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庶子

A+A-

    谢承信起这个,整个人都活泛起来。白了朝堂上的事,许多他都看不明白,但坊间这些,他的眼线能打探到不少消息。



    平日里谢枢密总斥责他,让他将精神放在正事上,可谢承信却觉得打探各种消息也很重要。他底下若是有几百眼线,无论谁家出事,他都立即知晓,这样还用得着朝堂上打锋,互相猜测彼此用意吗?



    谢枢密却皱起眉头:“你怎么知晓?”



    “正旦之前,我派人去谢家提点他们,让他们好好烧好瓷器,免得耽搁榷场的买卖,”谢承信道,“我们的人,在那时就听,一个什么杨谢氏在状告谢家。”



    “那个杨谢氏是谢家从掠卖人中买来的。”



    谢承信向谢枢密那边凑了凑,压低声音:“因为是要与杨六郎结冥婚的所以买的时候,那就是具尸体。”



    “成亲当日,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尸体突然就活了。”



    谢枢密素来不信这些东西,现在看谢承信这般模样,皱起眉头:“然后呢?”



    “然后,”谢承信道,“那杨谢氏就抓住了谢家把柄不放,处处与谢家为难。”



    谢枢密看着谢承信,了半天,就只有这些。



    “你下去吧。”谢枢密不想与这个长子再多些什么。



    谢承信本来正在兴头上,突然被浇了一盆冷水,讪讪地站起身走了出去,到了门口刚好瞧见弟弟谢三郎。



    谢三郎拿着一摞功课正在廊下等着,可能是一时没有被叫进屋,他干脆就又默背起课业来。



    谢承翰见到哥哥立即行礼,灵地将中暖炉递给大哥:“大哥穿的太少,心着凉。”



    谢承信不肯接,反而从厮中拿过了自己的暖炉,然后淡淡地道:“父亲正在忙着,若是不急,明日”



    话还没完,管事就推门出来道:“三郎君,老爷喊你进去。”



    谢承翰仿佛忘记了谢承信方才了些什么,再次规规矩矩向大哥行礼,转身走进了屋子。



    门再次关上。



    谢承信隐约听到屋子里传来话的声音,然后是谢承翰背书声。



    无论多么繁忙,谢枢密都要考较三子的课业,这都快成了他的习惯。谢承翰也是整个谢家最会读书的子弟,谢枢密人前从不些什么,但他对三子的偏爱,却是人人都能看得见的。



    谢承信站得腿脚发麻,这才转身向外走去。



    京中下了雪,但谢府却早就清理的干干净净,可是走到角落里,谢承信还是被脚下一块冰滑了个趔趄。



    幸好一个人及时出现在他身边,伸搀扶住他。



    “大哥心些。”



    谢承信抬头看到了谢承让,这位谢二郎是家中庶子,与谢承信一样的年纪,不怎么被谢枢密喜欢,若非谢承信时时照看他,他在谢府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谢承信看着自家二弟,竟比一母同胞兄弟还要贴心,若是弟弟都像这样,他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怕自己这个长子,最终会被父亲厌弃。



    “大哥,怎么样?”谢承让道,“可将那些消息告诉父亲了?父亲有没有夸赞大哥?”



    “夸赞个”谢承信泄了大半声音,“屁。”



    “父亲根本没有听我完,就将我打发了出来,”谢承信着义愤填膺,“父亲都不知晓我到底用了多少心思,为了早些摸清楚大名府的情形,都跑死了两匹马才将消息送回。”



    谢承信越越难过,伸拍了拍谢承让的肩膀:“我们这般辛苦,还比不上一个崽子背书。”



    谢承让向周围看看,搀扶起谢承信:“外面冷,我们进屋去。”



    



    “怕什么?”谢承信道,“我的是实话,父亲就是偏”



    谢承信的声音消失在谢承让掌心,然后整个人被连拖带拽弄进了书房。



    “大哥,”谢承让板起脸,“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子弃,你是谢氏长子,将来家族兴旺都要落在你身上,怎可在外这般口无遮拦?让人听到了,冤你个不孝,你当如何?”



    “等到二妹妹入宫去了,官家提点她娘家人的时候,你希望旁人前去不成?”



    三言两语,谢承让就将谢承信劝住了。



    谢承信点头道:“你的没错,无论如何也不能便宜了旁人。”



    “对了,”谢承信道,“还没问问二妹妹在宫中怎么样,皇后娘娘都与她了些什么。”



    “别急,”谢承让道,“大名府又送回了消息,大哥还没看。”



    想到方才父亲的神情,谢承信就觉得败兴:“我不看了,你替我看吧,以后这样的事,都交给你来处置。”



    谢承让皱起眉头:“那怎么行?”



    “反正是你想出的主意,”谢承信道,“明日我还要去父亲书房帮着整理公文,哪里有时间过问这些,你盯着就是,若是他们不肯听你的,你再来与我。”



    谢承信完快步离开,不过他也不是要去见谢二娘,而是随便找个借口脱身。



    院子里只剩下谢承让一个。



    寒风吹开谢承让身上的斗篷,露出他里拿着的只经瓶,白底黑花,刻画了一朵盛开的牡丹,似水墨画般,格外的好看,



    这是从大名府拿来的瓷器,听是杨氏瓷窑烧出来的,从前没有烧制过这样的瓷器,让人看了就觉得耳目一新。



    大家谈论大名府的案子,难免会提及与其相关的东西。大名府的几位秀才不屈权贵,撰写报,被人称颂,他们曾写的诗,画的画也被人时时提及,还有那些瓷窑特意为他们烧制的瓷器,也成为宴席上传看之物。



    大名府闹出这么大的事,却还有人不忘记卖瓷器。这事重不重要?



    等这桩案子过后,刘家被惩治了,大名府要换一批官员,不光如此,大名府的商业也会有大的变化,如果他猜的没错,这黑底白花的瓷器会格外抢。



    这么好的瓷器,会不会送去榷场买卖?



    谢承让觉得会。



    他甚至猜的更大胆些,这是有人暗中布局的结果。



    谁会得利,操纵这些的就是谁。



    刘家的案子必然有他(她)的份儿,日后也必定要对他多加防备。



    不过,谢家没人问他,他自然不会主动去,不但不会得了夸赞,反而会因为聪明被人防备。



    他就是个庶子,庶子就得有庶子的模样。



    鉴于此,他能做的,就是将这些慢慢积攒起来,兴许等到谢家危急时刻,能卖个好价钱。



    



    大名府刘家。



    刘知府听着身边传来呜咽的哭声,到了这个地步,任谁都知晓刘家大祸临头。



    王晏没死,而禁军却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