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进入地宫

A+A-

    借着月色,李寻等人按照族长所,来到陈氏家祠的正厅,在众多牌位中寻找一位叫“陈开启”的牌位。

    “找到了,在那里,康子上去把它转一下。”李寻指着不远处的牌位喊道。

    大康依照李寻的吩咐,来到了对应牌位前,刚准备转动的时候,安琪却发了话。

    “慢着,建议大家都退到门外,以免有关。”

    大家觉得安琪言之有理,纷纷退到门外。

    向导趴在门框上,偷偷瞄着里面的情况,“没想到,真没想到!这地方会有关。”

    康子双发力,牌位开始转动,伴随着咔嚓一声响,牌位转到了极限。

    然而,周边毫无反应,只剩下深夜的寂静。

    李寻自言自语地:“一切都是按照那老头的做了,怎么回事?”

    大康气冲冲地对着牌位猛踢一脚;“怎么还不明白呢,那老头把咱们给耍了。”

    完,大康从摆放牌位的台阶上一跃而下。

    大康的双脚刚落地,房间内传来一声沉闷的响声,根据方位判断,声音应该是从地下传来的。

    牛爷侧耳倾听,随即做出判断:“地宫就在下面。”

    李寻来不及多想,直接跨进屋内,安琪和牛爷紧跟其后,但被李寻伸开的胳膊拦住了。

    数秒之后,侧墙上的木刻像微微颤动,并有少量灰尘飞出,在电的照耀下,灰尘十分醒目。

    向导差点惊掉了下巴,“妈呀,还真有地宫。”

    安琪惊喜道:“真聪明,把地宫的入口放在了先祖像的后面。”

    牛爷补充道:“是呀,既隐蔽,又威严,一般人是想不到的。”

    大康迈开步子往里走,李寻一把将他拉住,叮嘱道:“康子别莽撞,忘了在江苏古墓的事啦。”

    “我先试试地宫是否通风。”安琪端起供台上的一支蜡烛,点燃后往里面走。

    李寻越过安琪,将蜡烛拿到自己中,:“我来打头阵,这地宫是家祠建筑,应该没有什么危险!”

    “还是心为妙!”牛爷警惕地观察周围,“我们的人不能都进去,应该留个人放风。”

    瘦猴立马回一句:“我来放风,你们去吧。”

    牛爷拍着向导的肩膀,轻声问:“你要不要下去?”

    “当然了,我活这么大,都没见过这场景,自然要开开眼啦。”向导难掩心头的兴奋。

    一切安排妥当后,大家以李寻为先锋,一步步踏进通往地宫的台阶。

    大概走了三五个台阶后,突然,从地宫内传来一阵阴风,险些将李寻中的蜡烛吹灭。

    向导怯生生地:“我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这风来路不正啊。”

    安琪气定神闲地:“你算计我们的时候,可比现在有底气,行不行啊,不行掉头回去。”

    向导不曾想受到了一个姑娘的奚落,于是故作镇定地:“有什么啊,我什么场面没见过,妖魔鬼怪尽管放马过来。”

    大家被向导的话逗得喜笑颜开,唯独李寻心如止水,保持着镇定,缓缓:“地宫有风是好事,明构造是通风的,人不至于因为缺氧倒在里面。”

    向导恍然大悟,对着李寻直翘大拇指。

    几十秒后,李寻等人达到了位于地宫下方的平台。

    李寻将地宫内的油灯全部点燃,方才看到它的全貌。

    地宫修的很是讲究,周围墙壁由大理石堆砌而成,坚固而充满气场。

    安琪抚摸着石壁,感叹道:“墙上有字,应该就是石刻族谱啦。”

    李寻走近一看,果不其然,上面用中文刻画着陈氏家族近几百年的后裔和发生的大事。

    “家谱是按照时间先后记载的,大家按照时间排序赶紧找吧。”牛爷一边观察石壁上的文字,一边催促大家行动。

    十几分钟后,安琪找到了相应的文字记载,李寻一边摘抄,一边读出声来:有自称陈氏后裔来村内寻找生肖梅瓶,期间与村名发生冲突,梅瓶破碎,死伤多人,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便将梅瓶投入海中,告慰先祖,回归大海,期间发现瓶身刻有“天方”、“郑氏峰”字样。

    牛爷凑上前,问:“继续念,还有吗?”

    “没了,已经很好啦。”李寻回一句,难掩心头兴奋。

    安琪口中反复嘀咕着:“天方,郑氏峰?应该是个地名,可从未听过啊。”

    李寻合上笔记本,召集大家撤出地宫,以免发生不测。

    回到住处后,李寻将“天方、郑氏峰”填入文字密码中,推测出郑和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就是天方或郑氏峰!

    大康琢磨道:“天方,好名字,是不是和天方夜谭有关系!”

    李寻瞪大康一眼,随即陷入沉思。

    大康笑嘻嘻地解释道:“当我没。”

    “不,你的有道理,当年郑和下西洋是405至433年,那时候,确实有个地方叫天方!”李寻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安琪接过话茬,继续:“所谓天方夜谭也不仅仅是神话故事,它还有着浓厚的宗教意味。”

    安琪的话触发了牛爷的记忆点,牛爷展开航海图,指着一个地方:“天方应该就是这里,也就是现在沙特阿拉伯的圣城麦加!”

    “没错!”李寻和安琪异口同声。

    大康兴奋地:“看来我无心的一句话,还真帮到你们了。”

    瘦猴见大家聊的开心,拎着酒瓶也加入了进来:“好呀,总算有眉目了,多少年的心愿快实现了。”

    安琪见瘦猴醉意十足,不愿再多什么。

    李寻扶住瘦猴,安抚道:“是呀,我爹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对,你完成了李爷的遗愿,好样的,嗝”

    瘦猴打了一个酒嗝,熏得大家连连后退。李寻示意大康将他扶到内屋休息,不一会的功夫,便传来了瘦猴的鼾声。

    李寻拿起航海图,继续:“我们应该早就想到圣城麦加,毕竟郑和是回民,麦加对他而言就是天堂。”

    安琪笑着:“之前我翻阅了很多历史古籍,均没有查到太多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

    牛爷吧嗒一口烟袋,感慨万千,“这很正常,曾经的郑和下西洋掀起了很大的民愤,最高支持者永乐大帝死后,后面的几位明朝皇帝就不关心这事了,并下令销毁了相关史书典籍。”

    大康提出疑问:“为什么?”

    李寻:“也许是为了维护皇家颜面,也许是为了隐藏历史真相。可是,历史永远没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