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皇帝的安排

A+A-

    春闱来了。



    颜白被皇帝钦定为贞观二十二年的主考官。



    考试时间依旧是九天。



    二月十五是第一场,中间休息两天。



    二月十九是第二场,再休息两日,考最后的一场。



    每场考试为三天。



    颜白是最后一场的主考官。



    得知这个消息的颜白从仙游一直嘀咕到了长安。



    都不在长安任职了。



    这李二还是见不得自己休息,非要让自己干活。



    真是逮住了一个能使唤的往死里使唤。



    今年春闱,楼观学考生几乎占了一半,也不怕自己这个当先生的作弊。



    自己只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动动。



    就能让今后的朝堂多很多的庸官。



    至于作弊,颜白看了考题,用白话文倒是能回答出个一二三来。



    但要用那几乎模一样的字体,还是古言。



    颜白觉得完蛋了。



    自己考肯定考不上。



    更不要提卷面不能有墨团和涂涂改改了。



    自己写折子是心又心,结果还有墨团呢。



    颜白看了一大圈,没有一个考生的卷面是有墨水团的,全部都干干净净的。



    这场考试为期三天。



    也就是颜白要在考场内和所有学子一起苦熬三天。



    吃喝拉撒全在里面。



    考官不能出去,要确保公平。



    房玄龄成了副考官。



    这也是这些年来他头一次当副考官。



    房玄龄是真的老了,精神很不好。



    尤其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候,天一黑,人就有些撑不住。



    忍不住昏昏欲睡。



    所以,巡视之事就落在颜白一个人头上了。



    如今,身穿紫袍的颜白在考场廊道徘徊,认真的巡视着每一位考生。



    夜幕降临,灯火亮起,考场亮如白昼。



    狄仁杰此刻正在考场内奋笔疾书。



    虽然已经可以做官,官职还不低。



    但他执拗的想和天下学子一较长短。



    他期许着骑马游街,期许着人间第一流。



    狄仁杰很聪明,选择不是很难的明经一科。



    这样哪怕有些失误,就算进不了前甲。



    但也不至于成绩太难看。



    肯定能做到榜上有名。



    明经易考,进士难得,所有人都知道。



    可想而知考这一科的得有多少人。



    狄仁杰这次的竞争得有多激烈。



    不像秀才一科,今年才十七个人,比上一次考试足足少一半。



    不是所有人都是李恪,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许敬宗。



    能在秀才科脱颖而出靠的不是努力。



    而是真正的天选之人。



    寂静无声的考场,沙沙的落笔声最是催人犯困。



    颜白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若在家里,这时候早都就下了。



    李承乾悄然无息的走来。



    搁在以前都是李二来巡视一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李二他就不来了。



    李承乾倒是会来看看。



    考生们显然也是知道皇帝会来巡视的,



    他们就会把写好的答卷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期待着能一举成名。



    外地考生只认识主考官,至于考官边上的人是谁一概不知道。



    楼观学和国子学的考生是认识太子的。



    有的还很熟。



    一见太子来了,悄然无声的就把答好的卷子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李承乾很有分寸,他只是看。



    但不拿起来看,也不驻足久看。



    “辛苦了!”



    颜白摇了摇头喃喃道:



    “高明你看,这些在考场挥毫的学子将来就是我大唐的脊梁,这就是大唐的气象,累什么累,我等何其有幸。”



    李承乾点了点头:



    “灯火阑珊之下,写下的是照亮千年的文章,这一盏盏的烛火,何尝不是照亮千年的华夏之光。”



    “带吃的没?”



    李承乾一愣,正着豪言壮语呢,一转眼就谈到了吃的上面。



    “带来了一些你最爱吃的牢丸,太子妃亲自做的,要不去品鉴一下?”



    颜白笑了笑:“走走,今日是有口福了,正好吃了暖暖身子。



    礼部的规矩得改改了,给的饼子都是凉的,嚼的我牙疼”



    考试还在继续,兕子已经待在宫里不出去了。



    在众人的服侍下她开始试穿嫁衣。



    这是最后的一次试穿,不合适的赶紧改。



    不然时间就真的来不及了。



    关于颜韵的封赏礼部也安排下来了。



    颜韵封宜寿县侯。



    这是先前的颜白的爵位。



    如今宜寿两字再次按到颜韵的头上,恩宠不可谓不盛。



    爵位是真的,但是虚封,没有食邑。



    但晋阳的封地却是突然大了一圈,由原先的一千五百户变成了二千户。



    李氏的族人近乎一半都在这封地里面。



    



    另外的一半族人都在晋王李治的封地里面。



    晋阳是李唐龙兴之地。



    如今这块地几乎被晋阳和晋王给分了。



    李氏族人没有丝毫的怨言,反而觉得这样挺好的。



    如今在族地里面酿酒喝酒然后拿钱,比什么都开心。



    李恪和李泰也回来,两人如今都不喜欢长安,但又不得不来。



    在这个龙蛇之变的紧要关头。



    朝堂之上长孙家和房家内斗不休。



    长安里面的那些低阶官员心神不宁。



    这些官员害怕,观望的同时也开始选择抱大腿。



    官职太低长孙家人家看不上。



    就算被看上了也是棋子的命。



    他们这种祖辈离去,已经没有什么门路的低阶官员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不求大富大贵位极人臣。



    只求平平安安,保住官位即可。



    所以,有很多的官员就把目光看向了两位亲王。



    希望在接下来的朝堂变局之中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哪知道长安城的亲王个个都滑不溜。



    打猎的打猎,关门喝酒的关门喝酒。



    只要是官员来访,一律抱恙。



    接待官员可以,只求别被李元嘉知道。



    只要被他知道了,他马上就来了。



    结果就是



    要么去打猎,要么挨打,要么回封地造人去。



    封地再好,哪有长安好,一个不注意性命就不保。



    长安虽然也不能做什么,但眼皮子底下,御史不会来盯着你。



    如今,李恪、李泰外加李二父子三人正在太液池钓鱼。



    这里的鱼又大又傻,屁大会的工夫三个人就钓了一大盆。



    “父皇老了,这些劳心的诸事也该交给你们的大兄来管了。



    青雀,你历来聪慧,你觉得我做的对不对!!”



    李泰的一抖,立马跪倒在地道:



    “儿臣立马辞去祭酒之位,从今往后就呆在父皇和母后身边尽孝!”



    李二闻言,突然暴怒,一脚就把李泰踹飞在地。



    “混账东西,当朕是在试探你呢?



    知不知道,无功先生为了你,足足看了你五年。



    你才有了祭酒之位,你当书院的祭酒是谁想当就当的么?”



    李二转头看着李恪,低声道:“吴王,你来回答。”



    李恪闻言,额头的汗立马就出来了,身子也有些微微发抖。



    这个问题太要命了,自己作为孩儿该如何回答?



    “话!”



    李恪咬着牙道:“儿臣听父皇的,父皇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不思考这个问题,孩儿的初心是大宗师。”



    李恪抬起头,看了一眼爬起来站在那里的李泰。



    李二闻言叹了口气,心里不知是欣慰还是失落。



    孩子不敢话,生怕沾染了党派之争。



    可身为李家人怎敢逃避这个问题。



    “吴王你去右屯营,领诸卫将军,管飞骑!”



    李恪一愣,右屯营飞骑一直是诸卫最厉害的骑兵。



    选拔飞骑的方法是,取身体健壮,试弓马四次,负米五斛能行三十步者。



    (p:五斛米等于300斤)



    能当上飞骑的都是百里挑一者,难度不亚于挑选陌刀。



    而且,飞骑训练一直都是柴家在管。



    父皇这个安排是?



    看出了李恪的不解,李二摆摆道:



    “柴哲威的差事朕自有安排,等朕禅让,太子就会把裴行俭找回,柴哲威就去任安西都护吧!”



    见李恪不话,李二握着拳头道:



    “怎么?你也觉得我这是试探?父皇我虽是老了,但还没到昏庸的那个地步!”



    李二指了指李恪的胸口,认真道:



    “你是我的种,就不该逃避,我敢信你,就看你敢不敢做!”



    李恪胸口猛地涌起一股血气,抬起头认真道:“孩儿敢!”



    李二满意的笑了笑:“去吧,好好的把飞骑整顿一番。



    皇粮不是那么好吃的,既然吃了,就要拿出本事,不行的让他们回家吧!”



    “喏!”



    李二罢,扭头又看着李泰,淡淡道:



    “既然你怕了,就好好地呆在书院。



    你的段还不够狠,继续挖。



    光是开除是不够的,你要把那些蛀虫全部碾死!”



    “他们怕了,才会敬畏,拳头永远比道理好用!”



    今日的李二格外的有耐心。



    见李泰皱着眉头苦思,他继续道:



    “颜白过,再过十年走出去的书院学子才基本上能用。



    再过十五年才能初见人心,头角峥嵘者才会露出!”



    “他们比不了世家弟子,一切就只能靠时间的苦熬。



    熬出来的出人头地。



    熬不出来的就好好地当七八品的基层官吏吧!”



    李二背着幽幽一叹:“大浪淘沙,能留下的才是强者!”



    “孩儿记住了!”



    “李二站起身,淡淡道:“走了,落凉了,挑两条鱼带走,剩下的放了。”



    “喏!”



    兄弟两人对视一眼,四目相对,双眼里全是劫后余生的心神不宁。



    李二当作没看见,心里却是默默的念叨着:



    “朕,给足了你们会,可不要不中用啊。



    都来吧,都来吧,朕要一打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