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捷

A+A-

    一个月后。



    出征的大周军队传回消息。



    行军元帅韦孝宽做出战争布署:



    杞国公宇文亮率一军自安陆进攻黄城(湖北黄冈)



    梁士彦领军攻广陵(河南息县)



    郧国公亲率一军攻寿阳(安徽寿县)



    此次出征前,宣帝便先行派杜杲、薛舒二臣出使陈国,以麻痹陈军。



    这个杜杲便是左武伯杜咤的叔父。



    十一月十一日。



    韦孝宽率军包围了寿阳。



    陈朝这才从大周之前的友好访问中晃过神来。



    但是南陈主力部队并没有集结在淮河一线,而是据守京师,沿淮防线十分薄弱。



    等到陈军出动赶赴前线,大周军队围攻寿阳仅十天,便被韦孝宽破城。



    与此同时。



    杞国公宇文亮攻克黄城,郕国公梁士彦也拿下广陵,继而又取霍州(安徽霍山)等地。



    周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快速占领了长江中游、淮河中、上游的好几座军事重镇。



    陈军难以抵挡,自知江北大势已去。



    遂将南兖州(扬州)、北兖州(淮安淮阴)、晋州(安徽潜山县)以及盱眙(江苏盱眙)、山阳(江苏淮安)、平阳(江苏宝应)等九郡百姓徙往江南。



    大周军队士气高昂,气势如虹,顺江而下。



    十二月又攻取了谯郡(安徽蒙城县)、北徐州(山东临沂)等地。



    至此。



    仅用时一个多月,长江以北之地全数纳入大周图。



    南陈国力、军力之颓势已显露无疑。



    前线捷报传回京城,太上皇龙颜大悦。



    在正武殿召集文武百官、宫人及内外受有封号的妇人。



    盛列舞女乐队,又让胡人表演乞寒杂戏,用水浇之取乐。



    盛会没有抚平太上皇的兴奋之情,于第二天又前往洛阳游玩。



    宇文赟亲自驾驶马车,让四位皇后以及数百名文武官员乘坐驿马车跟在后面。



    太上皇驾驶技术一流,一路狂奔,策马奔腾,日行三百里。



    下令四位皇后的驿马车必须并驾齐驱,如有先后,便要责罚车夫。



    一路直达洛阳,搞得人马疲惫,累倒在道路上的比比皆是。



    这就是宣帝倍受诟病的性格怪癖。



    为帝王者,开疆拓土!



    这或许是宣帝宇文赟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刻。



    也难怪他兴奋如斯!



    直到腊月二十二日,太上皇才从洛阳返回长安皇宫。



    寒冬腊月,长安已经下过好几场雪了。



    游玩的队伍刚回来,便又下起了鹅毛大雪,城内城外白茫茫的一片。



    出征的军队年前是赶不回来了,要明年开春之后才能班师回朝。



    这是皇帝来到大周后的第一个年。



    这个时期,已经有了除夕和春节的概念,但节日的气氛还不是特别的浓。



    人们注重的不是过节,而是驱邪避灾。



    正阳宫,议事殿。



    王轨,乐运,颜之仪,綦毋怀文四人一脸轻松,欢快地喝着热茶。



    前线大捷也给他们带来了浓浓的喜悦之情。



    “郧国公威风不减当年,其锋所指,所向披靡啊”



    “是啊,此次出征打出了我大周的军威。”



    乐运和王轨话中带笑,对于韦孝宽那是敬佩不已。



    王轨虽然年过五旬,但在七十岁的郧国公面前,那就是弟弟。



    “如此下去,南北统一很快就能成为现实。”



    



    颜之仪眼中也满是欢喜。



    綦毋怀文却是感慨不已:



    “三百年的战乱终将结束,三百年啊”



    他们都是接受中原正统汉文化的读书人。



    有着文人的铮铮傲骨,以及深切的家国情怀。



    宇文衍坐在上位,墨言站其身旁。



    “经此一战,南陈偏安江南一隅,已成大周碗中肥肉。”



    “就看咱什么时候想吃,想怎么吃!”



    “华夏分裂太久了,中原百姓受的苦也够多了。”



    “不过,完成南北统一前,最好把北面的饿狼给解决了”



    宇文衍知道历史的发展,北周、北齐对立时,南朝都没能从中讨到多少便宜。



    如今大周一统北方,人口近三千万,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只剩两三百万人口的南陈,已断无翻身的可能了。



    四人自然知道皇帝所的北面饿狼。



    突厥、大周和亲,虽然暂时没到完全翻脸的时候,但边境的冲突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大周每年耗费在修筑长城上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天文数字。



    历史上。



    杨坚谋权篡位后,远嫁突厥的千金公主痛心之余要求沙钵略可汗出兵讨隋,以求为宇文氏复仇。



    可最后反被隋朝给搞得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



    如今。



    随着宇文衍的出现,要是他能度过杨坚夺权篡位的生死危,掌控局面。



    在和亲的背景下,大周和突厥或许能够维持几年和平。



    但是,突厥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



    要是宇文衍主政大周,也不会允许这么一把利剑悬在头顶。



    “陛下所言甚是!”



    “但如今突厥势大,已成北面之患,想要解决怕是也没那么容易啊。”



    王轨第一次见皇帝时,就表达了对于突厥的担忧。



    其他三人听后也是神情庄重地点了点头,对王轨的担忧表示赞同。



    “郯国公,北面草原,广阔无垠,地广人稀。”



    “突厥就是地盘看起来大得吓人,一次能征集的兵士顶多四五十万,以大周当下军力,还真不会悚他们”



    “再,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大可不必和他们硬碰硬,在朕眼里,咱大周将士的性命可比突厥人珍贵多了”



    皇帝深知突厥的下场,根本没有一点担忧之心。



    一席话听得四人眸眼发亮。



    虽然搞不懂陛下的信心源自何处,但仔细一琢磨,发现还真有那么些道理。



    “陛下远见和胆识,实乃万中无一,臣是老了,老了啊”



    王轨唏嘘,连声感叹自己老了,但言语间却是欣喜得很。



    因为他在皇帝的身上,看到了太祖宇文泰和高祖宇文邕的豪气。



    “郯国公老当益壮,生龙活虎,可是一点也不老。”



    “就是,就是,郯国公老来又当爹,一定得摆上几桌。”



    乐运和颜之仪听了又拿王轨打趣起来。



    如今又能一块愉快地吹牛打屁,因为他们家娘子的肚皮终于有动静了。



    在这方面,男人就是好争面子,哪怕家中已经有儿有女。



    “对了前辈,陛下不是给你府上也赏赐番邦娘子了么?”



    王轨哈哈一笑,突然看向綦毋怀文,贱兮兮地问道。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们三人和綦毋怀文也是混熟了,平时话也随便起来。



    “老朽才是真的老了,无福消受啊,全都交给孩子们去分配了”



    綦毋怀文显然不是好色之人,比王轨,乐运,颜之仪这三货正经多了。



    三十个娘子,自己一个没留。



    或许对于科技狂人来,女色是他们科研路上拦路虎,尽量避而远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