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盛昌帝篇五,他也不急啊

A+A-

    谋士不止一次这么提及,只不过唐王不甘心。



    当初崔家可是主动找上来当狗的,关键时刻反咬一口,是不是故意这么搞他的?



    唐王始终不愿意相信一个大家族会因为一个的正妃之位,就放弃立场。



    而且,崔家隐藏得深啊!



    他派过去多少人就消失多少人



    可此时已经由不得他任性了,确实不能再折损人到崔家去。



    谋士们语重心长,再加码:“殿下,要对付崔家那等背信弃义的人,有的是办法,没有必要把我们拖着。”



    “还是大事要紧,如果我们成功了,崔家覆可灭。”



    “如果没成功,就算最后余下的人,也足够覆灭崔家。”



    “到时候已经无所谓了,就给殿下报仇,出了这口恶气便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崔家好过的,殿下完全没有必要执着。”



    这话倒是到唐王的心坎上,加上又有点骑虎难下。



    台阶搭好,自然顺杆往下爬。



    “那就让这姓崔的多活些日子”



    众人对视一眼,松了口气,可算是通了。



    崔家真把唐王惹得不轻。



    不过唐王对外再狠厉,还是个听劝的主,不然,他们也不会一直不离不弃的。



    唐王和其他人都不明白崔家为何突然反叛。



    崔家和盛隆帝却很清楚。



    当年,崔家家主觉得唐王不错,考察了一段时间就站队了。



    一直合作还算愉快。



    王妃的位置,只是第一次起隔阂,还挺大的。



    崔家女做不了皇后,那从龙之功也会大打折扣,这不是崔家想看到的,更不是崔家那么早站队能接受的。



    他们可是拿全族的人在赌。



    当然,这还不值得让崔家背叛。



    真正的转在于,崔家老祖见情况不对,用曾经祖上的人情找了南氏一族的,当时的钦天监监正,南崎的父亲给算了一个家族兴衰。



    南崎父亲当即就,唐王不是明主,崔家这一次是完全走错了。



    南崎父亲自然也不会多,可这已经足够了。



    崔家老祖回去便开始思索怎么脱离唐王,这才有了后来的棋局。



    崔家老祖的行动,没有瞒得过盛隆帝,虽然不知道两人了什么,却让盛隆帝想起了南氏一族的玄学之术。



    对于继位者,盛隆帝还没有确定的人选,想着问一问玄学。



    对此,南崎父亲肯定不敢妄言。



    “不知皇上是想知道什么?如果直接谁是储君,那自然是不可算的。”



    “一来储君身份高贵,皇子天不显,臣等即便是付出代价也算不出来,着实是实力不济。”



    “二来,未来全在皇上一念之间,即便天能测,未来也不是固定,现在做这些没有太多的意义,反而会扰乱了皇子们的命数。”



    潜意思,皇帝你想将皇位传给哪个就是哪个,皇上心里没人选,所以未来也不确定。



    南崎的父亲知道的,他但凡出口一个人的姓名,那个人必然要完。



    排除异己也不行,他会跟着玩完。



    无论是哪种结果,都不是当权者愿意看见的。



    还会搭上南氏一族,是也不傻啊!



    最终还不如自己能力不足,推不出来。



    当然,那法,至少一大半都是事实。



    



    天是随着皇帝的想法在改变,毕竟继位者全凭皇帝一个人就能做主。



    不过,南崎父亲也,在盛隆帝的孙子辈,有一颗隐晦的启明星,可能会出一位真正的中兴之主。



    这个继承者就要好好选了。



    不然,这颗启明星恐怕不能好好出世。



    盛隆帝:“”



    感觉什么都问了,对方什么都没回答,又好像了点重要的事。



    盛隆帝以为这只是钦天监监正为了开脱,别样的劝告他好好选择继位者。



    并没有好好琢磨南氏家主这一席话中最真实的几句。



    最重要的信息应该在于,孙子辈那个启明星还没出现,就还没生出来。



    如今已经出世的几位皇孙都是不考虑的,好歹帮忙排除了几个。



    盛隆帝最终很无聊的让钦天监监正离开了。



    事后还有点啼笑皆非,他在做什么?



    病急乱投医吗?



    可他也不急啊!



    然而没多久,他中招了,中了自己儿子的招,一下就变得很急了。



    也正因为这样,盛隆帝最后会选择崔氏做突破口。



    因为他确实不打算将皇位交给唐王,那么崔氏就急需一根救命稻草。



    这才有了崔家女做皇后的计划。



    一切都确定得很急,不少人都觉得虞识算是捡漏了。



    事实证明,盛隆帝虽然养儿子当成了养蛊,但还是给了虞识不少的保障。



    尽最大可能的维持了江山社稷的稳定传承。



    只不过,虞识对于盛隆帝好最后那几句话的执念太深,好多东西都看不到了。



    一心只想做个好皇帝,做给盛隆帝看。呵呵



    就看虞识称为盛昌帝就看得出来,心思还是挺多的,盛世昌隆,昌在前,隆在后。



    盛昌帝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会像父皇那样,让孩子过得这般惨烈的。



    崔氏女年纪,容貌也不差,加上给盛昌帝带来了很多好处和势力,盛昌帝也是想过要好好待她,给她皇后该有的荣光。



    若是后来,没有崔氏一系列骚操作的话,他很可能会将皇后当成女儿养。



    盛昌帝一开始守孝三年,也有皇后太的原因,不宜圆房和传宗接代。



    当然,盛昌帝确实很忙。



    做了皇帝,他有太多欠缺的东西,需要一边学,一边管理朝政,还要跟几个兄弟斗智斗勇。



    确实心力交瘁。



    几位王爷回封地的路走得很慢,盛昌帝都登基很久了,他们都还没有回到封地。



    主要这一路,他们大部分人都还算安稳。



    速度慢,一来是为了计划,二来,是想要好好应付盛昌帝新帝上任的三把火。



    他们担心速度快了,会来不及反应,踩中陷阱。



    谁知,盛昌帝误会了盛隆帝的意思,愣是没有出。



    众王爷回到封地的王府时,人均一脸难以置信。



    他们就这么回来了?



    盛昌帝傻不拉几的在干什么呢?



    就算其他没有,暗龙卫也到他上了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