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蔬菜大棚

A+A-

    当你没有思路的时候,你就需要放松一下了,别让自已的思想总是绷着。

    朱吾适将正在忙活的婉清叫到后院。

    一个多时后,朱吾适神清气爽地走在大明皇家步行街上。

    真是个好天气啊,路上的行人怎么也如此的可爱呢?

    烦心事儿?哪有什么烦心事儿!

    朱吾适回到家,先给几个店铺补了货。

    然后就去了市区,拍卖行的事儿不急,眼看着就是常茂儿子的满月酒了,礼物还没有准备呢。

    朱吾适来到金店,买了一个做工精美的长命锁。

    然后又去玩具店买了一些玩具。

    都是益智类的玩具。

    希望常茂的儿子别像自已老爹一样傻吧!

    准备好了礼物,又买了一大堆各种蔬菜种子,和蔬菜大棚需要的塑料纸。

    玻璃暖房是别想了。

    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现在可没空研究玻璃。

    先解决应天府和周围百姓冬天的取暖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大明是有棉花的,只是并没有推广,朱吾适已经告诉了朱元璋棉衣棉被的好处,还送了他很多条。

    等到明年春天,就会开始推广棉花种植了,但是前几年产量肯定不会很高的,毕竟民以食为天。

    没有解决粮食问题之前,就算朝廷大力推广,也没多少人愿意种棉花的。

    到时候朱吾适准备高价收购,然后加工成棉衣棉被,放在应天府售卖。

    这样应该也能提高百姓种棉花的积极性了。

    至于今年冬天,去上买几吨棉衣就行了呗。

    那些黑心棉做的棉衣批发价很低的。

    到时候高价卖给有钱人。

    想想等到冬天,出了逛街的有钱人,个个穿着东北大花袄,有点儿意思。

    等到后世东北大花袄再流行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审美果然就是一个圈啊。

    这一圈的范围还很大,直接干到了六百多年前。

    带着一大堆东西,朱吾适又来到了大明。

    一场秋雨一场寒,大明应天府今天正在下雨。

    朱吾适穿着飞行夹克,牛仔裤,马丁靴出现在朱元璋面前的时候。

    朱吾适就知道,这个老登又羡慕了。

    “贤弟啊,你这一身,怎么来着,酷,对了,就很酷啊。”

    果然不出朱吾适所料,朱元璋又羡慕了。

    朱吾适掏出墨镜戴上,随后又摘了下来。

    本来下雨天色就暗,戴上墨镜啥也看不到了。

    将墨镜挂在胸前,微微挺胸。

    “我本来就很酷啊,羡慕啊?”

    “给咱也来一身儿呗。”

    朱元璋围着朱吾适转圈,爱不释地抚摸着飞行夹克。

    “去去去,搞得跟个基佬似的。找你家蔡蔡给你买去。”

    朱元璋最近好久没去了,蔡总有事儿没事儿就给朱吾适打电话,问朱元璋为啥不去找她了,是不是喜新厌旧了。

    朱吾适都推朱元璋在忙,等忙完这一阵就去找她。

    “确实好久没去找咱的蔡蔡的,正好今天没啥事儿,干脆今天就去?”

    朱元璋想到蔡总那丰腴的身材,变化多端的姿势,心头一热,恨不得现在就飞过去。

    朱吾适一想也行,反正今天下雨,蔬菜大棚也没法儿搞,干脆就让朱元璋去吧。

    不过他自已是懒得去的,人家去翻云覆雨的,他跟着算怎么回事儿。

    朱元璋跟朱吾适约定好接他的时间,就迫不及待去找蔡总切磋武艺了。

    如果朱吾适不去接他,他在现代就回不来了。

    朱元璋走后,朱吾适带着侍卫去了老六那里。

    大明的路也太难走了,一下雨到处都是泥浆,水泥路迫在眉睫了啊。

    据华夏的电动三轮可以拆下来打包运到美国,然后再安装的。

    朱吾适觉得有必要搞几辆,以后补货也方便。

    搞个带棚子的,自已阴天下雨的也方便出行。

    为啥去找老六呢,因为老六的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旁边就是皇庄,好大一片地都是朱元璋的。

    朱吾适准备将蔬菜大棚建在这里,趁着下雨,先把图纸啥的给老六送过去,让他研究一下,等雨过天晴了就可以直接开始建设了。

    朱吾适刚到研究院,就被朱吾适给拉住了。

    “叔父,那个耐火泥已经研究成功了,马上就可以量产了。”

    老六一脸的兴奋之色。

    “干得好,回头买煤球炉和煤球的时候让他们告诉所有人,这些都是你老六的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做出来的,你也算是名垂青史了。

    朱吾适拍着老六的肩膀给他画大饼。

    老六恨不得当场给他磕一个。

    鬼知道当他朱元璋的儿子压力有多大。

    衣食住行是不缺的,但是精神压力大啊。

    想当个纨绔王爷,那就得做好天天被朱元璋打的准备。

    想做点儿自已感兴趣的,也是万万不能的。

    一切道路都得按照朱元璋规划好的做。

    做的好那是本分,做不好,就得着遗臭万年吧。

    就像老二,可不就是遗臭万年了嘛。

    现在能做着自已感兴趣的事儿,还能为大明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出力,青史留名也很简单。

    真是爽到飞起啊。

    朱吾适将蔬菜大棚的资料交给老六。

    “这个冬天能不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就看你的了。回头我让老朱将旁边的皇庄拨给你,你再招一批精于农事的人过来。”

    “缺钱了就去找你爹要,就算我让你去的。”

    “不过嘛,等到煤球炉和煤球开始售卖,应该暂时就不缺钱了。”

    搞研究是个无底洞,在真正产品热卖之前,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多的。

    这也是为啥朱吾适要先搞娱乐会所和步行街的原因。

    就算你是皇帝,没有钱,照样啥也干不成。

    崇祯没有军费,不就吊死在煤山上了嘛。

    想到钱,朱吾适突然就有了个不错的计划。

    从老六那里出来,朱吾适一边向拍卖行走,一边让人去找王德发过来。

    不用怕找不到,他这些个侍卫都是从锦衣卫出来的。

    别的地方不一定,但是锦衣卫想在应天府找个人,那可是分分钟的事儿。

    朱吾适以前就看过一个故事。

    是朱元璋的一个大臣,有一天心情不佳,在自已家里唉声叹气的。

    第二天上朝,朱元璋笑眯眯地问他。

    “爱卿昨晚为何心情不好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