似往常一般繁华。

    自从长平一战之后,赵国便受到重创,再加上后来秦国不断攻赵国,邯郸城中许多壮丁都被征集到了赵军的队伍。

    原本团圆的节日,大街上却很少见到相伴上街的一家人,多是妇孺和老人。

    王宫之中,赵丹手中握着一封信笺,身子抖个不停。

    “去给本王把平原君和他夫人招来。”半晌,他将手中的信笺随手往桌上一扔,看向一旁的宫人道。

    “是。”宫人应声退了下去。

    不到半个时辰,平原君赵胜和夫人魏念便一同到了后殿之中。

    “参见王上。”

    “免礼,本王找你们来是想问信陵君的事情。”赵丹开门见山的道,见赵胜和魏念一脸疑惑,他又继续道:“信陵君回魏国去了你们可知道?”

    赵胜和魏念对望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时值春节,他不是同王上告别之后才回去的吗?”

    “可他没有他这一去便不回来了。”

    原本赵胜和魏念还奇怪为何赵丹这么焦急召他们入宫,赵丹这么一,他们才明白过来。

    “可无忌临行前不是还会回来么?”魏念喃喃的了一句,传入了赵丹的耳中,他将桌上的信笺丢到他们面前:“你们自己看。”

    其实魏无忌会回魏国,赵丹是有所准备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快便回去。

    如今赵国没有了蔺相如,没有了马服君赵奢,廉颇又年事已高不能率兵,之前若不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或许邯郸城就沦陷了。

    如今信陵君魏无忌不但离开了赵国,还将他门下食客尽数都带走,赵丹并不是舍不得魏无忌,他是担心没有了魏无忌和食客们保护的邯郸城少了一道保命符罢了。

    “王上勿要焦急,我会写信给弟弟问清楚缘由。”魏念这么着,见赵丹摇了摇头:“理由不必问,本王也知道。”

    赵丹看魏念有些尴尬的站在那里,又道:“起来之前本王还应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或许信陵君也不会来到赵国。”

    平原君赵胜原本便把魏无忌看作是对手,如今他提前回了魏国,他表面不舍,心中却有些喜悦。

    “王上别担心,臣听荀卿已经回了赵国。”

    “哦?”听赵胜这么一,赵丹顿时提起了精神。

    赵胜又继续道:“臣门下食客之前听到荀卿已经到了邯郸城中,只是他具体的住所目前还没有查到。”

    “之前本王数次请荀子出山,他一直不肯现身,如今赵国危难之时,他却回了邯郸城,你们他是不是在暗示本王,他要帮赵国?”

    “王上猜的没错,荀卿一直倡导和平,因而游历各国,如今赵国有难,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他却在此时回了邯郸城,定然是要帮助赵国。”赵胜着看了一眼赵丹,又继续道:“再加上之前荀卿居无定所,行踪飘忽,这一次回邯郸城的消息却在百姓之中传遍,若不是他有意为之,便很难解释……”

    “找荀子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若是找到他,记得用最高礼仪请他入宫,本王一直想要见他。”听赵胜这么一,赵丹总算是提起了精神,不论如何,只要荀子肯留在赵国,秦国应该暂时不会动他们了。

    ******

    郢都王城中,熊完正在读书,春申君黄歇就伴在左右。

    “老师,这句话是何意?”熊完读了几句,发现书中的道理实在有些高深,他有些看不懂便找身旁的黄歇询问。

    “嗯?太子殿下哪一句?”黄歇原本正出神被熊完一问,才回过神来问道。

    熊完瞥了一眼黄歇,将手中的书放下,抬头看他:“老师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自从楚国派出使臣去秦国和谈之后,这几日黄歇总是有些心不在焉的。

    “臣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一时间有些出神。”

    听黄歇这么,熊完更是来了兴趣:“什么事情能和我吗?”

    黄歇看了眼好奇的望着他的熊完,缓缓叹了口气,再怎么熊完也是楚国的太子,有些事情他也该知道才是。

    “太子对秦楚和谈有什么看法?”这么想着,黄歇问道熊完。

    熊完闻言托着腮想了片刻终于道:“我觉得挺好的。”他着又加了一句:“毕竟如今诸侯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要是起来也占不到什么好处。”

    “王上派了宋大夫去和谈,太子可知道?”黄歇又继续问道。

    “我知道啊,上一次和谈不也是他嘛。”熊完着看了黄歇一眼:“而且我听这一次会派他前去还是老师你提议的呢。”

    黄歇:“……”

    原本他在殿上提议宋玉前去和谈是想给他个下马威,没想到他不但很快答应了,还将王上原本算年初纳的妃子以女官的名义一同带去了秦国。

    他也不上为什么,总觉得似乎哪里不对。

    “太子,闲妃娘娘请您去殿中一叙。”正当黄歇思索间,闲妃殿中的宫人来了太子殿中。

    “闲妃?”熊完闻言皱了皱眉,闲妃是秦国派来和亲的公主,是父王的妃子,可他鲜少和她见面,她忽然要和他见面难免让人觉得奇怪。

    “前两日秦国使臣带来了咸阳的特产点心,娘娘想请太子和王上一起品尝。”宫人又继续道。

    “父王也在?”

    “既然这样,太子便去吧,臣便先告辞了。”黄歇着恭敬一拜退出了殿中。

    熊完到闲妃殿中的时候,闲妃正坐在桌前喝茶,见他来了便站起身来作揖:“参见太子殿下。”

    熊完环顾了一下殿中,根本没有熊横的踪迹,便疑惑道:“父王呢?”

    “若不王上也在,太子肯来吗?”闲妃抬手示意宫人都退下,这才开口问道。

    “你找我来有何事?”熊完这才明白过来,有些防备的看向她:“应该不只是为了品尝点心这么简单吧。”

    “自从秦楚交战,王上便冷落了我,再也不来我这殿中。”闲妃似是没有听见熊完的问话一般,径自感慨道。

    “闲妃娘娘若是无事,我便走了。”熊完见她迟迟不肯找他前来的目的,便作势要走。

    “太子怎地如此着急,我找你来自然是秘密想要同你分享。”

    “什么秘密?”

    闲妃看看熊完,朝他走近了几步贴在他耳边轻声了几句,看着他的眼睛越瞪越大,有些震惊的转头看她:“你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这可都是我亲眼所见。”

    “那你为何不直接告诉父王?”

    “王上如今都不肯见我,我哪有机会告诉他?”

    “你的我知道了,我自会去查清究竟是真是假。”

    熊完走出闲妃宫殿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宋玉和林清婉竟在父王眼前勾搭在一起?难怪这一次宋玉去秦国和谈非要带上林清婉不可。

    熊完这么想着觉得事情似乎能够得通了,可是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或许闲妃也只是出于嫉妒故意造谣林清婉,这也不是不可能。

    无论如何,他都要好好查查。

    可他们如今不在楚国,也只能等他们回来之后再了。

    若他毫无证据便去告状,只怕父王不会相信。特别是这件事情只是闲妃的一面之词,父王如今对秦国恨之入骨,见都不愿见闲妃一面,若是让他知道他来找闲妃,还是的后宫之事,只怕到时候他这个太子也坐不稳。

    这么想着,熊完还是决定以稳为主,不确定的事情暂时还是不要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