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禅位诏书(两章合一章)

A+A-

    看他表现?



    陛下满脑门问号,他需要表现什么?



    朝中大权不在他,如今自己比傀儡还要像傀儡



    他想不到这祖宗有什么地方需要他来表现。



    像是看出了皇帝的茫然,姑娘满脸和善笑意,朝身后人挥挥爪。



    一份写好的禅位诏书就这么怼到他眼前。



    那上面清楚写着:朕在位十余载,佞臣不绝,幸有始祖之灵庇佑,危而复存。今有镇国王姜寂臣,品性敦厚,功均造物。朕虽寡昧,未达变通,自知己过,无有颜面继任天下之主。今便顺应天命,出逊别宫,禅位与镇国王姜寂臣。



    皇位保不住一事,陛下早已料想到。



    比起不清不楚死在这皇宫中,禅位一已经是很好了。



    禅位之后,他自居别宫,不用再做傀儡,也不用每日战战兢兢,只管享乐,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这皇位



    终究是没有落入贼人之,姜家人继位,百年之后他面见祖宗也不算愧对。



    而且,皇帝自知他确实没有经营好一个国家的能力。



    可这自知己过一



    “难不成这禅位诏书前还要朕写罪己诏不成!”



    姜安挑眉,疑惑歪头,一个反问道:“陛下觉得自己难道事事尽对吗?”



    太监尚且在他眼前晃悠呢。



    日日夜夜都在提醒陛下曾经是有多么的无能。



    而且,那些没有会走到他面前的枉死之人何其多!



    “陛下不写罪己诏,父亲如何为这些家族正名平反?”



    姑娘靠在椅子靠背,姿态松弛,仿佛胜券在握,“陛下您觉得呢?”



    皇帝哑声。



    他觉得?



    “朕要不行,你就不做了?”



    “不可能。”姜安望向他,一字一顿道。



    虽然是料想之中的答案,可陛下还是被气笑了。



    “也罢”



    不过就是一份罪己诏,如今那些史官还不知道把自己写成何等模样,再加一条又能如何。



    反正于历史而言,他已然是罪人。



    他走到御桌前,玉玺落在这份禅位诏书上的声音清脆。



    “别宫风景可还好?”



    把禅位诏书交给姜安,皇帝居然觉得心下一松,还有些想笑呢。



    姑娘扫了一眼鲜红色的玉玺印记,莞尔勾唇,“是不错的”



    “去了之后若是还想添置什么,大可找人传话于我。”



    皇帝啊不,齐王闻言不禁一乐,“朕我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听见你这般的好话。”



    真是稀奇。



    姜安起身向外走去,“我又不是天生的煞神”



    他既不是皇帝,起来也不过是这场权力之争的棋子,为难他作甚。



    出了乘龙殿,姑娘抻了个懒腰,“大功告成,回去睡觉!”



    这一转头



    “呃,爹?公主姑姑?”



    她呲牙一笑,爪子默默往身后藏了藏,“这么晚还没睡,遛弯呢?”



    南商公主只瞧着她笑,反倒是她爹白了她一眼。



    “你倒是挺勤奋”



    大晚上不好生睡觉,跑来乘龙殿。



    姑娘哒哒跑过去,凑近了她爹,还挺骄傲的承认了。



    “那是”



    “既然都没睡,那要不要吃点宵夜?”



    南商公主朝姜安眨眨眼睛,示意她赶紧跑。



    “好嘞!”



    姜安得了眼神,一溜烟的往还亮着烛火的御膳司跑去。



    姜寂臣要出口的话堵在嗓子眼,瞧着闺女欢快的背影,只能无奈叹了口气。



    老父亲难得抱怨,“都护着她,本王如今连她两句都插不上嘴了。”



    公主挑眉,看破不破。



    旁的人护着姑娘,他自己还不是亲自过来给这祖宗望风,生怕朝中言官得到风声弹劾。



    她只瞧了眼重新熄灭烛火的乘龙殿,悠悠念叨了一句,“估计之后会很忙”



    还是早点回去睡美颜觉的好。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原地就只剩下姜寂臣一人站着。



    见人都散了,观砚走上前来,“王爷,咱们可要回寝宫?”



    老父亲思忖片刻,却了句,“御膳司都准备了什么宵夜?”



    姑娘幼时吃东西控制不好量,明明肚子饱了也还要再塞几口。



    在用膳上,王府上下都没少跟着操心,更别提他这个做爹的。



    希望御膳司做的都是些好消化的膳食



    越想,某位老父亲越是不放心。



    “王爷宽心,孙管家孙大监回宫后,特意吩咐了御膳司一些姐的饮食习惯,御厨们人一本册子,都记着呢。”



    孙管家本就年迈,北地风雪重,两位主子都来了京都定居,自然是要把他也带上。



    如今他在宫中可气派的很,下掌管整个皇城的侍女太监用度,谁见了都要恭恭敬敬称上一声‘大监’。



    都鬼儿最是难缠,某些时候宫中这些宫人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才是最难搞的,按道理讲孙管家方入皇城并无根基在,便是段强硬,也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奈何他的背后还有一位煞神在,底下的太监不服气被姑娘撞见过一、两次。



    姜安直接带着他们去砍头的午门转了两圈,白虎趴在一旁看着,愣是将人吓尿了裤子才放回来。



    至此之后,无人不敢不尊孙大监。



    



    翌日朝堂上,



    早朝的时间已过,却始终没有人宣见,陛下也未曾露面。



    百官们在金銮殿前嘀嘀咕咕,眼神不住的往最前面站着的姜寂臣和姜安身上瞟。



    “县主”



    江凌扯扯姑娘的官袍,想要什么。



    只不过殿门大开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江凌只得重新站回百官之列中。



    走出来的是南商公主,她身边陪着的是陛下身边近侍太监。



    太监中两份圣诏



    只听‘哗啦’一声,圣诏展开,“奉天承运”



    气势一起,百官们都有些愣怔,不明白这是在做什么。



    前不久不是才宣过有功封赏的圣诏吗?



    “跪下”



    江凌耳边响起祈善渊的低声。



    “啊?”他有些没太听清。



    祈善渊表面上光风霁月,背地里用膝盖顶住江凌腿弯。



    ‘扑通’一声,后者跪得结实,一时间江凌脸都绿了。



    他跪,祈善渊也紧跟着跪下听旨



    此时文武百官也赶紧跟着年轻丞相的步伐,一个个跪得痛快。



    刹那之间,金銮殿前就只剩下姜寂臣和姜安站的笔直。



    宣旨太监宣的是早就准备好的那份皇帝罪己诏,上面清清楚楚记满了这些年陛下因为受制于谢家判下的冤假错案,念出来的那些名字中有许多都是多年前南商大家,那些官员的名字一个个熟悉的很。



    



    念到最后,还有一桩先皇时期的旧案也见了世。



    是当年先皇还未许名的十皇子及其母族全族。



    太监口中轻飘飘的‘无罪’二字时隔多年飘到了千里之外的胡晏耳中



    姜寂臣初闻时也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姑娘会这般费心费神的翻了多少年卷宗一个个找出来。



    罪己诏之后,是禅位诏书。



    这一切来得突然,甚至没有任何预兆,打了朝中百官一个措不及。



    众人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一片死寂中,只见姜安动了



    在百官注视下,向来视规矩、礼数如废纸的姜安一撩官袍,跪得洒脱。



    她低垂着眉眼,声音落在每一位官员耳畔,“臣姜安恭贺新帝继位,吾皇万安!”



    罢便要行叩拜大礼。



    姜寂臣拦住姑娘的胳膊,面色不虞。



    商量好的计划里可没这条,又给自己加戏!



    “起来!”



    他低声斥了一句。



    他的闺女,谁都不必跪。



    此间天地的任何束缚都不能困住她!



    见煞神都跪了,压根就没起来过的百官们赶紧对着姜寂臣高呼万岁。



    早朝结束,祈善渊缓步走出宫去。



    他瞧着长长宫墙,还有那些永远低垂着头不敢乱看的宫人,竟有几分不知今夕何是何年之感。



    王爷成了帝王,王府里的那个姑娘成了公主,他们日后要久居京都



    曾经北地的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日,又似乎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



    从来都从容淡定的祈公子有些茫然了



    明明路就在前方,可下一步该下脚在何处,他却犹豫了。



    “善渊!”



    他听见声音,回头瞧见的便是姜安蹦蹦跳跳跑过来。



    姑娘永远笑容明媚,似乎没有什么能困住她



    从前是,现下是,以后也会是。



    眼前亭亭玉立的姑娘和记忆里的团子重合,祈善渊突地笑了。



    他放弃眼前的路,转身抬脚走向姜安。



    每一步都走的格外坚定。



    时间在跑,似乎什么都变了又似乎什么都没变。



    他依旧是他,追随太阳的祈善渊。



    “今日别出宫了,我让御膳司准备了一整只烤羊,我们晚上吃!”



    “我哥和霍将军也在”



    “”



    祈善渊:“好。”



    不管姑娘些什么,他都只笑着应好。



    



    夜里,宫中笑声不断



    千里之外的地方,谢云山蹲在房顶往京都的方向看去。



    “哎”



    这是他今晚第不知道多少次叹息。



    被迫上了房顶的胡晏都听烦了。



    “等安稳下来,这里有地方官接,你我就能回去了。”



    别整日像个怨妇一般



    谢将军充耳不闻,只嘟囔着,“现在他们都该到京都了,那丫头不定都在宫中支起烧烤架子了!”



    姜安(捧着烤羊腿):你真相了。



    



    旧皇退位,新皇登基。



    百官们连退位的陛下一面都没见着,只听人已经在别宫舒舒服服待着了。



    有言官不信,还特意跑去拜见。



    回来时,他沉默的很。



    旁的人心中好奇,不住的问,那言官犹豫半晌只了句:“齐王瞧着面色都红润了不少!”



    姜安听闻此话时,没忍住笑出了声。



    齐王心中无琐事烦扰,整日悠哉悠哉好不快活,那气色自然就好了!



    反倒是公主姑姑,为着准备登基大典一事,脾气越来越不好,就连她这个美丽大方的可爱侄女儿都被抓去干活了。



    姑娘把脸凑近了酿酿,委屈巴巴,“你看看,我都有黑眼圈了!”



    酿酿认真端详姐的脸,“一会儿奴婢去太医署给姐带些美容养颜的膏回来”



    姜安咂巴咂巴嘴,眼珠子滴溜溜的转,“还是给公主姑姑送去吧。”



    “最好给爹也准备一份。”



    “再来点清热解毒的菊花茶!”



    她爹成了皇帝,可比在北地时忙了不知道多少。



    北地的将领还算好管,若是不服管教大不了打一顿就是;



    朝中这些官员特别是文官中的言官,你若要杖杀他,他反倒更来劲了,动不动就要撞柱而死,搞得她爹的新政推行费了老鼻子劲。



    早朝上,姜寂臣好几次气得直接拿茶盏砸过去。



    祈善渊作为丞相也劝过几次,这些老臣历经几朝,思想固化,一时间接受不了新政也是在所难免,陛下只需多用些时间



    时间,时间!



    可如今最缺的便是时间!



    打下来的国土几何,都等着下派官员经,战事太久国库空虚,还有西蜀和苍漠虎视眈眈盯着。



    哪一件不需要时间!



    听着乘龙殿中她爹暴跳如雷,姜安在门口探头探脑。



    “要不这事交给我?”



    煞神姜安又要重出江湖咯



    祈善渊‘呃’了老半天,也没出点什么来,反倒是她爹像是瞅见了什么宝贝一样。



    等姑娘走了,祈善渊才同陛下讲,“安安下没有轻重,陛下交给她也不怕明日早朝您没人可用?”



    她能把你半个朝堂都收拾干净!



    姜寂臣眉头微动,显然方才是没想到这一点。



    翌日早朝



    虽没有空了半个早朝,却也差不多了。



    言官之列就只剩下老头梗着脖子看向陛下,眼神谴责陛下的罪行。



    姜寂臣单撑额,瞪了眼还挺骄傲的祖宗。



    虽段简单了点,但胜在效果不错



    等那些反对的官员能从床上爬起来时,新政早就推行下去了。



    等看到新政之下的百姓生活渐好,新划入南商的城池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之相,他们自然也就闭嘴了。



    当然,言官还是要接着弹劾!



    所以,陛下御桌上又多了许多弹劾姜安的折子。



    这下,姜寂臣可不和他们讲什么狗屁的仁政了



    他的闺女,自己都不舍得一句重话,轮得到他们弹劾!



    那折子上写的没一句是他闺女!



    不是,就不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