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养猪大师

A+A-

    自从宇文衍把黑板和粉笔弄出来后。



    国子监很快就意识到这个东西在教学上的作用。



    没多久。



    就让工部给所有的学堂全都安排上了。



    国子监各学,设有博士和助教,相当于后世的教授和一般老师。



    不过。



    这样的贵族教育和普通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



    看到算术馆的众人,陷入一堆数学符号中不能自拔。



    皇帝欣然一笑。



    他知道,自己只需开个头,后续自然会有痴迷此术的人一头扎进去研习。



    随即,他又和农学馆的众人交流起来。



    在城外划了一千亩田地给农学馆,作为他们的实验用地。



    同时,配备了足够的私奴帮助他们劳作。



    按皇帝的设想。



    农学馆将朝着“农牧渔林研究院”的方向发展。



    研习山川地理的几十人,把那幅疆域图弄回了他们的往所。



    按水经注上记载的山川河流地貌,一一对应。



    把疆域图上没有标注出来的,逐一补充上去,不断地完善这幅舆图。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



    皇帝每天都到国子监,而且把二十一名暗卫带了过来。



    让他们跟着一起学习字母,以及算术、地理方面的知识。



    算术馆的所有学堂内,配备了大量的黑板和粉笔。



    基本上是人一块黑板。



    在上面运算,比起纸笔,既方便又节省,深受大家的喜爱。



    这天。



    皇帝找到那个自称投身养殖二十年的人。



    “民卜斋,叩见陛下!”



    这个三十多岁的精瘦汉子,一开口话却把皇帝逗乐了。



    你一个成天想着怎么把家禽牲畜养肥了吃肉的人,却取了个斋饭的斋字。



    “起来吧!”



    “朕问你,你的研习内容里可有猪的饲养?”



    猪在古代有很多别称。



    使用频率仅次于猪的是“豕”,还被叫做豚、彘、豨,别称刚鬣。



    “回陛下,当然有。”



    “人祖上可是汉武帝时,有名的养羊、养猪大师卜式”



    听卜斋讲述,原来汉武帝时竟然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那也明西汉时,民间就开始人工养猪了。



    话这个卜式,以牧猪羊致富,还着有养猪羊法。



    汉武帝时。



    匈奴屡屡犯边,他便上书朝廷,愿捐献一半家产助朝廷戍边。



    在自己的英明统治下,竟然出现如此觉悟的爱国子民。



    刘彻龙颜大悦,心想要不赏他一个官吧。



    不料这个卜式却:“自牧猪羊,不习仕宦”。



    他竟然直接给拒绝了。



    按后世眼光来看,其实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你想啊。



    作为一个养殖大户,年入数百上千万,还愿去做个基层的公务员么?



    显然,这个卜式就觉得做个养殖大王挺潇洒的。



    平时养养猪羊,写写书。



    没事了捐个几十万钱救济下乡里的贫民百姓。



    这么一来。



    汉武帝更加喜欢了,又封了一个大点的官。



    还赏千亩良田,并布告天下,表彰他品德。



    一开始他还是不愿意。



    汉武帝只好,朕有些羊养在山林,想要你去帮忙饲养。



    卜式这才没得办法,做了这个官。



    把汉武帝的羊群养得很是肥美。



    刘彻见状,甚是欢喜。



    不曾想,卜式却对汉武帝了这么一句话:



    不仅仅是羊,治理百姓也是这样,按时起居,凶恶的人赶走,不要让整个群体败坏!



    此言一出,可是让汉武帝大吃一惊。



    就想让他试着治理百姓,升其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一个养猪、养羊的民,最后却做了大官,这也是前所未有之事。



    这个卜斋卜式是他的祖上,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都喜欢认史上有点名气的人作祖宗,以此抬高自己的血统和身份。



    “这个卜式当真是你祖上?”



    “回陛下,人家中族谱确有所载,可惜祖上的着作没能传下来。”



    看他言之凿凿,不似作伪。



    “那你告诉朕,既然自汉时起民间就养猪了,为何到如今猪肉仍没普及开来?”



    



    卜斋没想到皇帝问他这个,犹豫了一下这才道:



    “陛下,士大夫们认为猪肉是贱肉,而穷苦百姓却又吃不起。”



    “不是因为猪长得慢,且肉质腥膻不好吃么?”



    宇文衍有些好奇地问。



    “这也是其中的原因。”



    “那你养的猪比别人出栏快多少?”



    “养到二百斤,一般需要两年,人一年多点就行。”



    增长速度快了将近一倍,看来确实有点本事。



    “那你养的猪也会有腥膻味么?”



    “呃,也会有,这个人一直没有找到根源所在”



    皇帝与卜斋就养猪展开了讨论。



    原来他养的猪之所长得比别人快,是会喂食一些米糠,酒糟之类的。



    甚至,会去收集富贵人家的潲水桶。



    也就是盛放残羹剩饭的木桶。



    而一般人养,只是单纯喂猪草。



    把猪草剁碎后,煮熟,用来喂猪。



    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什么先进技术了,只是比一般的猪伙食要好而已。



    “朕知道如何消除猪肉的腥膻味!”



    “啊,陛下您知道?”



    卜斋顿时瞪大了眼睛望着他。



    心想,皇帝这是吹牛皮的吧。



    你怕是不仅没吃过猪肉,连猪跑也没见过!



    古时的猪肉之所以有腥膻味。



    除了品种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因为没有阉割。



    也就是猪仔的时候,摘除公猪的两个蛋蛋。



    以及切除雌猪的花肠。



    目的就是防止猪长大了发情。



    特别在古代,养殖周期动辄两年以上的时间。



    性成熟后的猪大量分泌激素,从而导致猪肉带着一股腥膻味。



    “朕当然知道,那就是需要给猪净身”



    此话一出。



    卜斋嘴巴张大,都快能塞进一个鸡蛋了。



    心想皇帝不会是在宫内听净身的“刀子匠”讲多了吧。



    “你认为朕和你开玩笑?”



    看到卜斋的神情,皇帝顿时有些不高兴了。



    心想:



    你这是什么眼神?



    朕好歹也是皇帝好吧。



    屈尊降贵和你讨论养猪之事,你竟然还敢质疑?



    “民该死,陛下恕罪”



    看到卜斋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宇文衍却是笑了。



    这种事情,换谁听了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只听过给人净身的,何时听过给猪净身。



    于是,他把个中原因解释了一遍。



    卜斋听后眼睛一亮。



    虽然还不太确定,但明显已经信了几分。



    “陛下,回头我便试试。”



    “您不是在城外给了农学馆一千亩地么。”



    “我的养殖组申请了几十亩,人准备养上一些猪羊和鸡鸭”



    “行,你尽管去尝试。”



    “对了,要不要朕给你派个刀子匠?”



    “不,不,不用了。”



    “陛下,人杀猪也是把好,猪的身体构造了解得很”



    卜斋一听。



    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一样,吓得连连摆拒绝。



    开什么玩笑!



    派个刀子匠,别到时把自己给阉了。



    宇文衍一看也是乐了。



    既然他已经知道了怎么回事,那就由他去办。



    这点事,对于他来肯定没啥问题。



    “那行吧。”



    “对了,到时候你弄猪仔回来的时候,给朕弄几头十来斤的”



    卜斋不知道皇帝要十来斤的猪仔干嘛,但还是很痛快的答应了。



    告退后,兴高彩烈地去准备他的养殖大业。



    “陛下,您要猪仔当宠物养么?”



    卜斋离开后。



    一旁的墨言实在没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问道。



    “养啥宠物,到时你就知道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