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众人欢聚,故事继续…
A+A-
姑娘被这些言官弹劾的都快有了感情。
如今她在早朝上面对口水都快喷到自己脸上的言官们,满脸的淡然,时不时还附和点拨两句,态度简直不要太好。
不过,她也只有在面对言官时才有这般的好脾气。
若是其余六部官员插上一句嘴,定然是要被姜安用眼神先杀一遍的。
这些言官一个个都是耿直的,没什么党派,一腔热血就只为了国家;可其余官员却是不准的。
这般瞧着,更像是姑娘故意放纵了他们
她有这个好脾气,可坐上龙椅的姜寂臣却没有。
帝王听着这些个罪名,额头上的青筋蹦的欢,直接一摞折子砸下来,砸的金銮殿上寂静无声。
他冷笑一声,“看来诸位大人悠闲的紧啊!”
“朝中大事放任不管,倒是对朕的女儿开始管教起来!”
原本还激情输出的官员跪倒在地,像是还要什么
“即日起,供给御史司的补贴减半,诸位言官的俸禄也减半。”
什么!
言官惊诧抬头,显然都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局。
他们甚至都准备好被打板子,结果却扣了俸禄??
不然,陛下还是打臣的板子吧!
一位言官心中这般想,一时间也是这般出口。
高位的姜寂臣唇角扯着笑,笑眯眯的样子更让人害怕,“朕可是明君,不会随意打杀了谁,众爱卿大可放心。”
“不过如今国库空虚,爱卿们既然这般闲散,那就少发些俸禄,想来也是无事的。”
不给俸禄,比杀了我还难受啊!
本来言官俸禄就不多,他们一个个人见人嫌,又不像朝中其他官员还有别的来钱路子,便是两袖清风也不为过啊!
如今俸禄减半,那岂不是要让他们勒紧了腰带过日子?!
他们不怕当今天子震怒,反倒怕家中夫人同他们闹啊!
瞧着诸位大人一个个面如菜色,姜安没忍住‘啧啧’两声,真是惨啊!
此日之后,直到登基大典前,言官们都老实了许多。
知道这祖宗是陛下的掌上明珠,他们都恨不得绕道走。
这场面,让姑娘直呼惊奇!
她同他们斗了一两年的光景,都不及她爹一句减俸禄啊!
不过登基大典在即,天下大赦,俸禄自然也就恢复如常。
大典那日,姜安来了乘龙殿。
她穿着繁琐宫装,姣好面容施以淡妆,墨发是宫中嬷嬷盘的发髻,走路间簪上流苏叮叮当当发出清脆响声来。
她提着裙摆跨入殿中,探头探脑的样子格外灵动。
“在外面躲着作甚?”
殿内,姜寂臣声音传出,压着笑意。
有了她爹准许,姑娘这才哒哒跑过去。
站在她爹身后,瞧着镜中满身威严的帝王,她没忍住‘哇’了一声。
同样差不多的衣裳,穿在她爹身上那叫一个俊美,穿在齐王身上也就是个男的。
姜寂臣笑声低沉,显然是被闺女哄得开心。
约莫一炷香后,父女二人来到举办大典的金銮殿前宫门。
姜安本是要从侧边绕行,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却被老父亲拎着衣襟藏到自己身后去。
老父亲拍拍闺女的肩,“你就跟在我身后。”
大典礼官赶紧上前,“陛下,这不合”
侍奉陛下左右的孙大监眼神陡然一变,拉住人往后退,“合不合礼数,是陛下了算!”
陛下此事可以,那就是可以!
他家主子今日走的这条路,半数都是主子铺就的,别跟在身后,就是走在前面,主子也只会笑骂一句而已。
站在她爹身后,姜安眨巴着圆眸。
她乖巧站好,上整理着宫装,掩饰住心中的雀跃。
这就好像儿时在同窗面前秀爹一般,团子牵着她爹的大,拉着人到处炫耀。
看看,这是我爹!
我爹!
得到家人的偏爱,从来都是一件难以藏着掖着的事情。
姜安嘴角就没落下过!
“这么高兴?”
听着百级台阶之上,礼官扯着嗓子在大典祭词,老父亲抽空回头看了眼闺女。
“那是!”
姜安歪歪脑袋,笑得见牙不见眼,“一想到我爹要做皇帝,往后我闯了天大的祸都不怕,自然是高兴!”
“哈”
姜寂臣戳戳闺女额头,笑骂了一句,“从前闯祸也不见你害怕过!”
“嘿嘿”
父女二人笑了一阵,金銮殿前鼓声作响,这大典算是正式开始了
姜寂臣带着闺女一步步走上台阶,顶着天下众人的目光。
与姑娘亲近的一些人,满眼皆是意料之中的了然;言官则是两眼空空的装瞎。
至于那些来贺的他国使臣,则是心思各异。
宫门前,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的谢云山与胡晏并肩站着。
谢将军抬头瞧着一大一两道背影,突然眼眶有点热热的
“老狐狸,这算不算都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
胡晏在路上已经听了姜安让先皇帝也就是如今齐王立下罪己诏一事。
他全族的污名烟消云散了。
只要他想,胡晏可以不用再做胡晏了。
十皇子有宫中礼司将姜寂臣起的名字写进宗祠族谱。
他哑着嗓子回答谢云山的话,“结束了”
往后的南商,海晏河清。
将军瘪了嘴,反用老狐狸的衣袍擦眼泪,“真好。”
真好确实是真好!
可为什么要用我的衣裳!
胡晏黑了脸,从谢云山中抢回自己的衣角。
将军吸吸鼻子,“气!”
“将军,军师”
一位宫人走近,“二位快些上前吧,陛下要给二位论功行赏呢!”
眼圈通红的谢云山抬头,好家伙!
多少人的眼睛都聚在他和胡晏身上。
此刻,他的听力特别灵敏
“不是谢云山在这次战事中屡获奇功吗?”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啊??
谢云山(人已呆):他有感而发不行啊!
他感性不行吗!
“我的一世英明啊”他碎碎念。
胡晏哼笑,补刀:“省省吧,你压根没有。”
谢云山:
百级台阶之上,姑娘光明正大的嘿嘿偷笑。
等正主都走上前了,她也没停下来,成功收获谢云山幽怨的眼神一枚。
此时此刻,霍朗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老子刚才忍住了!
大典之前姜寂臣问过这些跟着他征战的麾下
霍夫人想要把裕福楼开到京都来,霍将军自然是不肯和夫人长久分居,他与谢云山一样,留在京都掌管城东大营的护国军,是帝王亲兵之首。
至于霍长明,他则领了宫中赤羽领军一职。
其余将军各自领兵去往新的边地驻扎,比起满是约束的京都,他们更喜欢在边塞跑马!
胡晏身子骨不太行,就算他想回北地待着,姜寂臣也是不同意的。
只不过他不确定挚友是想将身份公之于众,还是继续做护国军军师胡晏,便一直耽搁到今日。
路上胡晏回信姜寂臣,只是胡晏这个名字已经听习惯了,不愿再扔下。
反正就是这么个身体,能活到几时尚且不准,胡晏也没准备娶谁家的姑娘延绵后嗣。
全族声名已经洗清,他这根独苗苗在或是不在,没甚大不了。
就连官职,他也是不想领的。
做官确实是有些累的,帝王思前想后,就让他住在前朝,领了太学夫子一职。
不过他膝下子嗣就只有姜安一人,所以
大典前,知道消息的姑娘指了指,所以受伤的只有她吗??
南商公主经此一事后,自然是要再册封一级,公主之上只剩下长公主。
一国只能有一位长公主
姜安是不在意的,可老父亲却不想委屈了姑娘。
大典之上,帝王高坐上位,礼官太监高声读着这封关于姜安的册封诏书。
听完之后,不止姜安整个金銮殿前都是一片寂静。
姑娘瞅瞅里的圣诏,再瞅瞅隐隐有些骄傲的她爹。
镇国王?
她沿用了她爹的封号!
姜安挠挠脸,思绪飞上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笑。
她幼时初见爹时的壮志,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实现了!
还真继承上了她爹的家业!
“主子”
孙大监笑眯眯的,低声提醒姑娘,“该谢旨了!”
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个颁旨一个谢旨,趁这些多事的百官没反应过来,此事就算成了!
“哦”
姑娘按照孙管家的指点,乖乖站到她爹面前,她想‘谢谢爹’来着。
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让她咽了回去,“姜安谢过爹。”
这算正式了吧
不出意料
南商公主等人低声笑了笑。
就知道这姑娘才不会乖乖讲什么礼数。
什么父王父皇的,听着就生分!
姜寂臣眼中也尽是笑意,他虚扶了一下,“起来吧。”
“你是朕的女儿”
“赐你镇国二字,不是希望你子承父志、保家卫国,朕只愿你逍遥此生,恣意平安。”
这位帝王牵过闺女的,睥睨天下。
他将这份父亲的偏爱宣告天下
“朕在位一日,南商国运便强盛一日,便能护你一日。”
镇国二字,不在你守国,而是南商守护你。
同样的二字在姜安身上,由她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帝王的话之后,大典之上针落可闻。
祈善渊与宋慎等人率先俯身叩拜,其余百官追随。
这一日,只能听见百官山呼万安的声音。
阵阵山呼中,姜安扫视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一片安宁。
她向远处眺望,那是数不尽的山峦叠嶂
姜安的目光所及,尽是南商国土,尽是海晏河清。
大典结束,天色也暗了下来。
按照祖宗制度,该是一场宫宴才对,只不过新皇不喜这些个俗礼和应酬,只分赏了百官许多宫中吃食,让他们带回去同家人分享。
倒不是姜寂臣有多体贴,不过是突然想到
他们在团聚,不若让百官也回家团聚去!
霍夫人的裕福楼开了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帖,只等着大典过后便能营业。
不过今日楼中先要招待贵客!
姜安带着她爹溜出皇城前来赴宴,就连孙管家她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胡晏、谢云山、星桑还有善渊,包括留在京中还未启程离开的孟家兄弟等等一些军中将士
就连孤家寡人的吴鹤亭、言官老头,南商长公主一家所有人都在!
姜安推开裕福楼的门时,吵吵闹闹的席面没停,谢云山一抓着一个,赶紧将人按在椅子上。
他在席面间穿梭,叽叽喳喳着什么北地菜色,语调欢快。
嘈杂笑声中,姑娘左右看了一圈,也笑得圆眼眯起。
真好,所有人都在
(作者:这本书写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悲伤的故事,也算是我写过最温情的结局。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大结局才是最合适的,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随心吧!
接下来是一个作者的碎碎念
姜安,从一开始的角色到如今真的活在我心里的姑娘。从三岁到十三岁,我仔仔细细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年,她永远值得最好的,永远值得所有人偏爱。
她或许没有父亲和老狐狸那般心有城府、谋事如神,但姑娘做任何事的底气都来自于家人的偏爱。
她是张扬的,是恣意的。
每每想到‘姜安’二字,我的脑子里是衣带翻飞的少女在放肆大笑。
姑娘方才豆蔻年华,她的人生远不止于这篇我写下的终章,她会在她的世界里继续张扬成长。
整一年的时间算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一件事。
这本书陪诸君行至此路,愿笑口常开。
期待我们下次相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啊??
谢云山(人已呆):他有感而发不行啊!
他感性不行吗!
“我的一世英明啊”他碎碎念。
胡晏哼笑,补刀:“省省吧,你压根没有。”
谢云山:
百级台阶之上,姑娘光明正大的嘿嘿偷笑。
等正主都走上前了,她也没停下来,成功收获谢云山幽怨的眼神一枚。
此时此刻,霍朗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老子刚才忍住了!
大典之前姜寂臣问过这些跟着他征战的麾下
霍夫人想要把裕福楼开到京都来,霍将军自然是不肯和夫人长久分居,他与谢云山一样,留在京都掌管城东大营的护国军,是帝王亲兵之首。
至于霍长明,他则领了宫中赤羽领军一职。
其余将军各自领兵去往新的边地驻扎,比起满是约束的京都,他们更喜欢在边塞跑马!
胡晏身子骨不太行,就算他想回北地待着,姜寂臣也是不同意的。
只不过他不确定挚友是想将身份公之于众,还是继续做护国军军师胡晏,便一直耽搁到今日。
路上胡晏回信姜寂臣,只是胡晏这个名字已经听习惯了,不愿再扔下。
反正就是这么个身体,能活到几时尚且不准,胡晏也没准备娶谁家的姑娘延绵后嗣。
全族声名已经洗清,他这根独苗苗在或是不在,没甚大不了。
就连官职,他也是不想领的。
做官确实是有些累的,帝王思前想后,就让他住在前朝,领了太学夫子一职。
不过他膝下子嗣就只有姜安一人,所以
大典前,知道消息的姑娘指了指,所以受伤的只有她吗??
南商公主经此一事后,自然是要再册封一级,公主之上只剩下长公主。
一国只能有一位长公主
姜安是不在意的,可老父亲却不想委屈了姑娘。
大典之上,帝王高坐上位,礼官太监高声读着这封关于姜安的册封诏书。
听完之后,不止姜安整个金銮殿前都是一片寂静。
姑娘瞅瞅里的圣诏,再瞅瞅隐隐有些骄傲的她爹。
镇国王?
她沿用了她爹的封号!
姜安挠挠脸,思绪飞上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笑。
她幼时初见爹时的壮志,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实现了!
还真继承上了她爹的家业!
“主子”
孙大监笑眯眯的,低声提醒姑娘,“该谢旨了!”
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个颁旨一个谢旨,趁这些多事的百官没反应过来,此事就算成了!
“哦”
姑娘按照孙管家的指点,乖乖站到她爹面前,她想‘谢谢爹’来着。
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让她咽了回去,“姜安谢过爹。”
这算正式了吧
不出意料
南商公主等人低声笑了笑。
就知道这姑娘才不会乖乖讲什么礼数。
什么父王父皇的,听着就生分!
姜寂臣眼中也尽是笑意,他虚扶了一下,“起来吧。”
“你是朕的女儿”
“赐你镇国二字,不是希望你子承父志、保家卫国,朕只愿你逍遥此生,恣意平安。”
这位帝王牵过闺女的,睥睨天下。
他将这份父亲的偏爱宣告天下
“朕在位一日,南商国运便强盛一日,便能护你一日。”
镇国二字,不在你守国,而是南商守护你。
同样的二字在姜安身上,由她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帝王的话之后,大典之上针落可闻。
祈善渊与宋慎等人率先俯身叩拜,其余百官追随。
这一日,只能听见百官山呼万安的声音。
阵阵山呼中,姜安扫视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一片安宁。
她向远处眺望,那是数不尽的山峦叠嶂
姜安的目光所及,尽是南商国土,尽是海晏河清。
大典结束,天色也暗了下来。
按照祖宗制度,该是一场宫宴才对,只不过新皇不喜这些个俗礼和应酬,只分赏了百官许多宫中吃食,让他们带回去同家人分享。
倒不是姜寂臣有多体贴,不过是突然想到
他们在团聚,不若让百官也回家团聚去!
霍夫人的裕福楼开了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帖,只等着大典过后便能营业。
不过今日楼中先要招待贵客!
姜安带着她爹溜出皇城前来赴宴,就连孙管家她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胡晏、谢云山、星桑还有善渊,包括留在京中还未启程离开的孟家兄弟等等一些军中将士
就连孤家寡人的吴鹤亭、言官老头,南商长公主一家所有人都在!
姜安推开裕福楼的门时,吵吵闹闹的席面没停,谢云山一抓着一个,赶紧将人按在椅子上。
他在席面间穿梭,叽叽喳喳着什么北地菜色,语调欢快。
嘈杂笑声中,姑娘左右看了一圈,也笑得圆眼眯起。
真好,所有人都在
(作者:这本书写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悲伤的故事,也算是我写过最温情的结局。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大结局才是最合适的,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随心吧!
接下来是一个作者的碎碎念
姜安,从一开始的角色到如今真的活在我心里的姑娘。从三岁到十三岁,我仔仔细细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年,她永远值得最好的,永远值得所有人偏爱。
她或许没有父亲和老狐狸那般心有城府、谋事如神,但姑娘做任何事的底气都来自于家人的偏爱。
她是张扬的,是恣意的。
每每想到‘姜安’二字,我的脑子里是衣带翻飞的少女在放肆大笑。
姑娘方才豆蔻年华,她的人生远不止于这篇我写下的终章,她会在她的世界里继续张扬成长。
整一年的时间算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一件事。
这本书陪诸君行至此路,愿笑口常开。
期待我们下次相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啊??
谢云山(人已呆):他有感而发不行啊!
他感性不行吗!
“我的一世英明啊”他碎碎念。
胡晏哼笑,补刀:“省省吧,你压根没有。”
谢云山:
百级台阶之上,姑娘光明正大的嘿嘿偷笑。
等正主都走上前了,她也没停下来,成功收获谢云山幽怨的眼神一枚。
此时此刻,霍朗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老子刚才忍住了!
大典之前姜寂臣问过这些跟着他征战的麾下
霍夫人想要把裕福楼开到京都来,霍将军自然是不肯和夫人长久分居,他与谢云山一样,留在京都掌管城东大营的护国军,是帝王亲兵之首。
至于霍长明,他则领了宫中赤羽领军一职。
其余将军各自领兵去往新的边地驻扎,比起满是约束的京都,他们更喜欢在边塞跑马!
胡晏身子骨不太行,就算他想回北地待着,姜寂臣也是不同意的。
只不过他不确定挚友是想将身份公之于众,还是继续做护国军军师胡晏,便一直耽搁到今日。
路上胡晏回信姜寂臣,只是胡晏这个名字已经听习惯了,不愿再扔下。
反正就是这么个身体,能活到几时尚且不准,胡晏也没准备娶谁家的姑娘延绵后嗣。
全族声名已经洗清,他这根独苗苗在或是不在,没甚大不了。
就连官职,他也是不想领的。
做官确实是有些累的,帝王思前想后,就让他住在前朝,领了太学夫子一职。
不过他膝下子嗣就只有姜安一人,所以
大典前,知道消息的姑娘指了指,所以受伤的只有她吗??
南商公主经此一事后,自然是要再册封一级,公主之上只剩下长公主。
一国只能有一位长公主
姜安是不在意的,可老父亲却不想委屈了姑娘。
大典之上,帝王高坐上位,礼官太监高声读着这封关于姜安的册封诏书。
听完之后,不止姜安整个金銮殿前都是一片寂静。
姑娘瞅瞅里的圣诏,再瞅瞅隐隐有些骄傲的她爹。
镇国王?
她沿用了她爹的封号!
姜安挠挠脸,思绪飞上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笑。
她幼时初见爹时的壮志,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实现了!
还真继承上了她爹的家业!
“主子”
孙大监笑眯眯的,低声提醒姑娘,“该谢旨了!”
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个颁旨一个谢旨,趁这些多事的百官没反应过来,此事就算成了!
“哦”
姑娘按照孙管家的指点,乖乖站到她爹面前,她想‘谢谢爹’来着。
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让她咽了回去,“姜安谢过爹。”
这算正式了吧
不出意料
南商公主等人低声笑了笑。
就知道这姑娘才不会乖乖讲什么礼数。
什么父王父皇的,听着就生分!
姜寂臣眼中也尽是笑意,他虚扶了一下,“起来吧。”
“你是朕的女儿”
“赐你镇国二字,不是希望你子承父志、保家卫国,朕只愿你逍遥此生,恣意平安。”
这位帝王牵过闺女的,睥睨天下。
他将这份父亲的偏爱宣告天下
“朕在位一日,南商国运便强盛一日,便能护你一日。”
镇国二字,不在你守国,而是南商守护你。
同样的二字在姜安身上,由她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帝王的话之后,大典之上针落可闻。
祈善渊与宋慎等人率先俯身叩拜,其余百官追随。
这一日,只能听见百官山呼万安的声音。
阵阵山呼中,姜安扫视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一片安宁。
她向远处眺望,那是数不尽的山峦叠嶂
姜安的目光所及,尽是南商国土,尽是海晏河清。
大典结束,天色也暗了下来。
按照祖宗制度,该是一场宫宴才对,只不过新皇不喜这些个俗礼和应酬,只分赏了百官许多宫中吃食,让他们带回去同家人分享。
倒不是姜寂臣有多体贴,不过是突然想到
他们在团聚,不若让百官也回家团聚去!
霍夫人的裕福楼开了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帖,只等着大典过后便能营业。
不过今日楼中先要招待贵客!
姜安带着她爹溜出皇城前来赴宴,就连孙管家她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胡晏、谢云山、星桑还有善渊,包括留在京中还未启程离开的孟家兄弟等等一些军中将士
就连孤家寡人的吴鹤亭、言官老头,南商长公主一家所有人都在!
姜安推开裕福楼的门时,吵吵闹闹的席面没停,谢云山一抓着一个,赶紧将人按在椅子上。
他在席面间穿梭,叽叽喳喳着什么北地菜色,语调欢快。
嘈杂笑声中,姑娘左右看了一圈,也笑得圆眼眯起。
真好,所有人都在
(作者:这本书写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悲伤的故事,也算是我写过最温情的结局。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大结局才是最合适的,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随心吧!
接下来是一个作者的碎碎念
姜安,从一开始的角色到如今真的活在我心里的姑娘。从三岁到十三岁,我仔仔细细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年,她永远值得最好的,永远值得所有人偏爱。
她或许没有父亲和老狐狸那般心有城府、谋事如神,但姑娘做任何事的底气都来自于家人的偏爱。
她是张扬的,是恣意的。
每每想到‘姜安’二字,我的脑子里是衣带翻飞的少女在放肆大笑。
姑娘方才豆蔻年华,她的人生远不止于这篇我写下的终章,她会在她的世界里继续张扬成长。
整一年的时间算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一件事。
这本书陪诸君行至此路,愿笑口常开。
期待我们下次相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啊??
谢云山(人已呆):他有感而发不行啊!
他感性不行吗!
“我的一世英明啊”他碎碎念。
胡晏哼笑,补刀:“省省吧,你压根没有。”
谢云山:
百级台阶之上,姑娘光明正大的嘿嘿偷笑。
等正主都走上前了,她也没停下来,成功收获谢云山幽怨的眼神一枚。
此时此刻,霍朗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老子刚才忍住了!
大典之前姜寂臣问过这些跟着他征战的麾下
霍夫人想要把裕福楼开到京都来,霍将军自然是不肯和夫人长久分居,他与谢云山一样,留在京都掌管城东大营的护国军,是帝王亲兵之首。
至于霍长明,他则领了宫中赤羽领军一职。
其余将军各自领兵去往新的边地驻扎,比起满是约束的京都,他们更喜欢在边塞跑马!
胡晏身子骨不太行,就算他想回北地待着,姜寂臣也是不同意的。
只不过他不确定挚友是想将身份公之于众,还是继续做护国军军师胡晏,便一直耽搁到今日。
路上胡晏回信姜寂臣,只是胡晏这个名字已经听习惯了,不愿再扔下。
反正就是这么个身体,能活到几时尚且不准,胡晏也没准备娶谁家的姑娘延绵后嗣。
全族声名已经洗清,他这根独苗苗在或是不在,没甚大不了。
就连官职,他也是不想领的。
做官确实是有些累的,帝王思前想后,就让他住在前朝,领了太学夫子一职。
不过他膝下子嗣就只有姜安一人,所以
大典前,知道消息的姑娘指了指,所以受伤的只有她吗??
南商公主经此一事后,自然是要再册封一级,公主之上只剩下长公主。
一国只能有一位长公主
姜安是不在意的,可老父亲却不想委屈了姑娘。
大典之上,帝王高坐上位,礼官太监高声读着这封关于姜安的册封诏书。
听完之后,不止姜安整个金銮殿前都是一片寂静。
姑娘瞅瞅里的圣诏,再瞅瞅隐隐有些骄傲的她爹。
镇国王?
她沿用了她爹的封号!
姜安挠挠脸,思绪飞上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笑。
她幼时初见爹时的壮志,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实现了!
还真继承上了她爹的家业!
“主子”
孙大监笑眯眯的,低声提醒姑娘,“该谢旨了!”
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个颁旨一个谢旨,趁这些多事的百官没反应过来,此事就算成了!
“哦”
姑娘按照孙管家的指点,乖乖站到她爹面前,她想‘谢谢爹’来着。
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让她咽了回去,“姜安谢过爹。”
这算正式了吧
不出意料
南商公主等人低声笑了笑。
就知道这姑娘才不会乖乖讲什么礼数。
什么父王父皇的,听着就生分!
姜寂臣眼中也尽是笑意,他虚扶了一下,“起来吧。”
“你是朕的女儿”
“赐你镇国二字,不是希望你子承父志、保家卫国,朕只愿你逍遥此生,恣意平安。”
这位帝王牵过闺女的,睥睨天下。
他将这份父亲的偏爱宣告天下
“朕在位一日,南商国运便强盛一日,便能护你一日。”
镇国二字,不在你守国,而是南商守护你。
同样的二字在姜安身上,由她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帝王的话之后,大典之上针落可闻。
祈善渊与宋慎等人率先俯身叩拜,其余百官追随。
这一日,只能听见百官山呼万安的声音。
阵阵山呼中,姜安扫视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一片安宁。
她向远处眺望,那是数不尽的山峦叠嶂
姜安的目光所及,尽是南商国土,尽是海晏河清。
大典结束,天色也暗了下来。
按照祖宗制度,该是一场宫宴才对,只不过新皇不喜这些个俗礼和应酬,只分赏了百官许多宫中吃食,让他们带回去同家人分享。
倒不是姜寂臣有多体贴,不过是突然想到
他们在团聚,不若让百官也回家团聚去!
霍夫人的裕福楼开了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帖,只等着大典过后便能营业。
不过今日楼中先要招待贵客!
姜安带着她爹溜出皇城前来赴宴,就连孙管家她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胡晏、谢云山、星桑还有善渊,包括留在京中还未启程离开的孟家兄弟等等一些军中将士
就连孤家寡人的吴鹤亭、言官老头,南商长公主一家所有人都在!
姜安推开裕福楼的门时,吵吵闹闹的席面没停,谢云山一抓着一个,赶紧将人按在椅子上。
他在席面间穿梭,叽叽喳喳着什么北地菜色,语调欢快。
嘈杂笑声中,姑娘左右看了一圈,也笑得圆眼眯起。
真好,所有人都在
(作者:这本书写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悲伤的故事,也算是我写过最温情的结局。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大结局才是最合适的,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随心吧!
接下来是一个作者的碎碎念
姜安,从一开始的角色到如今真的活在我心里的姑娘。从三岁到十三岁,我仔仔细细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年,她永远值得最好的,永远值得所有人偏爱。
她或许没有父亲和老狐狸那般心有城府、谋事如神,但姑娘做任何事的底气都来自于家人的偏爱。
她是张扬的,是恣意的。
每每想到‘姜安’二字,我的脑子里是衣带翻飞的少女在放肆大笑。
姑娘方才豆蔻年华,她的人生远不止于这篇我写下的终章,她会在她的世界里继续张扬成长。
整一年的时间算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一件事。
这本书陪诸君行至此路,愿笑口常开。
期待我们下次相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啊??
谢云山(人已呆):他有感而发不行啊!
他感性不行吗!
“我的一世英明啊”他碎碎念。
胡晏哼笑,补刀:“省省吧,你压根没有。”
谢云山:
百级台阶之上,姑娘光明正大的嘿嘿偷笑。
等正主都走上前了,她也没停下来,成功收获谢云山幽怨的眼神一枚。
此时此刻,霍朗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老子刚才忍住了!
大典之前姜寂臣问过这些跟着他征战的麾下
霍夫人想要把裕福楼开到京都来,霍将军自然是不肯和夫人长久分居,他与谢云山一样,留在京都掌管城东大营的护国军,是帝王亲兵之首。
至于霍长明,他则领了宫中赤羽领军一职。
其余将军各自领兵去往新的边地驻扎,比起满是约束的京都,他们更喜欢在边塞跑马!
胡晏身子骨不太行,就算他想回北地待着,姜寂臣也是不同意的。
只不过他不确定挚友是想将身份公之于众,还是继续做护国军军师胡晏,便一直耽搁到今日。
路上胡晏回信姜寂臣,只是胡晏这个名字已经听习惯了,不愿再扔下。
反正就是这么个身体,能活到几时尚且不准,胡晏也没准备娶谁家的姑娘延绵后嗣。
全族声名已经洗清,他这根独苗苗在或是不在,没甚大不了。
就连官职,他也是不想领的。
做官确实是有些累的,帝王思前想后,就让他住在前朝,领了太学夫子一职。
不过他膝下子嗣就只有姜安一人,所以
大典前,知道消息的姑娘指了指,所以受伤的只有她吗??
南商公主经此一事后,自然是要再册封一级,公主之上只剩下长公主。
一国只能有一位长公主
姜安是不在意的,可老父亲却不想委屈了姑娘。
大典之上,帝王高坐上位,礼官太监高声读着这封关于姜安的册封诏书。
听完之后,不止姜安整个金銮殿前都是一片寂静。
姑娘瞅瞅里的圣诏,再瞅瞅隐隐有些骄傲的她爹。
镇国王?
她沿用了她爹的封号!
姜安挠挠脸,思绪飞上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笑。
她幼时初见爹时的壮志,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实现了!
还真继承上了她爹的家业!
“主子”
孙大监笑眯眯的,低声提醒姑娘,“该谢旨了!”
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个颁旨一个谢旨,趁这些多事的百官没反应过来,此事就算成了!
“哦”
姑娘按照孙管家的指点,乖乖站到她爹面前,她想‘谢谢爹’来着。
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让她咽了回去,“姜安谢过爹。”
这算正式了吧
不出意料
南商公主等人低声笑了笑。
就知道这姑娘才不会乖乖讲什么礼数。
什么父王父皇的,听着就生分!
姜寂臣眼中也尽是笑意,他虚扶了一下,“起来吧。”
“你是朕的女儿”
“赐你镇国二字,不是希望你子承父志、保家卫国,朕只愿你逍遥此生,恣意平安。”
这位帝王牵过闺女的,睥睨天下。
他将这份父亲的偏爱宣告天下
“朕在位一日,南商国运便强盛一日,便能护你一日。”
镇国二字,不在你守国,而是南商守护你。
同样的二字在姜安身上,由她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帝王的话之后,大典之上针落可闻。
祈善渊与宋慎等人率先俯身叩拜,其余百官追随。
这一日,只能听见百官山呼万安的声音。
阵阵山呼中,姜安扫视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一片安宁。
她向远处眺望,那是数不尽的山峦叠嶂
姜安的目光所及,尽是南商国土,尽是海晏河清。
大典结束,天色也暗了下来。
按照祖宗制度,该是一场宫宴才对,只不过新皇不喜这些个俗礼和应酬,只分赏了百官许多宫中吃食,让他们带回去同家人分享。
倒不是姜寂臣有多体贴,不过是突然想到
他们在团聚,不若让百官也回家团聚去!
霍夫人的裕福楼开了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帖,只等着大典过后便能营业。
不过今日楼中先要招待贵客!
姜安带着她爹溜出皇城前来赴宴,就连孙管家她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胡晏、谢云山、星桑还有善渊,包括留在京中还未启程离开的孟家兄弟等等一些军中将士
就连孤家寡人的吴鹤亭、言官老头,南商长公主一家所有人都在!
姜安推开裕福楼的门时,吵吵闹闹的席面没停,谢云山一抓着一个,赶紧将人按在椅子上。
他在席面间穿梭,叽叽喳喳着什么北地菜色,语调欢快。
嘈杂笑声中,姑娘左右看了一圈,也笑得圆眼眯起。
真好,所有人都在
(作者:这本书写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悲伤的故事,也算是我写过最温情的结局。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大结局才是最合适的,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随心吧!
接下来是一个作者的碎碎念
姜安,从一开始的角色到如今真的活在我心里的姑娘。从三岁到十三岁,我仔仔细细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年,她永远值得最好的,永远值得所有人偏爱。
她或许没有父亲和老狐狸那般心有城府、谋事如神,但姑娘做任何事的底气都来自于家人的偏爱。
她是张扬的,是恣意的。
每每想到‘姜安’二字,我的脑子里是衣带翻飞的少女在放肆大笑。
姑娘方才豆蔻年华,她的人生远不止于这篇我写下的终章,她会在她的世界里继续张扬成长。
整一年的时间算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一件事。
这本书陪诸君行至此路,愿笑口常开。
期待我们下次相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啊??
谢云山(人已呆):他有感而发不行啊!
他感性不行吗!
“我的一世英明啊”他碎碎念。
胡晏哼笑,补刀:“省省吧,你压根没有。”
谢云山:
百级台阶之上,姑娘光明正大的嘿嘿偷笑。
等正主都走上前了,她也没停下来,成功收获谢云山幽怨的眼神一枚。
此时此刻,霍朗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老子刚才忍住了!
大典之前姜寂臣问过这些跟着他征战的麾下
霍夫人想要把裕福楼开到京都来,霍将军自然是不肯和夫人长久分居,他与谢云山一样,留在京都掌管城东大营的护国军,是帝王亲兵之首。
至于霍长明,他则领了宫中赤羽领军一职。
其余将军各自领兵去往新的边地驻扎,比起满是约束的京都,他们更喜欢在边塞跑马!
胡晏身子骨不太行,就算他想回北地待着,姜寂臣也是不同意的。
只不过他不确定挚友是想将身份公之于众,还是继续做护国军军师胡晏,便一直耽搁到今日。
路上胡晏回信姜寂臣,只是胡晏这个名字已经听习惯了,不愿再扔下。
反正就是这么个身体,能活到几时尚且不准,胡晏也没准备娶谁家的姑娘延绵后嗣。
全族声名已经洗清,他这根独苗苗在或是不在,没甚大不了。
就连官职,他也是不想领的。
做官确实是有些累的,帝王思前想后,就让他住在前朝,领了太学夫子一职。
不过他膝下子嗣就只有姜安一人,所以
大典前,知道消息的姑娘指了指,所以受伤的只有她吗??
南商公主经此一事后,自然是要再册封一级,公主之上只剩下长公主。
一国只能有一位长公主
姜安是不在意的,可老父亲却不想委屈了姑娘。
大典之上,帝王高坐上位,礼官太监高声读着这封关于姜安的册封诏书。
听完之后,不止姜安整个金銮殿前都是一片寂静。
姑娘瞅瞅里的圣诏,再瞅瞅隐隐有些骄傲的她爹。
镇国王?
她沿用了她爹的封号!
姜安挠挠脸,思绪飞上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笑。
她幼时初见爹时的壮志,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实现了!
还真继承上了她爹的家业!
“主子”
孙大监笑眯眯的,低声提醒姑娘,“该谢旨了!”
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个颁旨一个谢旨,趁这些多事的百官没反应过来,此事就算成了!
“哦”
姑娘按照孙管家的指点,乖乖站到她爹面前,她想‘谢谢爹’来着。
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让她咽了回去,“姜安谢过爹。”
这算正式了吧
不出意料
南商公主等人低声笑了笑。
就知道这姑娘才不会乖乖讲什么礼数。
什么父王父皇的,听着就生分!
姜寂臣眼中也尽是笑意,他虚扶了一下,“起来吧。”
“你是朕的女儿”
“赐你镇国二字,不是希望你子承父志、保家卫国,朕只愿你逍遥此生,恣意平安。”
这位帝王牵过闺女的,睥睨天下。
他将这份父亲的偏爱宣告天下
“朕在位一日,南商国运便强盛一日,便能护你一日。”
镇国二字,不在你守国,而是南商守护你。
同样的二字在姜安身上,由她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帝王的话之后,大典之上针落可闻。
祈善渊与宋慎等人率先俯身叩拜,其余百官追随。
这一日,只能听见百官山呼万安的声音。
阵阵山呼中,姜安扫视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一片安宁。
她向远处眺望,那是数不尽的山峦叠嶂
姜安的目光所及,尽是南商国土,尽是海晏河清。
大典结束,天色也暗了下来。
按照祖宗制度,该是一场宫宴才对,只不过新皇不喜这些个俗礼和应酬,只分赏了百官许多宫中吃食,让他们带回去同家人分享。
倒不是姜寂臣有多体贴,不过是突然想到
他们在团聚,不若让百官也回家团聚去!
霍夫人的裕福楼开了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帖,只等着大典过后便能营业。
不过今日楼中先要招待贵客!
姜安带着她爹溜出皇城前来赴宴,就连孙管家她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胡晏、谢云山、星桑还有善渊,包括留在京中还未启程离开的孟家兄弟等等一些军中将士
就连孤家寡人的吴鹤亭、言官老头,南商长公主一家所有人都在!
姜安推开裕福楼的门时,吵吵闹闹的席面没停,谢云山一抓着一个,赶紧将人按在椅子上。
他在席面间穿梭,叽叽喳喳着什么北地菜色,语调欢快。
嘈杂笑声中,姑娘左右看了一圈,也笑得圆眼眯起。
真好,所有人都在
(作者:这本书写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悲伤的故事,也算是我写过最温情的结局。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大结局才是最合适的,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随心吧!
接下来是一个作者的碎碎念
姜安,从一开始的角色到如今真的活在我心里的姑娘。从三岁到十三岁,我仔仔细细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年,她永远值得最好的,永远值得所有人偏爱。
她或许没有父亲和老狐狸那般心有城府、谋事如神,但姑娘做任何事的底气都来自于家人的偏爱。
她是张扬的,是恣意的。
每每想到‘姜安’二字,我的脑子里是衣带翻飞的少女在放肆大笑。
姑娘方才豆蔻年华,她的人生远不止于这篇我写下的终章,她会在她的世界里继续张扬成长。
整一年的时间算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一件事。
这本书陪诸君行至此路,愿笑口常开。
期待我们下次相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啊??
谢云山(人已呆):他有感而发不行啊!
他感性不行吗!
“我的一世英明啊”他碎碎念。
胡晏哼笑,补刀:“省省吧,你压根没有。”
谢云山:
百级台阶之上,姑娘光明正大的嘿嘿偷笑。
等正主都走上前了,她也没停下来,成功收获谢云山幽怨的眼神一枚。
此时此刻,霍朗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老子刚才忍住了!
大典之前姜寂臣问过这些跟着他征战的麾下
霍夫人想要把裕福楼开到京都来,霍将军自然是不肯和夫人长久分居,他与谢云山一样,留在京都掌管城东大营的护国军,是帝王亲兵之首。
至于霍长明,他则领了宫中赤羽领军一职。
其余将军各自领兵去往新的边地驻扎,比起满是约束的京都,他们更喜欢在边塞跑马!
胡晏身子骨不太行,就算他想回北地待着,姜寂臣也是不同意的。
只不过他不确定挚友是想将身份公之于众,还是继续做护国军军师胡晏,便一直耽搁到今日。
路上胡晏回信姜寂臣,只是胡晏这个名字已经听习惯了,不愿再扔下。
反正就是这么个身体,能活到几时尚且不准,胡晏也没准备娶谁家的姑娘延绵后嗣。
全族声名已经洗清,他这根独苗苗在或是不在,没甚大不了。
就连官职,他也是不想领的。
做官确实是有些累的,帝王思前想后,就让他住在前朝,领了太学夫子一职。
不过他膝下子嗣就只有姜安一人,所以
大典前,知道消息的姑娘指了指,所以受伤的只有她吗??
南商公主经此一事后,自然是要再册封一级,公主之上只剩下长公主。
一国只能有一位长公主
姜安是不在意的,可老父亲却不想委屈了姑娘。
大典之上,帝王高坐上位,礼官太监高声读着这封关于姜安的册封诏书。
听完之后,不止姜安整个金銮殿前都是一片寂静。
姑娘瞅瞅里的圣诏,再瞅瞅隐隐有些骄傲的她爹。
镇国王?
她沿用了她爹的封号!
姜安挠挠脸,思绪飞上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笑。
她幼时初见爹时的壮志,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实现了!
还真继承上了她爹的家业!
“主子”
孙大监笑眯眯的,低声提醒姑娘,“该谢旨了!”
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个颁旨一个谢旨,趁这些多事的百官没反应过来,此事就算成了!
“哦”
姑娘按照孙管家的指点,乖乖站到她爹面前,她想‘谢谢爹’来着。
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让她咽了回去,“姜安谢过爹。”
这算正式了吧
不出意料
南商公主等人低声笑了笑。
就知道这姑娘才不会乖乖讲什么礼数。
什么父王父皇的,听着就生分!
姜寂臣眼中也尽是笑意,他虚扶了一下,“起来吧。”
“你是朕的女儿”
“赐你镇国二字,不是希望你子承父志、保家卫国,朕只愿你逍遥此生,恣意平安。”
这位帝王牵过闺女的,睥睨天下。
他将这份父亲的偏爱宣告天下
“朕在位一日,南商国运便强盛一日,便能护你一日。”
镇国二字,不在你守国,而是南商守护你。
同样的二字在姜安身上,由她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帝王的话之后,大典之上针落可闻。
祈善渊与宋慎等人率先俯身叩拜,其余百官追随。
这一日,只能听见百官山呼万安的声音。
阵阵山呼中,姜安扫视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一片安宁。
她向远处眺望,那是数不尽的山峦叠嶂
姜安的目光所及,尽是南商国土,尽是海晏河清。
大典结束,天色也暗了下来。
按照祖宗制度,该是一场宫宴才对,只不过新皇不喜这些个俗礼和应酬,只分赏了百官许多宫中吃食,让他们带回去同家人分享。
倒不是姜寂臣有多体贴,不过是突然想到
他们在团聚,不若让百官也回家团聚去!
霍夫人的裕福楼开了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帖,只等着大典过后便能营业。
不过今日楼中先要招待贵客!
姜安带着她爹溜出皇城前来赴宴,就连孙管家她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胡晏、谢云山、星桑还有善渊,包括留在京中还未启程离开的孟家兄弟等等一些军中将士
就连孤家寡人的吴鹤亭、言官老头,南商长公主一家所有人都在!
姜安推开裕福楼的门时,吵吵闹闹的席面没停,谢云山一抓着一个,赶紧将人按在椅子上。
他在席面间穿梭,叽叽喳喳着什么北地菜色,语调欢快。
嘈杂笑声中,姑娘左右看了一圈,也笑得圆眼眯起。
真好,所有人都在
(作者:这本书写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悲伤的故事,也算是我写过最温情的结局。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大结局才是最合适的,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随心吧!
接下来是一个作者的碎碎念
姜安,从一开始的角色到如今真的活在我心里的姑娘。从三岁到十三岁,我仔仔细细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年,她永远值得最好的,永远值得所有人偏爱。
她或许没有父亲和老狐狸那般心有城府、谋事如神,但姑娘做任何事的底气都来自于家人的偏爱。
她是张扬的,是恣意的。
每每想到‘姜安’二字,我的脑子里是衣带翻飞的少女在放肆大笑。
姑娘方才豆蔻年华,她的人生远不止于这篇我写下的终章,她会在她的世界里继续张扬成长。
整一年的时间算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一件事。
这本书陪诸君行至此路,愿笑口常开。
期待我们下次相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怎么这么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啊??
谢云山(人已呆):他有感而发不行啊!
他感性不行吗!
“我的一世英明啊”他碎碎念。
胡晏哼笑,补刀:“省省吧,你压根没有。”
谢云山:
百级台阶之上,姑娘光明正大的嘿嘿偷笑。
等正主都走上前了,她也没停下来,成功收获谢云山幽怨的眼神一枚。
此时此刻,霍朗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老子刚才忍住了!
大典之前姜寂臣问过这些跟着他征战的麾下
霍夫人想要把裕福楼开到京都来,霍将军自然是不肯和夫人长久分居,他与谢云山一样,留在京都掌管城东大营的护国军,是帝王亲兵之首。
至于霍长明,他则领了宫中赤羽领军一职。
其余将军各自领兵去往新的边地驻扎,比起满是约束的京都,他们更喜欢在边塞跑马!
胡晏身子骨不太行,就算他想回北地待着,姜寂臣也是不同意的。
只不过他不确定挚友是想将身份公之于众,还是继续做护国军军师胡晏,便一直耽搁到今日。
路上胡晏回信姜寂臣,只是胡晏这个名字已经听习惯了,不愿再扔下。
反正就是这么个身体,能活到几时尚且不准,胡晏也没准备娶谁家的姑娘延绵后嗣。
全族声名已经洗清,他这根独苗苗在或是不在,没甚大不了。
就连官职,他也是不想领的。
做官确实是有些累的,帝王思前想后,就让他住在前朝,领了太学夫子一职。
不过他膝下子嗣就只有姜安一人,所以
大典前,知道消息的姑娘指了指,所以受伤的只有她吗??
南商公主经此一事后,自然是要再册封一级,公主之上只剩下长公主。
一国只能有一位长公主
姜安是不在意的,可老父亲却不想委屈了姑娘。
大典之上,帝王高坐上位,礼官太监高声读着这封关于姜安的册封诏书。
听完之后,不止姜安整个金銮殿前都是一片寂静。
姑娘瞅瞅里的圣诏,再瞅瞅隐隐有些骄傲的她爹。
镇国王?
她沿用了她爹的封号!
姜安挠挠脸,思绪飞上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笑。
她幼时初见爹时的壮志,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实现了!
还真继承上了她爹的家业!
“主子”
孙大监笑眯眯的,低声提醒姑娘,“该谢旨了!”
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个颁旨一个谢旨,趁这些多事的百官没反应过来,此事就算成了!
“哦”
姑娘按照孙管家的指点,乖乖站到她爹面前,她想‘谢谢爹’来着。
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又让她咽了回去,“姜安谢过爹。”
这算正式了吧
不出意料
南商公主等人低声笑了笑。
就知道这姑娘才不会乖乖讲什么礼数。
什么父王父皇的,听着就生分!
姜寂臣眼中也尽是笑意,他虚扶了一下,“起来吧。”
“你是朕的女儿”
“赐你镇国二字,不是希望你子承父志、保家卫国,朕只愿你逍遥此生,恣意平安。”
这位帝王牵过闺女的,睥睨天下。
他将这份父亲的偏爱宣告天下
“朕在位一日,南商国运便强盛一日,便能护你一日。”
镇国二字,不在你守国,而是南商守护你。
同样的二字在姜安身上,由她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帝王的话之后,大典之上针落可闻。
祈善渊与宋慎等人率先俯身叩拜,其余百官追随。
这一日,只能听见百官山呼万安的声音。
阵阵山呼中,姜安扫视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一片安宁。
她向远处眺望,那是数不尽的山峦叠嶂
姜安的目光所及,尽是南商国土,尽是海晏河清。
大典结束,天色也暗了下来。
按照祖宗制度,该是一场宫宴才对,只不过新皇不喜这些个俗礼和应酬,只分赏了百官许多宫中吃食,让他们带回去同家人分享。
倒不是姜寂臣有多体贴,不过是突然想到
他们在团聚,不若让百官也回家团聚去!
霍夫人的裕福楼开了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帖,只等着大典过后便能营业。
不过今日楼中先要招待贵客!
姜安带着她爹溜出皇城前来赴宴,就连孙管家她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胡晏、谢云山、星桑还有善渊,包括留在京中还未启程离开的孟家兄弟等等一些军中将士
就连孤家寡人的吴鹤亭、言官老头,南商长公主一家所有人都在!
姜安推开裕福楼的门时,吵吵闹闹的席面没停,谢云山一抓着一个,赶紧将人按在椅子上。
他在席面间穿梭,叽叽喳喳着什么北地菜色,语调欢快。
嘈杂笑声中,姑娘左右看了一圈,也笑得圆眼眯起。
真好,所有人都在
(作者:这本书写到这里,应该就算结束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悲伤的故事,也算是我写过最温情的结局。
其实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大结局才是最合适的,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随心吧!
接下来是一个作者的碎碎念
姜安,从一开始的角色到如今真的活在我心里的姑娘。从三岁到十三岁,我仔仔细细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年,她永远值得最好的,永远值得所有人偏爱。
她或许没有父亲和老狐狸那般心有城府、谋事如神,但姑娘做任何事的底气都来自于家人的偏爱。
她是张扬的,是恣意的。
每每想到‘姜安’二字,我的脑子里是衣带翻飞的少女在放肆大笑。
姑娘方才豆蔻年华,她的人生远不止于这篇我写下的终章,她会在她的世界里继续张扬成长。
整一年的时间算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一件事。
这本书陪诸君行至此路,愿笑口常开。
期待我们下次相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