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会见贤妃
商宴微微沉思片刻,忽而宽和的一笑,“素闻阿衍十分孝敬母亲,想来朕也有多年未见贤妃娘娘了,于理于情朕也当去看看贤妃,不如朕与阿衍一同前去吧。”
商衍微怔,随即道,“是。”
“陛下,不是回宫彻查青城一案吗?”,流光掀帐出来。
“放心,皇叔已经着在查了。不会耽搁太久的。”
商宴着,看不清眼底神色,踱马过来的商玄闻言,心头一凛,摄政王竟也插了这件事?
一个的舞女牵扯出这么多的事,他得尽快回宫问萧太妃想想办法,不然不准那些权贵会记恨他做出什么事来如此想着,商玄脱口道,“车马队阵容庞大,停滞在此也不是办法。不如让众人先行回宫吧?”
“如此也好。”
商宴点点头,复又安抚了流光两句,便转身和商衍踏上林间的石子路,溯雪和一干侍卫立即跟了上去。
流光看着商宴明黄的身影渐行渐远,略微垂下眸子。
那庵堂看起来不远,走进去才发现竟是在山林的深处,依山傍水,倒是个避世的好地方商宴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商衍已温声道,“陛下,到了。”
商宴抬头,树木掩映下,点点细碎的阳光撒在红墙青瓦上,古朴的牌匾上刻着‘念慈庵’三个字,行云流水,别有一番意境。
踏入庵堂,里面竟似比外面更为清静,看的出来庵里的人很少,但都井然有序,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香火味。
商宴在商衍的带领下穿过一条条廊院,其间有女尼匆匆经过,都停下来双合十行礼。
出乎她意料的是贤妃的住处竟是在偏院,但采光很好,屋子不大,布置的十分干净典雅。
几个年轻的女尼随侍在侧,最上首坐着的妇人身着素色的衣裙,浑身不饰金玉,一头浓密的乌发挽着松软的发髻,斜斜簪着两支翡翠珠钗。倒显得比宫内的萧太妃年轻不少。
这是贤妃无疑了。
“母亲。”,商衍躬身请安。
贤妃慈爱的笑看着他,“我儿又来了,快起来吧。”
“贤妃娘娘。”
商宴亦行了半礼,于君王而言,这已是十分的恩典和敬重了。
然而贤妃只是柔柔的笑道,“陛下太客气了,请坐吧。”
复又转头吩咐身侧的女尼,“给陛下看茶。”
商宴从容的在上首的客席坐下,注意到案台上有盘棋局。“贤妃娘娘在这青灯下好生自在。”
贤妃拨动着缠在左腕上的佛珠,笑道,“陛下日理万当然会有此番感叹。”
“殊不知娘娘也好围棋。”
“闲来无事罢了。”
“那儿臣以后常来看望母亲,陪母亲下几盘棋如何?”,商衍含笑道。
贤妃笑望着他,似是责怪,“一个亲王总是往尼姑庵跑,像什么样子?”
几个年轻的女尼都掩唇轻笑,商衍一时语塞,却是下意识的看了溯雪一眼。
溯雪垂着头,不知有无察觉。
三人又寒暄了一阵。
贤妃率先开口,“陛下此行,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事吧?”
商宴抿了口清茶,却不话。
贤妃了然的一笑,“衍儿,你们先下去。”
“是,母亲。”
众人都退下,溯雪稍作犹疑,也跟着退了出去。
一时屋子里只剩下了两人,贤妃倒不急着开口了。
商宴放下茶盏,“不瞒娘娘,朕此行的确有事相求。”
“但无妨。”
贤妃转动着佛珠,神色平静。
商宴眼角含笑,“先帝在时,素闻娘娘与葛大人交好。”
果然,贤妃上的动作一顿。
何止是交好,当时甚至有传言贤妃在入宫前就与葛多纠缠不清,父皇也有所耳闻,却一直没有处置贤妃。由此可见,贤妃当时的美貌与段。
“朕登基这么多年来,葛大人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阿衍能在陈家和萧氏的气焰下存活至今本身的与世无争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葛大人也出了不少力吧?”
贤妃叹了口气,“的确,我出宫前曾拜托葛多,不论如何都要替我护住衍儿。这些年,难为他了”
商宴在棋盘上落下一子,这局棋看似旗鼓相当,凶险异常,却也不是无法可解。“葛大人是两朝元老,他和他组织的势力一直是陈家和萧氏极力拉拢的对象也是,朕需要的力量。”
贤妃淡然一笑,“葛多怎样选择,我无法干涉。”
看着贤妃落下白子,商宴步步紧逼。
“贤妃娘娘是聪明人,如今朝中即将变,半个朝廷都将成为皇叔的人。那时葛大人若还是一成不变,必将成为萧氏和陈家的眼中钉葛大人一倒,他身后的党羽必将片甲不留那时,朕若是袖旁观,阿衍别在朝中立足,恐怕连性命都堪忧”
贤妃直直望向她,“衍儿是你的弟弟!你竟连活路都不给他留吗!”
“弱肉强食,这是生存的定律。”
也是那个人教给她的法则,纵使她并不会真的对商衍做什么,但她只有紧紧抓住贤妃的弱点,她才能赢得这局棋的胜利
“呵,我还以为陛下和摄政王当真心无芥蒂,原来陛下也会用如此卑鄙的段来拉拢自己的势力,以便日后和摄政王相抗衡”
贤妃很快反应过来,执棋落子,棋局骤然反转,杀气四溢。
商宴但笑不语,敛下眼底的神色。
不论如何,她需要这股势力,葛多这么多年来毫不动摇,足可见他的忠心。
用钱财买来的人远不如用情困着的人。
“贤妃娘娘,横竖都是赌。倒不如把葛多的忠心交给朕,朕可以保阿衍一生无虞,潇洒自在做他的亲王。”
贤妃嗤笑出声,“狡兔死,走狗烹。帝王的承诺恕我不敢相信。”
越重情的人在死心后就越绝情,她若是把葛多交出去,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既如此”
商宴缓缓落下一子,刚才杀气腾腾的局面骤然明晰,胜负已分。
“青城的案子,少不了替死鬼。与其让葛大人死在奸佞上,倒不如朕送他一程,至于阿衍,别怪朕不念足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