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嫡福晋 后世常有人诟病清朝的满汉……
后世常有人诟病清朝的满汉不通婚政策是歧视汉人,把汉人当做下等人,所以才不让满人和汉人通婚。这种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在清一朝,满人确实是有歧视汉人的思想,但满汉不通婚——准确的来应该是旗民不通婚这个规定,最初推行还真不是因为歧视汉人。
旗民不通婚,指的是八旗的人不能和非八旗的人结亲,但八旗内部的满人、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等可以自由通婚,并不限制。而且,就算是旗民不通婚,其实限制的也没有那么严格,主要规定的是八旗子弟不能娶非八旗女子为正妻或继妻,若是纳妾那是不做限制的。而八旗女子也可以嫁给非八旗男子,只是出嫁以后,就会被八旗开除户册,失去旗人身份,但这一点其实就和现在的结婚后迁户口差不多,只要和娘家关系好,并不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当然,规定是这么规定的,但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其实还是民不举官不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事实上,八旗子弟娶非八旗女子为正妻的现象一直都有,为数也并不算少,而其中虽然以汉军旗人为多,但满军旗的也不是没有。
最后回来,清朝刚立国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这一条政策,上层甚至是鼓励满汉通婚的,顺治不仅下过明旨,还纳了一名非八旗女子入后宫以作表率。只是这种鼓励没过几年就被废弃,转而变成规定旗民不通婚,其中的主要原因却是因为八旗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核心军队,当权者认识到,他们想要坐稳天下必须依靠八旗兵丁,而一个纯粹的八旗能够被他们更好的掌控,所以他们试图通过控制旗民通婚,来保持八旗内部的封闭性,以此维持对核心军队的绝对掌控。
——至于最后的效果,只能见仁见智吧。顺治当初应该也没想到,不过短短一两代人,八旗的战力就能糜烂到这种地步。
“废除旗民不通婚?”胤禛眉心跳了跳,他总觉得,儿子这一个建议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背后定然有更深的目的,至于具体是什么目的,他竟然一时想不出头绪。
胤禛深深地看着儿子:“你应该不会不知道,私下里和民人通婚的旗人一直不缺。”
“儿臣知道。”弘书点头,“但底下人偷偷做和官方明确的支持含义是不一样的,造成的影响也天差地别。”他顿了顿,还是下定决心道,“事实上,儿臣认为,在废除旗民不通婚后,选秀也该将汉家闺秀纳入,咱们皇家更该向世祖学习,主动与汉人通婚以做表率。”
虽然弘书很不喜欢选秀这种把女子物化的形式,但在时下大多数人看来,皇家选秀就是通天的阶梯,能参与进去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所以,在没有能力改变之前,弘书不会回避利用它去达到一些目的。
胤禛瞬间门抓住一道灵光,身体前倾,紧紧盯着儿子,压迫性极强地道:“你想娶汉人女子为嫡福晋。”
是陈述句,不是疑问句。
弘书呼吸一窒,虽然他在出那句话时就已经做好了被看透心思的准备,但阿玛敏锐的反应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有这个打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确定要争夺皇位的那一刻起,他就时刻不停地在想,登基以后要如何将大清上下拧成一股绳,上下一心地去搞工业、搞基建、搞发展,而不是勾心斗角的争权夺利。
但要做到这一点何其难,封建社会的矛盾太多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朝廷和世家宗族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官员内部派系的矛盾,皇权和官权的矛盾而大清还要额外叠加一个满人和汉人的民族矛盾。
光是想一想,弘书都觉得窒息。前面的那些矛盾,每一个国家都有,哪怕是现代国家,这些矛盾也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有些隐藏的更深了而已,弘书很有自知之明,多少伟人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就别妄想了,还是老老实实地照着后世经验抄一抄作业吧。
而最后一个民族矛盾,弘书想来想去,还是决定选择联姻:娶一个非八旗的汉族姑娘,生一个有满汉两族血脉的继承人。这样虽然不能立刻解决满人和汉人之间门的固有成见和隔阂,但却会发出一个积极的讯号,给两族融合提供一个更好的潜移默化的风向。
可能很多人对联姻的感官不好,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联姻就是一个简单又行之有效的表达亲近的段,否则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高层联姻不会层出不穷。老百姓朴素的观念里,就是会觉得亲家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会认为你选择和我们家结亲,就是看重我们家、喜欢我们家,否则你为什么要跟我结亲呢?结亲结亲,缔结亲戚,我们因为一场姻缘,而成为了本应有血脉关系才能称呼的亲戚,这还不够表明我们亲近的关系吗。
当然,决定联姻,并不代表弘书就是彻底放弃感情和婚姻,用其来换取利益了。他只是给未来的妻子加了一个汉族人的限定条件而已,符合这个条件的姑娘不要太多。就算不加这个条件,按照现在的社情,他未来的婚姻也逃脱不了盲婚哑嫁,日后的感情和婚姻生活过成什么样还是要靠他自己经营。
这些是他早就已经想的十分明白的事情,因此面对阿玛出乎意料的反应,他也没有退缩,坚定道:“是,儿臣想娶汉家姑娘为妻。”
胤禛心中一瞬间门闪过万千想法,最终出口的却是:“你可知道,一旦你做出这个选择,你将会失去宗室和满蒙的支持。”
从家天下出现的那刻起,除了开国皇帝之外,皇位,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家之皇位,放在元清两朝,甚至可以再加一句‘是一族之皇位’。你因为身份和血脉通过世袭的方式获得了皇位,转头却想用全家共有的东西去讨好别人,将自家的利益分给别人,那对不起,这个皇位你别想要了,吃里扒外的东西不配。
弘书不明白吗?他明白。屁股决定脑袋,满人真的是因为打心底觉得汉人是下等人才打压排挤吗?不排除有个别脑子有坑的人真这样想,但大多数满人其实是因为利益才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心中其实十分明白汉族人的强大和聪慧,用语言来鄙视打压汉人不过是一种愚弄和洗脑的段而已,就像先秦时期,统治阶级标榜贵族血脉就是比黔首血脉天生高贵一样。
对满人来,这天下是爱新觉罗家的,也是满人的,那么继承人就必须符合满人的利益,一个纯粹的汉家姑娘来当皇后,再生一个有汉人血脉的皇帝,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有人会康熙的生母佟佳氏也是汉人,但事实上,自大清入关以后,满人的代指性就不再那么精确,而是逐渐变成一个团体性的泛指,在高层的眼里,所有八旗内部的旗人其实都可以称为满人。像佟佳氏这样抬旗改姓的家族,很多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汉人,所以汉军旗和汉人区别还是很大的。
“儿臣知道。”弘书道,“但儿臣并不认为宗室和满蒙会因为一个嫡福晋就全部站到儿臣的对立面去,出身固然重要,却也没有那么重要。太宗世祖能立蒙古皇后,元惠宗时甚至能立高丽女子为皇后,儿臣此时自然也能娶一个汉人福晋。”
胤禛微微摇头,面对儿子,他也不藏着掖着,很直白地道:“太宗世祖时情况特殊,国朝立足未稳,需要拉拢蒙古,所以才连出了两任蒙古皇后。但之后你再看看,皇考后宫可还有过受宠的蒙古妃子?至于元惠宗的奇皇后更不必,完全是元惠宗昏庸的结果,只凭宠爱就想立藩国妃子为后,不考虑前朝后宫,难道你想像他一样做个亡国之君?”
虽然元惠宗的儿子又做了一任皇帝,但那时元朝早已退居草原、失了中原江山,所以元惠宗是亡国之君也并不算错。
不过阿玛直接他亡国之君什么的,e,虽然他刚才也拿自己未来的福晋和皇后比啦,但他这不是连太子都还不是吗,他们父子俩是不是也太不掩饰了?
弘书摸了摸鼻子,扫去心中那点异样,回到正事上:“皇阿玛您也,太宗世祖时是需要拉拢蒙古,所以出了蒙古皇后。那现在儿臣认为我大清该是拉拢汉人的时候了,为此出一个汉族咳、皇子福晋不也是很正常的逻辑吗?”
“问题是。”胤禛重重点了两下桌子,“宗室和八旗不认为大清需要拉拢汉人,他们只会认为,大清需要继续打压汉人。”
这不是胤禛空口猜测,自他登基以来,大量起用汉臣,不仅内阁和军处汉臣人数与满人持平甚至尤有超过,就连军队,也用绿营多过八旗。对于这一点,八旗和宗室王公早就心怀不满,没少上书劝谏,而私下里满臣针对汉臣的打压排挤也从没停止过。也就是胤禛心志坚定、腕过人,要换个皇帝来,早被这些人裹挟的放弃重用汉臣了。
“他们不认为是因为他们目光短浅、看不清未来!儿臣不会为了他们的短视而妥协,去照顾他们的心情。”弘书很清醒,“儿臣需要考虑的,是我满洲的未来,是我大清的未来,而不是宗室和八旗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想法。他们若跟不上儿臣前进的步伐,儿臣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
胤禛吐了口气,儿子的坚定和清醒让他欣慰,却也让他担忧:这样的儿子,未来还会维护满人的利益吗?
为什么想做天下共主的胤禛还会有这种担忧?因为他还是人,是人就有出身和立场。虽然他有促进满汉融合、做真正天下共主的野望,但他从的教育和环境还是一直在影响他,让他不自觉地就会在某些时候偏向满人的利益。
弘书不也是吗,他若不是深受前世的身份和教育环境影响,今生也不会有这种种想法和作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偏向,这个评判不了高下和对错,左不过是看他的立场是不是符合你的利益了。
沉默良久,胤禛才缓缓道:“让朕好好想想。”
弘书本来还想和阿玛讨论一下关于大义觉迷录的后续和吕留良之事的处置,想劝着阿玛不要牵连太广太过,但看他现在的表情,应该是被自己一下冲击大了,需要缓一缓,便从善如流道:“是,儿臣先告退了。”
或许真是福晋这个话题的冲击太猛,阿玛竟然好几日都没有召见他,弘书主动去求见,胤禛也以忙碌为由没见。
就在弘书心中嘀咕之时,弘时慌里慌张地跑进宫来。
“六,四弟妹跑到我府里跪下,求我进宫来求你,救救她所出的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