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写信报喜

A+A-

    几日后沪市,

    筒子楼楼外面,

    过年又长了几公分的聂怀安一路嚎叫的冲进胡同,

    “妈,妈!”

    “妈!”

    聂母在家织毛衣,听到楼下儿子的动静,聂母从楼上往外瞧。

    “臭子,叫什么叫,你妈我没聋。”

    聂怀安冲着楼上探出头来的聂母呲了呲牙,

    “妈,我哥寄来信了。”

    这次他哥光寄来的信没有东西,聂怀安有点失望,

    聂母看着站在楼底下的儿子喊这句不出声了,于是道,

    “那你还站在下面干嘛,还不快给我滚回家。”

    “来了。”

    聂母的头还没来得及伸回去。

    旁边邻居赵婶儿把头探出来,

    “哦,怀远妈妈呀,怀远又寄信来哦,这次又寄来的什么好东西哦?”

    聂母笑容淡了淡,

    “嗐,没寄什么,就是封普通的家信。”

    赵婶儿不想这么放过聂母。

    “怀远妈妈,你也太谦虚啦,上次给怀远给家里寄的狼皮多珍贵哦。”

    今年春节,

    聂家的儿子在他们胡同好不拉风。

    头戴兔皮帽子,身上穿着狼皮的外套,除夕守岁的晚上招了一群院儿里的孩子在楼道乱窜。

    旁的孩子看到聂怀安身上穿的皮外套眼馋,回家就嚷嚷着叫大人给买。

    狼皮做的外套,沪市能找的出几件?

    聂母真是舍得,这么贵的皮料也敢让儿子穿。

    聂怀安,兔皮和狼皮都是聂怀远从辽省寄来的。

    听还寄了辽省特有的中药。

    都是下乡支援建设,

    怎么他聂怀远就跟进了黄金窝似的?

    都是街坊邻居,聂母怎么听不出赵婶儿口中的酸意。

    “嗐,没什么,他赵婶儿,我先做饭去了。咱们改天聊哈。”

    不等赵婶儿话,聂母把头伸了回去。

    赵婶儿见后撇撇嘴,

    有什么好神气的,

    她家聂怀远娶了个外地媳妇,将来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沪市呢。

    聂母给聂怀安开开门,聂怀安把信交给聂母。

    “妈,你快看看我哥写的啥。”

    他和他大哥是亲兄弟,虽然他大哥在家的时候,兄弟俩经常吵架。

    可自从他哥去了辽省,

    聂怀安感觉他和大哥的关系好了。

    就算是聂怀远不给自己寄东西,聂怀安也很惦记聂怀远。

    “着什么急,信又不会飞了。”

    聂母嘴上絮叨着,

    上也加快拆信速度。

    一展开信纸,

    里面是聂怀远笔锋有力,字体有型的家信。

    聂母看完一遍又看了一遍,

    脸上的笑容就没掉下来。

    聂怀安在旁边等的着急。

    “妈,我哥在心里啥了,是不是我嫂子给我生了个大侄子?”

    聂母含笑横了聂怀安一眼,

    “你嫂子还有两个月才生,这次你哥写信的另一件事。”

    “什么事?”

    看着他妈快咧到耳朵根的嘴,他哥信上写的一定是好事,

    没跑了。

    聂母拿着信,笑呵呵的。

    “你哥啊,他和你嫂子等过几天要去辽省省城上学了。”

    聂怀安纳闷,

    “我哥都毕业两三年了,上哪门子学,回学校复读?”

    这算哪门子喜事?

    聂母伸戳了下聂怀安的脑门,

    “傻子,是工农兵学员,你哥和你嫂子要当大学生了。”

    聂怀安兴奋了,

    “真的?”

    “我还能骗你?你自己看信。”

    聂母把信递给聂怀安,

    聂怀安拿着信读起来。

    聂怀远去省城了,

    程颂宁一个人在家,

    知道她是个孕妇,和程颂宁相好的村里人,一有空就来陪程颂宁,

    今天来程颂宁家里的是有粮婶子。

    有粮婶子是帮程颂宁做孩衣服的。

    孕后期女人最好不要动针线。

    按村里人的法,是容易伤到孩子。

    程颂宁倒不迷信这些。

    她不动针线是她感觉孕后期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比较疲惫。

    长时间坐着穿针引线,对眼睛不好。

    这年头的近视镜可不好配。

    程颂宁不想因为做两件孩衣服再把眼睛赔上。

    程颂宁和有粮婶子一边坐着,一边聊天。

    有粮婶子到林湘湘进豆制品厂的事。

    “哎,要读书多懂得多,就那林知青吧,刚进豆制品加工厂就给厂子列了不少规定,什么进厂先洗,干活穿工作服。你有粮叔一回家都嘟囔,我都听的不耐烦了。”

    程颂宁听有粮婶子的口气不像是吐槽,

    “后来呢,”

    有粮婶子上缝了一针,

    “后来啊,这林知青请了镇供销社的干部过来,叫什么突击检查,领导把加工厂逛了个遍,有粮的心快提到嗓子眼了,后来一点事没有,还夸了咱们豆制品厂,是要增加订单呢。”

    程颂宁笑笑,

    “这明咱们厂好啊。”

    有粮婶子点头,

    “可不是,要是不好,人干部能加订单。”

    到这里,有粮婶子话顿了一下,

    “我后来听啊,来检查的李干部特爱干净,他就是看着咱们加工厂厂子干净,才同意增加订单的。这多亏了林知青,要不是她,厂子的单子怎么会加那么多呢。”

    要是再这么干一年,她家大儿子上初中的学费就不用愁了,来年还能送善根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