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人道变革,开窖大会

A+A-

    第64章人道变革,开窖大会



    浓雾中,浪涛声变得空灵悠远。



    李衍只觉神魂一轻,身体开始悬浮。



    这与之前龙女托梦时有些不同,并无玉臂从身后环绕,身心失控的感觉也更强。



    李衍并不觉得奇怪。



    毕竟之前是龙女单独托梦,加上香火还未凝聚,要通过龙纹玉圭施展,待遇特殊。



    而现在,除了武巴留下看守肉身,剩下的人都会进入其中。



    因为按照李衍的经验和推测,这龙宫水府存在于虚实之间,常人梦境巡游进入其中,很难彻底掌控自身,无法仔细探索。



    龙宫水府已经被龙女所占据。



    因为强行打捞荆州鼎,这个洞天秘境已经受损,支撑不了多久,龙女必须用香火之力逐渐温养修复,至少数十年时光。



    也就是,这是他们唯一会。



    自然要多进点人,增加会。



    再睁眼,李衍发现已置身于一片水光中,周围模模糊糊,恍恍惚惚,看东西并不清晰。



    望着周围景象,李衍有些诧异。



    众人之中,唯有吕三分别进入过“云中君神阙”和“巫山神女宫”,经验很是丰富。



    据他所言,二者虽风格不同,但都是古代神殿模样,且是在地面行走。



    而这龙宫水府,却彻底被江水淹没。



    看来,洞天秘境的环境也会变化。



    再看周围,并未见到王道玄、沙里飞等人,看来如他所料,梦入秘境无法控制,会出现在不同区域



    不等李衍多想,视线便开始前移。



    似乎被水流推动,根本不受控制,上下翻滚,向着一座洞窟飘去,与当初无相公子路线无二。



    穿过洞窟,耳边再次传来呢喃声。



    那是入魔的古蜀国巫祭所留,无相公子便是因此中咒,最终因荆州鼎神威而死。



    同样,李衍也开始感觉到头晕脑胀。



    哗啦啦



    就在这时,周围水流忽然翻涌,汇聚凝结,隐约出现个女仙模样。



    外罩秦汉式曲裾深衣,托篮,双目微垂,头生龙角。



    和庙中龙女神像极其相似。



    这便是香火俗神,他们的形象通常并不固定,人心便是镜子,心之所想,便是其模样。



    只见她中篮微抬,周围洞穴之中,一股股红色烟尘飘荡而出,被篮尽数吸收。



    李衍的头晕感也随之消失。



    他无法开口,只得微笑拱致谢。



    随后,龙女中篮再次震荡,李衍眼中顿时出现一幕幕幻象:锁链、棺材、九鼎



    正是无相公子当初所见场景。



    李衍心有所悟,龙女接龙宫水府后,已经能回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



    可惜,这东西似乎与凡人无缘,处于虚实之间,只能由同样性质的俗神掌管。



    穿过洞窟,里面已是一片狼藉。



    那些棺材里的童男童女冤魂,早已灰飞烟灭,就连无数棺椁,也碎裂成片,唯有断裂腐朽的青铜锁链。



    与幻象中不同,洞窟内出现了一道巨大深坑,周围布满蛛状的裂缝,淡淡白雾升腾而起。



    看上去,好像整个洞窟快被撑爆。



    李衍知道,这里便是当初荆州鼎出现区域,那些裂缝,是否就连通着地下龙脉



    他虽心中好奇,却没有乱来。



    神州三大龙脉神秘玄妙,即便窍穴凝结之处,都能出现洞天福地,古往今来引发众多大事。



    可想而知,里面绝非他能够涉及。



    李衍的目光,全被另一件东西所吸引。



    那是一座半米高的石龛,雕刻着一尊神像,刻工粗糙,好似人,却有豹尾虎齿,头发蓬松



    这是,西王母



    西王母最初的形象,山海经中有所描述:居住在玉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后来进入玄门祭祀,才改变模样。



    这东西,应该十分古老。



    李衍心中一凛,随即升起好奇。



    西王母的神龛为何在此



    看情形并非供奉,而是当做宝物收藏



    正在琢磨间,水流已推动着他靠近。



    随即,李衍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和惊喜,又扭头看了一眼龙女虚影,连忙拱。



    方才,他的大罗法身有所感应。



    和当初得到仙山博山炉的感觉相似。



    这是“洞天石”!



    用大罗法身吸收,存神可扩充罗酆山。



    李衍看着神龛,眼中满是欢喜。



    他在成都蜀王宫一战中,灭掉一盏魂火,大罗法身也残破不堪,急需吸收天灵地宝修补。



    成都实在没什么,便寄希望于龙宫。



    没想到,得了更好的东西。



    怪不得龙女亲自前来。



    这恐怕是龙宫水府中最珍贵之物。



    没有丝毫犹豫,李衍立刻上前,摁住了神龛



    就在李衍收宝之时,其他人也有所收获。



    王道玄飘来飘去,根本无法掌控身躯,好在他心性不错,并未惊慌。



    飘荡到一片湖中砂石处时,顿时看到大大的龟甲,年代久远,几乎已化成玉色。



    道人心有灵犀,挑着成色最好的,左一个,右一个,还不忘用嘴咬住一个。



    而另一头,沙里飞同样忙脚乱。



    在珊瑚丛生的回廊中,他挑逗蚌壳张开,取出鸡蛋大的明珠,好似仓鼠般,不停往嘴里塞。



    洞天秘境中,众人的存在只是精神体,接触物体便是选宝,否则早就拿了袋子进来



    



    眼前黑暗散去,李衍从梦境中醒来。



    他低头一看,神龛果然在中。



    这东西,像是某种砂岩,但却坚韧异常,雕刻风格粗糙豪迈,应该是上古先民所留。



    感受着蠢蠢欲动的大罗法身,李衍咧嘴一笑,连忙取出一块红布,心将其覆盖。



    扩充罗酆山,需要设阵存想。



    现在可不是好时间。



    再看另一头,沙里飞和王道玄也已苏醒。



    王道玄拿着三面玉色龟甲,放在中仔细摩挲,眉毛都笑的发颤。



    “道长,这是何物”



    感受到上面气息,大罗法身同样颤动,李衍忍不住好奇询问。



    “这是玄黿甲。”



    王道玄抚须笑道:“黿即大鳖,为通灵之物,周礼上提到,龟人掌六龟之属,天地四方,以玄黿卜山川。”



    



    “龟人这什么精怪”



    “并非精怪,古时占卜多用龟甲,宫廷有专人负责捕捉豢养六种宝龟,便是龟人。”



    “贫道在幽玄录上看过一件事,传闻大禹疏导岷江时,斩杀为祸的玄黿精,其甲常年浸润地炁,已然玉化,便是玄黿甲。”



    “此物珍稀,可制作罗盘,无惧罡煞之炁干扰,乃所有地师毕生所求之宝。”



    “原来如此。”



    李衍哑然失笑,“龙宫果然多宝。”



    “道长,道长,瞧瞧这个”



    旁边的沙里飞,也将珠子一颗颗吐出,满脸得意让王道玄鉴别。



    众人之中,唯有王道玄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丝毫不比那擅长鉴宝的老朝奉差。



    “这是避尘珠。”



    王道玄接过后,查探一番就看出端倪。



    罢,将珠子放在地上,随捧了些灰土洒下,尘灰飘散,竟迅速落向周围。



    “发了发了。”



    沙里飞乐得满脸通红,“避尘珠,我听茶馆的先生过,可是无价之宝啊。”



    谁知,王道玄却摇头笑道:“确实无价,但此物只能避片尘灰,整屋洁净都是世人夸大。”



    “修士看不上眼,普通人买不起,唯有那些个达官显贵稀罕,只能卖些银子。”



    “啊”



    沙里飞一听,顿时傻眼。



    他们进龙宫水府取宝,为的是开窖大会时用来交换,若修士没人要,那可就亏了本。



    “无妨,银子也重要。”



    李衍笑着安慰道:“无论严九龄还是工部墨家,认识的有钱人都不少,可托他们售卖。咱们身上的银钱也不多了。”



    “也好,算是贼不走空。”



    沙里飞叹了口气,又看向一旁。



    “咦,吕三兄弟怎么还没醒”



    正着,周围忽然狂风大作,浓雾上下翻涌。



    只见对面吕三仰面躺倒,脸色铁青,大口喘着粗气,而在他身旁,则出现了一个庞大大物。



    那是尊半人高的铁犀牛,线条古朴,年代古老,背上还有金线勾勒,隐约能辨认出,是禹贡山川图。



    不知是何年代之物,包浆浓厚,没有半点锈迹,李衍能闻到,浓郁的金铁气味,最少都是受地炁侵染的灵铁。



    沙里飞目瞪口呆,看着缓过劲来,面色平静逗弄白狐的吕三,什么也不,只是比了个大拇指。



    “吕三兄弟了得。”



    李衍夸赞了一句,扭头道:“道长,我只听过铁牛镇水,这铁犀牛还是头一遭,可识得此宝”



    王道玄抚须沉思道:“华阳国志中有记载,昔日李冰治蜀时,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这铁犀或许与之有关。”



    “无妨,上山后再向人请教。”



    李衍微微一笑,扭头看向龙女庙。



    他此时道行深厚,神通也更强,耳朵微动,便能听到庙中隐隐传来的女子诵经声:“太溟浩浩,灵渊泱泱,玉女持符,镇守大江,坎宫敕命,净扫不祥”



    侯宣已成为龙女庙庙祝,算是成功在成都落脚,平日也诵此经,名曰龙女安澜经。



    江神大君与龙女一体两面。



    如今江神大君陨,



    龙女成为蜀地水神。



    或许,蜀中将来能扛过劫难。



    寒风吹来,李衍看了看冷寂夜空。



    今年蜀地天气异常,冬日大雪,过了惊蛰依旧寒冷,其它地方也陆续传来消息,各地天气都有些冷。



    王道玄见蜀地下雪,曾觉得天象有变。



    他感觉没错,李衍也想起了这是什么。



    前世这个时间,曾有冰河时期。



    当时的蜀地“冬雷震震,三伏飞雪”,成都平原“春秧尽冻,秋粮绝收”,嘉陵江“冰厚三尺,舟楫不通”



    虽历史自宋末改变,但灾劫依旧出现。



    难不成,这也是人道变革之一



    



    青城山下,寒风凛冽。



    作为天下名山,玄门重地,原本青城山香火旺盛,上山的香客常年不绝。



    但今年气候异常,很多地方山道依旧难行,加上成都府刚出的大事,一些上香团都已打消计划。



    然而,山道上却依旧忙碌。



    寒雾笼罩,山野黑白相映。



    一支骡马车队,正在山道上艰难前行。



    冰雪消融,道路泥泞,马车轮吱吱呀呀滚过,烙印下成排的车辙痕。



    “师傅,不是蜀中温暖么”



    一名少年打了个哆嗦,裹着衣服抱怨。



    “老天要冷,为师可管不了。”



    车辕上坐着名老道,青衣黑袍,后背绣着八卦,两脚抬空,生怕污泥染了他那崭新的布鞋。



    他取下腰间葫芦,咚咚灌了几口,这才喘了口气,嗤笑道:“是你非要跟着来,待在门中多舒服,来了又嚷嚷着受罪。”



    “这弟子也是想涨涨见识么。”



    少年尴尬一笑,转移话题道:“师尊,您这次都有哪些人会来”



    老道抚须,点头道:“这一趟虽受罪,但你也不白来,方才有位道友了,今年这开窖大会,怕是二十年来最大的,南北玄门都会来。”



    “太玄正教各个院,斗姆、北辰、正一、纯阳、茅山你知道的都会来。”



    “各地法脉,玉皇、华光、梅山、通天、红莲大教、闾山无论南北,肯定能认全了!”



    “这么多”



    少年闻言,欣喜中有些震惊,“你的,以往开窖大会,可没这么热闹。”



    “那是以往。”



    老道脸上笑意消失,抬头看向远处。



    “青城山这个宝窖,自从宋封存至今,里面即便普通灵木,都已成了宝贝,没人愿意错过。”



    “二来如今也是多事之秋。”



    “朝廷开海、新式火器、西南叛乱、还有那成都出现的九鼎”



    到这儿,他连忙闭上了嘴。



    老道来自昆仑教,名头虽大,但早没了神话中那仙神汇聚的气派,如今不过大猫猫几只。



    这次来,也是想用门中玉石换些宝物。



    他想的,是人道变革。



    恐怕,这才是玄门各派汇聚的真正原因



    就在这时,他耳朵微动,连忙跳下车辕,也顾不上污泥毁了鞋子,抬沉声道:“停下,前方有人打斗,去看看是谁!”



    “是,师叔。”



    前方一名道士连忙跑走。



    他旁边少年惊讶道:“师尊,这可是青城山下,还有人敢乱来”



    老道摇头道:“玄门之中,恩怨多了,有些甚至是生死大仇,少不了这些”



    正着,探听消息的道士赶回,拱道:



    “回禀师叔,是冥教的人,听是一个外号‘夜哭郎’的,正跟通天教的人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