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事后余波,龙女的报酬
A+A-
第63章事后余波,龙女的报酬
出了正月,天气依旧寒冷。
万州城外江面上,飘着层薄冰。
咔嚓!
船老大陈驼子拿篙头戳了七八下,将冰层打碎,乌篷船才勉强挤进码头。
船头挂的铜铃,早冻成了冰疙瘩,倒是舱里货郎老赵的骂声更脆生:
“格老子,狗日的天老爷,惊蛰都过三天了,老子挑货的麻绳还冻得梆硬!”
舱尾缩着个采药人,怀里竹篓的当归须子结满霜,他裹紧破衣,凑话道:
“谁不是呢,过年就一直下雪,年后还这么冷,往年可没这事,咋感觉有些邪性”
此话一出,船舱内顿时变得安静。
货郎老赵眼睛一眯,低声道:“你们,会不会和成都府那事有关”
“还真不定,我听那里闹得挺凶,老百姓都疯了,雪下得怪吓人,还地龙翻身”
“哎哎哎,诸位到了,别聊了!”
船老大陈驼子一听,连忙打断众人。
成都府的那件事,已经过去一月,即便百姓少远游,也通过各地行商听了此事。
一时间,各地谣言四起。
有奸商趁炒作,蜀地将有兵乱,让百姓屯粮屯盐,导致物价飞涨
也有那游走江湖的骗子,做局蜀地妖孽将至,到处售卖桃符,坑了不少百姓
朝廷已经严令谈论此事,还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抓了不少人。
陈驼子可不想惹麻烦。
众人也知道厉害,不再胡言乱语,到了万州渡口后,便纷纷上岸离开。
船舱尾部,坐着两名汉子。
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面色焦黑,头戴斗笠,身后还背了个大布包袱。
自上船后,二人便将斗笠压低,毫不理会众人,闭目养神,只是在听到谈论成都府时,才耳朵微动。
待其他人离开,二人才缓缓起身。
“船头。”
个子高的汉子,一开口就是湘西那边的口音,询问道:“万州城内,可有个叫‘醉江风’的茶楼”
“有、有。”
船老大陈驼子满脸堆笑,“就在城南,那里的泸州洛家老窖酒味道不错。”
他一眼就看出了二人是江湖客。
播州杨家之乱刚被平定,西南不少绿林汉子乱窜,他可不想惹到狠人,丢了命。
“洛家老窖”
矮胖的汉子满脸络腮胡,吧咂着嘴问道:“我记得,泸州老窖不是杜家最好么”
陈驼子陪笑着摇头,“您有所不知,杜家倒了,已被朝廷查封,具体出了什么事,老儿也不知道。”
他当然听过一些,但不摸二人底细,的太多,只是自找麻烦。
好在,这二人对洛家的恩怨也没兴趣,问清酒馆地点后,便下船直奔城中而去。
万州城并不大,他们很快找到了地方。
但见城南一座茶楼,檐角“醉江风”酒旗耷拉着,木质发黑,看上去年头不短,但打理的却很干净。
“可是唐家两位先生”
茶楼中走出一男子,身形高挺,双鬓斑白,一袭青袍,气质十分出众。
正是蜀中神拳会的会长邹少海。
“见过邹会长。”
二人不敢怠慢,拱见礼。
不眼前这邹少海,那是蜀中最近崛起的罡劲高,其腕也十分厉害。
跟李衍等人相处后,借着围剿拜龙教之名,将蜀中不少门派联合,包括峨眉“八叶”中的不少门派,都已加入神拳会。
原本蜀中神拳会,不被众人看中。
但在他组织下,声势不断壮大,已有成为峨眉青城之后,蜀中第三大势力的苗头。
“哈哈哈”
邹少海爽朗一笑,抬道:“二位请。”
领着二人来到楼上包间,待茶博士添满茶水,邹少海才笑道:“正好在附近忙,收到二位的消息,就立刻来此等待。”
以他如今声望,还要亲自出门相迎,这二人的身份,自然没看上去那么简单。
此二人,皆是来自梅山教。
如今在整个江湖,梅山教的风头都不,只因他们率先弄出了火器术法。
新式火器的威力,已经让江湖秩序改变,梅山教此时能冒头,足见其气运。
因此,邹少海也十分重视。
“会长客气。”
高瘦的中年人面色凝重,拱道:“我师兄弟二人此次前来,是为处理唐凌之事,还要有劳会长相助。”
梅山教的唐凌,他们这一代最出色弟子,甚至被称为湘西第一猎妖人。
为报妹子之仇,当街枪杀了蜀王三子,随后又跟着无相公子混。
在成都之时,蜀王让下在城中大索,无相公子为逃脱追捕,直接将所有人卖了。
虽那无相公子,最终也落了个尸骨无全,魂飞魄散,但唐凌等人也被抓入大牢,蜀王宫一战后,又被押入了重庆府衙。
听到二人询问,邹少海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件事,不好办啊。”
着,低声道:“此事乃是妖人布局,无论蜀王参与了多少,都已人死账消,加上皇帝念及情谊,未定谋反之名,还加以厚葬。”
“蜀王没有谋反,唐兄弟当街杀皇族,有证据确凿,还用了新式火器”
那矮胖的中年人喝了口茶,微笑道:“邹会长,如果事情好办,咱们就不麻烦您了。”
“您既然愿意见我们,那此事肯定能办!”
邹少海一愣,随即微笑道:“这位便是唐海兄弟吧,听闻你足智多谋,果然名不虚传。”
“没错,此事确实能办,但却要找对人。”
着,用蘸茶水,在木桌上写了两个字。
“李衍”
矮胖老者看了一眼,皱眉道:“路上听了一些事,这李衍玄门江湖最近崛起的后生,成都那乱子也参与了不少。”
“但毕竟年轻,还能影响朝廷”
“二位有所不知啊。”
邹少海喝了口茶,叹道:“青城山已广发请柬,举行开窖大会,他是主宾之一。”
“哦”
矮胖老者一愣,面色变得凝重。
蜀中青城山,在整个玄门江湖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即便如今梅山教风头无量,也依旧是法教,比不上人家玄门正教。
想要成为玄门正教,还要经过周密谋划,他们这次来,不仅要救唐凌,也是要参加开窖大会。
对什么宝物,他们毫无兴趣。
关键是要趁着这会,和几方势力达成合作,派教中子弟进入军中效劳,谋取朝廷支持。
玄门正教的关键,就是要参与国家祭祀。
这是梅山教千年来最大的会。
不仅他们,副教主已经提前去了青城。
听这次各方都派来了重要人物,算是一场玄门盛事,能当主宾,绝对不简单。
不等他询问,邹少海便开口道:
“看着吧,开窖大会后,李衍就要名扬天下了,关键是此事得利的朝廷官员,都会卖他面子!”
“哦”
唐家二人一听,顿时了然
夜色渐深,重庆都尉司衙门。
“梆梆,夜半三更,心火烛”
打更人的声音,靠近又远去,惊飞檐上夜鸦,扑腾腾融入寒冷夜风中。
书桌前,赵显达就着牛油大烛,仔细查看几封信件,时而勾勾画画,时而皱眉凝思。
不仅是他,整个都尉司几乎都灯火通明。
成都府的事,已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
虽他涉险前往成都,在大战中表现不凡,给蜀中都尉司抢了份功,但朝廷那边却毫无嘉奖,显然皇帝对他们已是十分不满。
都尉司上下,此时都是忧心忡忡。
要知道,没有消息,往往是最坏的消息。
他们是皇帝走狗,负责监察天下,闹出这么大的事,全部被责罚处理,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儿,赵显达又继续查看中信笺。
“正月二十,刚从播州离开的朝廷大军,又转道前往成都,镇压叛乱,安抚灾民,数百名卫所将官被拿下,押送京城处理”
“成都附近卫所的兵马,全都受到调令,被派遣前往闽南,陕州卫所扩充兵马,且调遣部分进入蜀中”
看来,朝廷已借削减蜀王权柄。
那位五郡王萧景洪,因为帮助平乱,已被正式册封为成都王,封地缩减为一城。
即便如此,朝廷也对蜀王一脉不再信任。
这些都在预料之中。
京城那位皇帝,甚至会借着此事发难,再次削弱各地藩王职权。
但把蜀中的兵,派往闽南做什么
赵显达若有所思,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简报。
东瀛攻伐三韩之地,加上内部一统,沿海倭寇横行,加上到处乱窜的红毛番海盗,时常袭扰沿海。
莫非,是派去打仗
赵显达微微摇头,继续分析剩下的信件。
此事过后,蜀中军权肯定会有外人接,而且不会削弱,毕竟还要镇压防范藏地和西南。
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成都府的事,还远远没结束。
九鼎出现,引发动荡,朝廷那边已经下令,禁止谈论此事,不可让消息外泄。
但有些事肯定拦不住。
百姓或许不在意,但那些心怀叵测者,必然会更加关注此事。
涉及神州气运,王朝根基。
这就是他们脱罪的会。
也是他更进一步的希望
想起李衍告知的情况,赵显达又从旁边取出更多资料,堆放在书桌上。
这些资料,有的已经发黄变脆,虫蛀鼠咬,那是大宋和前朝关于鬼教的记载
有的则非常新,是各地异常事件。
按理,这种事都归执法堂管,但赵显达却对他们的能力很怀疑。
执法堂都是玄门中人,或许懂得术法,战斗力更强,但论查案,跟他们比还差得远。
想起李衍的事,赵显达便心中发寒。
卢生这种人,不止一个!
赵长生,或许就是他们的牵线人。
俗话少不入蜀,老不出川。
蜀地太过安逸,消息也有些封闭。
他赵显达,可不愿一辈子困在这里
成都府,蜀王宫。
一队穿着皂靴的官差,打着灯笼,从空旷的殿前广场走过,个个眼神不安。
王宫内的很多侍卫、太监和宫女,当时都参与了叛乱,死的死伤的伤。
朝廷大军前来接管,不管他们是否受妖人蛊惑,全部镇压斩杀,连同当时死伤的士兵,尸体堆积如山。
如今,王宫的破损处依旧没人修缮。
尸体虽然已被清理,青城山的高人们也做了法事,但空旷无人,他们行走其中,仍感觉心中发毛。
王宫唯一有灯火处,便是东宫。
但巡逻的官差走过后,都会下意识远离。
那里住着五郡王,如今的成都王。
成都发生了什么,虽然被封口,但上上下下,从百姓到官员,心里都门清。
这位成都王,已是彻底的孤家寡人。
成都府的百姓,家中皆有人去世,几乎是家家挂白绫,不知有多少人整日咒骂。
蜀王宫外,时常堆满垃圾,还有人撒尿泼粪,府衙派人清理后,次日依旧会出现。
渐渐的,也懒得搭理。
成都府的官员们,对其避之不及。
谁都知道,再跟蜀王一脉走近,就是自寻死路,就连五郡王的恩师,蜀中大儒杨铎,都已将他放弃。
当然,也没人敢做的太过分。
萧景洪的母家,毕竟是程家。
程剑仙镇压蜀中数十年,在百姓心中也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临死前又挥剑镇邪,风采和事迹,早已传遍四方。
成都府不少人,都为其供了长生牌。
武侯祠旁的陵墓,更是堆满了各色供品,从当初下葬到现在,就香火不断。
萧景洪能当上成都王,也是这原因。
但也仅限于此。
死了剑仙,程家对于他,同样不满
东宫大殿内,烛火幽幽。
因为没有宫女打扫,所以许多地方布满灰尘,因为地震出现的裂口,至今没有修补。
冷风呼呼往进吹,烛火摇曳不定。
大殿之中,唯有萧景洪一人。
他面色阴沉,中握着郡王妃死时的血袍,独坐在王座上,默默看着窗外明月。
烛火摇曳,他的面孔也明暗不定
同样抬头望月的,还有李衍。
锦江边上,一座龙女庙已经建起。
李衍当初答应,帮龙女凝聚香火建庙。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忙此事。
原本建庙这种事,并没那么简单,不仅要征得朝廷和玄门正教的同意,当地百姓也得信服。
但王宫之战后,一切都不是问题。
青城派的灵云子,亲自处理此事,拿着掌门令,做了一场盛大法事,衙门也拿到朝廷诏书,敕封其为“碧波昭灵元君”。
成都府帮人解咒的事,也广为流传。
短短时间内,龙女庙便已香火旺盛。
百姓也不傻,知道庙中有真神,自然虔诚供奉,希望这位龙女娘娘,能保佑成都风调雨顺,少灾少难。
此时已是深夜,龙女祠周围寂静无人。
王道玄等人都走了出来,站在李衍身边。
“真能进去”
沙里飞满脸激动,声音都在发颤。
他们这次,可不是白干活。
龙女答应的报酬,可是龙宫水府宝藏。
“当然能。”
李衍哑然失笑,“就怕你拿不动”
哗啦啦!
话音未落,锦江之上便水浪翻涌。
浓浓的白雾,自水中央向外扩散,很快弥漫到岸上,将所有人包围。
李衍等人立刻盘膝而坐,很快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