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杀机

A+A-

    赵氏不管谢七死活,但又怕不能救出老爷和章哥儿。



    现在听谢崇海这样,不禁道:“那那些证据怎么办?”



    “他能握在中,我们自然也能,”谢崇海看向赵氏,“莫非大嫂真的觉得,绍哥儿比我更可信?”



    赵氏嘴唇哆嗦:“自然不是。”



    谢崇海接着道:“大嫂别忘了,苗氏是怎么死的,若是绍哥儿知道了真相,他会如何做?”



    赵氏浑身一抖,诧异地看着谢崇海。



    谢崇海道:“大嫂要指望的是章哥儿,而非绍哥儿,大嫂真的要将绍哥儿扶持起来?”



    赵氏自然不会这样做,谢崇海也不会让她如此。



    “那要怎么办?”赵氏瘫坐在那里,“我都听二弟的。”



    谢崇海道:“盯紧了他,找到他藏的那些证据,然后就”



    话到这里没有继续往下,只是用比了比。



    赵氏握紧了,然后轻微地点头:“我知晓了。”



    谢崇海站起身向外走去,赵氏忍不住站起身又道:“二弟,你一定要将老爷和章哥儿救回来,只要他们好好的,以后你们兄弟还似从前。”



    谢崇海点头:“大嫂放心吧!”



    走出赵氏的院子,谢崇海隐在黑暗中的面容变得更加冰冷。他们兄弟还似从前?她指的是,他跟在大哥身后做牛做马,然后被大哥防备?



    他不可能再做那样的傻事。



    即便将大哥救回来,谢家往后也得听他的。在刘家面前立下功劳的人可是他。



    



    初五。



    杨家多了几分热闹。



    因为今日要宴请杨钦的先生,族人早早就起来布置院子。



    其实没有什么好收拾的,过节之前,祖宅上上下下都清扫过,再加上昨日才除了雪,整个院子都显得格外的干净。



    杨家族人之所以这般紧张,那是因为杨家从没来过这么多读书人,他们恐怕给大娘子丢了脸面。



    等到童子虚到了之后,左尚英、柳二郎等人也陆续登门,后面跟着几个秀才,都是撰写报的读书人。



    杨钦和陈平带着几个师兄弟,将先生等人迎进院子。



    屋中早就煮好了茶,也摆上了桌案和笔墨,还有点心和温好的酒水。



    左尚英进去一瞧,不禁心中赞叹,别看杨家是商贾,但是宴席却准备的格外好。左尚英的好,不是有多豪华、丰盛,许多世家高门,每次宴请,定要用上好的紫檀桌案,碗碟器具,也都是有讲究的。



    就连用的墨,也是有名的老墨。



    更别提络绎不绝的下人和送来的饭菜,格外的精致,外面不曾见过。



    有时候宴席下来,要花数百上千贯。



    杨家自然没有似那般,但所有东西准备的一应俱全,幽静的茶室、生着火的暖阁,桌上放着薄荷汤,炉子上置有果干。????另一张案上,温好的酒和切成块的酥琼叶,上面浇了桂花蜜,刚好能下酒。



    



    屋中暖和却又不燥,穿着长袍刚刚好。



    总之一切都很妥帖。



    左尚英不由地向周围看去,没有瞧见那位谢大娘子。



    刚好杨钦在与童子虚话:“嫂嫂还在前厅与几位商贾话,晚一些才能过来。”



    童子虚不禁道:“为的是泥炉?”



    杨钦点头:“是外府来的人,想要在那边烧泥炉,来问我阿嫂,这买卖要如何做才行?”



    “我阿嫂”



    杨钦的声音引起了屋子里所有人的兴致。在他们看来谢大娘子对付谢家,有些原因定是为了一争高下。



    商贾毕竟是要赚银钱的,要似宝德寺主持那般,只顾慈悲是不可能的。



    能赚些银钱,又能童叟无欺,那就是极好的了。



    所以外府有人烧制泥炉,谢大娘子定要有条件,就是不知晓谢大娘子会怎么提?



    杨钦在众人期盼下,重复谢玉琰过的话:“阿嫂,做泥炉的法子她都交给了衙署,所以这泥炉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但若是想要带上大名府泥炉的名头,每次烧出的泥炉都要似杨家这般查验。”



    杨钦完了,屋子里有一瞬间安静。



    过了好一会儿,童子虚先道:“没了?”



    杨钦点头:“没了。”



    柳二郎道:“就这些?”



    杨钦应声:“是啊,就这些。之所以这会儿还没完话,就是魏阿爷、耿阿爷、姚阿爷在与他们,泥炉要如何查验。”



    众人互相看看,不明白谢大娘子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是等于是将泥炉做法白白给了别人。



    杨钦想起来:“对了,阿嫂还了,没有经过查验的泥炉,不能对外是大名府泥炉,否则她定会告官。”



    “那些商贾可能不信,”杨钦挺了挺胸膛,“我阿嫂就是有这样的本事。”



    众人议论纷纷,一直没有话的左尚英思量片刻,抬起头:“烧制泥炉的窑口不在大名府,这要怎么查验?”



    杨钦道:“开始半年要请我们的工匠前去,工匠的住处、饭食都要他们准备好,还要给每日二百到三百文工钱,半年之后泥炉烧制的没问题了,我们的工匠才会离开,但也不是从此之后不查验了,而是要改成不时抽查,一旦发现泥炉是残次品,那窑口烧出的泥炉就不能再带‘大名府泥炉’的名号。”



    “所有买过‘大名府泥炉’的百姓,随时都可以带着泥炉来杨家的铺子查验,发现问题,定会追究到底,还要将那些烧残次品的窑口写在门前的布告上。”



    柳二郎道:“那你们要如何得利呢?”



    杨钦道:“阿嫂了,我们不要利,我们只要保住大名府泥炉的名声。”



    名利两字密不可分,但现在柳二郎还想不到,谢大娘子如何做才能从中取利,看来都得等谢大娘子为他们揭开这一切了。



    等到大家都喝酒、闲聊的时候,左尚英看向杨钦:“你阿嫂今日有什么东西拿给我们看吗?”



    之前送给他们的泥炉已经在大批烧制了,左尚英觉得谢大娘子肯定还有什么新式样的瓷器。



    前几日谢大娘子才让杨钦向他们求笔墨,这笔墨定有用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