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收留流民,练兵蓄势

A+A-

    朱桂一句话,朱元璋便笑逐颜开,拉着朱桂回宫,完全把身为太子的他晾在了一边。



    想到这里,朱标苦笑。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不过,朱标也理解朱元璋的心情。



    朱桂北伐立大功,又创造诸多新奇事物,如此功绩,朱元璋重视朱桂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朱标抛开心中的杂念,紧跟在朱元璋和朱桂身后。



    接下来的一幕,落入大明朝臣和百姓的眼中:朱元璋牵朱桂步入皇宫,而身为大明太子的朱标,却并未站在朱元璋身旁,只是默默跟随其后。



    这一情景让所有人面露惊愕,因为朱元璋与朱桂的亲密程度,竟超过了太子朱标!



    众人皆知,朱标一直是朱元璋最为宠爱的儿子。



    因此,朱元璋忽略朱标,与朱桂如此亲近,让大家倍感惊讶。



    皇宫,御花园内。



    朱元璋拉着朱桂在长椅上坐下,心中满是疑问,想要亲耳听听朱桂的法。



    “庆功宴设在晚上,你先跟朕,突袭北元汗廷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坐着仍紧紧握着朱桂的,二人相对而坐于长椅上。朱标在一旁站立,脸上同样写满了疑惑。



    他不解,数月前还在藩国治理和商贸上显露才能的朱桂,怎能摇身一变,成为绕行千里、突袭北元汗廷、斩杀北元可汗的大将军?



    这事听起来就像梦境一般不可思议,然而朱桂却轻而易举地办到了。



    甚至北元可汗、太子及其一众高官的首级还悬挂在应天府的城墙上。



    虽知朱桂立下赫赫战功,但对其中缘由却一知半解。



    好在朱桂就在眼前,他们的所有疑问,或许都能从他口中得到解答。



    此时,朱标插话:“起来,北伐刚开始你忽然失踪,可真让我担心极了!可我怎么也没想到,你是去突袭北元汗廷了!”



    听到朱标的调侃,朱桂致歉道:“抱歉,哥哥,让你担心了。”



    “情急之下,来不及通报应天府,让大家误以为我没了踪影。”



    朱标一听朱桂这话,连忙摆笑道:



    “别往心里去,那种紧急关头,你的选择我能理解。消息传递既慢又有风险,不讲出去是聪明之举。”



    朱标这番话不过是玩笑之言,并非真要朱桂认错。



    他心底对朱桂当时的抉择全然理解。



    令朱标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的是,



    最近风闻朱棡和朱樉得知朱桂失踪时那叫一个乐呵,后来听朱桂立了大功,两人瞬间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



    这念头在朱标脑中一闪而过,他对二位皇子与朱桂的梁子心知肚明,只是并未放在心上。



    “未及时上报,这事儿没毛病。”



    朱元璋在一旁也给出了看法,但眉宇间的疑惑未曾消散。



    随即,他又开口问道:



    “不过有些环节我还真是不太明白。”



    “比如,迂回深入、直捣要害这类计策大家都知道,可真正做到的没几个。”



    “草原上,连个辨识方向的参照物都没有,迂回转着转着就可能迷了路!”



    “至于到直捣黄龙,更是难上加难!”



    “茫茫草原,地广人稀,要找到可汗的大帐,对大多数将领来几乎不可能。”



    到这里,朱元璋望向朱桂,一脸好奇:



    “那你又是怎么找到北元王庭的呢?”



    这话一出,朱标也跟着好奇起来。



    据他所知,朱棡和朱樉在突袭北元王庭途中可是迷了路!



    其中晋王朱棡还曾从过军呢!



    连有军旅经历的朱棡都能迷路,



    朱桂一个军事门外汉,又是怎么找得到北元王庭的?



    “父皇稍候,容我先问兄长一事。”



    



    面对两人的疑惑,朱桂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冲朱元璋微微一笑。



    随后,他在二人惊讶的目光中转向朱标问道:



    “兄长可还记得,初到大同时,路边遇见的那些成百上千的流民?”



    朱标闻言,微微一怔。



    朱元璋问的是怎么找到北元王庭,朱桂提那些收留的流民干嘛?



    二者之间难道有什么关联?



    念头刚起,朱标心中豁然开朗!



    他想通了!



    “难道是那些流民带你找到了北元王庭?!”



    朱标失声问道。



    “正是如此。”



    朱桂笑着点了点头。



    “嘶——!”



    朱标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万万没想到,朱桂那么早就开始为北伐布局了!



    “竟然是这样?”



    朱元璋面露讶色!



    朱桂这番找寻王庭的方式让他颇为意外!



    这法子不少人知晓,



    但问题是,熟悉草原的人不一定愿意给明军带路,即便带了也可能故意误导,甚至将明军引入北元的埋伏。



    朱桂这儿则不同。



    那些南下的流民被他收留,被他的细心关怀深深感动,自此甘愿为他效力。



    如此一来,他们指的路自然没问题!



    想到这里,朱元璋拍拍朱桂的肩,满是欣慰地:



    “干得好!”



    “你能想到用攻心之策收编流民助你北伐,已胜过世间许多人!”



    得知朱桂有此腕,朱元璋对他更加放心。



    有朱桂这样文武双全的人镇守大明边疆,北夷百年之内怕是不敢南侵了!



    不过,朱元璋又提出疑问:



    “找到王庭的方法我们清楚了,但你是怎么击败那里的守卫的?”



    这话并非轻视朱桂。



    只因朱桂过去从未展现过军事才能,首次作战却如此漂亮。



    朱元璋自然想知道,这场漂亮的战役是如何取得的!



    “回父皇,儿臣常年戍边,常练兵不懈,将士们经验丰富。”



    “再者,儿臣领地赋税丰厚,对军队投入颇多,故而士卒战力强劲。”



    “况且那次突袭是在敌人毫无防备之下,自然一击得胜。”



    朱桂正色答道。



    他可不会因为给部队配备了新装备,战斗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轻松。



    但这表面上的理由也算合情合理。



    朱元璋点点头。



    虽觉朱桂有所保留,但事已办成,些许隐瞒也不算什么,朱元璋便不再追问。



    听完朱桂的话,朱元璋心中的脉络变得清晰起来。



    原来朱桂早有北伐打算,因此收留流民,练兵蓄势。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