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希望的种子

A+A-

    解缙蹲在鱼缸边上,好奇地打量着放在凳子上的鱼缸,还伸摸了一下。

    “先生,这应该是琉璃做的吧,可是为何如此的晶莹剔透啊?”

    明朝是有琉璃的,偶尔也会烧出玻璃。

    但是技术不成熟,基本上都有杂质。这种纯纯透明的玻璃却是很少见。

    “这个是玻璃,跟琉璃的烧制技术差不多,稍微复杂一些而已,咱们今天不研究琉璃和玻璃。”

    “解纶,去打一桶水过来。”

    自从认识了朱元璋,朱吾适能让别人动的工作,绝对不会自已动。

    解纶乖乖地打来一桶水,按照朱吾适的指示,将水倒进鱼缸中。

    朱吾适拿起一个筷子,插入水中。

    “你们两个过来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

    解缙和解纶凑过去,瞪大了眼睛。

    “先生,筷子怎么弯了?”

    解缙惊呼出声。

    朱吾适将筷子拿出来,解缙再看,依然是笔直的。

    朱吾适又将筷子插进水里,又完了。

    反复几次,朱吾适将筷子递给好奇的解缙。

    “这个,就是光的折射。”

    接下来,朱吾适又跟他们一起做了孔成像的实验。

    最后就到了重头戏了。蒸汽。

    朱吾适心翼翼地将蒸汽原理演示模型摆放好。

    倒上水,点着火。

    没多久,水就开始沸腾。

    又过了一会儿,在活塞的带动下,轮子开始转动。

    越来越快。

    自从轮子开始转动,解缙和解纶就瞪大双眼,惊讶地合不拢嘴了。

    “先生,这”

    解缙已经惊讶到不出话了。

    “这个原理很简单的,生活中也很常见,解纶应该是见过的。”

    “我?”

    解纶不可置信地指着自已,他可以确定,自已真的没有见过如此神奇的东西。

    “你没有见过烧水吗?水开始沸腾的时候,壶盖是不是会动?”

    解纶仔细回忆父亲烧水喝茶时的场景。

    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拍大腿,兴奋地喊道。

    “先生的没错,水开的时候壶盖就会不停的动,跟壶身碰撞还会发出响声呢。”

    “对的,那个原理跟这个是一样的,水开了会沸腾,产生气体,你们也看到了,这个气体会顶的壶盖动,也会顶的这个活塞运动,活塞又回带着轮子一起动。”

    “如果这个轮子是马车的轮子,那马车是不是不需要马就可以动了呢?”

    原理都告诉你们了,以后能不能造出蒸汽车和蒸汽船,就看你们和老六的了。

    “不可思议,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就是物理,怎么样,喜欢先生带着你们玩儿吗?”

    解缙头点地跟鸡啄米似的。

    “你们要记住了,学习不是闭门造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适用于任何的学科。”

    “先生再多送你们一句话,生活处处皆学问。你们要牢记在心。”

    今天的课外实验课相当的成功。

    给大明的两个读书人带来的震撼相当的大。

    解缙自从开始做第一个实验,脸儿上就一直充着血。

    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他有多兴奋了。

    “解缙,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我问你的那些问题吗?”

    解缙用力地点头回道。

    “先生,学生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记住那些问题,你会在知识的海洋里找到答案。”

    “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带领人类,征服天空和大海。”

    希望的种子种下了,能不能生根发芽,就看解缙有多聪明,多努力了。

    就老六那个脑子,一些简单的东西,他看着图纸能造出来,但是过于复杂精密的东西,他就不行了。

    想要用科技改变大明,就必须给他找一些高智商的助力。

    有些东西,脑子不够是真的玩儿不明白。

    朱吾适自已数学成绩就很差,但是他有个同学,一学就会。高考数学考40多分跟玩儿一样。

    做了一上午实验,时间过的很快。

    朱吾适陪着兄弟两个吃了午饭,就让他们午休去了。

    早睡早起,每天午休一会儿,这些好习惯要保持。

    “先生,我一定会努力的。”

    解缙躺在床上,看着站在床前的朱吾适,眼神坚定。

    “我相信你。”

    解缙睡觉了,朱吾适轻轻脚地退出了房间。

    朱吾适觉得自已在大明就类似一个精神导师,先知,领路人的角色。

    他很满意现在的身份,吃穿不愁,美女相伴,还没有风险。

    等到以后朱雄英当了皇帝,那就更爽了。

    那个时候朱棣应该已经是欧洲王了。

    老二就当日本王吧。反正他们一样的变态。

    就是这个名字怪怪的,像是欢迎大家来搞的样子。

    老五可以当个美洲王。

    刚好可以去搞搞足球,南美洲动植物资源那么丰富,老了以后还可以当生物学家。

    老七。

    这个不好办,实在不行只能让他去当印度王了。

    都一样的脑回路异于常人,就是不知道他顶不顶得住恒河水。

    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是人才啊。

    一路胡思乱想着,朱吾适来到了大明皇家步行街。

    今天他不用上课,学生们要学儒家经典的。

    不学是不行的,毕竟大明的读书人都是看着儒家经典长大的。

    王虎看到朱吾适过来了,赶紧迎上去。

    “大人,您看我最近是不是瘦了点儿。”

    朱吾适疑惑地看着他。

    “你瘦不瘦跟我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完才想起来,是自已让城管减肥的啊。

    再仔细看了一下王虎,确实瘦了点儿。

    “不错,没有让我失望,继续保持。”

    得到表扬的王虎笑的都快看到扁桃体了。

    步行街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应天府毕竟是大明的京城,南来北往的人很多。

    步行街已经成了来到应天府必打卡的地方了。

    几个店铺看了一下,把需要补的货记录一下,朱吾适就回去了,最近事儿还挺多的。

    店铺要进货,蔬菜大棚要搞,拍卖行建成了,还没想好拍卖啥呢。

    弄点儿现代工艺品,然后当成宝石啥的卖?

    感觉有点儿不道德啊。

    一大堆事儿,头疼啊。

    越想越头疼,朱吾适干脆转身又回了步行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