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第49章 三更合一
康熙是典型没有拖延症的人,想到就做,立刻看着皇宫的舆图选了一块地方作为戏楼之地。
他的指尖在宫里东北角点了点,回头对顾凝宸道:“如今皇额娘还跟皇祖母住在一起,又带着五阿哥,着实有些挤了。之前因为战事的关系,没能另择一宫,朕打算在这里建造一座新的宫殿。”
比起太皇太后,皇太后更爱听戏,康熙就把戏楼的位置放在新宫殿的后边。
这样皇太后想听戏了,过去的话也很方便。
新宫殿的名字康熙也很快想好了,就叫宁寿宫。
新宫殿很大,比起宁寿宫,自然戏楼建造起来要快一些。
康熙要建造宫殿,自然交给工部去办。
他打算让宁寿宫按照坤宁宫的规格制式,工部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就能直接用坤宁宫的图纸来建造新宫殿了。
另外大戏楼的图纸,顾凝宸已经画出大概来。
就连里面的关都设置好了,工部几乎不需要怎么修改,只需要细化到具体尺寸就足够,简直太省事了。
工部尚书跟这位定贵妃丝毫没有打交道的会,但是眼看着户部尚书的脸上这一天比一天多的笑容,心里对户部尚书是羡慕得很。
如今换做自己,工部尚书也不由感慨,这位定贵妃真是个宝贝。
能想到那么多挣钱的法子,源源不绝填补原本空虚的国库,如今她连戏楼都有这么多的想法。
看看这关,看看这扩音的设计,工部都不需要想到头秃,就能把这个大戏楼完美建造出来了。
毕竟工部每回接下差事,建造各种建筑,最头疼和最花时间的就是对建筑的设计。
设计图还得让康熙过目,满意后才能动工。
光是这个就得反复好几遍修改,甚至可能打回来重头开始做。
如今定贵妃直接拿出图纸来,康熙还十分喜欢,让工部直接就能跳过这差事最难的地方。
后边只要让人量好尺寸,标注在图纸上,找来工匠就可以开始动工,想必年底之前就必然能够建造好。
顾凝宸还想着后宫要动工,用的就是工匠。
这些工匠都是男人,他们进后宫来,让嫔妃们可能就十分不方便。
后来她才知道,宫殿里要动工,也会用帘子把整个要动工的地方围起来。
足足有两人高,既挡住了里面工匠的视线,不能看到外边,也不会让不心经过的嫔妃或者宫女看见里头的工匠,见着外男而不妥当。
另外工地围起来,周围还有侍卫守着,不让工匠们踏出去一步,避免他们迷路或者在后宫溜达,冲撞到后宫嫔妃们就不好了。
这位置离后宫其他宫殿有些远,建造的时候发出声响也不会吵着其他人。
康熙想得面面俱到,工部也是有经验的。
这些工匠大多是当年建造故宫的工匠后人,他们对建造宫殿十分熟悉,是祖上把教导。
顾凝宸对此很感兴趣,还问了问康熙:“那要是宫殿损坏了,也都是请这些工匠进来修补吗?”
康熙拉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笑着答道:“如果宫殿只是损毁了很的一点地方,比如只是掉漆,刮花了,瓦片坏了一部分等等,宫里头有专门修缮的工匠,却都是造办处的太监。”
造办处有专门修缮宫殿的部门,里面都是太监,他们一代代继承修缮的技巧,问题都有他们来修补。
至于建造宫殿或者宫外的园子,还有大臣的宅子,都是有工部领着工匠去办。
顾凝宸想着造办处的人真是多才多艺,不但有烧玻璃的,烧瓷的,如今还有修缮宫殿的。
简直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了。
不过在建造宫殿之前,康熙还是先帮着传教士把台子改良了一下,让几个传教士终于不用扯着嗓子大喊,感激得眼泪汪汪。
未免冲撞到后宫贵人,传教士给太监授课的地方也在西北门的角落。
几个传教士轮流来上课,每天扯着嗓子喊,哪怕台子改造后,他们依旧感觉这样下去,自己的嗓子就得废了。
于是他们跟康熙提议,直接把太监们筛选一番,把对乐器有天赋的人挑出来,再把教导,这样会更快一点。
康熙想了想就允许了,传教士就开始挑人。
顾凝宸还挺好奇这几个传教士要怎么从那么多的太监当中,找到有音乐天赋的人。
康熙就派了一个记性不错,嘴皮子又伶俐的太监过去看了一天,然后到重华宫来给她复述一遍。
顾凝宸一听,就明白传教士用的法子了。
乐感这个确实不好测,他们就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哼了一首歌谣。
不算长的歌谣,只唱一遍,太监们再单独过来传教士跟前重复,能记得多少就多少。
能全部记下的,不乐感,就是记性也不错。
差一点记下的,也算过关。
这样筛选下来,就刷掉了一大部分。
毕竟乐感是一回事,记性也是相当重要,看看这琴谱没记下来,上的时候也抓瞎。
剩下的人就可以接触乐器了,传教士会看他们的指。
拉大提琴的指要细长一些,弹钢琴的话就要指有力才行。
这样简单一分,大部分人就固定好属于自己的乐器,可以开始学习起来。
传教士的教学也很粗暴,今天学了,明天就跟着模仿弹奏出来。
哪怕不够完全正确,起码调子能勉强拉出来。
拉不出来,那就罚。
罚的话肯定不能动指,免得坏了指就不能奏乐,所以都是打板子,打在腿上。
第一天几乎所有人都被打了,一个个一瘸一拐回去。
十天后有一半走路没那么瘸了,一个月后太监们才能全部好好走路回去。
虽然传教士这教学粗暴,但是不得不效率却相当高。
康熙感觉传教士教得不错,回头可以教几个阿哥学一学西方乐器。
顾凝宸想到传教士这粗暴的教学方式,阿哥的腿能受得住吗?
康熙一听就笑了:“他们如今面对的是太监,自然粗暴许多,要对着阿哥的话,他们哪里敢动一根指头?”
传教士能混到宫里头来的,一个个谁没有眼色。
他们心知太监的地位不高,才敢这么粗暴来教学,能学会就行,不会就打。
这边太监们不尽快学起来,康熙问起的话,那就是传教士的错了,到头来罚的可能就是他们。
对着阿哥,传教士恐怕比谁都要有耐心。
不过按照康熙这个虎爸的性子,估计阿哥们学得太慢的话,他也是要迁怒到传教士身上。
再就是这些新出炉的西方乐团的太监,如果一个月内还学不会,就要被传教士粗暴换人了。
留下的太监数目比乐团需要人数要多一些,一部分当然是作为候补。
不然一个要是病得起不来,就缺了一个人,还怎么表演?
所以人数比乐团还要多一倍,缺一个就能立刻补上,不必担心少了一个人,乐团就表演不了。
除了这些替补之外,另外也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学得要差一些,就防着前面两个人都不行了,那还有第三个人能补上。
当然第三部分这些人算是替补中的替补了,很大几率是没有上去的会,但是万一呢?
传教士也用这替补的人来激励前面的人,如果他们表现不好,后边还有人能替换。
第一人自然最紧张,因为他后边会有两个替补。
第二人也紧张,后边还有一个可能取代自己的人。
第三人就很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取代前面的人。
第一个不敢退步,后边两个努力进步,算得上是良性竞争了。
这样下来,一个月左右的功夫,这乐团还真让传教士给组起来了。
康熙带着顾凝宸去听了一场,乐团配合得还不错,曲子选的是传教士之前到宫里表演时候的第一首曲子,也是康熙颇为喜欢的。
但是康熙听完后,脸色看着就不是特别满意。
传教士在底下忐忑不安,刚才乐团配合得极好,是这个月来表现最好的一次,算得上是超常发挥了。
康熙沉默片刻才道:“朕听着只有几个乐器,实在太单调了一些,不够热闹了。”
传教士上回才凑了四个人,这次乐团凑了八个,他依旧觉得太少了一点。
而且康熙还有一个想法:“除了西洋乐器,朕想着加上咱们这边的乐器,一起配合,声音就更有意思了。”
顾凝宸脑补了加入二胡、唢呐和锣鼓,估计传教士想得差不多,脸色都白了。
开玩笑,加入这些进去跟西洋乐器配合,能配合出什么来啊,完全被压下去了,声音都要听不见了好吗!
传教士眼里满是绝望,还有一脸怀疑人生的表情。
顾凝宸有点同情传教士,不过想想以后交响乐团里面也融入了很多不同的乐器,在一起的声音却很和谐。
应该还是能做到,就是过程比较艰难,不过她很看好这几个传教士!
等传教士领着新组的乐团,惨白着脸退下,康熙转头问顾凝宸道:“难道朕的要求太过分,不能实现吗?你看刚才那传教士的脸色,白得跟纸一样了。”
他琢磨着是不是太为难人,要不要自己谱个曲子,融合一番试试。
顾凝宸听出康熙的想法,就笑着道:“皇上之前劝我的时候过,要什么事都亲自做只怕要累坏自己的。几个传教士的音乐造诣相当不错,想必能够做到,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传教士不是最喜欢送消息回国了,让他们忙起来,不就没那么多心思打报告啦!
康熙一看就猜出顾凝宸的意思,点头赞同道:“爱妃得对,就这么办!”
谱曲子的事,就让传教士们头疼去吧!
两人笑眯眯互相看了一眼,这个只有传教士受伤的世界就达成了!
这边传教士痛不欲生加入本土乐器,重新编写乐曲,他们还不能拒绝。
毕竟康熙把差事交给传教士几个人,就是要重用他们啊!
那边康熙就收到好消息,迫不及待来跟顾凝宸分享了:“盐井那边很顺利,咱们一起设计的那个挖盐器很好用,不费太多人力。另外你提的用火井来煮盐也省事,卤水那边也配制出来了。”
可以很快盐井就能出不少盐来,不必担心云贵那边的盐价会暴涨,实在是个极好的消息了!
至于李光地那边,进度也相当喜人。
康熙笑着道:“李光地派人送信来了,盐池已经挖好,反复试过卤水的配比。如今第一批最好的海盐已经在送往京城的路上,咱们很快就能看见了。”
李光地是个实在人,也不自夸自擂,直接把再三试过的海盐,觉得最好的送回来给康熙亲眼过目。
是好还是不好,康熙自然有定夺,都不必李光地自己夸自己了。
出发之前,康熙给李光地配备了五千士兵,护送海盐回来的就是一队的侍卫。
他们快马加鞭赶回来,简单洗漱后就进宫面圣。
海盐装在一个好几层的锦盒里面,还用吸水的布料包着。
一来担心路上热,盐会融化。
二是盐遇到潮湿天气,吸水后也容易融化,所以用吸水的包料包着,又好几层锦盒隔开。
李德全接过侍卫里的锦盒放在桌上,仔细检查过后才心打开,里面露出泛黄的粗盐。
康熙看得心情极为不错,又问了侍卫几句,得知这样的海盐,如果天气好的时候,最短五天就能晒好。
如果遇上不好的天气,晴天不多,可能需要七天到十天的功夫才行。
这样也比以往煮盐要快得多了,而且完全不需要烧柴,不必太多人力。
只要涨潮的时候有人拉开闸门,把海水放进去,再有人放卤水,一层层打开不同池子的闸门就可以了。
这样的池子可以建造很多,同时能够一次得到非常多的海盐,产量相当可观。
侍卫们都晒黑了许多,李光地估计也是黝黑黝黑的,康熙挥挥,让李德全领着这些侍卫下去领赏,然后暂时好好休息。
康熙看着桌上留下的粗盐,微微皱起眉,毕竟粗盐的颜色泛黄,带着泥土的颜色,闻着也有一点味道。
见状,顾凝宸在旁边就道:“皇上,这海盐粗糙了一些,怕是里头有些杂质还没完全除去,要是能提纯,想来就能得到跟御糖一样颜色的盐了。”
过滤粗盐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先加热,让粗盐变成盐水,再用纱布来过滤。
过滤的是不溶于水的杂质,得到比较干净的盐水,再用蒸发的方式提纯。
得到的盐水就是彻底去除杂质的了,再晒干后变成盐巴,就是白花花的,跟雪花一样漂亮。
英华殿的实验室里就可以试着做,康熙带着顾凝宸,拿上了这些粗盐,亲自做了这个过滤的实验。
顾凝宸就看着他心翼翼把烧杯放在底下,隔着纱布来过滤。
一层纱布过滤后还不够,需要第二层,彻底把不可溶解的泥沙都附着去才行。
之后用酒精灯来烧盐水,蒸发水分后慢慢变成盐的颗粒。
比起后世的精盐,这个过滤并不算特别完整,里面还可能有一点残留。
不过对如今来,这个程度已经相当足够,尤其盐的颜色已经很接近雪白。
放在玻璃杯子里面,跟御糖摆在一起,不尝一下闻一下都很难分辨出来。
康熙看着这才满意了,又让拖尔弼在工坊里多建造一个专门提纯海盐的。
他不打算让李光地在福建那边就地提纯,海盐直接送过来后再提纯成白盐。
毕竟福建太远,保密功夫不如京城来得好。
再就是经过提纯后的盐价格更贵,一般百姓根本吃不起,主要消费人群都集中在京城,另外就是江南了。
康熙也打算送一部分去拍卖会,这样的盐又能拍卖出新的高价来。
想必西洋人见了,肯定舍得砸钱买下。
他就笑着问道:“朕要是把御糖和这白盐放在一起卖,也不知道西洋人会不会都买了。”
顾凝宸一听,这就是捆绑销售啊!
糖和盐可谓是后世厨房必不可少的调料品,只要外面包装足够漂亮,西洋人不抢疯了才怪!
而且康熙把新盐放在拍卖会,不管是西洋人的那个还是本土的拍卖会,也算是个免费的宣传了。
也不算免费宣传,是别人砸钱给新盐送名声,康熙一文钱不用出,还倒赚了不少。
有人送钱的免费宣传,简直不要太划算!
康熙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让工匠烧了一些漂亮的玻璃瓶,瓶身几乎是透明的,只有一点花纹来衬托。
毕竟主角是里面的东西,外面要是太花哨,把漂亮的盐和糖给挡住了,那就不美了。
外面用的锦盒,还特意做了一块的玻璃镶嵌在两边,做成一个可视窗口。
从外面就能看到里面两个透明的瓶子,以及瓶子里面雪花一样的糖和盐。
顾凝宸看见成品,心里实在佩服。
这锦盒用的是上等的木材,还镶嵌了一块巴掌不到的玻璃,光是这盒子就价值连城。
通过玻璃能一眼看到里面的东西,人只要拎着这个盒子走在路上,谁都能看出这里面的盐和糖,哪个能不羡慕呢?
光是拎着走,那人就足够瞩目,面子是赚得足足的。
如果作为礼物送去别人家,主家一眼就知道是什么,自然更为惊讶和欢喜。
不管自己人还是送人,这面子是妥妥的有!
顾凝宸心叹康熙这奸商的能耐又进化了,抢钱更厉害了。
不出她所料,这一对瓶子连带锦盒一上拍卖会,拍卖的价格节节攀升,所有人都抢疯了!
他们之前见到御糖的时候,这白雪一样的颜色已经足够惊艳了。
如今竟然还有跟御糖一样雪白的新盐,他们能不更疯了吗?
加上这锦盒上面竟然镶嵌了透明玻璃,能够一眼看见里面的两个瓶子的糖和盐,这作为尊贵的礼物实在太妥当了。
哪怕不送人,放在家里也是极为体面的!
几个西洋贵族差点打起来,他们都想拍下来送回去给国王,必定能让国王惊艳,一高兴指不定能给他们一个爵位,自然抢得更厉害,疯狂砸钱,身家都快全砸进去了。
康熙让人准备的不多,每个地方的拍卖会只有一套。
四个城市的拍卖会,加起来也就只有四套。
拍完之后,就不打算补了,要上的话也不会是这样的礼盒装,而是简单一点,价钱也能少一点。
这话在拍卖会之前,负责人就隐晦提醒了,于是才会抢得这么厉害,错过就没有了啊!
顾凝宸也不知道康熙的脑瓜子到底怎么想出来的,居然连饥饿营销都学会了。
一个城市只有一套,后边没有礼盒,价钱要低一些,自然让这些人跟疯了一样抢这个限量礼盒装了。
她忍不住问道:“皇上,要下回上这个没有带礼盒的,真的会降低价钱来拍卖吗?”
康熙听着就笑着点头道:“不错,拍卖的起拍价会降低一些,不如这个带盒子的来得高。”
顾凝宸听着就立刻明白他的用意,起拍价是降低了,但是最后成交价必然不会低到哪里去。
那些抢不到礼盒的人当然遗憾,但是能抢到里面的两个瓶子装着的盐和糖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带回去后反复试一试,不定也能发现这些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如果真能发现这个,以后多少都能有,如今砸多少都不亏!
哪怕以后没能知道这个雪白的糖和盐究竟怎么做的,自己另外准备一个漂亮的锦盒送人,虽然没有镶嵌透明玻璃那么奢侈,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许多人就想打听这新盐究竟怎么做出来,自然察觉到是从京郊的工坊运送出来。
所以新工坊做好后,拖尔弼比之前更紧张,跟康熙请示多要了守卫来巡查。
工坊内也分了几个部分,煮粗盐的是一部分人,过滤的是另外一部分人,蒸发出新盐的又是一批人。
这几部分人互不相识,住的地方也不在一起,这就最大限度保证他们之间没有交流,无法拼凑在一起组成完全的工序。
拖尔弼十分心,能进新工坊的人是再三查探过,没有问题才能进来,免得把新盐的制作流程泄露出去,坏了康熙的赚钱的大事。
听拖尔弼如此谨慎心,康熙还跟顾凝宸笑着道:“守卫日夜巡逻不,拖尔弼去工坊的次数更多了。”
他这样来回跑也相当累,人都瘦了一圈。
不过正是拖尔弼这般认真谨慎的态度,康熙才放心把此事交给他去办。
顾凝宸听到后就有点心疼了,给拖尔弼回信的时候就提到这个,让他多注意身体,还附送了不少温补的药材和药膳方子。
药膳方子是她跟太医院要的,御医那边给的就是四平八稳的方子,谁都能吃,就是效果不会特别厉害,需要长期吃才行。
她想要的就是这样的药膳,不需要一下子就有效果,能细水流长温补身体就足够了。
索绰罗也十分担心,拿到药膳后就让厨房每天给拖尔弼做药膳。
于是拖尔弼虽然总是来回跑,看着累,脸色却还不错。
人瘦了,却也结实了,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的。
王夫人就跟索绰罗请教,毕竟王谈这白天上班晚上写书,熬得人也瘦了,脸色又不大好,就来问问索绰罗是怎么给拖尔弼补身。
索绰罗写信问过顾凝宸后,就把御医给的药膳方子让人誊抄一份送给王夫人。
王夫人回去后用方子给王谈做药膳补身,脸色确实好一些了。
不过最紧要还是让王谈多休息,他这书写得人都要憔悴了。
王谈还是亲自写书后,才发现这事有多难。
听康熙在处理朝政之外还写书,定贵妃则是每天陪着康熙想各种主意,又一起做实验,中途抽出时间来添补稿。
哪怕只是添补,也不比写书简单,因为要看完所有稿后才开始添补里面缺的,或者不够详细的地方,就要反复斟酌修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康熙的心得后来还是定贵妃整理,听闻已经整理得差不多。
要不是最近很多事耽误了,想必早就整理好了。
想来这段时间,两人设计出榨糖器,做了会动会叫的钟表,另外挖掘盐井的器,甚至出了大戏楼的图纸
王谈知道一部分,就已经相当震撼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写了一半的书,顿时感觉差得也太多了。
皇上才能早就人尽皆知,不是常人能比,怎么定贵妃也如此厉害?
定贵妃还用几个月的时候就把一箱子的稿整理好了,王谈觉得自己今年没把这书写出来,实在不过去。
于是夜里熄灯的时间就更晚了,他简直是拼了!
拖尔弼得知好友在写书,也是极为支持的。
但是王谈这脸色一天比一天差,拖尔弼就忍不住担忧道:“我知道你着急,却也太着急了一点。你家夫人还跟我夫人要了药膳方子,可是吃了?”
知道王谈吃了,拖尔弼就更担心了。
毕竟他吃过后身子骨感觉好多了,怎么王谈这脸色是越吃越糟糕?
“走,我去请御医给你把脉看看。”
别是药膳不对症,又或者王谈的身子骨出了别的问题。
拖尔弼急吼吼要派人请御医,王谈赶紧拦下道:“没什么事,我就是夜里睡得少了一点。”
这一问,才得知王谈晚上才睡不到两个时辰。
哪怕再年轻,一直熬着不够睡,血肉之躯都要熬不住的。
拖尔弼看王谈不好意思,以为是在上值的地方,人多嘴杂。
于是等下值之后,他带着王谈去了平日的茶馆,要了一个包厢,叫了一壶茶水后就关上门来:“这里没别人在,你就能了吧?”
王谈无法,才把自己想早点写完书的事了。
拖尔弼一听,愣了一会就好笑起来:“你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且你这跟皇上比,又是跟娘娘比,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他笑眯眯道:“不是我自夸,娘娘的算数造诣远在我之上,你也是知道的。而且比较来比较去,你不累吗?”
“再了,你写书是为了能把自己的心得写下,给看过书的人有所帮助。写的快了,要是没写全,你必然要遗憾的。”
所以慢慢写,一点点补全了,以后不留遗憾,这不也挺好的,何必要赶着快呢?
拖尔弼这话让王谈轻轻叹息道:“你得对,是我想岔了,险些钻了牛角尖。”
“不过你这不是自夸,就差没把骄傲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王谈笑笑,却也明白,要自己有个跟定贵妃一样聪慧厉害的女儿,他能比拖尔弼还要骄傲!
他释然之后,果然就不再熬得很晚,每天写一段后修改一番就睡下,面色果真渐渐好了起来。
拖尔弼见状这才放心了,又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每天在王谈面前唠叨自家女儿有多厉害,好友才会钻牛角尖了?
毕竟在他嘴里,顾凝宸简直无所不能,没有什么是不会的!
看看这工坊一个接一个出,全是顾凝宸和皇上之间商量出来的主意。
拖尔弼每天忙忙碌碌,却快活得跟个蜜蜂一样。
想想这都是女儿想出来的,他就更骄傲了。
拖尔弼骄傲的时候,当然要找好友分享。
一来二去,王谈这是被自家女儿震撼到了,开始怀疑人生了吗?
拖尔弼想来想去,忍不住跟索绰罗偷偷提了。
索绰罗无奈道:“知道老爷这是真心实意夸赞娘娘,不知情的还以为是炫耀,老爷以后还是少在王大人面前提娘娘吧?”
不然王谈要觉得自己苦读多年,如今都快成户部一把了,还比不过在后宫又年纪轻轻的定贵妃,会不会郁闷死了?
对王谈这个好友,拖尔弼还是很重视的,之后就注意了一些,没在王谈面前再拼命夸顾凝宸了。
王谈刚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后来得知拖尔弼的顾虑,就忍不住好笑道:“我还不至于如此,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感慨要定贵妃是男儿身,早就成了肱骨大臣,指不定都能直接进户部成为自己的上峰。
毕竟定贵妃虽然年轻,但是脑瓜子里挣钱的办法一个接一个,还一个比一个挣钱。
只要皇上愿意破格录取,哪怕再年轻,王谈都能把人供在户部了!
他这边感慨,那边拖尔弼就不乐意了:“娘娘哪怕是女儿身,难道做的事还比男儿少了?”
而且他的孩子,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如此优秀都值得自己骄傲!
王谈连连拱道歉:“是我想岔了,还请原谅一二。”
拖尔弼大一挥,见好友如此麻溜道歉,于是也爽快原谅了他。
两人相视一笑,王谈又道:“听闻江南几个最大的印刷工坊都派人来,想要印刷不疑先生的算数书。”
这事拖尔弼自然知道,想不知道都不行,他摇头叹道:“京城三家印刷工坊听之后就来找我,生怕是不是算数书做得不够好,这是要换人来印刷了。”
虽这算数书每册赚的利润不多,可以很薄,但是买的人多啊!
积少成多,这利润甚至超过了其他书!
三大印刷工坊一知道江南那边来人了,自然紧张得很,生怕这个好书要被人抢了!
江南那边自古出文人居多,印刷工坊比京城做得更为精致,他们能不紧张吗?
这事是拖尔弼承办的,他们不敢找王谈,只要跑来他这边试探口风了。
王谈摇头道:“让他们紧张点,抓紧时间多印刷一些书才是。不少同僚还来问我,想着我出的算数题集,是不是认识不疑先生,又或者认识印刷工坊的人,能多印刷一些,他们压根就买不到。”
买的人是越来越多,就京城都不够,更别提是周边,压根都供不上。
三大印刷工坊已经扩大了印刷,匠人和学徒都用上了,依旧不够。
王谈想着,这也是皇上察觉得到,才会让江南的印刷工坊加入进来。
江南几个工坊是坊主亲自来的,他们当然不可能进宫面圣,只把准备好的,自家做得最好的书册呈上。
太监带着书送进宫里来,给康熙过目。
康熙拉着顾凝宸一起看:“你瞧瞧喜欢哪家,咱们就选哪个来印书。”
她看着几本书,每本都做得极为精美,于是笑道:“皇上,我瞧着都不错。就是算数书当初好,价钱要低一些,这些工坊做的太好,价钱很难低下去。”
虽顾凝宸希望更多人能买到书,价钱能打到最低,但是就这书册的精美程度,成本压不下去,价钱就不可能低。
要真是压低了,总不能让工坊一边印刷一边亏钱,那也让她过意不去。
康熙一看就知道顾凝宸心善,还替几个印刷工坊担心,怕他们亏钱,不由笑道:“放心吧,他们特地上京来求这个差事,就不是冲着挣钱来的,看着亏了,其实一点都没亏。”
他给顾凝宸亲自算了算:“爱妃可能不知道宫外这算数书卖得有多好,不少大臣买不到,还跑去翰林院那边,让他们多进一些,好能借阅。如果能买下,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以京城几家印刷工坊确实印这个书赚得不多,但是这书卖得太快,供不应求,去书铺的人总不能空着回去吧?
几家以前滞销的那些书还放在仓库里面,书铺看他们送来的算数书卖得这样好,其他书自然也求了。
于是仓库里直销的书也跟着卖出去了,仓库空出来,几家之前的钱又回流到里,反而是挣了。
再就是每本书挣的不多,加起来就多了,几家都扩大了印刷,添了不少印和人依旧不够用,足见卖得比想象中还要多。
江南几家印刷工坊看得眼红,这不才千里迢迢上京来分一杯羹吗?
别看他们做书精美,没卖出去的书也是很多。
要是能把仓库里那些书被算数书带动着全卖掉,等于压了几年的书一次性回本了,能不乐意吗?
顾凝宸听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吗?
这就跟后世书店有了一本畅销书,因为卖太快了,有人特地过来买,没买到就会看看其他,不想空着回去。
这一来二去的,书店其他书卖起来就快多了。
加上畅销书也是源源不绝上,这来买书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带动书铺的生意好起来。
这些印刷工坊大多都有合作多年的书铺,他们的合作方式大多是印刷工坊寄卖。
卖掉一本书,书铺就能有一部分的提成。
书卖得越快越多,书铺的提成就会跟雪滚球一样,自然巴不得多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