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萧皇后眼中的隋之亡国

A+A-

    燕夏是读书非常多的,也是国舅府最聪明的一人。



    果真,韦纤芸根本就不用劝慰。燕夏就道:“乐郎也不为自家多操心,咱家那点田,粮食都不够吃了。”



    听到这话,韦纤芸忍不住笑了。



    国舅府有田,眼下差不多两万多亩,还有食邑一千七百户,但粮食真的还就不够吃了。



    国舅府的家丁、仆婢都要吃粮的。



    国舅府的乐姬、舞姬就几百号人。光是伙夫、帮厨、工也近一百号人呢。



    笑了一会,韦纤芸道:“拿钱去换粮不就够吃了。”



    “钱是钱,粮是粮。”



    韦纤芸:“换便是了,你若想要些田,便自己讨要。”



    “还是算了。”燕夏拒绝了,别的大家都喜欢多买些田,而窦乐却似乎从来没有这个想法。



    燕夏把话题,又转回到了各家的算盘上了。



    很明显,这些算盘都是盯着国舅府呢。



    这话题,关起门来,倒是可以聊一聊的。



    但也就是她们二人了。



    其余的,独孤岚还是为独孤家帮衬着,阴丽娘也在为前隋旧将,那些父亲旧部,还有弟弟,帮衬着。韦纤芸虽然是韦家人,可韦珪、韦玎管着韦家,她又是前隋太子妃,身份特殊,所以一直独处。



    燕夏呢,是家中只有一个兄长,年龄还,眼下还在读书。



    将来,是将来,眼下呢没必要为他置办太多。



    几天后。



    南下,余杭。



    李渊呢,脚还是麻的,走路依旧不利落,还是躺在床上的。



    可他却坚持要南下,去余杭。



    就是裴寂所的,他也担心窦乐一个忍不住,对高句丽再来点狠的。



    暂时,这样就好。



    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先消化已经划入图的土地,好好经营。



    船队南下的时候,窦乐又去见了萧皇后。



    “老嫂子,隋亡的真正原因,在您眼上是什么?”



    萧皇后就这个问题,已经想了不知道多少年,此时窦乐问起,萧皇后脱口而出:“滥用民力。”



    窦乐:“朝堂、权贵、世家、高句丽都没关系。”



    萧皇后:“若无滥用民力,这些问题都不会让隋亡。”



    萧皇后接着开始细算。



    从杨坚开始,再到杨广,光是修庙就花了多少钱。然后杨广大修宫殿,又喜欢出去玩,修运河,打高句丽,过度奢华等等。



    赋税、徭役,这才是核心。



    其余的,像是隋继承北周,再灭南陈之后,北方与南方的矛盾加剧,朝堂之上内部的斗争,世家与皇权的矛盾等等。



    都是在核心因素之外的。



    只是加剧了隋的灭亡。



    如果没有主因,只是各种其余的因素,隋不一定会亡。



    完,萧皇后看着窦乐:“莫把世家看的太高,但也别低估,这世上能决定王朝存亡的,是民心,也只能是民心。”



    窦乐背着,站在窗边看着大海。



    或许,萧皇后并没有出她心中所想到的最真实的原因。可这个答案呢,却是无懈可击的。



    世家的力量,在于他们对知识的垄断,对朝堂之外无法直接管理区域的深度控制。



    可若是遇到更强的力量呢?



    窦乐突然笑了。



    因为,他就是更强的力量。



    萧皇后的答案没错。



    隋亡的原因,是滥用民力。



    萧皇后正准备点什么,却听到仓门外有嘈杂的声音。



    



    立即有人入内,请罪。



    惊扰之罪。



    窦乐只是摆了摆。



    萧皇后却问:“是何事?”



    “婢女奉茶,失了规矩。已经责令处罚当值的管事。”



    萧皇后:“是何规矩?”



    窦乐挥,示意这位掌膳婢先出去,他自己来回答:“事,听刚才外面的动静,应该是送茶过来的是和姬,老嫂子是贵宾,所用茶点,自然是府上高婢来准备。规矩呢,是她们定的,既然是规矩,那就遵从便是。”



    萧皇后再问:“这船上,知道我这个老妇是谁的,怕是不多吧。”



    窦乐:“正因为不多,这才出了差错。”



    “不知者无罪。”



    窦乐转身,拿起铃摇了摇,有人进来,窦乐吩咐不追究、不处罚、不记录。然后示意备宴,请韦纤芸亲自负责宴所用的食材与食谱。



    窦乐坐下,萧皇后挽起袖子,拿起了茶壶。



    窦乐问:“老嫂子,最近有一个大案子,听听。”



    “听。”



    窦乐的大案子,就是长孙无忌的案子。



    萧皇后听完内容,很直接就道:“这是裴寂为太子登基暗中使劲呢。这种案子,李渊初登基之时,怕已经就有了,能找到罪证与案卷,很多。”



    窦乐听着。



    萧皇后倒上茶:“这样的大案,若公示天下,天下人怎么看?还不是会轻视皇家,就算是要处理,也会找别的理由。眼下裴寂将长孙无忌放在刑台上,无非就是为贬秦王作铺垫。”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萧皇后,眼下才是活的最通透的人。



    窦乐淡然一笑:“皇权,天子,自古谁人能绕开,那八个字。”



    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萧皇后看着窦乐,心中有一句话,你绕开了。



    但想过,却没出口。



    窦乐自知,自己也绕不开,只是不得不绕罢了。



    萧皇后换了话题:“高句丽当如何?”



    窦乐:“房玄龄这样,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我看,他的好。”



    萧皇后:“可他,快要离开朝堂了。”



    这话的,有点让人难堪。



    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若真是李建成登基,那么他会礼遇裴寂几年,而朝堂上真正的大掌柜,初期一定是李纲,王珪则是之后的仆射。



    选李纲,是敬太上皇李渊,也是敬朝堂。



    李纲年龄大了,过度一下。



    王珪、韦挺。



    房玄龄、杜如晦,是秦王府的亲信,李建成虽然不气,却也没那么大气。



    人之常情罢了。



    可是这事呢,换一个角度来讲,却是件好事。



    李建成不用,窦乐会用的。



    房、杜二人,能在窦乐的时空被称为名相,那可不是普通的厉害。



    船到余杭。



    窦乐刚从进自己在余杭的大宅,就见到有人候着。



    认识。



    这叔侄二人,都是杜家子弟。



    杜敬同、杜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