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粱聿藏锋 梁聿:火箭班要卷生卷死的学……
甘泉书院,扬州数一数二的顶尖学府,别在扬州,就是在京城,在整个华朝都是排的上号的书院。
华朝入仕做官的方式有很多,有凭借父辈人功勋获得官职,这叫荫官。
或是参加科举,博取功名,这便能获得一个末流的官,而华朝的科举也不似后世我们熟知的明清科举制度。
而是类似唐朝科举制度,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科。
而其中的秀才科,同唐朝一般也是华朝科举制度中难度最大的一科。
当年粱聿阿爹,粱勉便是秀才及第上上等的状元。
原本秀才及第,还是上上等,粱勉已经可以当官了,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粱勉紧急回到了扬州,放弃了唾可得的官职。
再后来,就成为了扬州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娶了娇妻,养了六个儿子。
题外话少,除了科举制度之外。
剩下出仕做官的方法还有成为幕府幕僚、献赋求仕、结识官员名流获得举荐的会或者提升自己的名气,受到统治者或当权者的赏识而入仕,这都是在华朝可以入仕做官的方法。
而甘泉书院,虽然不是官学,但能在甘泉书院上学的都是有谱系的大家子弟,并且有些才华的那一类人。。
一般出仕走的都是献赋求仕或者官员举荐这两条路子。
而这两条路子,前者是要自身有足够的才华,后者一要有名气,二就是需要有当权者的赏识。
而这当权者出自哪里?便是这有谱系的大家子弟了。
甘泉书院除了有名人隐士为师之外,让他成为扬州乃至华朝顶尖学府的另一个原因便是这有谱系的大家子弟了。
所以这甘泉书院也不是等闲学子可以入学的书院,只不过认为自家不过普通耕读之家,一心只想着自己那漫画的梁聿不知罢了。
梁聿这个作为兄长的,二郎,三郎这两个一心跟着阿兄看齐的弟弟,更加不会知道了。
所以今日上山的这四位学子之中,竟然只有一个荣叔闲对甘泉书院最为了解。
恰好他又是四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便理所当然的照顾起了其他三位贤弟。
在甘泉书院的山脚下,荣四掌柜的牛车停在此。
因着甘泉书院规定每个学生只得带一个书童厮上山,也禁止学生家长随意进入书院扰了学院清净,所以荣四掌柜的便不送四人上山了。
他给幼子派的是个成年力壮的厮,在山脚卸了四个学子行李后,让厮挑着四人的行礼上山。
不过梁聿不愿让荣家厮过于劳累,只把二郎和三郎的书让荣家厮挑着,衣物则是让他们自己背着。
而他自己的书,梁聿本来打算自己背上山的,不过他还没上,团圆就已经抢着来背了。
若不让他动,他便用一张哀怨的脸瞧着梁聿。
梁聿也是服了他了,不过装着衣服的包裹就怎么都不愿意让团圆帮忙背着了。
二郎三郎自己的衣物包裹也是如此自己背着。
荣叔闲见状,也把自己的行李包裹从自家厮的箩筐里取了出来,背到身上。
梁聿几个瞧他,他便笑着道:“若只有我一人两空空,这也太不合群了吧!”
二郎语快,笑着赞同:“我们一道来的,便也要一样。”
四人同笑,这枯燥的登山路也仿佛成了郊游一般。
“我等是甘泉书院此季新生,待会儿入学先会教考学问,然后依学问高低分到甲乙丙丁四个学舍。”路上荣叔闲与几人起这甘泉书院的规矩。
粱聿听到荣叔闲这话的第一反应便是:啊!入学摸底考试啊!
因为牵引起了粱聿当年在现代念书的回忆,后头荣叔闲的话,他也没有多听,反倒是二郎和三郎两个听的认真,时不时点点头,还多询问几句。
梁家三兄弟,除了梁聿都是真心来进学的。
等荣叔闲把他知道的关于甘泉书院的事情大差不差都完之后,四人加上两个书童就已经到了甘泉书院的正门。
递上荐信与拜帖,不一会儿的功夫,门房核验过荐信与拜帖就请几人进去。
来领他们四人进去的是一名姓岑的夫子,七拐八拐路过几个学舍之后,既然才到了目的地。
校考是在一个空学舍进行的,四人唯有二郎因熟读六经,又诗才出众,直接被点去了甲舍。
再三郎,一篇策问以刁钻角度条理清晰的分析了前朝经济衰败的根本原因,虽某些观点还十分稚嫩,却瞧得阅卷的岑夫子眉头深锁,本只想大致浏览却不禁看入了神。
岑夫子放下卷子后,二字脱口而出。
“甲舍。”
至于荣叔闲,他既然能够来这数一数二的甘泉书院,自然也不是吃素的。
岑夫子阅过荣叔闲卷子,又问了他几个问题,也点了他去甲舍。
轮到梁聿,当众人都以为他们四个一齐来,也会一齐去甲舍的时候,事情发生了意外。
梁聿卷子平平无奇,策问马马虎虎,抽答差强人意。
校考的岑夫子到无其他表情,公事公办给粱聿定了等:“丙舍。”
不是最差,也不是顶尖。
若丁舍末等,甲舍是优秀,乙舍是良好,那么丙舍便是及格了。
荣叔闲有些意外,他阿爹如此欣赏的梁大郎校考居然只去了丙舍?
二郎三郎更是不可置信,还去询问校考的岑夫子是不是哪里弄错了,他们二人的学问一半都是和阿兄学的,怎么他们能够去甲舍,阿兄却沦落到了丙舍?
岑夫子见他二人不相信,便把梁聿的卷子给了二人,让他二人自信观看。
看过卷子之后的二郎、三郎这才泄了气,与岑夫子行礼抱歉,踏着肩膀、垂着脑袋回了梁聿身旁。
“阿兄为何?”等出了学舍之后,二郎才憋不住问出了口。
“阿兄的水平根本不止于此!”三郎也质问。
梁聿早就已经想好了借口,糊弄了两个弟弟几句之后,就赶忙往丙舍宿舍的方向跑。
正好他的书是团圆背着的,行李自己拿着,也不用和荣叔闲还有二郎三郎几个分行李,带上团圆跑就是了。
“阿兄!”二郎和三郎两个在后面追不上也赶不上,又不好让才认识不久的荣叔闲独自看着他们的行李书籍,只好先去甲舍宿舍把东西安置好,待后头在寻会找阿兄问个清楚。
且再梁聿为何要藏拙只考个丙舍。
理由很简单,进入甘泉书院后,荣叔闲还有他两个弟弟都在想着应该怎么样更加迅速的通过岑夫子校考,唯有梁聿一双眼睛滴溜溜转,路过学舍的时候,把甘泉书院四个学舍的情况分析的清清楚楚。
恐怕不是简单的以学问高低划分,以后世的语言的通俗易懂一点的话,应该是火箭班、国际班和普通班,分别对应甘泉书院的甲舍、乙舍以及丙舍和丁舍。
为何梁聿会如此想,因为他刚刚经过四个学舍一眼瞧过去的时候,就已经看出甘泉书院分类的标准了。
最为尖子班也就是火箭班的甲舍,其中学子听课时全神贯注,就算岑夫子宣布休息片刻各个也都是不释卷。
而乙舍学子为何被粱聿誉为国际班?丙丁二又缘何被称作普通班?
二者学子学习的劲头不如甲舍先不,单衣饰,乙舍学子身上是绫罗绸缎,腰间是环佩叮当,乙舍学舍布衣鲜见,而丙丁二舍则与之相反。
粱聿瞧瞧自己身上洗的有些泛白的布衣,若是他今日穿的是阿娘新做的好料的衣裳,估计去的就是乙舍了。
若他校考答的再差一点,那就要沦落到丁舍了。
丙舍,甚好甚好!
如此想着,粱聿与团圆已到了丙舍宿舍。
才进了宿舍,就听到领他们进去的舍监道:“丙舍丁舍已无空余厢房,倒是乙舍还有一间,暂且先安排你住在这边,不该瞧的别多瞧。”完这话,舍监就把他和团圆撩在宿舍厢房里了。
原来领他来的是乙舍的宿舍?
舍监走后,粱聿打量一圈环境,觉着还算不错。
乙舍宿舍不,隔几间厢房便有个院,舍监给粱聿安排的厢房是西边最里面的一套,来时他已经路过好几个学子住着的厢房院子,不少院子都是花团锦簇、翠竹成荫,不似他这件厢房院子空空荡荡。
不过空也有空的好处,到时候他拉个绳子,就可以每天晒被子了,还可以把书桌搬出来,接着外面天光画画。
梁聿心想。
一间厢房分了左右两间屋子,每间屋子还配了个耳房,应当是给厮准备的。
左边那间靠着外边,右边那间靠着里边,梁聿瞧了一眼右边屋子房门紧锁,应当是早就已经住了人进去,他就径直去了左边。
梁聿行李不多,他也懒得瞧那些书,书本和衣服往屋子里的柜子里一塞,团圆去外边打水洒扫屋子,梁聿则是单收拾了一张书桌,然后抽出了画纸颜料,在书桌上摊平,他准备继续画给徐娘的画。
既然那贵客要看的是法海与青白蛇,那么这画的主题也是法海和青白蛇,要与上一张画相似,却不能相同。
梁聿这画已画完雏形,现在就等着上色了。
与上一副画以法海作为视角中心不同,这次的画,大尺幅的画卷上隐约只有一女子的身影,瞧服装配饰应是青蛇无疑,可画中不见法海也不见白蛇。
法海与青白蛇,这次要变成青蛇独舞了?
那不就与单纯的美人图没有什么区别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