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蔬菜;潼南;油菜

A+A-

    第45章蔬菜;潼南;油菜



    陶勇是鲁省人,今年五十馀岁,挺着个大肚腩,从事种子经销这一行,也有十好几年时间。



    一直和荣华贸易公司合作,从一开始的销售进口种子,到如今销售国产种子,这一辈子也颇为顺风顺水。



    这让他也积累了不少财富,至少不愁缺钱用。



    前两年,鲁省的种子生意越来越难做,不是种子不好,而是天禾的渠道越来越完善,德农农资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一度让他有了养老的心思,钱赚了不少,儿女也都成家,生意也在走下坡路,感觉随时可能被抛弃



    也就在这时,赵华让他到西部开疆扩土。



    事情峰回路转,他没怎麽犹豫,就同意了。



    鲁省的种子市场竞争太激烈,而山城在赵华的形容里成了一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吃第一口的人可能会沾一身灰,但也有可能吃得满嘴流油。



    他们这一批人来得不算最早,但也确实吃到了肉,山城的种子市场其实不,本地种业也需要新鲜血液。



    荣华贸易是天禾种业的铁杆夥伴,最早投靠天禾的公司,天禾的最新种子都能拿得到。



    自然,陶勇的店里也以销售天禾的种子为主,这些种子就像是虎入狼群,只要农户种植一季,就立马能认识到其好处。



    从天玉系,到各种蔬菜种子,在山城的销售额都一年一年大幅提高。



    算下来,这两年他这个销售点的利润,可能不比在鲁省时低。



    生意稳了,他也没有其它追求,让他去跑乡下,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这种事自然有种子公司的去做。



    在守店时,他唯一的乐趣便是关心一下时政大事,针砭时弊就成了他的日常。



    就像他现在正在看的新闻,就让他大为恼火,心中有种想骂人的冲动。



    就在这时,有人问候的声音才让他回过神来。



    “陶老板,最近生意怎麽样?”



    陶勇抬头看了看,顿时露出笑容,“哟,赵总来了,稀客呀!”



    南坪种子市场位于山城市na区,长江南岸,属于主城都市区之一。



    陶勇这个店也主要辐射长江南岸主城附近的种子销售,属于荣华贸易不是那麽重要的销售点之一。



    陶勇放下中的报纸,给赵华接了杯热水,才道:“最近的生意还行。”



    赵华接过一次性杯子装的热水,也没坐下,而是继续看起了店里的布局,最显眼的地方放的都是蔬菜种。



    粮食种也不少,但都是放在货柜里的。



    这符合荣华贸易乃至天禾种业的战略,加大蔬菜种的推广。



    蔬菜是国内仅次于粮食的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和收获面积也均占到全世界的40%以上,是妥妥的蔬菜大国。



    只是种子参差不齐,但这也代表着极高的潜力。



    所以,天禾把蔬菜种业作为国内下一个开发方向,赵华是极为认同的,也因此他来了山城。



    看了一圈,又和陶勇聊了一会店里的销售,赵华还算满意。



    南坪虽然地处市区,但这不是荣华贸易的重点区域,所以才交给陶勇等常年合作的老板负责。



    因为不放心,所以他才来看看。



    “看来南坪这里,卖得最好的也是大白菜和甘蓝种子。”



    陶勇笑道:“对,辣椒丶茄子丶瓜类丶番茄等增幅很快,但总体还是差很多。”



    “我来就是给你这个事。”



    赵华沉吟了下,:“天禾和荣华将加大对蔬菜种子市场的推广投入,山城也一样。”



    “德农又要来抢生意!”一听这个,陶勇就有点炸毛。天禾的种子好是好,就是不能做独家。



    “又急。”赵华笑了笑,:“这次德农不会来,只是育种和技服人员来,对经销商是好事。”



    “这倒还好。”陶勇也松了口气,又问:“要我们出钱吗?”



    “不会,天禾和荣华出。”



    “山城市场值得这麽大张旗鼓吗?”



    “以前不值得,但现在值得。”赵华喝了口热水,“老陶,可别瞧了山城市场,一年仅蔬菜播种面积就有八九百万亩。”



    陶勇:“我也就能辐射江津丶巴南这几块区域。”



    “这里不差了,又是主城区,适合你养老,不过你要有想法,渝东北和渝东南还有位置,要不要去?”



    “潼南丶垫江或者梁平也可以啊!”



    “你在想屁吃。”赵华怒道:“如果你窜货到潼南被我逮住了,就准备滚蛋吧!”



    山城农业属典型山地农业,除垫江丶梁平等少数区县丘陵平原超过50%,大多数区县山地比重超过0%。



    尤其是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山地比重基本在90%以上,最高的巫山山地比重高达9%。



    而陶勇提到的潼南丶垫江和梁平三个区县则是山城少有的平坝地区,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



    比如潼南,建有20馀万亩蔬菜基地,年蔬菜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有菜都之称,也是山城的菜篮子。



    这些区域都是荣华贸易中的肥肉,山城的蔬菜种植大户也都集中在这些区域,购买能力不俗。



    陶勇虽然只是提了提这几个区域,但这依然让赵华很不满。



    这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惦记着不该惦记的。



    不强硬表明态度,不准哪天陶勇的货就真窜过去了,必须得骂。



    “我也只是开玩笑。”陶勇也知道自己错话了,了两句好话,又问:“渝东南和渝东北是什麽情况?”



    赵华瞥了他一眼,“这两块都是高山地区,以往的开发不深,这次也打算一起深入,所以是个会。”



    陶勇在心中思量,他们有一撮人都依赖荣华为生,也有人去了渝东北的万州。



    也因此他知道点情况,赵华嘴中的开发不深是真不深,基本上就只在县城设了个经销点。



    全靠乡镇的老板们自行来拿货,至于田间三会丶技服推广,完全没有。



    一般的企业和经销商也没这个能力。



    “有把握吗?”



    “这次是天禾牵头。”



    虽然很不爽,赵华还是如实的了情况。



    渝东北地处秦巴山区,渝东南属武陵山区,皆是高山,以及中高山,也是山城贫困县集中的地区。



    在这两地的蔬菜统称为高山蔬菜。



    “渝东北和渝东南现在的情况其实没那麽糟,结合国家扶贫攻坚和道路村村通的实施,近年来高山蔬菜生产区的道路条件大为改观,差的是土地整治丶沟渠排灌丶栽培设施等。



    但有交通条件,这也足以让当地大力发展高山蔬菜。”



    赵华顿了顿,又问陶勇,“山城夏天有什麽特点?”



    “热!”



    陶勇一时仿佛想到了什麽恐怖的事情,“闷热到让人喘不过气来!”



    赵华又问:“有留意过夏天的蔬菜吗?”



    陶勇想了想,:“要贵不少。”



    “不止是贵。”赵华沉吟道:“山城特殊的气候,让潼南丶垫江等平坝地区夏季不适合生产蔬菜,生产出的蔬菜也品质差,尤其是叶菜,你敢吃吗?”



    陶勇摇了摇头。



    夏季不吃或者少吃叶菜,是农资人的一个常识。



    因为这是用药高峰期,高温高湿的天气让病虫害极易爆发,打农药的次数惊人。



    尤其是叶菜,有时候你不知道你吃的是菜,还是农药。



    而且,这一时期的蔬菜,品质一般也不行,所以这就给了如兰市高原夏菜等的发展空间。



    同样,这个道理也可以放在高山蔬菜上。



    陶勇很快就理解了赵华的想法,山城夏季也不缺蔬菜,这些蔬菜都来自于周边的高山地区。



    这些地区经济落后,不仅外资种企少,以往国内的大公司也看不上,这就导致品种还相对落后。



    赵华道:“高山蔬菜品种过去十几年都由三大白(莲白丶大白菜丶白萝卜)主导,但近年来问题越来越严重。



    种类单一丶茬口集中丶同科作物连坐障碍严重,去年有些地区的白萝卜卖到了一分钱一斤。



    还有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面积也越来越大,高山蔬菜品种到了必须引入新种类的节点。



    辣椒丶瓜类丶番茄丶豆类等等品种,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遇。”



    赵华从宏观上给陶勇聊了聊高山蔬菜的遇,这其实离陶勇的生活不远。



    他在na区工作生活了两三年,对这里的蔬菜也比较了解。



    春菜和秋菜都比较便宜,因为主产区可以大量供应。



    但夏菜,尤其是收割稻谷及之前的季节,菜价经常会很贵,然而,去年的三大白却很便宜,因为高山蔬菜种类太单一了。



    种植户也不是傻子,肯定会尝试改变,这会让新品类的推广更轻松。



    “天禾确定会参与吗?”



    “他们已经动起来了。”赵华笑了笑,“只是基层的店铺数量不够,需要更多人。”



    “干他娘的!”



    “不养老了?”



    “还没到时候,这次我把儿子和侄子都叫过来,赵总,可得给我分两个好地方。”



    “哈哈,都是好地方。”



    高山蔬菜对天禾其实只是一个很的市场,每年山城的种植面积不过上百万亩,还有存量对的竞争。



    但对荣华贸易却是一口不的肉,而且不止山城,在邻近的鄂省丶贵省丶湘省同样有高山蔬菜。



    如果开发好了,同样能轻松增加上千万的销售额。



    但其实高山蔬菜还只是天禾顺带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平坝丘陵地区。



    只不过这块区域是荣华贸易的自留地,不可能与陶勇等人分享。



    如果不是这次天禾要求渠道下沉,赵华连渝东北和渝东南也不想让出来。



    但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荣华贸易是压在陶勇等人身上的一座大山,让其没有反抗的资本。



    同样的,天禾种业也是荣华贸易不可逾越的高山,随时能决定荣华的生死。



    还好,荣华跟着天禾的这几年,日子过得很精彩,也很滋润。



    回过神来,赵华将纸杯里的水一口喝乾净。



    “走了,动作快点。”



    “好勒。”



    赵华起身准备出门,眼睛一晃就看到了陶勇放在柜台上的报纸,硕大的标题吸引了他的注意。



    “为什麽从华夏进口种子后又销往华夏,而且卖得特别好?”



    赵华挑了挑眉,问:“这是多少年前的报纸了,还在看?”



    “就今天的。”陶勇起:“看了让人有点不爽。”



    赵华拿起了报纸,日期也确实是今天,他看了起来。



    报纸内容表达的就是标题的意思,一家德国企业,以订单方式从陇省大量进口西红柿丶洋葱和西瓜等种子。



    经过加工丶包装,然后再销往全世界,尤其在华夏销得特别好。



    不得不,这个标题就很能吸引人眼球,也能刺激到一些人的痛点。



    “代工厂嘛,国内太多太多这样的企业了。”这时很多知识分子都有这样的认知。



    为此,这名记者还特意去了德国,参观了企业的加工车间。



    先进的设施设备,训练有素的公司,精密的分选方式,以及一种特殊的液体浸泡方式。



    浸泡后能够提高种子的活力,播种后能够提高发芽率,促进根系发达,达到出苗齐壮的效果,还可明显提高植物抗旱丶抗盐硷丶抗涝丶抗病虫害丶抗冻的能力。



    也是因此,该企业的蔬菜种子受到了华夏农民的青睐。



    这种用于种子浸泡的液体叫cct,国内称为碧护。



    这是一种植物源新产品,获得了欧盟bcs有认证。



    遗憾的是,此项技术引进国内已经0年,但却并未被国内种子企业普遍采用。



    由此,这名记者认为国内种子质量不好是有原因的,不仅各项工艺落后,而且还不愿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最终导致国内蔬菜种子市场充斥着洋种子。



    “错失了先正达,不仅错失了农药,也错失了种子市场的发展遇,这是国内农业今年最大的遗憾,没有之一。”



    腐朽丶不知进取丶落后种种标签就差没直接打出来了。



    赵华也看得有点血压飙升。



    “这谁啊?”



    



    “诺,新京报的记者,梅隆。”陶勇指了指,又问:“天禾的种子是不是也用了碧护,才这麽好?”



    “没这回事。”



    赵华对碧护不太熟,仅限于知道这个产品。



    “碧护就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的产品,天禾也在使用,但不是碧护。”



    他顿了顿,又:“这种新闻看看就行了,没劲,还不如多抢点市场。”



    通篇都充斥着崇洋媚外的气息,这确实让赵华这种从业者不爽。



    但和荣华其实没多大关系,他就是个二道贩子,犯不着生气。



    反倒陶勇在赵华走后,依然守着柜台生了会闷气,才关店下班,又联系了子侄,准备到县乡镇去开店。



    同时他也开始联系渝东北和东南的人,现在荣华放开了口子,在店没开起来之前,也可以先分销下去。



    天禾的种子确实好,名气也大。



    请您收藏(六\\\九\\\书\\\吧!)



    他只是打了几个电话,陆续就有人下单订购蔬菜种,不论三大白,还是其它品种,都有人要。



    “如果能卖到平坝丘陵地区,那该能赚多少钱!”陶勇时常这样幻想,如果生意还能做,养什麽老?



    潼南是川渝交界处之一,典型的浅丘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冲积平坝较多。



    赵华驾车进入潼南崇龛镇,琼江两岸,油菜籽密密麻麻的铺满了田野。



    他错过了花开的季节,但这饱满的油菜籽更能令他感到兴奋。



    这里面蕴藏着农户的财富,也蕴藏着他的财富。



    潼南不仅被誉为菜都,同时也是油菜花种植大县,全县种植面积达30万亩。



    如今,这里面天油6号占据了绝大部分,这是因为其在上一季种植中展示了非凡品质和产量。



    这才有了如今的面积。



    三年前,荣华第一次进入山城市场,第一次来到潼南,这时的天油系列也才上市一两年。



    天禾铺不开那麽大的市场,所以把山城交给了荣华贸易公司。



    第一次总是很痛苦的。



    荣华也是如此,天油6号的售价很贵,普通的油菜种子每亩投入只需要25元。



    而天油6号即使优惠过后,每亩投入也在60元以上。



    油菜和蔬菜有些不一样,这就是一种油料作物,这让一般的农户难以接受。



    但好在天禾的名气大,品牌够硬,所以也打开了一些销路。



    原本他是想依靠口碑发酵,一年年的做大市场。



    然而,在那一年油菜籽收割后,天禾传来消息,潼南承担了新一年部级油菜万亩高产示范片任务。



    赵华知道会来了。



    有天禾的名气,再花点钱,他很快就打通县里的关系,获得了一个同台竞技的会。



    只是一个会。



    潼南此前的主栽品种是秦优号,世纪初上市,是国内目前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油菜杂交品种。



    出自于陕省李殿荣研究员,其被誉为杂交油菜之父。



    在0年代到九十年代,李殿荣培育的秦油2号曾横扫大江南北,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杂交油菜品种。



    在秦油2号之后,李殿荣和他的研究团队又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了秦优号。



    而在这之外,李殿荣还培育了多个品种,甚至有品种权转让给法国利马格兰公司,是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在主要农作物上转让西方国家的又一重大育种技术专利,曾获国家专利金奖。



    但和秦优号同台竞技,并没有让赵华胆怯,只有兴奋。



    郑单95曾经同样是玉米种业的王者,但一样被天玉号拉下了王座。



    如今只是换成了秦优号。



    还是在同一场地对比,这种结果也会更有服力。



    潼南的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建设任务全都在崇龛镇,划分成了三块:



    万亩油菜高产示范片丶千亩油菜高产指挥示范片和百亩油菜高产核心示范片。



    一头一尾,天油6号都没获得会,只在千亩示范田获得了五百亩与另一半秦优号进行对比。



    很多人都对天油6号抱有怀疑。



    然而,去年的结果却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同样管理模式的一千亩地,却出现了巨大的产量差。



    秦优号平均亩产20kg,这已经是一个极为优异的产量,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中。



    但天油6号的表现却更为离谱,平均亩产量约290kg,每亩差了0kg,60斤!



    按去年国内油菜籽价格2元/斤,每亩就是320元的差距!



    起初,当地以为搞错了,毕竟承担这一千亩高产示范的土地都来自一个合作社,统计时出错很正常。



    不过赵华知道这没有错!



    “这就是天油6号的实际产量!”那一天,赵华当着众多人的面自信的出了这个结果。



    崇龛镇有3万多亩耕地,基本采用的都是水稻-冬油菜的轮作模式。



    但这3万多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丶公司企业丶种植大户,集中在一起打造了3万多亩的油菜花海。



    天油6号的产量很快就传了出去,并一一得到了验证。



    因为除了参与高产示范的这500亩,也有其它大户出于天禾的名气,或者好奇等因素,试种了一部分天油6号。



    所以,想要证明并不难。



    有些管理精细的大户,平均亩产甚至突破了300kg!



    每亩可以多收入360元。



    这样一看,每亩投入60元的种子费用似乎也不多。



    从那以后,天油6号在潼南就火了。



    秦优号迅速被天油6号代替,就像原时空,数年以后的当地人有了庆油系列,秦优号一两年内就在山城消失。



    有点像嫖客提起裤子就走,但其实这是时代的进步。



    亩产300kg的油菜在十几年后同样会让人竖起大拇指,但并不是望尘莫及,是能在大田里看到的,听的就更多了。



    但在这个时代,亩产300kg会让人感觉很浮夸,甚至怀疑是虚构,就像是五六十年代的放卫星。



    然而,它切实发生了。



    不止是单产,天油6号的油菜籽压榨出油率也达到了惊人的50%以上。



    当年去年冬油菜播种时,天油6号就占据了崇龛镇,占据了潼南。



    赵华将车开上了一处高台,人工和械在田野里交织出丰收画卷。



    很快,他就从销售经理丶种植大户那里得知了潼南今年的油菜籽情况。



    “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预估全县亩产能达290300kg,产值在35亿元以上,相比去年至少提升40%以上!”



    “市里很可能要全面推广,赵总,这下要发了!”



    这个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从去年搞定潼南开始,他就知道今年能搞定山城!



    山城每年的油菜播种面积约450万亩,如果天油6号的市占率能达到35%以上,种子销售额就能上亿。



    事实上,以天油6号的统治力,市占率达到六七成也一点不会让人意外。



    “不,是我们要发了。”



    在崇龛呆了半天,赵华的心情好到了极致,他抽空给天禾汇报了喜讯,然后才赶往潼南的种子销售分公司。



    途径的蔬菜基地一望无垠。



    一个个蔬菜大棚连在一起,一辆辆运菜车在菜地间忙碌的来回穿梭。



    村民喜庆的将装满辣椒丶萝卜的竹筐抬上农用车。



    潼南分公司的驻点在桂林街道,到了公司后,销售经理就将报表拿了上来。



    销售数据依然很不错。



    但比起这个,赵华更关注蔬菜种子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代理的蔬菜种子播种面积约20万亩。”



    山城一年蔬菜播种面积约900万亩,但这是多茬口期的数据。



    比如潼南,蔬菜基地只有20多万亩,但一年的播种面积可达600万亩。



    赵华在心里估算了下,就知道荣华在潼南的市占率约5%。



    三年时间,这个比例已极为不错,接下来就是要将潼南的经验复制到全山城。



    给员工开了个会,再一起聚餐,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赵华又去了崇龛,等来了天禾的团队。



    让他惊讶的是,领头的居然是毕强,天禾科学研究院的一把。



    而和其并肩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抿着个脸,那张脸看着就很苦,像传统印象中的老农民。



    下了车后,这老头和毕强就进了油菜地。



    “那老头谁啊?”



    赵华凑到了一个熟人身旁,田瑞,天禾西南大区的销售经理。



    “李殿荣。”



    赵华讶然,“怎麽把这尊大神请动了?”



    田瑞笑道:“不是我们请,是他自己要来的。”



    “”



    赵华不怀疑天油6号的实力,但李殿荣能心平气和的面对秦优号被替代,是他没想到的。



    不少人跟着进了油菜地,田瑞和赵华就在路边聊了起来。



    “今年的蔬菜种子卖得怎麽样?”



    “好得很,平坝丘陵地区的都打开了切口。”



    “是吗?”田瑞微微挑了挑眉,“这两天的新闻看没?”



    “新京报种子出口转内销那个,看了啊,是有点让人不爽,天禾那麽大个公司,总有人当睁眼瞎。”



    “这个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份山城日报,你可以找来看看。”



    山城只是西南市场一部分,相比其它市场,田瑞认为山城的进度有点慢,田间三会的组织力度也不够。



    这证明最近的舆论没引起荣华公司的重视。



    赵华:“这我还真不知道,回头找来看看。”



    “这事大老板都知道了。”田瑞撇了撇嘴,只是一个不爽如何能形容天禾众的气愤。



    这麽多年的奋斗成果被眼睁睁忽视,是个人都憋了一口气。



    赵华脑瓜子嗡嗡的,“郭总都知道了?”



    田瑞点头,“保不齐哪天老板就让德农和天禾亲自来山城。”



    “我马上去看。”



    田瑞拉住了他,“不急这一刻,油菜的推广也挺重要。”



    山城属于长江上游,而天油6号的主阵地在长江中下游和天府平原。



    川中盆地丘陵和山城市是天禾遗落的两块图。



    荣华在潼南的成功打开了突破口,这会让接下来在山城,以及遂宁丶资阳丶南充等相邻地区的推广更顺利。



    这些也同样要交给荣华公司,任务很重,但天禾承担的任务更重,甚至还能承担更多。



    如果荣华掉队,天禾和德农肯定不会等他。



    李殿荣在油菜地转了一圈,随找了个地,数了一下株数丶有效角果数丶每角果的平均粒数



    只是大致估了一下,他就知道天油6号是个什麽样的怪物了。



    “还真是厉害,值得学习啊!”



    一旁的毕强笑了笑,天油系列也诞生四五年了,他也早就习惯了高产的数据,所以不觉得多惊讶。



    “秦油2号和秦优号等也是很优秀的品种。”



    “但天油更好。”李殿荣:“秦油2号和秦优号都是靠着产量和出油率脱颖而出,如今天油只是做得更好,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年轻人呐,真了不起!”



    “你来这一趟,也让天禾的育种团队受益匪浅,昨天我们还在讨论这事,我们只是普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毕强也用触摸着饱满的油菜角果,沉吟道:“在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突破面前,不应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要向一个又一个新目标攀登。”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