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皇后
“刘答应刘答应醒一醒”
婉襄醒来的时候仍然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紫禁城里的冬夜总让她错觉白日不会再到来。
后殿里那些红烛都燃尽了,填补上来新的,她眼前执银缸的是一张陌生的女人脸。
她瞧见婉襄醒来便笑了笑,“刘答应,奴才是乾清宫宫女获萤。”
“万岁爷吩咐过,辰时要送您去承乾宫拜见皇后娘娘,此时已是卯正了。”
在察觉眼前一片空旷的时候,很多记忆就已经回到了婉襄的脑海里。
她羞于回想起刚刚过去的那个夜晚里发生的事,尽量地消化着这个名为“获萤”的宫女所的话。
辰初就要去拜见皇后娘娘,这位帝王的正妻,而此时是卯正也就是只剩下一个时不到的时间门了。
这想法让婉襄脑海中残留的睡意很快消散殆尽了,她有些慌乱地坐起身来,一下子仿佛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
她的东西都在承乾宫的镜春斋里,第一次面见皇后要穿礼服,打扮地正式一些,不能失了礼数。
她身边也不能没有陪伴的宫女,那便太**份了。
还有什么她没想到的事
获萤看出了她的慌乱,立刻出言安慰她,“答应主子别慌,应当准备的东西奴才已经都替您准备好了。”
“您的礼服此刻就在殿中,不知您有没有相熟的梳头嬷嬷,奴才请了宁嫔娘娘赞赏过的一位嬷嬷过来。”
“您身边没有宫女在下房候着,万岁爷安排奴才陪您同去。万岁爷还,主仆之间门的界限应当分明,不可以恩情凌驾其上”
获萤细细地了一堆,婉襄欲要下床趿鞋,身体某处骤然传来的疼痛终于苏醒,一下子限制了她的行动。
幸而是她能忍耐,不然在一个她并不相熟的宫女面前,也太
婉襄忍耐了片刻,直到这疼痛在她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蔓延,才终于顺利下了床。
获萤是个能力超群的人,在她合理的调度之下,婉襄很快完成了面见皇后之前的一切准备。
望着铜镜之中虽不能是盛装,到底也是精心打扮过的女子,婉襄一时之间门有些怔忪。
并不是惊叹模糊铜镜之中宫装丽人的美丽,而是惊异于这种莫名其妙的相似。
她从前就觉得刘婉襄的容貌同她自己有些相似,在清代并不算高明的化妆技法,与被铜镜刻意模糊过的面容之下,她仍旧错觉是见到了二十出头时的自己。
为什么
“刘答应,请您移步景仁宫。”
获萤的话打断了婉襄的思绪,眼下最要紧的事是获得皇后的好感,或者,至少不能让她讨厌自己。
历史会顺着它原本的轨迹往前走,结局是相同的,但过程并不一定。
尹桢过,她已经成为了那个做选择的人。
婉襄此时的位份太低了,并不能乘坐轿辇或是其他的代步工具。
但雍正仍旧为她预备了一顶软轿,在疼痛和逾矩之间门婉襄还是诚实地选择了逾矩。
在积雪之上软轿走得很慢,尽管景仁宫并不遥远,婉襄下轿的时候天色仍旧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今日恐怕仍旧不是很好的天气,宫门之外扫雪的宫人或者知道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无用功,有一搭没一搭地清扫着,好奇地望向她所在的方向。
而婉襄站在景仁宫正殿之前,望着殿门牌匾之上的“景仁宫”三个字出了片刻的神。
与明代时坤宁宫固定为皇后居所不同,到了清代顺治十二年之后,坤宁宫便逐渐成为了萨满教祭祀,与皇帝大婚之所。
眼前这座宫殿便是雍正帝在位之时,唯一的一位皇后所居住的宫室。
同后世相比,在仍拥有主人的时候,景仁宫中石影壁,琉璃瓦,歇山顶入目所及的一切似乎都是崭新的。
正殿之中很快有女官昂首走出,同婉襄福了福身,“皇后娘娘正在梳洗,请刘答应随奴才入暖阁稍歇。”
婉襄同她点头还礼,而后随着她踏进正殿,独自一人在暖阁之中的太师椅上坐下来。
皇后正殿之中并没有太多的珍奇玩物,婉襄略略扫过几眼,更吸引她的反而是建筑本身。
景仁宫中室内方砖墁地,门窗皆为双交四椀菱花槅扇式的——这是一种常见的门窗槅心花纹装饰。
天花图案是一副完整的二龙戏珠图,匠人巧心,若盯着那两条飞龙久了,会错觉它们将飞到她的眼睛里。
内檐则饰以龙凤图案的和玺彩画,沥粉贴金,不惮于使用青、红这般的撞色,使得色彩更加艳丽,富丽堂皇。
这些彩绘笔刷都在岁月之中慢慢地褪去了它们原本的颜色,她今日能安静地观察这些,实在是莫大的幸运。
或许是皇后实在病势沉重,婉襄在不离开座位的时候几乎扫描完成了所有她目光能够接触到的文物,方才的那个女官终于姗姗来迟。
“刘答应,皇后娘娘在正殿等候您过去,请您随奴才走。”
绕过两块屏风,婉襄一直低着头,终于随着引路的女官走到了明间门中央,跪在了金砖之上。
她是第一次面见皇后,行三拜九叩之礼。护甲一下一下地打在她的旗头之上。
“嫔妾承乾宫答应刘氏给皇后娘娘请安,恭祝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些礼仪她在成为刘婉襄之前都仔细地学过,拖着这副身体做起来却仍旧吃力。
在视线受阻的时候其他的感官就会变得格外敏感,她闻见了一阵浓重的药气。
在她刚刚进门的时候分明还没有,是皇后带来的。
这是不吉利的事。
今日是御下,却也是待客,皇后毕竟是皇后,不会这般不讲究。
看来皇后的身体状况的确像皇帝担忧的那样糟糕,在奔赴既定的命运之前,还要遭受许久的病痛折磨。
婉襄不觉起了怜悯之心,同时也听见了上首女子清越的声音,“起来吧。”
声音先闯入印象之中,婉襄起身之时望见的女子容颜,也就并不出于她意料之外了。
皇后虽然久病,看起来却要比以艳丽著称的齐妃更年轻地多。
她的年纪固然比齐妃更,但这般差距,绝对不是五年的光阴便能赋予的。
皇后今日穿着品月色团菊花纹袷袍,精致淡雅;戴镀金点翠镶珠石凤钿子,钿顶有五只点翠镶料石金凤,钿后杂珍珠宝石流苏数串,华贵无极。
如此均衡一番,便是恰到好处的家常与庄重。
她的容貌其实寻常,如后世画像一般是一张鹅蛋脸,五官皆很淡。
若将后妃的容貌都比作画作,熹妃像出自“马一角”之,满人的特征跃然凸出于纸上;那答应是宋徽宗赵佶的花鸟图,工笔之中藏有写意。
而皇后便是五代董源的山水,运笔甚潦草,近视物象难辨,远观景物粲然。
她的这种淡,或者反而令她有别于齐妃与懋嫔的衰老、病容,令人见之难忘。
皇后尚未赐座,婉襄便仍旧立于原处,等待着皇后接下来的指使。
倒还是她身边的女官提醒了她,她才和善地笑了笑,“到一旁坐吧。”
待婉襄坐下来,她又道:“本宫许久不见六宫嫔妃,有些规矩连自己都忘了。也不知这椅上积了灰不曾。”
这话得有些怪,似有许多意思。是责怪六宫嫔妃不知礼数,忘了晨昏定省的规矩,还是
婉襄一时不知要如何回答。
女官便又从皇后身后走至前方,福身陈情:“娘娘,奴才们日日都打扫,不敢忘却一日的。”
皇后抬了抬,让那个女官退到了一旁,“本宫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只是今日见了刘答应,又想起从前景仁宫热闹的时候。”
那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雍正登极之后宵旰焦劳,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政事上,后宫之中有名有姓的妃嫔因病、因罪越来越少,谦妃是唯一的后起之秀。
这么一想,尽管不是历史承认的偏爱,似乎刘婉襄也并不是那么透明的?
皇后的话已完,又是方才那女官开口。不似不让婉襄话,倒好似皇后只是傀儡。
“娘娘,今日是新册封的刘答应来拜见您,便不要这些过往的事情了。”
“昨日您让奴才们准备的赏赐皆已备好,您是要现在赐给她,还是待她离开之后着奴才们送过去?”
这样的事情却当着婉襄的面商量,实在有些怪异。
“乌尤塔,待会儿你陪着刘答应往承乾宫走一遭,若是她那里短缺了什么,你再往内务府支取便是了。”
皇后在糊涂之中又透着条理,全程只有婉襄不知如何是好。
那女官终于退下去了,应当是要准备东西。明间门里只剩下皇后和婉襄,剩下的都只是泥胎木偶。
皇后的态度很和气,“皇上已经许久不纳新妃了,便五年时选秀,也不曾选妃,只是给宗室子弟选了福晋。”
“本宫听你曾是熹妃的宫女,她是办事妥帖的人,想来你也应当很好。皇上近来龙体有恙,你也要多费心照料。”
这番话得极有条理,竟是一点也不妒忌熹妃,也一点不在意婉襄这样的新妃。
婉襄不知做皇后是否就应当如此,但做妃嫔,此时便应当起身谢恩,表明自己受教。
“多谢皇后娘娘教诲,嫔妾谨记于心。”
上首的皇后点了点头,抬起她戴着纯金护甲的,她坐的位置没有阳光,“去吧。”
方才的那个女官已经候在明间门门前,这便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