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41.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那位老人的家属没有来闹过警局吧?”
“没有,”方治边回忆边,“老人有个独生子,生活在外地。他虽然悲伤,但没吵闹。可能是老人年纪大了,悲伤反倒不那么强烈。”
盛情楠认真听着,把他认为关键的信息一一记下。
时间太过久远,加上方治并不是当时负责侦办案子的人,能记得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正事完,盛情楠聊起了家常。
“点点最近怎么样?”
点点大名叫方乐年,是方治的独生子。出生的时候是早产,时候身体弱,方治就总带他去锻炼,上中学之后就长成了身体强健的大伙子,羸弱的样子一去不返了。
提起儿子,方治的精神头更足了:“好着呢,昨天还电话来气我。”
方治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是希望他能回到自己身边。清堤市虽算不上一线城市,但经济这几年发展还不错,可点点什么都不愿意回来,父子俩一电话就吵。
盛情楠笑着宽慰道:“现在年轻人都很有想法,你看我不也没回父母身边?”
被糊弄的方治毫不领情:“你父母就在邻市,点点在大洋彼岸,个电话都要算时差,能一样吗?”
“我下次给他电话,让他换个没时差的地方。”盛情楠讨好地笑着。他知道点点是不会回来的,这么不过是为了让老方开心些。
方治自然明白自己儿子多固执,也没把盛情楠的话当真,还开始把人往外轰:“问完该问的你就快去忙吧,在这里管我老头子的家事干什么?”
离开方治家,盛情楠又去一次何叆租住的屋子。因为是自杀,所以调查没有特别详尽,房子已经被房东收回了,屋里收拾得很干净,就剩原有的床和桌。盛情楠觉得应该是白来了,手搭上了桌沿。在桌子拼接木板的接缝处,他摸到了一张碎纸片。像是不心扯断了,这片就卡在了那里。
盛情楠把纸片拿出来,这一面没有内容,翻过去,另一面有一个奇怪的图案,有点像鱼,又有点像剪刀。
“游鱼?”盛情楠低声惊呼。
叫做游鱼的人在远方了个喷嚏,揉揉鼻子,低头走进了自己的卧室。
他最近遇到了个难题。
他有一个代称为A的合作伙伴,他们合作了了不短的时间,这些年他经常会从A那里接到工作。他知道这人不好惹,所以每次都是尽心竭力,并且心翼翼。
这次A提出的要求实在是让他很难办,尽管报酬丰厚,他还是想拒绝。
A要游鱼告诉他,他身边的内鬼是谁。
游鱼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他连A身边的人都认不全,怎么可能知道谁是内鬼?
结果A以半威逼半利诱的方式,让游鱼出现在了自己的组织里。
那个组织叫什么来着?Y?这人还真是喜欢字母。
他以前对A没什么认识,只直观觉得他应该是个财大气粗的黑老大,谁知一见面才发现,还是片面了。
这人的确不好惹,却不是像猛兽那样凶悍外露,而是一盒包装精美的毒药。明知道会死,你却还是想开它。从他对待何叆,就可见一斑。
游鱼救下何叆是个巧合,夜里路过人造桥碰上有人跳河,他几乎想都没想就去救人了。然而救得了一次救不了两次,就在他全心全意去找内鬼的时候,何叆跟A达成了协议。他还是要去死,不过这次要按照A的要求,死得其所。这样A会给他的继母一笔钱,足以养老。
这是何叆梦寐以求的。他上次自杀唯一的担忧就是继母以后没人养老送终,A替他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当然一切都按照A的指示去办。
从档案室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肚子饿得咕噜叫,汪森垚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早就过了饭点。
摸着空空的肚皮,汪森垚准备去盛情楠办公室翻翻有什么吃的没有,结果门是锁着的。汪森垚撇撇嘴,,就听到了熟悉的喊声。
“垚垚哥!”郑梓铭刚从外面回来,见到人大老远就开始招呼。
“……”汪森垚不想看见他,干脆没理他。前些天办陈玥珞那件案子的时候,因为他受伤,郑梓铭几乎都围着他转,活脱脱一个专职保姆。他明明听盛情楠郑梓铭今天请假了,以为今天能过得很安静。这下舒适的一天泡汤了,他低垂眼表示自己不开心。但这并不妨碍郑梓铭的热情,人已经跑到了他跟前。
“垚垚哥简直就是大宝。”
汪森垚还沉浸在自己的郁闷里,对郑梓铭的话只做出了最初级的反应,他问:“什么?”
“大宝天天见呐!”
汪森垚看着这个仿佛得了盛情楠真传,不管熬了几个通宵都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忍不住吐槽:“你哪儿听来的老掉牙的广告词?”
“轩轩哥的。”郑梓铭卖队友不会有丝毫犹豫。
汪森垚继续自己掏手机的动作,不想搭理他,肚子却不怎么争气,一直叫个不停。
郑梓铭扯着他到自己的办公室,在柜子里翻出泡面香肠递过去:“喏。”
“谢谢。”
“老大出去办事了,跟我要好好照顾你。”郑梓铭真的不是嘴上的照顾,他跑到饮水机那边把水烧上,又开泡面盒子,挤好各种调料包,用一把水果刀片好香肠,差不多水烧开了,端着碗站在旁边等着。
看着郑梓铭利落做着一切,汪森垚怀疑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年龄是否成年。最后他在心里吐槽:年纪轻轻的,难道当保姆有瘾?
最近没什么大案子,队里是种难得的轻松氛围,张冲和于连还双双休假把家还,剩下的人都恢复了早八晚五工作制,办公室里偶尔还会传出阵阵笑声。
左右没事,艾昭然的电脑上播着一部家庭伦理剧,他从午休开始看到现在,段一轩扔了支笔过来。
艾昭然眼皮都没抬,依然紧紧盯着屏幕:“干嘛?”
“几点了?董队一会儿看见你又要写检查了。”
“哦哦哦。”艾昭然赶紧点了右上角的叉,摘下耳机,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展开的手撞到了正端着泡面碗的汪森垚,双方都吓了一跳。
“嚯,我都没看见,垚垚你什么时候来的?”
泡面碗中的热水洒出来一些烫到了手,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毫无自理能力的三岁孩,汪森垚稳稳端着碗淡定回答:“刚刚。”
“是不是烫到你了?没事吧?”艾昭然拽出一叠纸抽塞进汪森垚手里,汪森垚接过连着泡面一起端到了玻璃茶几上。
等面泡好的工夫,汪森垚把在资料室查到的东西整理了一下发给鹿忻,虽然这些鹿忻可能早就都知道了。
发送邮件之后,汪森垚看着自己拍下来的几张照片发呆。
这是他在那本资料册上翻到的另一个案子的情况,发生在朱奶奶被杀案之前,一个拐卖儿童的组织被捕,除了首犯在逃,其余人悉数落网。
这在当时是个挺大的案子,报道又多又长。
逃走的是个女人,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相貌普通,体型微胖,扔在人群中绝对会泯然众人的那种。
没人知道她的名字,大家都叫她霞姐。
警察逮捕这个团伙的时候解救了一批孩子,但据犯人们供述,还有更多的孩子已经被卖掉了,警方又走上了漫漫调查路。
后来陆续找到了几个孩子,解救过程过于艰难,还有警员因此负伤,所以后续记录也有几篇。有些杂志报纸报道了买孩子的家庭和丢失孩子家庭的矛盾,尤其是那些孩子被拐卖的时候太,已经在新家庭生活了几年,对亲生父母没有印象的,有的还了官司,后续大概是失去了热度,报道渐渐少了,有些跟踪并没有结果。
还有原本就是就自己父母卖掉的,送不回去的孩子们。被安置在孤儿院,生活条件可能还没有之前好,也是引发了一阵的社会讨论。
这个案子看起来跟朱奶奶被杀毫无关系,但汪森垚就是看了很久。
除了拐卖儿童这种案子本身就很吸引人眼球,让他注意的点还在于,有两个孩子在这伙人被一网尽的时候,被首犯带走了。
这很奇怪,谁逃亡会想要带两个孩子?这不是给自己添了两个累赘吗?据那些手下,这两个孩子跟霞姐并没血缘关系,只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好出手,才一直带着。
也有人,这两个孩子有时候会给霞姐下手,在他们的犯罪过程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孩子看起来没什么威胁性,更容易接近被害人。这个霞姐倒是深入研究过犯案套路。
让汪森垚放不下这个案子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素描画像他总觉得在哪儿见过。
霞姐从来没给这些孩子们拍过照,十九年前的手机也不带拍照功能,所以最后资料里记录的就是根据被逮捕的那群人口述的两张素描人像。两个孩子的名字没人清楚,在警方登记的记录里用的就是代号A和B。让汪森垚感到熟悉的是A,这个孩子看起来要比B年长几岁,不过相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