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贞观三年

A+A-

    王远的爵位、勋位达到了从二品,自己的功劳实在是压不住了,别墅的牌匾改成了灞县公府。



    王远下令大摆三天流水席,整个别墅顿时一片喜气洋洋。



    别墅前的广场上摆了数十桌,别墅内的院中也摆了十几桌。



    百姓无论高低贵贱,只要来上一句祝福的话,就可以吃顿饱饭,没有一人不称赞灞县公是一个大善人。



    这三天就连老皇帝和李二都时常来蹭饭,就连李纲、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秦琼、尉迟恭等一众朝中大佬也跟着前来祝贺。



    当然这些人是不可能在别墅外用餐,院中的十几桌才是三品以下官员用餐的地方。



    李二曾问王远:“王爱卿,你如此这般是否有些招摇了?”



    王远笑道:“陛下,微臣就是在显摆,气气那些世家之人,他们若是出更好,臣正想着下一步如何收拾他们。等打完突厥,陛下必须将他们铸钱的权力收回来,铸钱只能由朝廷或者皇家掌控。”



    李二心中也清楚,以前老皇帝将铸造钱币的权力分发下去,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也导致民间的钱币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劣币,若是任由他们发展下去,必定会脱离朝廷掌控,一旦出现大乱子,将一发不可收拾,如今自己中有兵有粮,自然要收回来。



    贞观三年,正月十八,募集的士兵渐渐到位,百骑、特种兵、海军特战队的选拔开始正常进行,比前几年推迟了将近三个月。



    这次的选拔与往年不一样了,先从五千人中挑出各项成绩比较突出的五百人,这五百人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才能补充到各队。



    选拔的时间较长,恐怕赶不上再次出海的时间了。



    选拔的事情交给李君羡和尉迟宝琳俩货,王远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首先是学堂的开学,进行了重新分班,一些勋贵家的子女以前就读过书,不适会再从一二年级开始学习,经过考试后,分为一到五年级。



    孙思邈以蛤蚧为主药研制出来三种药方,只差临床实验了。王远也用三只蛤蚧配以各种药材各泡了一坛酒。



    正月二十,趁着退朝王远进宫到立政殿见到了李二和长孙皇后。



    见礼过后,王远明来意:“陛下,孙神医以蛤蚧为主药研制出来三个药方,还请陛下派人寻找患有气疾之人,让孙神医用以临床试验,找出一个最适合皇后的方子。”



    李二闻言大喜:“好!朕即刻颁布诏令,寻找患有气疾之人!”



    长孙皇后也非常高兴,开口道:“这次多亏了弟弟,回去之后帮我感谢一下孙神医。”



    “放心吧,皇后姐姐,这些都是应该的。”



    王远喝了口茶,继续道:“陛下,微臣这次来,还有件大事启奏,就是活字印刷已经准备妥当,这几天就让人开始建厂,微臣带来一套活字印刷的模具,还请陛下过目。”



    “快,呈上来!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觐见!”



    “喏!”



    很快,许家兄弟抬了一个箱子进来,放到地上连忙行礼:“参见陛下、皇后殿下!”



    李二摆道:“免礼。”



    着起身走过去观看,王远道:“打开箱子!”



    许大栓掏出钥匙,将箱子上的一把大锁打开,打开箱子,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的一整套活字印刷工具。



    王远取出两块陶制的字模,递给李二,道:“陛下请看,这便是字模,两头各以阴刻正字和阳刻反字的方式雕刻,便于排和纠错。”



    李二把玩着字模道:“好!王爱卿给朕展示一下!”



    王远将字模放到八仙桌上,仔细挑选排列,箍紧之后,让宫女取来一张白纸裁开。



    从箱子里拿出油墨刷到字模上,印在白纸上,一连印了五张。



    给李二和长孙皇后一人一张,道:“陛下、皇后姐姐,请看!”



    二人看着纸上的字,只见上面写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李二道:“不错,只是字有些,朕看的有些不习惯,不过也不耽误研读,还能节省纸张。”



    这时,张阿难进来道:“陛下,各位相公到了!”



    “快宣!”



    众人进来行礼:“参见陛下、皇后殿下!”



    王远也行礼道:“见过各位相公!”



    



    李二高兴地道:“诸卿免礼,都来看看,此乃何物?”



    众人围了上去,看到了那几张纸,上面的字方方正正,笔划纤细。



    杜如晦道:“贤侄,这不就是你作的那篇陋室铭吗?有点你那硬笔书写的样子,若非戴着眼镜,老夫都看不清楚。”



    房玄龄看到了一旁的印刷工具,再一对比那几张纸上的字迹,那就是一个模子印刷下来的,开口问道:“陛下,这是印刷出来的?”



    李二点头道:“然也。”



    王远笑道:“是印刷的,但并非雕印刷,各位相公且看。”



    完,王远又印了几张,接着将字模拆开,重新排列,刷上油墨,又印刷了几张。



    众人拿起来观看,只见上面写道: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灞灞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王远搞了个恶作剧,将李白改成了灞灞,不过并不影响整篇的意境。



    “好诗!好诗!”众人赞道。



    李二笑骂道:“都看看,这子把自己写的有多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信不信朕打断你的腿?”



    “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王远捂着脑门苦笑道:“不就是一首诗吗?各位相公只看到了诗,难道没看出这印刷的妙处?”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仔细查看那套印刷工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