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东城菜市场

A+A-

    “老乡,把这绿豆给我秤一斤。”



    “得嘞,秤头高高的,给您装布袋子里,麻烦承惠两毛钱!”



    “冬储大白菜,土豆便宜卖!”



    菜市场入口是流动摊区,卖货的多是郊区老百姓。韩昭昭听着叫卖声顿时来了精神,她的种子有着落了!



    想钻进人群,却又停住了脚步,她奶让她去抢购肥肉,还是先去买肉重要。



    种子的事不急,只要有进城的农民卖菜,事儿就简单了,稍后抽空她再来转转,从农民里买自留种最好。



    心里有了计划,韩昭昭不再东张西望,跟个猴似的快速往前钻,十几分钟后,终于排到了国营菜店的卖肉摊子前。



    木质结构的柜台前,已经排了一长溜队伍,大多是家庭妇女,也有几位老爷子和孩夹杂其中。



    孩子不多,还有两个是比她的鼻涕虫,被大抱着,不占人数。



    看着队伍慢慢向前移动,韩昭昭瞄准了摊子后面肉架上十几扇猪肉,高兴的闭不上嘴。



    哎哟!这肉可真诱人!谁这时候物资匮乏的,快让他来看看这一排排红白相间泛着油花的大猪肉!



    “同志,麻烦您给我来半斤一级肉。”



    “得嘞,半斤一级肉!”卖肉的售货员有两位,一位年轻的女同志,管称重收钱收票。



    一位身体强壮的四十来岁的男人,腰上扎着条油渍麻花的粗布围裙,专管切肉,听到顾客的要求,一刀下去,切下块肉,往秤盘子上一放,秤了下不多不少刚刚好。



    韩昭昭观察,发现这位师傅还是位身怀绝技的能人。



    前面的几位顾客,无论人家买几级肉,买多少,他都能给准确的来个一刀切,分量上绝不差分毫!



    “同志,给我切下边的五花,这块有骨头,给我换换!”



    “对不住您呐,不能换!轮到哪块是哪块,都得挨着切。



    您嫌有骨头,别人不嫌吗?总不能肉您买走,骨头留给国家吧?



    您看,您这块肉膘有三指厚,只偏了半个指头大的一点儿骨头,不压秤的!”



    顾客上捏了捏,骨头确实不算大,无奈道:“算了,不难为您了,就这块吧!”



    卖肉师傅顺在旁边抓了张油纸,三两下包起来递给顾客,“下一位秤多少?”



    “同志,给我切一斤一级肉!我这一刀该轮到五花肉了吧?”



    “得嘞!一斤一级肉!您运气好,这一刀确实是五花多!”



    卖肉师傅还是拐带砍了一部分肋骨,买肉的顾客没吱声,看来是位明白人!



    同时看明白的还有韩昭昭:原来这年代卖肉是连骨头带肉一刀切的,轮到什么位置就得买什么位置。



    不像后世,超市里的猪肉都是一块块一条条去骨切好的。



    骨头是骨头的价儿,肉是肉的价儿,分得很细致,排骨更是比肉贵!



    因为卖肉师傅上有绝活,切肉秤肉如行云流水,女售货员收钱找零麻利,排队的移动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轮到韩昭昭了。



    她早就看好了,就是挨着下刀,里面道道也不少,主宰的关键还是切肉的师傅!



    “大爷姐姐上午好!麻烦您给我切一块一级肉,我奶要炼油用!这是钱票!”



    韩昭昭露出八颗牙齿,满脸堆笑,张嘴先礼貌喊人,举着钱票递给管收款的女售货员。女售货员快三十了,被个漂亮白嫩的女孩喊姐姐,心情好得很。



    



    她笑着接过钱票:“朋友,你可以喊我阿姨,我家孩子比你还大呢!”



    韩昭昭眨着萌萌的大眼睛,“真的吗?您长得这么年轻,看着像姐姐呢!阿姨我有点儿喊不出口。”



    一句话把女售货员和在场的顾客们都逗笑了,“这孩子嘴真甜,是个会话的!”



    “随你的便吧,爱喊姐姐喊姐姐吧!一共一斤六两肉票,要全买了吗?要不要留下一半,分两次买?”



    售货员听韩昭昭喊她姐姐,心里很高兴,这孩子声音脆甜脆甜的,含糖量好几个加号,出的话让人听了很舒服。



    而且穿的干干净净一点儿不埋汰,一张脸圆圆的又白又嫩,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黑白分明,特别让人想亲近,忍不住多了句话问道。



    要知道现在大多数人每次买肉很少一次性买这么多,一个人八两的定量,人口多的每次能买个半斤八两,够炒三个肉菜了。



    人口少的,每次只买二两,够炒一个菜的量就行。



    像韩昭昭这样的一个孩子来买肉的,有却不多见,一次性买这么多的更是一次也没见过。



    “美玉,这孩子要买多少肉?”站在后面肉架子旁的切肉师傅笑着问,他也以为听错了。



    女售货员扬了扬里的钱票,“她要买一斤六两一级肉!”



    “姐姐,肉票快到期了,我奶奶了,这个月我们家一次肉也没买过呢,让都买成肥肉炼油。”



    韩昭昭解释,这两位也太热心肠了,难不成把她当成不识数的孩子,背着家里人拿错钱票了?



    “朋友,你家里大人呢?怎么让你出来买这么多肉呢?”



    切肉师傅心里也有疑惑,忍不住又问。



    “我爸妈是当兵的,家里只有我和奶奶两个人,前几天我奶奶去干临时工了,只有我能出来买东西了。



    大爷姐姐,谢谢你们的关心,你们是不是以为我拿错钱票了,真没有!



    我认字也识数,以后我家的供应都要由我出来买,以后你们就知道了。您就卖给我吧!”



    “这样啊!嗨,军属家庭不容易啊,舍家为大家,这么的孩子都要担起家里采买的事了。



    炼油的话,大爷给你割块板油吧,今天的板油还有一块,有三指厚,最出油了!”



    切肉师傅本来就对韩昭昭心存善念,女孩长的招人喜欢,有礼貌嘴巴又甜,得知了她家的情况,更是打心眼里想照顾这个孩子。



    怕后面排队的顾客们有意见,边切肉边故意大声嚷嚷着:“这板油本来是给国营饭店准备的,采购员还没来,我做主了,先给军属切一块!”



    要这年代的老百姓大多还是觉悟很高的,听排在前面的姑娘是军人的孩子,都纷纷表态,“金师傅,您捡那好肉给孩子割,我们没意见。”



    “是啊,师傅,您给孩子捡油厚的地方切,我们支持您。



    拥军的觉悟咱们还是有的,你就下刀吧,不会有人什么的。”



    “谢谢金大爷,谢谢美玉姐姐和各位婶婶大娘叔叔大爷们!



    金大爷,您挨着刀口拉就行,不用特别照顾我。



    我家缺油吃,大家同样缺,都花一样的钱票,为我搞特殊不好。



    我爸妈从就教育我,做为军人的子女,要时时刻刻把人民记在心中,为人民服务是他们军人的宗旨,我可不能破坏他们的做人原则!”



    韩昭昭大声着,心想:喊口号唱高调咱也会!



    ps:感谢各位老铁们的捧场,大家节日快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