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胡同的早晨

A+A-

    接过奶奶给她的一斤六两肉票,钱她没接,她妈留下的钱还在她里呢!



    韩昭昭捏着薄薄的两张肉票,差点忍不住流下口水。



    没看到肉,看到肉票也馋人!



    今年七月份京城刚刚实行猪肉限量供应,京城户口的老百姓,每人每月发放八两肉票。



    这是继五五年实行城镇户口粮油票证供应以来的第二次票证供应。



    直至五九年,国家会陆续实行副食品购物票证,六一年会发行工业券、布票棉花票,彻底进入全国购物基本全部凭票购买的票证时代。



    她奶里有钱,都是她爸妈以前给的生活费,虽然不知道现在还剩多少,但依她奶过日子的仔细劲,应该不下三四百块钱。



    韩昭昭想把她妈留下的钱给她奶收着,老太太坚决不接,什么她长大了,也该学着管家了。



    以后每个月都要去供销社副食店买供应,让她跟着胡同里的邻居们去排队抢购。



    老太太自知上班后时间不自由,没办法请假出来,也怕耽误事,买不到供应证上的物资,影响祖孙俩的日常生活。



    既使不太放心孙女年纪就肩负起家里采买的事,可也没办法,只能放试着让孙女多锻炼锻炼。



    好在孙女可以跟着胡同里的奶奶大娘们一起去,有熟人照应着,她还能放心点。



    送走上班的奶奶,韩昭昭提了个篮子,篮子里又放了两条布袋,揣上钱票就锁门溜达着上了街。



    这个时间段正是大家上班上学的点儿,胡同里几个院子的大门都敞开着,大人孩子都匆匆忙忙的往外走。



    有推着自行车的中年人青年人:“红军,大兵,走啦,上班了!”



    有坐在自行车大梁上的孩子:“妈妈,我好像忘带课本了!”



    “看同桌的,要迟到了!整天光知道疯跑,丢三落四的毛病总也改不了,我看你就是欠收拾!”



    也有三两成群结队上学的半大少男少女:“建设,王军吃了没?到点该走了,再磨蹭该迟到了!”



    “娟子,翠,莲,快点,就等你们了!”



    也有呼唤伙伴一起出门买菜的老太太们的招呼声在院子里传来:



    “杨嫂子,收拾好没,去市场了!”



    “来了来了,等我一会儿,我锁上门。”



    沉寂了一夜的井水胡同热闹起来,大人叫孩子闹,满是老百姓的生活气息。



    韩昭昭可不愿意跟着熟人一起出门,紧走几步,加入上班上学的队伍。



    “张爷爷,金锁叔,银锁叔,早上好!吃了吗您呐?”



    “薛大爷,薛大娘早上好!上班去呀您?”



    “牛大爷,李大爷,钱大爷早上好!您几位都上班去呀?”



    韩昭昭一路走一路嘴巴不停,跟上班的邻居们打着招呼。



    “昭昭,吃了吗?有时间没见你来家玩了,这是干嘛去?”



    “吃了,您吃了吗?我去买菜!以后少不了上门麻烦您。”



    韩昭昭笑眯眯的回着话,边聊边往外走。



    “昭昭,你干什么去?”牛民,三子几个男孩子背着书包叮铃哐当的追上来,后面是牛莲、李翠、李燕和张春玲几个女孩子。



    “民哥,三子哥,莲姐,你们上学去呀?



    我去菜市场买点菜,这不是我奶去上班没功夫,我家这个月的票券还没用呢!”



    莲:“那你赶紧去吧!别放过期没法用了浪费掉。



    到了地方心点儿,把钱票收好,市场人多别丢了。”



    牛莲不放心的嘱咐韩昭昭,这孩子个子是不矮,可是年纪真不大,真让人挺担心的。



    



    三子也唠叨,“昭昭,你晚会再去,等着胡同里的大人一起走,也能有个照应。”



    韩昭昭:就是不想和她们一起走,她才掐着点早出门的。



    “我要去买肉,去晚了怕是没肥肉了。我奶了,家里大油没了,还等着买肥肉炼油呢!



    胡同里大多都月初就把肉票花出去了,奶奶大娘们去市场晚,我跟着她们会耽误事的。



    你们放心吧,我奶给我缝了内口袋,钱票我收的好好的,不会丢了的。



    我就买点肉,买完我就往家跑,不会出事的,你们也快走吧,别迟到了!”



    三子一声哀嚎,“快走,我们要迟到了!”



    一群孩子甩开腿就跑,斜背着的书包里也不知道装了些啥,一路发出叮铃哐啷的声音渐渐远去。



    “走个路也没个正形!”韩昭昭一脸慈祥的笑容,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背影,在心里暗想。



    走在大街上,人流如潮,车流如海,无论男女,每个人身上都充满了朝气,热情澎湃!



    这是个充满希望和理想的新社会!



    无数张陌生的面孔从眼前掠过,韩昭昭没有看到一张面孔上有疲惫不堪,忧愁失望等负面情绪存在。



    这种气氛也影响到了韩昭昭,她也抛下了心里的担忧,微笑着走向她记忆中的东单菜市场。



    半个时后,韩昭昭才走到地方。其实依她的脚程,连二十分钟也用不上。



    谁让她好奇心重呢!这可是五十年代的京城啊!后世连照片资料都很少能看到的时代,有着最古老纯朴的古城风貌,她能不好好看看吗?



    她一路走,一路欣赏,如果不是还有理智存在,这时又是人潮汹涌的早班时间,到处都是人,韩昭昭都想取出她的数码摄像,把这个充满朝气的京城街景拍录下来。



    这是她在前世繁华的大都市都看不到的风景,没有时尚的服饰下疲惫不堪,没有精致妆容下的焦虑和压力。



    这时代的人没有胖子,大多身体削瘦,满身都是精气神。



    街上自行车叮铃铃的车铃一阵阵谱成一曲悦耳的音乐,人们欢快的笑声呼啸而过,组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不时快速穿过的老式公交车,也变得笨拙可爱,偶尔驶过的黑色轿车和绿色吉普车更给这喧闹的街头增加了一抹抹亮色。



    老京城的街头真的很美!



    到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这是一座古老又生勃勃的都市!



    韩昭昭一边欣赏一边惊叹,进了东单市场,又给了她一种新的震撼!



    谁这个年代物资匮乏的?



    这里闹哄哄的到处都是人!卖货的,买货的,熙熙攘攘,挤挤挨挨,简直堪比后世的农村年集。



    韩昭昭一路往里走,一路观察,一路听着老京城人讨价还价。



    “您这大白菜多少钱一斤,买的多给不给送货?萝卜多少钱一斤,便宜点我多秤几个!”



    “白菜两分钱一斤,萝卜两分五,对不住您嘞,今儿带来的菜不多,没法给您送货。



    现在都这个价,没法便宜,我们走十几里路担上来不容易,卖给您的都是包心结实的好菜。



    您一看就是体面人儿,肯定不会跟咱们老农民讲究这一厘半厘的钱儿。



    您要是买的多,我也给您实在点,再搭您一把萝卜缨子,您看怎么样?”



    “卖干菜嘞,茄子干、豆角干、葫芦干,萝卜缨子,五分钱一斤,一斤一大包嘞!”



    “卖南瓜大白薯嘞,三分钱一斤,管饱顶饿省粮食!”



    “卖绿豆黄豆玉米粒嘞!”



    “芝麻花生红豆嘞!”



    “老乡,您这花生怎么卖的?看着不怎么实诚,能不能便宜点啊?”



    ps:感谢老铁们的支持!加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