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你们三个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A+A-
“嘶——呵——”
聂光嘶呵了一口白气,抬起头看了看夜空,好像飘雪了。
“什么特么鬼天气,这才十月初啊,大半夜的要冻死个人。”
京城的天气每年都不一样,早冷、晚冷完全取决于从蒙内下来的冷空气什么时候到来。
当然了,你要问蒙内的冷空气是哪来的,这得问西伯利亚了。
反正今年的天气有点不一样,白天有太阳的时候穿短袖都嫌热。
可一旦太阳落山,不穿一件外套都觉得有点冷。
真要到了后半夜,你披件外套上厕所,都能冷的打哆嗦,尿裤腿上都不足为奇。
聂光当然不会自己找罪受,大半夜的跑来火车站看雪花。
又给自己点了一支烟,回头看了眼汽车的方向,忍不住叹了口气,继续站在了出站口。
没办法,领导安排的任务,总不能三心二意,火车可以晚点,他的服务不能晚点。
一根大前门抽的差不多了,他耳朵动了动,终于听见了火车的动静。
可算是来了,就算这年月火车准时准点不把握,也没有这么不把握的。
本应该晚上七点多到的火车,现在都快十一点了,车站的值班员嗓子都喊哑了。
听站台那边火车进了站,随后传来了喧闹声,聂光把里的烟头丢进了垃圾桶,凭着一股子蛮横不讲理的劲挤到了最前面,准备接站。
从第一个背着大包的旅客出站,他便踅摸着对方的身影,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见着一身时髦装扮的周白出现在了通道里。
“这边——”聂光高喊了一声。
他才不在意周围人的异样的目光,摆了摆,指向了出站口的另一边。
周白挥了挥,拎着里的行李和包,沿着人群的边缘走了出来。
“你一直等到现在?”周白有些惊讶地看了眼满脸不情愿的聂光。
“不然呢?”聂光倒是没有多客气,接过她里的行李,转身便往停车场走。
“我还算计着时间来呢,就怕火车提前到。”他是真冷着了,脚步都快了许多,“这可倒好,生生晚点了四个多钟头。”
“艹,别提了,我在火车上都要憋死了。”
你看聂光跟周白话不客气,周白话也是一样,充满了江湖气。
年轻人总是能找到相处的频率,就比如话的语气和做事的风格。
聂光认识周白一点都不稀奇,几次在领导的车上,他早熟悉这个女孩子了。
虽然不太清楚她跟李哥的关系,可也能看得出来,周白很受李哥的信任和关心。
这不嘛,他把李哥送回了家,便被对方安排来接站。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接周白,周白也早就跟他混熟了。
第一次接站的时候,周白就讲给他了,之所以麻烦领导的车,全是因为她不想碰见傻哔。
据周白讲,她现在回京城都不敢提前跟这边,一旦了,总有个傻哔来接站。
要真是来接站的也就好了,回去的路上不是些有的没的,就是扯犊子。
聂光不知道她嘴里的傻哔是谁,但他能看得出来,这姑娘真是厌烦透了。
没个不烦的,要搁以前,周白对情啊爱啊的还很向往和痴迷,现在?
已经尝过爱情的滋味,她哪里还会把心思放在这些镜花水月,虚无缥缈的破事上。
女孩子总是比男孩成熟的早,尤其是经历过感情升华的女孩子,都有着一种坚定和决绝。
用周白同罗云的话来就是,爱情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痛,疼完了,爱情也就完了。
不能一颗心都给了那个人,可两人终究是有了牵绊和联系,彼此更进一步的信任和支持。
这几个月下来,聂光接了她几次,每次看见她都能感觉到她的成长。
话的风格和语气都在趋向于成熟和实际。
你看她话爽朗的很,有的时候还会带一点脏字,这正是心态向成熟过度的表现。
不用在乎自己的形象,更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就是一个姑娘成为女人的过程嘛。
与其被别人看作是姑娘,周白更愿意做李学武的女人。
她现在就完全不追求天长地久,因为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事业上的成就,她永远是他身边的一方花瓶,打碎了还能换一个。
她要做事业上的强者,就像吴老师那样,永远被他尊重,永远被他需要。
所以钟悦民和张海洋还期望用一些年轻人之间能接受的段来套路她的感情,可想而知,在她这里是多么的幼稚和无奈了。
她已经明确拒绝过张海洋了,也同钟悦民谈过了,可效果不佳。
罗云告诉她,不是她的原因,是那两个混蛋把她当成了赌注,搞竞争呢,争的是一个面子。
合着我特么活成了面子!
周白当然生气,要不怎么骂这两个混蛋是傻哔呢,多大的人了,净干幼稚的事。
其实她没有想过,也许不是钟悦民和张海洋幼稚,是她成熟的太早了,也太快了。
他们所处的圈子也不一样,接触到的人,学到的事也不一样了。
钟悦民和张海洋依旧是老乒圈子里的佼佼者,是大院孩子里的风云人物。
他们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舒适区,虽然知道周白现在的生活不一般,可有什么区别,又有多大的差距,他们完全没有想过。
两人就像后世的黄毛,他们哪管你愿意不愿意,看没看上他们,紧身裤一穿,豆豆鞋一趿拉,走到你面前脚一伸,就问你喜不喜欢他这一款。
你骂他们傻哔,他们幼稚,他们都不理解你为啥如此的粗鲁,不懂情趣。
嗯,偷开自己父亲的汽车来接站,一路上学着大人的模样撩骚,一些圈子里的新闻和屁磕,这就是老乒们拍婆子的基本路数。
如果周白还是大院里那个不谙世事,纯洁无瑕的姑娘,她一定早就沦陷了。
现在?
周白真是懒得搭理他们,哪怕是跟他们解释,花费时间拒绝他们都嫌不值。
一颗自认为真诚的心,是打不动饱受金钱喂养的妹子,这是社会恋爱第三定律。
舔狗都知道不能舔三。
-----------------
“李哥回家了?”一上车,周白便搓了搓,自己动打开了暖风,随意地问道。
聂光也是没惯着她,嘴角一撇道:“这都什么时候了,领导不回家还能去干嘛。”
“靠,你吃枪药了——”
周白脾气也特,回怼道:“我哪知道有人破坏路基,火车晚点到这个时候。”
“要真知道今天火车晚点,我就换个时间回来了,哪怕是早点回来呢。”
“我又没啥——”聂光也知道怪不到周白,打了方向盘往外开,嘴里依旧用不忿的语气回道:“我要是能洽会算就十一点再来了。”
“你要是能掐会算,也帮我算算。”周白从包里掏出一副墨镜丢给了他,呛声道:“算算我什么时候事业进步,财源滚滚。”
“这啥破玩意,大半夜的你给我墨镜?”聂光一点都不识好歹,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这会儿故意似的抱怨道:“戴这玩意儿看起来不像特务就像瞎子。”
“你戴起来像傻哔——”
周白没好气地骂了他一句,随后拉上包的拉链,问道:“最近京城有什么新鲜事吗?”
“你一个月回来两三次,你问我新鲜事?”
活冤家似的,聂光一边开车,一边仔细收好了那副墨镜,嘴里却逼逼叨地回应道:“我处对象了算不算新鲜事?”
“就你?还处对象?处大象吧你——”周白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随后眉毛一挑,问道:“别告诉我,你把那个舞蹈演员追到了。”
“嘿嘿,不才——”聂光冷哼一笑,道:“本人天资聪颖,玉树临风,抱得美人归不是很正常点事嘛,你有必要那么惊讶吗?”
“不止一点——”周白嘴角微微翘起,玩味地看着他道:“你心点吧,美人也有很多种,我看你那个韩什么的像是蛇蝎美人。”
“我管她什么美人,我又不打算跟她长久。”聂光充分发挥了黄毛的特性,吊儿郎当地道:“我就是听李哥那么一,平时又没什么事干,闲着也是闲着,追着玩呗。”
“你真恶心——”
周白在津门当然见着韩露了,也听吴淑萍介绍了对方的身份。
吴淑萍好歹还有个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更得李学武的尊重和信任。
这个韩露算特么什么饼干啊,连以前那个周苗苗都不如,纯粹一傻哔。
她早就知道聂光追求对方,刚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她还准备等聂光追到,或者失败了,把韩露跟李怀德的关系告诉对方的。
结果呢,聂光比她想象的还没有底线,纯粹是一人渣。
韩露答应他的追求或许是别有目的,可聂光从一开始就图谋不轨啊,俩玩意儿凑一块了。
一想到两人的相处,周白便忍不住摇了摇头,她虽然已经看淡了爱情,可还是无法接受这种复杂的感情纠葛。
她除了恶心,还能什么,难道你让她,你们三个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更恶心的还在后面呢。”聂光对于周白的话不以为耻,淡定地道:“韩露可同时答应了好几个人的追求,跟我们要国庆节礼物呢。”
“啥玩意?国庆节礼物?”
周白突然瞪大了眼睛,对于韩露的如此行为惊为天人。
“咱们且先不论处对象赶上国庆节送什么礼物,就这国庆节都特么过去多久了。”
她拔着座椅,看了聂光问道:“是你的脑子有问题,还是她的脑子有问题。”
“我们的脑子都没有问题。”聂光淡淡地道:“但我要真依着她,我的脑子就有问题了。”
“所以呢,你们吹了?”
周白来了兴致,好奇又兴奋地问道:“你就真没给她什么礼物?”
“别瞎,我们好着呢。”聂光回头瞥了她一眼,又转过头继续开车,嘴里讲道:“她都要爱死我了,我当然要给她送上真心。”
“什么屁磕——”周白不满道:“你刚刚还是给她送礼物就是脑子有屁的。”
“心型石头算不算真心?”
聂光嘴角微微翘起,自信地道:“我找遍了京城附近所有的河流,得到了一枚心型石头送给她,代表我对她的感情真心真意,至死不渝。”
“啥玩意儿?心型石头?”
周白也是没想到,他竟然能无耻到如此没有下限,进一步刷新了她对这子的认知。
“合着人家巧立名目要礼物,你就真给人家送一块破烂石头?”
她有些怀疑人生了,现在觉得钟悦民和张海洋是如此的可爱,纯洁。
聂光却没在意她的语气,有些自得地道:“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她收到礼物时候的表情,是那么的惊喜、错愕、慌张,还有一点点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她不是想要骂你大傻哔吧。”周白嘿嘿笑道:“你跟我实话,你这石头哪来的。”
“别特么跟我你是千辛万苦从什么全城的河里捡来的,我都要把京城玩遍了,也没见什么心型石头。”
“那是你马虎了,你得凭着真心去寻找真爱,这可是我们爱情的见证。”
聂光突然不屑地看了她一眼,道:“你根本不懂爱情。”
“再跟我吹牛哔,我特么给你一巴掌你信不信。”周白作势扬了扬掌,质问道:“石头哪来的?是不是自己磨的?”
“我哪有那个时间呢。”
聂光嘿嘿一笑,他也不怕周白往外面胡咧咧去,道:“我们领导一哥们儿,为了糊弄他媳妇儿,从打磨车间搞了不少这玩意,我顺拿了一个。”
“艹——”
周白今天真是长了见识,怪不得武哥曾经跟她过,有卧龙的地方一定有凤雏。
混蛋总是成批出现!
“合着你们车班的司平时没事就琢磨怎么糊弄傻姑娘呗。”
“千万别这么,我们也是付出了真心的。”聂光认真地强调道:“就搞出这玩意的那位吧,人家可是领导的秘书。”
他回头看了周白问道:“苏副主任知道吧,就是他的秘书,叫顾城。”
“人家就了,送礼物给媳妇儿,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心和感情。”
聂光越越可乐,嘿嘿笑着讲道:“人家找了一大堆石头子打磨,选了最好的那一个。”
“我呢,也是图意省事,也学着人家的真心,随捡了一个人家挑剩下的送给韩露了。”
“艹,韩露一颗真心喂了狗了。”周白调侃道:“她也许都没想到你这么混蛋。”
“我们彼此彼此吧。”聂光没在意地道:“她懂我的图谋不轨,我懂她的意外怀孕。”
“啥玩意——!!!”
好像听到了什么惊天的秘密,周白的嗓音都提了不止一个度,吓了聂光一跳。
“大姐,大半夜的开车,你还吓唬我?”
“你是吓唬我呢啊——”周白看着他问道:“你刚刚的,韩露怀孕了?”
“又不是你的,你惊讶个什么劲儿——”
聂光瞥了她,道:“我都没惊讶,你是不是表现的有点过于激动了。”
“我特么——”周白现在后悔自己太过于矜持了,上车的时候选择了后座。
她现在恨不得跳到副驾驶去,想要听听这个八卦。
看韩露在津门的时候是那么的傲慢,敢情是有原因的啊。
这特么不是在给老李上演一出挟孩子以令诸侯嘛。
“韩露啥意思?同时接受你们的追求。”
她趴在副驾驶的座椅上,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聂光问道:“她该不会是想给肚子里的孩子找个爹吧?”
“这还用猜?”聂光屌屌地道:“这话我要跟胡同里二傻子他都能猜的出来。”
“去你大爷的——”
周白都想给他一下子了,随后好奇地问道:“这事儿李主任知道吗?李哥知道吗?”
“不知道,我我不知道。”聂光摇了摇头,道:“我才不会跟领导这些烂事呢。”
“然后呢?”周白颇为好奇地问道:“她被你的一颗石头打动了,想让你当爹?”
“或许吧,我也不太懂。”
聂光道:“我正在想,要不要吃这个亏,然后让她把孩子生下来从打到大。”
“你特么可真变态——”
周白知道的事情可一点都不少,关于李怀德的,不用李学武她都清楚的很。
这会儿韩露怀孕了,总不能是月亮惹的祸,老李或许都没想到在她这里翻了车。
看着老李把韩露带去津门哄着,或许就准备商量要处理掉这个意外惊喜呢。
起来也是好玩,老李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听都快要当爷爷了,这会儿得了一个孩子。
韩露真要生下来,老李备不住要重蹈程开元的覆辙,没脸在红星钢铁集团待了。
周白还想让聂光讲一讲这些事,可怎奈汽车已经到了国际饭店楼下。
她就算是想听,聂光也舍不得自己的休息时间,把她的行李撂下就跑了。
倒是周白,兴致勃勃地看着伏尔加汽车离开,嘴角带着一抹狐狸般的笑意。
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坏事。
-----------------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关里的年轻嘴损,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理的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白。”
“周白在哪?”李怀德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本章完)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关里的年轻嘴损,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理的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白。”
“周白在哪?”李怀德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本章完)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关里的年轻嘴损,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理的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白。”
“周白在哪?”李怀德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本章完)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关里的年轻嘴损,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理的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白。”
“周白在哪?”李怀德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本章完)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关里的年轻嘴损,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理的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白。”
“周白在哪?”李怀德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本章完)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关里的年轻嘴损,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理的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白。”
“周白在哪?”李怀德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本章完)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关里的年轻嘴损,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理的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白。”
“周白在哪?”李怀德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本章完)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关里的年轻嘴损,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理的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白。”
“周白在哪?”李怀德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