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A+A-

    立案续很快,几分钟就完事了。



    “张所长,辛苦您了。”



    宋思铭站起身对一直在旁陪同的张泽禹道。



    “不辛苦,不辛苦,这本来就是我们职责之内的事。”



    张泽禹道。



    “大概多长时间有结果?”



    宋思铭问张泽禹。



    “这个不太好,不同案件调查取证的难度是不一样的,但我们肯定会优先尽快办理这个案子。”



    “这样,您给我留一个联系方式,有了结果,我第一时间通知您。”



    张泽禹对宋思铭道。



    “好。”



    宋思铭当即把电话号码留给了张泽禹。



    “宋乡长,我送你们出去。”



    张泽禹道。



    “张所长,您不用那么客气。”



    宋思铭回应道。



    “这不是客气,这是待客之道。”



    “宋乡长不远千里到京城,我们肯定得尽到地主之谊。”



    “对了,宋乡长,晚上有时间吗?要不一起吃个饭?”



    张泽禹努力和宋思铭搞好关系。



    “不好意思,我晚上约了人。”



    宋思铭找理由拒绝。



    “那真是太不巧了,等以后有会的。”



    张泽禹也知道宋思铭不可能第一次见面,就跟他出去吃饭。



    等张泽禹陪着宋思铭等人出了接待室,王长江冷哼一声,直接把放立案登记表的夹子,摔到了办公桌上。



    从张泽禹对宋思铭的态度来看,宋思铭应该是有点儿背景。



    他之前单凭宋思铭的职务,就判断宋思铭在京城无依无靠,确实是草率了一些。



    但是,宋思铭有背景又怎么样,这个背景又用不到他的身上。



    立案了,解决了,宋思铭知的也是张泽禹的人情,跟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很快,送完宋思铭的张泽禹就回来了。



    看着把不高兴挂在脸上的王长江,张泽禹问道:“老王,你觉得受委屈了是吗?”



    “我受什么委屈啊?”



    “就是觉得那位宋乡长有些不厚道。”



    王长江道。



    “怎么个不厚道法?”



    张泽禹道。



    “既然他认识张所你,让张所打个招呼就是,又何必自己跑过来,走所谓的正规程序?”



    王长江瓮声瓮气地道。



    如果张泽禹提前打了招呼,他们肯定就立案了,也不会有刚刚的不愉快。



    “他可不认识我。”



    张泽禹却辩解道。



    “他不认识你?”



    王长江根本不信。



    但张泽禹又道:“但我认识他,而且是在上认识的。”



    “上?”



    这成功引起了王长江的兴趣。



    “你自己看看吧!”



    张泽禹随后就把自己的,递给了王长江。



    王长江一条条翻着,表情越发凝重。



    “知道我为什么低三下四地哄着这位宋乡长了吧?”



    “人家是热点,是流量,随便句话,就会被无限放大,真在媒体面前,告我们一状,我跑不了,你更跑不了。”



    张泽禹感慨地道。



    “是是是。”



    王泽宇连连点头。



    现在的络舆论可是比刀枪都厉害。



    年前十二月份,前街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执法不规范,被人拍了视频发到了上,引起巨大反响。



    上有人深挖这位民警。



    很快,就把他过去违法违纪的事挖了出来,连他那个在分局当领导的舅舅,都被牵连其中。



    



    最后,那名民警脱了警服,派出所所长被记大过。



    其舅舅则是因为其他问题被纪委双规,听前段时间,已经移交司法关。



    就因为这件事,市局领导连开了三次会,要求各级各部门,引以为戒,严控负面舆情。



    这个节骨眼上,真要搞出一个负面舆情20,就算神仙来了,都保不住他们。



    “立案只是第一步,得把这个案子办得圆满,办得漂亮,才能真正过关。”



    张泽禹随后对王长江道。



    “我明白。”



    “我亲自查。”



    “连夜查。”



    “争取明天就拿一个结果出来。”



    王长江当即表态。



    “全所你想用谁就用谁,如果有需要,休假的立刻返岗。”



    张泽禹也是全力配合王长江。



    虽然,一直以来,他们两个都是面和心不和,但是,眼下这件事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只有精诚合作,才能化险为夷。



    另一边。



    宋思铭和卢东辉把曲文松送回短租的房子。



    卢东辉已经到了上班时间,本来想请假继续陪着宋思铭,但被宋思铭拒绝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这帮着曲文松忙前忙后,就是单纯跟曲文松打听点事,哪怕卢东辉不在场,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卢东辉赶时间,连门都没进就走了。



    宋思铭帮曲文松开锁,扶着曲文松进屋。



    屋子很,也就是十平米不到的样子,虽然简陋,收拾倒还算干净,床旁边立着一个大行李箱,算是曲文松仅剩的家当。



    “宋干部,今天真是谢谢你了。”



    曲文松年纪大是大了,但不糊涂。



    就今天在派出所的情况,不是宋思铭,他们连报案都报不上。



    “曲大爷,我和卢东辉从一起长大,你又是卢东辉的恩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宋思铭顿了顿,又道:“其实,我还有一个朋友,您应该认识。”



    “谁?”



    曲文松好奇道。



    “他叫曲文石。”



    宋思铭道。



    “曲文石?”



    “石头?”



    曲文松直接叫出了曲文石的名。



    尽管,他们成年后,没什么联系了,但时候,曲文石可是经常追着他的屁股跑。



    “他现在干什么呢?”



    曲文松旋即问宋思铭。



    “他现在可了不得。”



    “湖东省的石门山,您听过吗?”



    宋思铭问道。



    “知道,好像有个电梯很厉害。”



    曲文松还是看新闻的。



    “那个景区就是曲文石建的。”



    “他现在还在我上班的王寨乡,投资了一个景区,年前,我们刚见过面。”



    着,宋思铭拿出,翻出和曲文石的合影,给曲文松看。



    “石头也变成老石头了。”



    曲文松看着照片道。



    “你们应该几十年没见了吧?”



    宋思铭问曲文松。



    “恐怕得有四十年没见了,我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应该是他考上大学,家里给他摆席庆祝,我正好回家探亲,在他家吃了一顿席,席上有一个扣碗,特别好吃。”



    曲文松回忆着道。



    “你的记性真不错,连四十年前的事都记得这么清楚。”



    宋思铭道。



    “我也就这点特长了!当初在饭店上班的时候,每天那么多事,别人用本记,都记不全,我从来没用过本,纯靠脑子。”



    曲文松略显骄傲地道。



    “那您还记不记得二十七年前的中秋节,发生了什么?”



    宋思铭顺势进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