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请命屯田

A+A-

    望着这片白黄交织的田地,宋轩心里忍不住有些激动。

    这片土地上虽然没有种粮食,可荒野之中仍旧零星分散着许多的植物。

    根据宋轩学医时了解到的知识,那些植物在酸性土壤中是根本无法生存的。只有在碱性或中性土壤里面才能存活。

    他走到路边抓了一把土壤,捏在里揉了揉,感觉有些微微扎。

    打开随身携带的水囊,将水倒在地里,水往下渗的速度很慢,还隐隐泛着白沫。

    如此看来,这片地大概率是碱性土地没跑了。

    这片地靠近鱼嘴河,只要兴修水利,架起水车,到时候将这土地清洗中和改良一番,便极有可能变废为宝,把这些地变为风水宝地。

    而且这些土地虽然是在官府里,却是人人嫌弃。

    只要想办法把土地的归属权拿到自己里,那么到时候便能在这片地上源源不断地种出很多粮食。

    现在他有四百石粮食,算得上很多。到时候想想办法,要是能够把张金准备倒卖给塞外胡商的粮食都搞到,那就更好了。

    不过,哪怕是粮食堆成山,这么多人,也总有吃空的一天。

    开源节流,最重要的还是开源,要不断有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灾年粮食短缺的问题。

    这件事要下来多方打探,徐徐图之。

    事以密成,否则很容易出现荒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的场景。

    现在他虽然参了军,有了军功。

    可仍旧只是一个底层的兵。

    只有真正等他发展壮大起来,里有了兵权,有了地,有了粮,他才有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底气。

    想着想着,粮食已不知不觉运回了大湾村。

    四百石粮食不少,不过架不住人多力量大,没费多大功夫,粮食就被村民们用牛车、驴车独轮车一袋袋地搬回了宋轩家中。

    好在之前让芸兰叫匠人把房屋里里外外修葺了一遍,否则外面大雨家里雨,还真没办法储粮。

    等到他家里的粮仓很快被装满之后,便不得不把两间废弃的厢房打扫出来。

    最后,刚好把两个房间都装得满满当当。

    芸兰、猪宝儿和蝴蝶看到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往家里搬,脸上的笑容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个个跟着兴奋地忙前忙后,乐此不疲。

    这种满足、踏实、幸福的感觉,恐怕三人做梦也不敢奢求。

    以前,要是能见到米缸装满的情景,那就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可现在,她们居然看到家里的男主人,能够找回来这么多粮食,把整个房子都装满,这也太难以置信了。

    以后或许不用再吃黑面了,顿顿都有大米白面,而且是吃不完的那种。

    老天爷也太开恩了,叫她们遇见了宋轩。

    这一刻,她们似乎觉得乱世也不是那样乱了。

    忙完这些,村民们连口水都没喝便纷纷告辞。他们还要忙着开垦、秋播、浇水,农时很紧张。

    裴蛮子略作停留,得了命回墩里看看。宋轩让他寻了匹骡子,扛了几包粮食回墩里。

    墩里人要吃饭,那些流民也要吃饭。

    先前给那些流民烙饼子时,墩里的妇人便哀叹没有粮食了。

    送走裴蛮子,不多时又见金宝急急跑来,是村头有个老头儿要见他。

    宋轩来不及休息,又跟着金宝来到村头。

    只见一个老人穿着粗布麻衣蹲在田间地头,查看着什么。

    等到他走近,突然有个大汉一把用力拍在他的肩上,哈哈大笑道:“好你个宋轩,身竟如此了得。让你当个墩军甲长,竟带队杀、俘近四十个蛮子,你可知罪!”

    宋轩回头一看,原来是石虎这个家伙。

    他也是穿了一身常服,并没有穿军装。

    “见过石将军。”再仔细打量,那个老头果然是戚文祥。

    “见过戚大帅!”

    戚文祥点点头,在树下的石板上坐下,十分亲近随意。

    “宋轩,你医术无双,以换命之法,救了老夫。在新兵选拔会演上,你也是表现卓越,拔得头筹。按理,封你一个先锋官都是菜一碟,如今把你安排到大湾村做一个墩军,你可有埋怨?”

    宋轩行礼道:“不敢,做墩军仍是为国效力。”

    戚文祥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好,你能有这样的觉悟,老夫很是欣慰。”

    “前些日子,股蛮子破关而入,叫你们戍守墩台,这也是一项考验。如今蛮子已被驱逐剿杀得差不多了,长城缺口也已重新修固。

    你带队斩敌十七人,活捉蛮子十四人,功劳不,奏报已经呈送京师。

    本将作为北境主帅,有便宜行事之权,你,你想要什么赏赐?”

    石虎给他使了个眼色,接着道:“大帅,不如把他编入我的营中,给他个百户当当。”

    升任百户也还不错,但凭着宋轩的功劳,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不过成为石虎营中的百户,却和其余百户不同。

    虽然官职是百户,但地位和话语权完全不下于千户。

    而且成了戚大帅眼前的红人,以后升职加薪那就要容易许多了。这也是个大大的靠山。

    恐怕在大夏,没有比这更大的靠山了。白了,现在皇帝都依靠他呢。

    戚文祥眼睛一眯,微微点头道:“你的军功不,当个百户有些委屈你了,你意下如何?”

    宋轩一拱道:“大帅,多谢大帅与石将军好意,不过属下想留守大湾村,请大帅成全。”

    石虎眼睛瞪得比牛大:“你脑子傻了,真想当一辈子墩军?”

    宋轩心头一动,料想这正是好会,当即道:“大帅,将军,卑职有个不情之请。眼下秋播如火如荼,大湾村周边却又不少田地荒芜。如今国家缺粮,若大帅念卑职斩杀蛮子有些许微薄功劳,敢请大帅命在下在大湾村屯田一堡,为大帅分忧。”

    戚文祥眼睛一亮:“你要请命屯田?”

    石虎也是一脸奇怪地看向宋轩。

    虽然大夏本就是府兵戍卫制,也就是类似屯田制。

    可兵与兵也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兵都要屯田。

    而且管屯官白了和村正的职务属性差不多,一向是不太受重视的。

    各个军营,都是武艺优者为武将,武艺不精的才用来管屯。

    哪怕是杨家屯二堡的堡长陆大有,实际地位还不如营中的一些总旗。

    而且这些年来收成不好,如果每年完不成屯粮斛收的工作,还要受到严厉责罚的。

    在各地卫所,向来没有什么军官愿意请命去屯田,都希望拼命往营里奔个职位更高的武将职衔。

    没想到宋轩一身本领,如今杀了蛮子,立下这么大功劳。竟主动请命屯田。

    哪怕他此时开口求个石虎营中的副千户都可能被答应,这一举着实出乎了戚文祥的意料。

    “你真的要请命屯田?你为何想去管理屯堡?”

    宋轩诚恳地道:“屯田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只要屯田管理得当,那么可是百姓安居乐业,军队有粮可吃,战斗力大大加强。国家也能省下许多的钱粮,边防之计,莫善于此。

    如今我军不敌蛮子,百姓流离,社会动荡。很大原因便是屯田废弛,以致上官有忧劳之苦。

    卑职不才,愿请命为大帅分忧,为大夏分忧。”

    戚文祥心里大受震撼,他实在没想到,大湾村出来的一个墩军,竟能有这样的见识和觉悟。

    况且他武艺卓绝,颇具胆识。如此文武双全,腹有良谋的人,将来必是军中大才。

    “好,你有这个心思,实在难得,本帅便任命你为堡长!”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