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逆旅
有了书箱,李西山就走进一间书店,转了一圈,买了三本书。
学、格物、观礼,薄薄的三本书,没什么高深的道理,却是每个书店必备的书目,也是每个书店最便宜的书——每本十两银子,不还价。
镇的书店很难找,似乎没有几个,而且规模很。
不知道为什么,李西山刚进来的时候,掌柜——也是唯一的店员,态度极好,两人一进门就赶紧迎过来,几乎弯腰到地上。
待到李西山把三本书拿在上之后,掌柜就没什么热情了。
杨见山掏钱的时候,觉得不值。
李西山打肿脸充胖子,都不眨一下眼。
离开的时候,掌柜没有起身,更遑论相送。
学、格物、观礼,应该就是镇的“三百千”吧。
杨见山也不知道李西山买了干什么,反正自己不会看的,在书店粗略翻看了一下,都是些最平常的东西罢了。
李西山摇了摇头,杨见山没猜错,但是想错了,绝不是“三百千”这样简单的,真正能读到的人,很少。
这次夜禁,李西山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百尺楼,一分钱没花,住一晚,有人能做到吗?真没有。
一分钱不花住上好多晚的,倒是不少。
行云院的读书人,真正住进了销金窟,都撵不走的那种。最终去了哪里,鬼知道。
李西山看到“逆旅”两字,才松了一口气,好歹在夜禁前,找到个容身的地方。
都不能是客店,既不靠近要道,也没有几个房间,就是普通巷的一户人家。
客店掌柜是个老婆婆,衣服皱巴巴的,脸倒还干净,就是左脚踝受过伤,一瘸一拐,需要拄着拐棍。
是客店,其实就是自家宅院,找人代笔,写了“逆旅”二字挂在屋檐下。
一间住房,一间客房。
老婆婆和孙子住一间,另一间当作客房。
一年到头,客房也住不上几次人。
老婆婆中年死了丈夫,老年失了儿子,接着儿媳妇也被人拐走了。
()(e) 那时的儿媳疯疯傻傻的,不被人拐走,也是一个负担。
老婆婆和当家人都是顶能赚钱的,夫家祖上就是艺人,一代代积累下来,也是当地有名气的富户人家。
不过,就在一次给官家出劳工时,当家人不心被山上落石砸死了,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
老婆婆的儿子在当家的还在的时候就极为争气,读书有名气,一旦附近有榜文贴出,都是儿子去读给大家听。
也是有缘,莲儿姑娘就是在儿子一次次读榜时,芳心暗许,进而表明心迹,和读书人喜结连理。
金童玉女,羡煞多少旁观人,双宿双飞,胜过神仙好多年。
老婆婆散尽家财,终于让儿子读饱了诗书。
儿子终于觉得自己有些把握了,就一人出发,负笈游学。出发的时候,按例离京城开考还有一段时间。
读书人虽然没有带多少钱,进京赶考倒也不用花多少钱,况且读书人本就是个省吃俭用的。
读书人本来想游学一番,接着进京赶考,却不知为何,自那之后,半年时间,一去不返,杳无音讯。
一开始也想着是不是儿子金榜题名,有了出息,当了大官,实在太忙,没有时间,脱不开身,一时不能回来?
想到儿媳刚刚生完孙子,出不得远门,老婆婆就一个人走了趟京城。
老婆婆多方打听,找人把当年的榜单看遍,也没有儿子的名字。
如果不心落榜,儿子也应该早就回家了。
儿子虽然也能算得上风流儒雅,要有那全国第三的本事,不太可能。
不过就算是落第之后的探花郎,榜单上也应该有个名字的。
实在没有儿子音讯,老婆婆无奈,就只能回家。
老婆婆觉得自己离开家这么久,怕儿媳顾不过来,孙子受了委屈,回家的时候,没有避开大雨,在一个山包上不心滑了下来,好巧不巧,脚踝碰到一块凸起的岩石,把左脚踝摔碎了。
老婆婆拄着一根树枝,咬紧牙关找了个避雨的地方,休息了两天,躲过大雨,然后就拄着树枝做成的拐杖,走了好多天坎坷路,回家了。
()(e) 儿媳听过了婆婆话,看着瘸了一条腿的婆婆,也没有什么。
儿媳莲儿没有离开这个家,自那以后反而相思成疾,神神叨叨的,渐渐精神上出现问题,只守着儿子血宝儿,捧在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一个好好的孩子,出门玩耍都要攥紧了跟着。
一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挨千刀的老和尚,不知道为何,就盯上了莲儿。
老婆婆也是后来才听人的,老和尚走在前面,儿媳妇莲儿跟在后面,莲儿一步三回头看着正在跌跌撞撞跑着和几个伙伴一起玩耍的血宝儿,泪流满面,终究没有转身回来。
老婆婆腿脚不便,追着去找时,哪里还有老和尚和媳妇的身影?
现在的血宝儿已经五岁了,老婆婆看着读书人和背着书箱的书童,没有喜色,倒也不算反感。
老婆婆打开房门,收拾好床铺,再搬出一个竹榻,李西山和杨见山休息的地方就准备好了。
“五文钱,住一晚,管一顿晚饭。”
其实,相比于平时有人住店,老婆婆多要了两文钱,李西山只当不知,杨见山也觉得没什么不妥。
晚饭就是锅饼、野菜,还有每人一碗杂粮糊糊,品相不佳,分量很足,味道尚可。
四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饭。
血宝儿倒是有一只鸡腿,李西山看起来有些眼馋,就想花钱买过来。
没等李西山掏出那一文钱,老婆婆就脸色阴沉,摇了摇头。
血宝儿吃得飞快,吃到一半时,鸡腿却不心掉地上了,沾了灰尘。
老婆婆捡起鸡腿,很生气,拉过血宝儿就打,血宝儿被吓哭了,老婆婆才没舍得下重。
老婆婆把鸡腿擦干净,递给血宝儿。
血宝儿却背着,什么也不接过来了。
老婆婆无奈,连骨头放进嘴里,咀嚼几下,吞进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