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盛昌帝篇六,着实辛苦啊

A+A-

    众王无法理解盛昌帝的脑回路。



    还真的等他们都到了封地,居然才开始动。



    帝都城的势力肯定是有损失的,毕竟新帝已定,鞭长莫及,但实际上伤不了根基。



    当然,他们这一路也是有遇到过危险的,甚至也有人在路上嗯出了事,但不得不承认,都不是来自于盛昌帝。



    夺嫡了这么多年,谁敢自己没负过人啊!



    除了盛昌帝,警惕其他对,还是都有不少别的敌人。嗯



    这些敌人不会考虑那么多,也不会放过一路上的绝佳会,到底还是有人成功的。



    而盛昌帝从早努力到晚,着实辛苦啊!



    众王一边看盛昌帝的笑话,一边也没有心慈软,做了很多的准备。



    比如选秀进后宫,安插棋子。



    再比如插大臣的替换。



    总有一些人要冒犯到盛昌帝,然后被撸了,这空出来的位置,得自己人补上去。



    顺便还能抢一下别人家的。



    再比如,拥兵自重,豢养私兵。



    虽然不至于明目张胆,但也没有太过隐藏。



    有一阵子,盛昌帝收到的藩王消息就从来没有好的。



    他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焦头烂额。



    也感觉到了什么是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只能,这么比起来,当年那被无视的日子,心翼翼夹缝求存的生活反而是好的。



    最重要的是,还有比较啊!



    太后只在做梦的时候做过,她的儿子当皇帝了。



    如今梦想成真,各种显摆和奢华的生活一下子就提上去了。



    以前被其他妃子压得太惨了,很多见过却不曾拥有的东西都要重新拥有,以此来满足曾经被欺负的憋屈。



    如果不是盛昌帝压着三年内不要铺张喜庆,估计太后早就已经开宫宴,炫耀她所得的一切,将曾经看不起她的人全部踩在脚下了。



    总得来,太后只有享受了。



    这一对比,盛昌帝更觉得自己辛苦了。



    好不容易将崔氏给出来的势力接收完毕,从唐王找到突破口,慢慢的稳住形势,将屁股下的龙椅坐稳。



    盛昌帝真的要绷不住了。



    不过,盛昌帝的运气是真的好,几个兄弟虽然将他视为眼中钉,但彼此之间还是敌人。



    确实被利用了互相制衡。



    短时间内愣是没法直接对盛昌帝造成伤害。



    盛昌帝更要感谢西商皇的算计,居然偷偷将唐王给灭了,虽然背了个锅,却威慑了其他王爷不敢动。



    之前回封地的路上也有人中招,无形之中替盛昌帝解决了竞争者。



    然后,时间越长越无法动,有的人之前受过伤,莫名其妙输了又心情不好,愣是没活太长。



    而盛昌帝三年守孝期还算安稳,让其他王爷找不到理由发动。



    不孝之名压下来,他们先天得输一步。



    这也是盛昌帝非要守孝三年的主要原因之一,让其他王不敢轻举妄动,他趁收拢皇权,同时要学习帝王之术一举多得,争取到了缓气的会。



    当然,这么好的主意不是盛昌帝能想出来的,而是姚仅衿提议的,盛昌帝别无他法,觉得不错就答应了。



    只不过,那时候的盛昌帝都不觉得自己能办到。



    



    后来才发现,累死了,根本没空想其他。



    而盛昌帝三年守孝期过后,藩王确实有异动。



    连续两年,好几个王爷都制造了一下事端,然后高喊口号行反叛之事,都被簪缨世家杜家给带兵平反了。



    至少,仗是打了的,远没有波及到帝都城来。



    盛昌帝虽然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彻夜难眠,最终却都是以胜利告终。



    而每次对付掉一个敌人,盛昌帝中的权利就要多一分,此消彼长,再对付剩下的就更加容易了。



    就这样,不过两年,仓促起事的王爷都折损了。



    剩下的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唐王是伸太长,被盛昌帝禁足在了王府,还没来得及起事。



    回到封地才多少年,哪可能几年就能跟皇权对抗了。



    唐王一家被屠之后,盛昌帝背了这口锅,但是也彻底坐稳了皇位,所有敌人都没了。



    而那个时候,盛昌帝已经没有了刚开始面对盛隆帝时的想法了。



    盛世昌隆,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哪怕他坐稳了龙椅,想做什么也是受制的。



    而且,很多时候他的想法并不切实际,确定实施还有可能让皇朝更加衰败。



    再后来,他的孩子越来越多,又进入夺嫡轮回,蓦然回首,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



    他也从有志的新帝,变成了老皇帝。



    开始有了皇帝晚年的一些担忧和无力。



    很多时候,盛昌帝都会开始想,至少,他是个中规中矩的皇帝。



    唯一的第一次叛逆,可能就是俪妃了。



    要他真的对俪妃一见钟情到如何情浓的地步,也没有。



    主要是俪妃出现的时间太好了。



    正是盛昌帝坐稳皇帝位置,可以意气风发的时候,加上选秀接连爆出一些不堪的内幕,还有太后让他强娶贤妃的郁闷。



    多重原因叠加起来,俪妃就很容易走近盛昌帝的心。



    每次看到俪妃,盛昌帝才觉得,他为了自己争取,为了自己而活。



    自然就会更加宠爱俪妃。



    而盛昌帝第一次对六公主,自己那个六女儿有深刻印象,是在那场宫宴上。



    被无限害徐婕妤产,从容不迫的证明自己清白,却也给太后面子,答应去瑞光寺祈福。



    甚至,他有种错觉,这个女儿有些迫不及待的去瑞光寺。



    盛昌帝也想着,瑞光寺清净些,就答应了让她去,果然是迫不及待的收拾了东西就走。



    让他派去送东西多送月银的太监都一路跟到了瑞光寺才完成任务。



    那一刻,盛昌帝出奇的复杂,总觉得这个女儿这日子有些眼熟。



    多像曾经的他啊!



    当然咯,那时候他是皇子,没人敢克扣他的月银和物资,六是公主,要比他惨多了。



    盛昌帝只是让人随便查查,就知道虞婔的月银和各种供应经常被人领走。



    罪魁祸首,就是三公主。



    盛昌帝也才知道,他宠爱的这个女儿,还有两副面孔。



    怕不是天生的皇家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