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老朱脑子里全是戏,不当编剧屈才了!

A+A-

    



    



    中书省内。



    此刻中书省所有官员,除了被朱元璋叫走的那三个,包括丞相胡惟庸在内,全都在此。



    听到李恒来宣纸。



    在胡惟庸的带领下。



    中书省六部的官员全都出来接旨。



    李恒缓缓展开中的圣旨,扯开嗓子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自大明立国以来,朕为百官,定岁俸,逢节嘉赏。



    然,常有官员向朕诉苦,薪俸难以维继,更有甚者,铤而走险,贪墨钱粮无数,视大明律法如无物。



    朕思来想去,问题便在这薪俸二字之上。



    今日,朕特为百官重定薪俸。



    为防有官员尸位素餐,朕特将官员薪俸分为底薪与赏赐两部分



    听着李恒宣读圣旨。



    在场这些中书省官员越听越迷茫。



    等到李恒宣读完圣旨之后,胡惟庸接过圣旨,那些官员依旧不曾反应过来。



    等到胡惟庸提醒,那些官员才缓缓起身。



    其中一位官员愤愤不平道:



    “胡相,你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啊?”



    “怎么只给那些地方官涨俸禄,只字不提咱们京官啊?”



    “就是啊,难道咱们这些六部尚书侍郎,到头来还没地方官的俸禄高?”



    听着身边同僚的抱怨,胡惟庸当即喝道:



    “闭嘴,陛下恩威,岂是我等能肆意揣度?”



    “当心祸从口出!”



    听见胡惟庸这话,那些官员连忙一个个像修了闭口禅一般,噤若寒蝉。



    胡惟庸却是拿着中的圣旨,眉头微微皱起。



    对于这件事,胡惟庸也很疑惑。



    这道圣旨,是针对官员俸禄,但其实是便向地在给那些地方官涨俸禄。



    可是却只字没提他们这些京官的事。



    按理来,京官的待遇那是要比地方官好上不少的。



    即便是同级,地方官见了京官也是要行礼的。



    可是朱元璋却只给地方官涨了俸禄,不管京官的死活。



    这位皇帝陛下的心思,让他越来越看不透了。



    



    



    武英殿中。



    朱元璋晃了晃身子,正要起来。



    却见王景弘一路跑进来。



    对朱元璋汇报道:



    “陛下,太子爷,他,他”



    闻言,朱元璋的一颗心瞬间揪了起来!



    “太子怎么了?咱的儿子怎么了?”



    “你倒是啊!”



    王景弘喘了几口气,这才道:



    “太子爷方才命人去中书省传了一道圣旨。”



    朱元璋眉头微微皱起。



    这子又瞒着咱下旨了?



    不过这事毕竟不是一次两次了,朱元璋早就已经麻了。



    不过关于圣旨上的内容,他还是要问问的。



    



    毕竟每一道圣旨的颁行都非同可。



    万一一个安排不妥,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标儿确实有做一个合格皇帝的潜质。



    但是毕竟还是年轻,自己多看着点,也能帮他查缺补漏。



    王景弘心翼翼地道: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在圣旨中,给各地的官员都涨了俸禄。”



    闻言,朱元璋的脑海轰得一下炸了一声,一股怒气直冲天灵盖,同时眼冒金星。



    要不是王景弘眼疾快,他非得摔一下不可。



    良久之后,朱元璋才喘着粗气稳定住了情绪。



    但是心中的那股怒意是无论如何都忍不住的。



    要知道,他平生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当年要不是元庭的那些狗官,他的父母兄弟也不会活活饿死。



    如今锦衣卫的眼线遍布整个大明,并且对皇权是绝对的忠心。



    根据他们传回来的情报,那些各地官员几乎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自己处置他们还来不及呢,这兔崽子竟然还要给他们涨俸禄?



    “这兔崽子是脑子进水了不成?”



    “那些贪官咱杀还来不及呢,他还给他们涨俸禄?”



    “去,把他给咱叫来!”



    “咱倒是要问问他,是不是要拉拢这些官员,准备把咱架空了?”



    听着朱元璋都出了这种话。



    王景弘知道他这次是动了真怒,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向东宫的方向跑去。



    但是等到离开朱元璋的视线,王景弘的脚步便慢了下来。



    这个时候朱元璋正好在气头上,朱标要是在这个时候去见他,估计连解释的会都得不到,必然会被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地臭骂一通。



    对于太子殿下,王景弘心中自然是敬仰的。



    所以他觉得,既然太子殿下下了这样一道圣旨,那必然是有他的用意。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太子殿下颁布的每一道圣旨,那都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治国良策。



    所以王景弘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



    等到朱元璋气消了,太子殿下再一解释,那就没事了。



    来到东宫之后。王景弘恭敬地对朱标道:



    “太子爷,皇爷有请。”



    朱标仿佛丝毫不意外朱元璋会找他,直接跟着王景弘就走出了出去。



    路上,王景弘看着朱标一脸的云淡风轻,仿佛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殿下,皇爷现在的心情不太好,您还是心侍奉一些的好。”



    朱标好似混不在意道:



    “无妨,孤心里有数。”



    闻言,王景弘不由得在心里苦笑一声。



    朱元璋生气,天底下还敢如此不在意的人,恐怕除了马皇后和眼前这位太子爷,也没比人了吧?



    跟着王景弘来到武英殿后,朱标仿佛是丝毫没看到朱元璋脸上的怒意,开口问道:



    “爹,你找我?”



    朱元璋冷哼一声。



    “,你子收了那些贪官什么好处,还给他们涨俸禄?”



    “还是,你想要培植自己的班底,好把咱给架空?”



    “咱底下比他们能干的人多得是,你何必找这些蛀虫?”



    听着朱元璋的话,朱标不由得满头黑线。



    “这都哪跟哪啊?”



    “我为什么要架空你?”



    “还有,什么叫我收了那些贪官的好处?”



    “我什么都不缺,他们能给的我都有,他们不能给的我也有!”



    “你咋这么能脑补呢?”



    “不去写个话本真是屈才了,我看你应该在我那书房跟施先生和罗先生凑个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