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明慧县主

A+A-

    五日后,阳光明媚。



    大明宫演武场被布置成了演示场地,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等待着刘绰的演示。



    今日大朝会上,刚议了张敬则在关中的大捷,他已经收回了与陇州相邻的三座城池。



    本想乘胜追击,收回更多失地,但打仗打的就是钱,造火器也需要钱,关中现在真是一点油水也没有了,根本支撑不起扩大战事。



    只好班师。



    好奇心驱动,大臣们一个个被吊得伸长了脖子。



    皇帝李适坐在高高的观礼台上,脖子亦是微微前倾。



    刘绰站在观礼台前,一身戎装,英姿飒爽。



    本以为只演示给皇帝一个人看的,没想到有这么多中老年人共襄盛举。



    幸好,她特意了,现场要有御医在场,以防万一。



    开玩笑,震天雷的动静可是很大的,可别把上了年纪的官员吓出个好歹来。



    “陛下,人既已到齐,臣这便展示火器之威?”刘绰行礼,声音清脆而坚定,回荡在演武场上空。



    李适扬,“开始吧!”



    随行内官拉长了嗓子,“演示开始!”



    是要她演示,但哪里用得到她亲自动。



    她真正要做的是之后的答疑解惑。



    话音落,参与演示的禁军点燃了引线。



    刹那间,火光四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色变。



    火器的威力远超众人想象,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武将也不禁动容。



    随着最后一声巨响在演武场上空回荡,一股刺鼻的硝烟味弥漫开来,众位大臣们从震惊中逐渐回神。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眼神中透露出对火器威力的深深敬畏。



    “这这火器之威,竟至于斯!”祁国公郭曙声音颤抖,他那历经沙场的双不禁微微发抖,仿佛再次感受到了年轻时战场上的热血与激情。



    “有此等神兵利器装备我大唐军队,何愁边疆不稳?”



    他是汾阳王郭子仪的第七子。如今,他的六个兄长都已亡故。作为家主,他又岂会不担忧远在安西的唐军?



    只可惜,自四年前,驸马郭暧病逝,他的身体就一直不好,虽不到五十岁,却再也跨不上战马了。



    “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钟翰林脸色苍白,显然是被火器的威力所震撼。



    他受不得此等刺激,忙从怀里掏出速效救心丸服下。



    难怪张敬则能一路势如破竹。有了这些火器,吐蕃人最引以为傲的骑兵就不足为惧了。



    他们的战马经过了各种极端环境的训练和考验,怕是也没经过此等威力的爆炸之声,贸然上来被招呼一顿震天雷,可不得人仰马翻?



    想到这又是那个刘绰研制出来的东西,钟翰林就更觉得无地自容了。



    上回,她造出冰来,就在朝堂上被他刁难了。



    然而此刻,他却还要服用她配制的药丸。尽管很贵,但真的很有效啊!



    一旁同为病友的御史中丞葛临川看到了,眼睛直勾勾盯着药瓶,含糊不清地问:“钟翰林,药堂伙计不是断断药了么?你怎么有速救心丸?”



    他嘴里含着硝石雄黄散,可不就不清楚话么。



    之前他为了能买到可能有剩的库存,将家里珍藏了许久的龙脑香都拿了出来,又送钱又送配料的,可还是没买到。



    这厮居然有?



    若得罪刘员外,这厮跟他比也是不遑多让,药房怎么会厚此薄彼,卖给他,而不卖给自己?



    钟翰林服了药,气早顺了,白眼一翻,“葛中丞,你也不想想,刘员外回长安都几日了?药铺里自然有药了啊!”



    葛临川一拍脑袋,是了,他真是忙昏了头了!



    那天他都瞧见刘员外进东宫了,怎么就没想到,她人既然已经回来了,药自然又有了呢?



    “刘员外才刚回京,老夫是想她总得好好休息一番,哪里料到她竟如此勤劳?”



    这药原本只有刘家和皇宫里有,刘绰没打算对外售卖。



    



    若不是太子殿下发话,此等好药该造福于民,他们这些老东西哪里能买得到?



    起来,还真是多亏了赵郡李氏定下这样一门亲,否则刘家人可不就一直会窝在彭城?



    若真是那样,他们一样吃不到这样的好药!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有的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将火器运用到军事策略中。



    有的人则眉头紧锁,担忧火器的威力,若落入敌,将会给大唐带来怎样的威胁。



    一些年轻的将领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如何训练士兵使用这些火器,以及如何在战场上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李适激动起身,走下高台,大笑称赞:“刘爱卿,你果然是我大唐的奇才!这火器之威,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快快,快给朕,这些都是什么,你又是怎么做到的!”



    刘绰便将自己早就了数遍的辞又了一遍。



    众臣早就停了议论,仔细倾听着她的讲解。



    “陛下,刘员外才智过人,实乃天纵奇才,更难得的是还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郭曙声音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此等功绩,若不加以封赏,怎能激励后人?”



    吃人嘴短,一向保守的钟翰林此刻看刘绰也是越看越顺眼。



    “陛下,刘员外之功,不可不赏啊!”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李适牵起刘绰的走了几步,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大臣。“刘爱卿研制火器,以女子之身,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朕决定,封她为明慧县主,赐封地于浙江东道明州,食邑一千户。”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陛下,此举是否过于草率?”钟翰林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他是觉得刘绰该赏,可是不是赏得有点过了?



    “异姓女子封爵,多为出使和亲。因功直接封爵的,自古未有先例,此举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



    鸿胪寺卿立刻站出,声音坚定而有力:“钟翰林,刘员外此次前往关中为我大唐立下得大功可不止这一件。她还擒获了蔡邦喜饶,吐蕃人愿意拿十座城市来换,此等功业难道不足以封为县主吗?”



    他的话音刚落,一些原本犹豫的官员也开始点头。



    十座城池?那河西道不就夺回一大半了么?



    “陛下英明!”一位年轻的将军当先高声呼喊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刘绰的敬佩,“明慧县主研制的火器,必将成为我大唐的镇国之宝!”



    尽管是早就预料到的赏赐,但刘绰还是有点发晕。



    食邑一千户?



    她真的发财了!



    明州这地方她虽没去过,但是她熟啊!



    李二的阿耶做过明州长史,她二十一叔在明州,纯阿兄在明州,她大兄如今去了明州参加喜宴。



    皇帝是故意的,她的功劳是在关中立下的,可未来家翁在明州必定还有些自己人在。



    如此,就算离得远,也不怕没人帮她打理封地。



    浙江道富庶,这真是给了她一个好地方啊。



    见她忘了谢恩,李适笑看着她道:“怎么?欢喜傻了?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大唐的明慧县主了,你的荣耀将与大唐同在!”



    刘绰跪下谢恩,脸红得不行。



    她怀疑老皇帝早就见过她了。



    因为她曾经在窦文场宅中过一句上辈子了很多次的套话,“今日我以为荣,来日以我为荣!”



    今日,她真的与大唐荣耀同在了!



    安邑坊刘家,传旨太监高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天下之大,英才辈出。女子之中,亦有不让须眉之辈。今有刘绰,慧质兰心,才貌双全。精通诗书,通晓兵,研制火器,助我大唐军威,立下赫赫战功。



    夫以国家之利为重,以社稷之安为先。刘绰之功,非但泽被当代,亦将垂范后世。其智勇双全,擒获蔡邦喜饶,实为女中之英,人中之杰。朕心甚慰,特赐封号,以彰其德。



    今朕特下旨,封刘绰为明慧县主,食邑浙江道明州,赐一千户。望其继续辅佐朝纲,为国为民,再立新功。



    尔其钦哉!勿负朕意。”



    送走了传旨太监,曹氏喜道:“难怪这几天我左眼皮一直跳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