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穷怕了狭县之民

A+A-

    虏疮!



    竟然可以根治。



    郑元璹起身,整理衣服,非常郑重的对窦乐施了一礼。



    在他看来,窦乐用自己的儿女试药,根治必死绝症,这便是苍天大道,至善之事。



    窦乐却摆了摆:“没那么严重,我师父在,我便有十成把握,准备的充分一些,总归好的。我不会得这病,因为我用过药。”



    窦乐解开衣服,给郑元璹看了一眼自己臂上的疤。



    “原理呢,很简单,但具体办起来,还真的不容易。有一种类似的毒,先施在自己身上,中过这种轻一些的毒之后,虏疮就不会再得,九成九不会再得。”



    “现在,要办的,就是请师父来培育这类似的,轻一些的毒。药材、文献、钱,还有优秀的药师。”



    郑元璹:“此事,你要什么,有什么。实在找不到,调动永业军,粮草补给我们想办法备足。”



    郑元璹的话就代表世家的态度。



    咱全力支持,大唐找不到的,咱们派兵出去找。



    窦乐看郑元璹如此严肃,也起身回礼。



    旁边崔君肃站在郑元璹身旁,再回礼。



    两个晚辈,跪伏于地,大礼。



    这事,不是事。



    根治虏疮(天花),若真的是成了,那是要建庙立碑的大德行。



    郑元璹并没提及,郑氏一族,就族中记录的,宗族的孩童死于虏疮,如真的根治此症,钱真的不是问题。



    莫是钱、书、药材等等。



    只要窦乐一句,这病他有办法,但没把握。



    郑氏抽生死签。



    也能给窦乐凑够试药的人数。



    窦乐并不是笑。



    他听过,用奶牛的牛痘可以。



    种牛痘,就是冶天花的方子。



    可具体怎么办,窦乐不行。



    孙思邈一定行。



    这事,没外传。



    仅屋内的几人知晓,窦乐写了一封长信,派人往岭南送,此时孙思邈已经钻进了岭南西的大山中。



    那里有太多的药材并没有记录在案。



    除了岭南西。



    未来还有滇池、辽东太白山等,都在孙思邈的计划之中。



    陪同孙思邈的,已经有四百医道,八百医兵,还有护卫三千。



    此时,只倭岛。



    崔灿。



    一个崔氏的旁支子弟。



    在他的火攻、水中投毒、下子的多种计策之下。



    倭,筑紫岛,火之国。



    崔灿看着那边的庄园,一只托着下巴。



    李阿大走了过来:“司马,接下来要怎么办?”



    崔灿:“还没我家马厩看着干净,烧了吧。”



    李阿大一挥,有士兵就去传话。



    一个破园子罢了,莫同世家出身的崔灿,就是寻常的士兵都感觉又矮、又脏、又臭、又破。



    烧了,这地方还不错。



    烧完再建。



    那边士兵开始去放火,有人过来:“有命令送到船上。”



    崔灿与李阿大一起转身。



    李阿大是主官,接过装有电报的盒打开,看了一眼之后递给了崔灿。



    



    崔灿:“依令,退兵。唐军驻守海边,我们自己建军港。”



    命令下来了。



    唐军不得再攻打筑紫岛。



    世家正在定价,准备卖掉筑紫岛。



    李阿大退兵了。



    两天后,从余杭过来的船队到了。



    李阿大找到叶祖良:“叶县令,我等不得再攻打筑紫岛。划给你们的十万亩桑田,嗯。”李阿大也不知道叶祖良能不能看懂地图,伸往远处一指:“就那这,你们感觉好就占上吧。”



    “不过要等等,总要等一些兵马过来,那边还有倭人的庄园,贵族,他们总是有些人的,莫要伤到你县内的人。”



    叶祖良:“有刀吗?”



    “有。”



    “借两千把刀,弓五百。”



    李阿大:“你?”



    叶祖良:“我们自己处理。”



    真当县内全是弱,许多都是参加过府兵训练的。



    李阿大又给了一百副唐军铁甲,三百副轻甲。



    唐时的文人,真不是纯粹的无缚鸡之力,叶祖良披上甲,拿上刀,带着八百青壮就杀了出去。



    粮食、衣料。



    岭南往这边运。



    木料,当地解决。



    叶祖良比李阿大想象中的狠多了,几天时间,就抓了一千多倭奴,建起了八十多个村子。



    男人们带了嘎了蛋的倭奴去种桑。



    妇人们在后面制衣、修屋。



    村子,很快就能够成形。



    有足够吃的粮食,足够用的衣料,比起原先在山里开辟山田,日子大变样。



    崔灿找叶祖良商量了好几天。



    最终拿出了最合适村内布局与配比。



    还给村长教了最简单的儿歌,以及一套辞。



    孩子传唱,村长每天给村里讲故事。



    当下的情况下,这片地方,是当年大汉朝赐给汉之倭奴王的,现在倭岛上的人,杀害了倭奴王,这片地方就是大汉朝的,大唐自然有权力继承。



    倭岛上的恶人,当受罚。



    全部嘎了蛋,贬为奴。



    女子发配各村,给光棍们当妾。



    筑紫岛的规矩是,倭女生子,嘎了蛋,女子依旧是贱民。



    叶祖良叫县吏们把规矩给各里正讲了,再给各村讲清楚,讲完回到火之港找到了崔灿:“崔司马,这事下官自然是守规矩的。可村里人明着好,暗地里,那么多过了而立之年,娶不了妻的,现在有娃娃了,他们舍不得。”



    崔灿看看四周,低声道:“规矩就是规矩,你的事情,在定规矩之前就推算到了,睁一眼、闭一眼,管是要管的,这事,这么,这么,这么”



    叶祖良听着连连点头。



    “啊,明白了。倭,就是矮子,到时候身高若高于五尺,装作看不到便是。”



    崔灿:“是了。多吃点,吃好点,咱不差这点粮食,每家少五百亩桑林,每年几百担生丝,也是富贵之家,是这个理吧。”



    叶祖良听完,回去了。



    又找来各里正,私下了。



    简单来,任何事情只要没有把路堵死,就有得商量。



    至于,国舅府暗示的意思,把倭岛这里不当人,里正们却也感觉有什么不对。



    他们穷。



    可这些穷县的人出去务工,不给番商作事。



    就是当乞丐,也不收胡人给的。



    倭岛的事情就这样办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