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伏羲一
后世评价“三皇五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即已确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左传、管子、周易、庄子、国语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伏羲的记述,在正史中,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和对远古各部族研究的进展,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共同尊奉的先祖。伏羲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著名文人陆游对伏羲开天的评价“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历史地位自古以来三皇五帝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敬与祭祀,作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是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兄妹两人结为夫妻,缔造了人类。在春秋时期,有任、宿、须、句、颛臾,都是伏羲的后裔。据李善注文选记载: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儿,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此始见唐代。
开天神话根据古籍记载,伏羲以一拟太极,然后一画开天,世间万物的创造,世界生命的诞生全靠这一画。
有谓之天根者,以其混沌世界,黑暗无光,忽焉一画开天,而阴阳动静迭为升降,天地定位,日月运行,万物之生生不息。伏羲一画开天,岂非以一拟太极哉?则凡卦爻,莫非自此一来,固莫非太极之象。易经云:保世滋大,概群藉而罗万有者,悉在此一画开天,人文肇始之。
创世神话伏羲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创世神,记录于楚帛书中。长沙楚帛书出土于942年,出土地点是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王家祖山一座楚墓,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创世神话记载,在现有的中国先秦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还没有比它更完整、更明确的创世神话,其珍贵是不言而喻的。楚帛书甲篇释文: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四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懂得阴阳参化法则的缘故。由禹与契来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畅通,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当时未有日月,由四神轮流代表四时。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柟,老四叫墨干。
()(e) 一千数百年以后,帝生出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还造了天盖,使它旋转,并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极。人们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视天神。帝于是制定日月的运转规则。后来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一日夜分为霄、朝、昼、夕。
传伏羲因为制造八卦,人奉之为天神,尊其为八卦祖师。远古时代,人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会变化,日月会运转,人会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都问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时,感到很茫然,人们为此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伏羲经常环顾四方,揣摩着日月经天,斗转星移,猜想着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变化规律。他看到中原一带蓍草茂密,开始用蓍草为人们卜筮。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里捕鱼,捉到一只白龟,他赶快挖了一个大水池,把白龟养了起来。一天,伏羲正在往白龟池里放食物,有人跑来蔡河里出了怪物。他来到蔡河边一看,只见那怪物龙不像龙,马不像马,在水面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伏羲走近水边,那怪物竟然来到伏羲面前,老老实实地站那儿一动不动。伏羲仔细审视,见那怪物背上长有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节蓍草梗,在一片大树叶上照着龙马背上的花纹画下来。他刚画完,龙马大叫一声腾空而起,转眼不见了。大家围住伏羲问:“这是个啥怪物呀”伏羲:“它像龙又像马,就叫它龙马吧。”伏羲拿着那片树叶,琢磨上面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这天他坐在白龟池边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他面对白龟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渐渐地,他发现白龟盖上的花纹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顿时心里亮堂了,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惟一阴一阳而已。伏羲画出了八种不同图案即八卦图。
()(e) 史书记载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西汉戴圣礼记汉代无名氏春秋运斗枢唐朝司马贞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南宋王应麟三字经明朝解缙,姚广孝永乐大典清朝皮锡瑞尚书大传。
伏羲庙伏羲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古建筑群。自9年开始,每逢龙诞日(农历五月十三日),都在天水伏羲庙举办“天水伏羲文化节”,举行祭祀、朝拜仪式,祭祖活动。题写了“羲皇故里”四个大字。
天水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秦人就在渭水河畔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此后历朝祭祀,相沿成习。明代,天水祭祀伏羲形成定制,每年分春秋两祭,程序严谨,祭文由礼部制定,并制礼作乐,天水成为全国祭祀伏羲的中心。清代以后,伏羲祭祀仪式逐渐演化积淀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深厚民俗文化。太昊陵太昊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昊陵占地5亩,规模宏大,始建于春秋时期,增制于唐代。被称为“天下第一陵”。历代帝王曾5次亲自来此祭奠。题写“羲皇故都”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