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嗐!还是吃了经验不足的亏!

A+A-

    乾清宫之内。



    静——死一般的安静——



    在朱允熥直截了当地把矛盾摆到台面上来的时候,所有人不由得以一种不敢置信的表情。



    一个个都抿着嘴。



    想开口骂人但碍于情面又只能憋着。



    啥玩楞儿?



    老子从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老爷子看得紧不让咱捞点儿油水,咱也不敢跟老爷子那暴脾气硬刚。现在你靠着咱们的支持,龙椅还没坐上,就使唤起咱来了?



    许多人都已经开始在心里骂骂咧咧了起来。



    在此之前。



    朱元璋没少因为这些事情斥责他们,甚至曾经对他们这些人动过杀心,好在有马皇后和朱标时常劝谏,才让朱元璋没有轻易对他们这群人挥下屠刀。



    句实在话。



    听到朱元璋驾崩的消息。



    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悲伤、不是难过、不是可惜,而是压在自已肩上的一块大石突然消失了,如释重负。



    甚至心里暗暗有些窃喜。



    ——从前的罪责没人追究了,往后更没人制约他们了。



    结果朱允熥倒好。



    直截了当跟他们不要干!



    要是别的事情也就罢了,让我们让了这块儿利益,合着老子出人出力,你特么的还要割老子的肉?



    也就是他们这群人已经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否则一人啐一口唾沫,扭过头去就能把别人送上龙椅。



    蓝玉和常升二人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在对方的目光之中看到了慌张和不妙。



    他们本来都做好了准备,自已吃点亏做出点牺牲什么的。



    一来朱允熥和他们是嫡亲的血亲,二来日后不得会有其他好处弥补,三来他们当下也实在只有朱允熥一个选择。



    不过蓝玉和常升也没料到。



    这个聪明灵、仿佛能够看明白一切的外甥(外甥孙),突然就不明白了起来。



    竟然直接一句话捅到大动脉上去了



    顿了顿。



    见气氛不太对,蓝玉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打圆场道:“哈哈哈哈哈!今天事情太多也太突然,允熥,你这孩子是想事情想糊涂了是吧!尽胡话。”



    常升也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



    附和道:“这些事情都是后面的事了,咱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紫禁城内外的一切布置好,确保明天一切顺利。”



    “其他的事情都往后再讲就是了。”



    “”



    二人一方面也对朱允熥的这一番胡话心中不满,尤其是蓝玉,他在这方面可谓是劣迹斑斑,光是义子就收了几百上千个了,总不能人家喊声爹好处都得不了一点儿不是?



    但经过之前马三宝传话给他们的一番分析。



    蓝玉和常升都明白。



    现在最重要的事,是确保朱允熥能顺利登基。



    否则。



    那个位置无论换了谁,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更遑论更大的权利,更尊贵的位置,更富贵的钱财了。



    而朱允熥,至少还是能商量的。



    所以这时候他们绝不能让其他淮西勋贵,因为朱允熥这句莫名其妙的话给动摇了。



    



    两人打着哈哈。



    你一言我一语地准备把这件事情先找补过去再。



    然而。



    明明跟个狐狸一样滑溜的外甥(外甥孙),这时候却像是突然脑瓜子抽了一样。



    丝毫不领他们这份情不,反而还淡笑着重复强调了一句:“舅爷、舅舅,还有各位叔伯公,我刚才的话并非玩笑话,也不是什么糊涂话,一字一句皆是认真的。”



    朱允熥具有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的视角。



    当然知道这群人一个个都是什么德行,所以也早就考虑过蓝玉等淮西勋贵对这件事情的反应。



    对于众人变了的目光,倒是并不怎么慌。



    蓝玉和常升这边,本来还兀自替朱允熥打圆场辩解着话。



    结果直接被朱允熥打断了,声音戛然而止,嘴巴微微张着停留在话的最后一个字的嘴型上,整个人有点僵硬



    不得不。



    他们内心已经开始有点绷不住了。



    淦!



    这兔崽子这是在发什么癫?



    老子这是在帮你,在帮你知道不?刚才那股灵劲儿都他娘的哪儿去了!!



    蓝玉和常升二人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与愤慨,甚至已经在眼神交流之中口吐芬芳了。



    不出意外。



    在场其他淮西勋贵看了看朱允熥又看了看蓝玉二人。



    乾清宫的气氛愈发凝沉了起来。



    



    与此同时。



    与众人仅仅一帘之隔开的朱元璋不由得摇了摇头。



    嗐!还是吃了经验不足的亏啊!



    你让这群骄兵悍将不敛财?空口白牙一句话怎么可能?这群人是不可能让利的!咱当初都已经差点要治他们的罪,喊打喊杀,都杜绝不了这种事情



    如此鲁莽提起,反而会动摇了他们助你之心啊!这次蓝玉倒是反应得格外快,只可惜,允熥这孩子有点太执拗了。



    这个时候,就应该先按下不提才对。



    先让这帮子人帮你先坐上龙椅啊!



    朱元璋本就在趁着现在这个会继续考察朱允熥,所以自然而然地把自已放在了朱允熥的立场和视角想事情,也好从中总结朱允熥在行事之中的欠缺和不足。



    日后这些欠缺不足,他都要一一给这孩子分析教导。



    让这孩子真正有资格成为一个帝王!



    不过咱倒是没想到,允熥这孩子还有一颗仁爱天下百姓之心,知道这侵占良田、滥杀百姓之事绝对不能被纵容,否则受苦的终归是大明百姓。



    转而一想,朱元璋的神色间又颇有些欣慰。



    朱元璋虽然多少沾点儿“狡兔死走狗烹”的残暴和不义,但他身上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能体恤百姓疾苦。



    因为现在天下受苦的那些人。



    就是朱元璋曾经的影子。



    他本是濠州钟离农民家的儿子,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可因为暴元的腐朽暴政,一家数口人,活活饿死了大半。



    如今他好不容易将天下安定下来,自然不愿看到百姓受苦。



    此时见朱允熥坚持提出这件事情。



    虽然觉得朱允熥在政治层面上的处理是大错特错,可这孩子的这一份心,却是令他十分满意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