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可为大宗师的李承乾

A+A-

    随着悠扬的钟声响起,仙游立马就热闹了起来。



    又是一年招生时,来报考书院的学子比往年更多了。



    颜白望着忙碌的高年级学子轻轻地抿了口茶。



    守孝两年的颜白长得像个野人。



    胡子拉碴,两鬓斑白。



    头发乱糟糟的不,还穿着一身全是线头的麻衫。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刚从大牢里面放出来的犯人。



    “再来!”



    又一堆举荐信被搬了进来。



    高年级学子拆开信件,看了一眼举荐信上保人的名字开始查阅中的花名册。



    高年级学子浑身都在冒汗。



    皇帝陛下正坐在后面和国公喝茶。



    对于从未和皇帝打过交道的他们总觉得如芒在背,浑身直冒冷汗。



    这些书信的背后都是各地举荐来的考生。



    而举荐人正是楼观学毕业的学子,有的是官吏,有的是胥吏,有的是乡老。



    五品以上官员举荐的学子会安排到国子学做一个分流。



    官员为国举才是他们的责任,也是考核的标准之一。



    高年级忙碌的原因就是查看保人是不是楼观学毕业的,是哪一年毕业的。



    然后根据区域对考生进行权衡分类。



    这个权衡分类非常有意思。



    如果是来自山东道,河东道,河南道以及关内道。



    他们这些学子就会待在一起参加入学考试。



    如果是来长江以南,如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



    这群学子他们则会待在一起参加入学考试。



    双方入学考试的难度不一样。



    但如果来自江南道,黔中道和岭南道这三个地方的学子则不用参加考试。



    直接就可以入学了。



    因为这地方一年都收不到几个学子。



    家状上明明写着九岁,等到了长安,再一看,人家就要十一了。



    还有水土不服死在路上的。



    现在李承乾已经在做南域开发大计。



    多选拨来自南域的学子有助于后面朝廷的大计划,更容易维护统治。



    如今吏部已经在做了。



    南边官员的俸禄普遍会高一些,待遇也会好一些。



    去年的大朝会之前,李承乾还单独设宴款待了南域的官员。



    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



    不算长安关陇,就总体而言,黄河以北的学子是真的厉害一些。



    底子好,学识好,家境也普遍优越一些。



    “哎呀,我就不看户部统计的数据。



    我就看每年入学的学子我就知道各地的官员有没有在用心的为民谋利!”



    颜白无奈的看了李承乾一眼,毫不客气道:



    “陛下,科举这么多年,世家依旧是主力,那些有底子的依旧是科举及第的常客!”



    李承乾闻言毫不在意地笑道:



    “有什么用?取才任官在于我,我不喜欢的我就不用,常客有什么用!”



    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李承乾,他的腕的确够狠。



    自从他当皇帝以来就把那些出自豪门大族的考生安排去当御史,去修书。



    去做一些清贵而又没实权的官职。



    对于那些出自寒门的,他反而给予重用。



    试炼几年,能力看清楚之后就会有一个不大不的升迁。



    但缺点也很明显,没有世家豪族出来的那些潜力大。



    颜白虚伪的朝着李承乾竖起大拇指。



    见李承乾得意的笑着,颜白低声道:



    “今日来是为了那个什么仙游绣院吧!”



    “是啊,两年了,听皇叔二囡花了好多的钱。



    明年就有一大批的娘子进去学刺绣了,不来看看怎么行!”



    颜白闻言好奇道:



    “大家都二囡在胡闹,你是皇帝,你不觉得么?”



    李承乾摇了摇头:“我是我娘亲养大的。



    我太明白一个家有一个知书达理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李承乾看着颜白认真道:



    “你颜家更是走在所有人的前面。



    无论是嫁出去的女儿,还是娶进来的儿媳,学问都不比男儿弱。”



    李承乾笑了笑:“有珠玉在前,明这件事就是对的,我自然无所畏惧,”



    颜白再次竖起大拇指,这一次是真心实意。



    真的是心生佩服。



    李二的虚心纳谏被李承乾发扬光大。



    “你就不怕后世人你瞎胡闹?”



    李承乾哈哈大声道:



    “我大唐学习了儒家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接纳了佛教万类不分、慈悲为怀。



    也对道教的无为而治偏爱有加!”



    “这些我都容得下,为何就容不下一群想要学习的女子呢?



    就像你常的一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李承乾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是不是瞎胡闹只有做过了之后才知道,前人没走过的路,我李承乾就走一回!”



    颜白惊呆了,这还是自己认识的李承乾?



    望着颜白炽热的眼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低声道:



    



    “你知道的,打起我的先生就是李纲,于志宁,张玄素,岑文本,房玄龄。



    他们教我何谓太子礼,何谓君王礼。”



    “全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都在教我,可那时的我并不开心。



    我甚至有了恶毒的心思,我甚至有了逆反的心思,我甚至不想学,想叛逆一回!”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低声喃喃道:



    “腿坏了那段时间是我最难受的时间,也是我的心最平静的时间,我在想当时到底是为什么?”



    颜白好奇道:“为什么?”



    “为了想清楚为什么,我从汉朝的书籍开始看。



    我发现礼很重要,比国法都重要,所以我看懂了!”



    颜白不解道:“什么?”



    “适当的礼可以约束言行,过度的礼则是一种禁锢。



    朝廷的作用就是平衡礼,而非去阻挠它!”



    “礼重则百姓重,礼乱则家国乱,礼达则万物滋荣。



    就如那雷霆雨露,春夏秋冬,适度才是刚刚好!”



    李承乾认真道:“所以二囡的绣院并未让百姓觉得困苦!



    也并未让国朝纷乱不休,为何不去试一试呢?”



    颜白站起身,郑重的朝着李承乾行礼。



    “臣为陛下贺!”



    就凭他今日的这一番话,颜白觉得李承乾可称之为当世之大儒。



    这一刻,他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宗师气度!



    忙碌的高年级学子也被这番言语震的呆立当场,然后纷纷行礼。



    一代帝王,有如此的心胸,当真让人佩服。



    这样的帝王,敢不拼死效之?



    李承乾得意极了,能让颜白主动行礼这真是头一回。



    以往都是学着魏征反话,一连三个对,噎的人一天都吃不下饭。



    送别了李承乾,颜白再度回到了草庐。



    裴茹很开心大郎能出去走走。



    大兄故去的这两年,他几乎就没有离开过。



    唯一离开还是去看二囡盖房子。



    这样不行,人会闷坏的。



    二囡盖房子的动静很大。



    那些闲的没事做的亲王又找到发泄精力的地方。



    就是去画图纸,盖房子,去指画脚,去挑人毛病。



    这群人可以他们纨绔、游好闲。



    但绝对不能他们是草包。



    琴棋书画不样样精通,但绝对能拿得出。



    他们挑的毛病还真的不是信口胡。



    他们在盖房子这件事里获得成就感,然后一头就扎了进去。



    可能这辈子得到的夸赞太少。



    他们最喜欢听别人夸赞他房子盖得好。



    得到夸赞,他们能开心一整天。



    他们能分辨的出来,这夸赞是真心的。



    可能也是年纪大了,他们也想着出本书留给后世。



    如今正在整理当中。



    他们的东西也是印刷术唯一不能印刷的东西。



    书院不会为他们单独刻模。



    而且那模还是那么大,那么的复杂,而且还几乎没有重复的。



    “大郎,这是苏禄国上贡的大米,你尝尝味道如何?”



    这米是李承乾送的,他这是进贡的不多。



    如果不是因为许敬宗也送了,李景仁也送了。



    家里如今已有数百斤大米了。



    颜白就信了。



    如果都是苏禄国使者上贡的,这苏禄国也太厉害了吧!



    他们的造船水平一定比大唐还厉害,一次能运这么多。



    以至于这么多勋贵都有,还能送人几百斤。



    顺带着自己这个落魄老头子都能白混几百斤。



    所以,一定是大唐的舰队出发了。



    已经在帮着苏禄国开国门做交易了,不然这些大米是怎么来的?



    (p:苏禄国现在的菲律宾,马来西亚的统称。)



    李厥前不久也了,淮南道已经在开发了,已经迁了三千户百姓过去了。



    如今这些百姓都在等着种子。



    国子学和楼观学少了三十人,这三十人都是有会能进钦天监的。



    颜白把这一切联系起来后,知道占城国完蛋了!



    李厥把颜白讲的故事当真了,占城的水稻如何颜白是真的不知道。



    至于舰队会不会迷路,颜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可笑。



    只要天上的星星不消失,舰队就迷不了路。



    指南针在会看星象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玩具。



    钦天监里随便漏出来一点点就够用了。



    钦天监入门的标准就是看山势画立体图,之后才是看星星。



    颜白在裴茹的注视下往嘴里塞了一大口米饭。



    “好吃么?”



    “我吃不出来!”



    裴茹拿过碗往嘴里扒了一大口,然后皱着眉头道:



    “没有扬州送来的米有嚼劲,不知道这米酿酒如何!”



    罢,裴茹就跑了,她准备试试。



    颜白叹了口气,往嘴里扒了一大口米饭,然后望着不远处的坟茔笑道:



    “我真的是觉得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