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单打独斗,先让我三招吧!

A+A-

    在御书房前,冯笙差点撞倒李宣那一下本是故意的,但他的最终目的却不是为了进入御书房行刺赵彻。



    那时候他真正的目标是李宣,只是不知为何,当时竟放弃了出。



    被渗透的禁卫在宫门前拦住赵紫薇的车驾,不是要确认她的位置,更非将她当成了刺杀目标,而是想确定李宣是否在车上。



    真正能让那群禁卫放弃阻拦并放行的,不是因为赵紫薇的那句怒斥!



    而是王二棒的那句“公主与驸马”!



    公主与驸马同车,就明李宣身在车内,他的位置确认!



    放他们入宫,便是要留给冯笙亲自出。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会有个太监拦路,并将李宣带往冷宫附近的原因。



    赵彻根本没有移驾,太监出现就只是为了把他骗到此处。



    冯笙钳制住了李宣,赵彻身边除了负伤的元海之外,也就只有薛四祥一人。



    加上那些暗中已经叛逆的禁卫策应,赵亦凡若此时出,赵彻多半是凶多吉少。



    猎场围杀之时,有坂田龟一钳制元海,虎尸关的出其不意,赵彻本该死在当场。



    但因为李宣的出现打乱了这个计划,致使赵亦凡的计划只完成了一半。



    赵彻身边的忠臣虽死了大半,但他仍活着,西楚朝廷还能稳住。



    李宣两次救了赵彻的命,一次是在晋阳官驿,多格现身行刺之时。



    这次又在猎场临危救下了他,数度阻碍了赵亦凡的既定计划,以至于不得不先设法除去李宣。



    而杀一个李宣,对于冯笙来,或许并不困难。



    只是虎威军若还留着,这个“变数”就依然存在。



    但要是李宣入宫之后,赵彻遇刺身亡,李宣同时也死于禁卫之的话,那虎威军便是谋逆!



    朝廷下一步动作,必先是起兵剿灭平洲!



    若无意外,只要冯笙出杀了李宣,刚才离开的禁卫就会折返,并布置现场,造成李宣行刺后逃跑不力,被禁卫格杀当场的假象。



    与此同时,赵亦凡估计已经潜入宫城,只等李宣身亡的消息传到,便会出对身在御书房的赵彻展开致命刺杀!



    冯笙先杀李宣,后赶往御书房挡住元海和薛四祥,赵彻身边空虚无人,等同必死之境。



    如此一来,既除了李宣这个最重要的“变数”,又可借朝廷之力剿杀虎威军。



    等到朝廷因皇帝身亡而大乱,民心动摇之时,赵亦凡这个前朝太子再现身重返楚京,成功复国的几率就大很多。



    由始至终,自赵彻在猎场逃过一劫后,逆党的主要目标就变成了李宣,赵彻次之。



    而赵彻身边的近侍出现了叛逆,似乎也在预示着鸿德殿设局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暴露。



    刺客带走假密盒,极有可能不是返回自己的老巢,而是会去向一个栽赃的目标!



    赵彻和昆仑族以为用假密盒做诱饵,可以引出幕后之人,殊不知反中了对方的计谋。



    如果带走密盒之人,最终将追踪的禁卫引向一个不是主谋的“主谋”之处,那会发生什么?



    朝廷会认错对象,杀错人!



    至于那个可能遭遇栽赃的对象,李宣不用多想就可以猜出一二,不外乎就是柳家!



    如果杀带着假密盒,出现在柳家的地方并被禁军抓获,那柳氏一族便水洗都不清。



    柳风阳再造入狱,乃至灭门,朝廷将再无顶梁柱,千疮百孔之下,赵亦凡回归夺权,加上一些守旧派的支持,焉有不能复国之理?



    就算赵紫薇姐弟活着,亦独木难支。



    赵义匡年轻纨绔,尚无执掌皇权的能力,赵紫薇一介女流,可监国,但要想坐上皇位,震慑朝野,却俨然不现实。



    那结果就只有一个,赵彻身亡,则朝廷必将分崩离析!



    再者。



    就算西楚百姓一时间接受不了赵亦凡当权,只怕他亦想好了应对之策。



    冯笙提到了昆仑圣器,并承认当年与坂田龟一刺杀昆仑四尊者一事。



    那么显而易见,刺杀赵彻的同时。



    昆仑长老和云梓,以及皇甫俊兄妹也都是目标之一!



    只要拿下了云梓这个夜昆仑和大梁少君兄妹,理论上便可要挟昆仑族和梁帝承认赵亦凡的回归地位,乃至逼迫昆仑族交出圣器。



    一旦得到圣器,赵亦凡将无可阻挡,就算要灭了周边四国,也不在话下。



    原以为自赵彻在猎场逃过一劫,己方便占据了主动。



    



    却在冯笙透露出些许隐秘后,让李宣又顿感自己仍被玩弄于股掌之间,脸色不由暗沉起来。



    情势危殆,赵亦凡估计很快就会动行刺赵彻,令李宣再无半点心思再套冯笙的话。



    顿了顿后,赶在冯笙开口出当年与他和坂田龟一联之人前,打断道:“看来冯先生是胜券在握了,那多余的话本王也不想听了,就最后一个问题。”



    冯笙微叹,眯眼看着他,“问吧,老朽总该给你死个明白。”



    “御书房外之时,你的目标就是我。当时我虽已对你起疑,却认为你要杀的是皇帝。你本已经有了必杀我的会,为何不出?就算你当着皇帝的面杀了我,也无人能留下你。你犹豫了,还是有另外的想法?”



    “并非心软,老朽决定要做的事情,自先帝驾崩后,便再无人能阻拦,亦不会轻易改变。只是因为当时老朽感觉到你身上有伤,不愿占你便宜罢了。而以你的缜密,自是不难看穿老朽的身份。既知老朽在,你出宫之后必会想办法回来对付老朽。老朽便给你这个会!而你也找来了这几个帮,算对你公平了。”



    听此。



    李宣眼前一亮,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目光微动道:“哦?冯先生闻到我身上有药味,知道我负伤,故意放我离宫找帮,不愿占我便宜?如此看来,先生是一个讲规矩的人?”



    “算是吧!但你未免有些愚蠢,既知老朽名号,竟敢只带了这几个人?你虎威军再无能人,已衰弱至此了吗?当年李仕泯在时,虎威三部可是高遍布,猛将如云啊。”



    “这个就不劳烦冯先生费心了。不过你讲规矩,本王也不是个随便之人。以多打少,在你看来对本王公平。但本王亦不想占你便宜,愿与你单打独斗!”



    “什么?”



    冯笙听了,猛然惊讶了一下,失笑道:“娃娃,老朽没有听错吧?你要与我单打独斗?可知老朽比你年长不止一圈,虽风烛残年,但武功造诣非你可比,不出三招你必死无疑!你却还敢大言不惭?”



    李宣也笑道:“是啊,但谁叫本王不想占你便宜呢?明知不敌,且必死无疑,那又何必让身边的弟兄白白送死?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先生也了,你比本王大了不止一轮,算是老前辈了。不该先让本王三招吗?此乃江湖规矩。你这么讲规矩,应该不会拒绝吧?”



    冯笙又笑了:“可你不是不愿占老朽便宜吗?”



    李宣道:“那是规矩,不是便宜。”



    “哈哈,有意思!你这娃娃不过也罢,你的不无道理。按江湖规矩,老朽既为前辈,比你多练了几十年功夫,又怎能不让你三招?那就来吧!”



    “好!本王用暗器杀你,冯先生站着别动,只需出接下暗器即可,如何?”



    着,他缓缓掏出了藏在腰间的短坐火铳。



    “可!”



    冯笙倒是答应得极为干脆,点头笑道。



    他没有见过火铳,不知其威力,虽觉新奇,却并不认为那东西能伤他。



    要知道的一点是,冯笙除了拳脚、刀剑双绝之外,用暗器的法也是一绝。



    此时楚京之中,能稍微在暗器上与他有一比的,也就蔡坤一人。



    在看他来,李宣一个乳臭未干的后生又如何伤他?



    更别提杀他!



    无形间,便没有全身心应对。



    一旁的王二棒听此,却急了,忙道:“少帅,不可”



    但话没完,就被李宣一个冷冽的眼神镇住:“别废话,退开!不许动,懂吗?”



    他故意加重了“动”二字,似乎话中有话,目光不断闪烁。



    王二棒先是一怔,随后眉头一展,像是了然了什么,随即摆令退其余五人,道:“都退开!”



    接着。



    李宣抬起,枪口对准冯笙,道:“冯先生准备好了吗?”



    冯笙成竹在胸之色,“来吧!”



    “好!”



    话之间,李宣毫不犹豫扣动了扳。



    而身后的王二棒大呼:“动!”



    竟也跟着抬起了中的火铳。



    另外五人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王二棒也会跟着开火。



    可是少帅不是要单打独斗吗?



    但“动”便是下令,五人回过神,也不管其他,跟着举枪朝冯笙开火。



    砰砰



    一连六枪。



    令冯笙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堂堂魏王爷了要单打独斗,竟会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