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自制蚊香

A+A-

    临走前,郭昆丢下了一句有些神秘的话。



    许灼想问来着,可这不紧接着郑新国走了过来。



    “你和郭昆怎么回事?”他不解道。



    许灼就把他认识孟钱多、帮孟钱多准备礼物、礼物在郭昆生日酒会上大放光彩,帮了这青头的整个过程了遍。



    郑新国眨眨眼:“瓜子薯片这么火?”



    “火是肯定火的,问题是没产量——郑公公,李公公有没有和你那事?”



    郑新国点头:“没超出合同,你放开脚做。”



    比起国营饭店的收入来,眼下炒货店那点分润,他确实不怎么看得上。



    在得到确定回复后,许灼也带着许若谷离开了。



    下午三点,双桥村二十三号门内,声音热络。



    许灼推门而入时,便看到了里头热火朝天的忙络景象。



    两人分别到包装间去,检查了下瓜子薯片质量。



    瓜子这里是许平凤和老妈指导监督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薯片这里是万芸监督的,多少有点问题。



    主要还是炸薯片的火候,这几个妇女都掌握得不是很好。



    有些炸得有些软,还有些油没滤干净,还有炸枯了的。



    检查薯片的是许若谷,这个吃货随意开了几箱检查,一吃就发现各种问题,立马把许灼叫了过来,毕竟她也只会吃。



    许灼当场演示了一遍,告诉这些人怎么掌握油温和时间。



    “若谷姐,我是不是很没用”



    万芸看到自己这里状况百出后,整个人都充满了负罪感。



    “那你不能变得有用点嘛。”



    或许是跟着许灼久了,许若谷话也开始毒舌了。



    原来万芸是真的有些难受的,被这么一怼,整个人只有无奈。



    其实许若谷很清楚,这些人都是家庭妇女,万芸就是他们女儿辈的,来指点她们做这种事,她们又哪里不服?



    “好了,许灼桃不在,这里我了算。”



    “谁要不按照标准做事,质检不过关,别怪我事情做得难看。”



    “你们以为把东西做得这么差,浪费的是谁的油谁的料?”



    “没错,就是你们自己的。”



    “谁做得好,根据合同上写,年底有额外奖励。”



    “根据合同,生产组组长有权直接开除不合适的人。”



    “不好好做事,倚老卖老,破坏大家利益的”



    许若谷没有把事情透,这样才能让他们自己想。



    下午四点钟时,所有人开始收整打扫归纳。



    四点半,许灼把所有人叫过来,开始总结。



    内容就是他看到的不好的地方,该点名的点名,该批评的批评,该奖励的奖励,该整改的整改,最后就是最重要的。



    每天上午八点钟来,下午四点钟下班,没有午饭。



    不需要加班的话,周末两天休息。



    有加班的话,会额外给加班费。



    这话一出,所有人不禁议论纷纷。



    周末休息?这时代不是没有。



    城里工厂肯定是有的。



    可乡下工厂根本就没这个概念。



    不舒服了,有事了,直接去请假。



    所以可想而知,许灼给的这个条件多炸裂。



    下班后,许灼没有离开二十三号。



    作为生产组的基地,必须有人看守。



    他让许若谷帮他看一下后,自己就去三十六号把一些东西搬了过来。



    至于床,没有的,就是几块青砖垒砌一个高台,弄块干净老旧门板放上去,上面挂个蚊帐就行了。



    村委唯一给的东西,就是书桌。



    饭的话,他直接去国营饭店吃。



    李卫国这里帮他弄了个厨师员工餐,就四个人吃,也吃不了多少。



    许平凤不包括在里面,他得回去看着许烨。



    这年头还没有蚊香,天气炎热,唯一驱蚊神器就是蚊帐。



    



    可许灼要写东西,差些被蚊子给扛走了。



    忍受不了之下,极尽思索,他连夜跑到了河边芦苇地附近。



    这里长了很多芦苇,里头长了一根根棒子。



    这些棒子就是芦苇棒。



    和菖蒲里长出的蒲棒很像。



    不过本地没有菖蒲,只有芦苇。



    点燃后有着微弱驱蚊效果。



    聊胜于无吧。



    他都是知道好几种驱蚊的东西,可大晚上弄不现实。



    最后,实在受不了,加上今天一天扯皮实在累了,只能睡觉。



    早上三点半时,闹铃响了。



    他连忙起来,跑到几步路之外的十七号去等着。



    不过片刻,华铭东的人和孟钱多带着人来了。



    他一一清点货物记了账,蹲在地上拿煤油灯照着分拣。



    没有万芸和许若谷帮忙,他一个人做起来有些烦。



    好不容易弄好了,许若谷才堪堪赶来,帮着他一同装车,驶向街上。



    “没睡好?”许若谷看他脸色麻木,哈欠连天,不禁问道。



    许灼叹了口气:“被蚊子搞死了。”



    “你没蚊帐吗?”



    “我不是得写东西嘛唉,不了,我回头弄点虫药吧。”



    “虫药?驱蚊子管用?”



    “应该比较有用”



    他昨天睡觉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写了蚊香的配方。



    货物分别送到炒货铺,国营饭店结了账后,他便转身去了药材收购站,袁如辉又不在,不过这次在这的店员倒是老实多了。



    “这里有没有艾绒,菖蒲,榆树皮粉,龟甲?”



    “有的,许哥您要多少?”



    “单子给你。”



    拿了这些东西后,又在这里买了点趁工具,许灼立刻赶了回去。



    把所有东西放好,他又跑去了河边拔了很多芦苇棒。



    “帮我把这些一个一个磨成粉,用臼子砸碎,用药船碾成粉,过筛,就这么一步步来”吩咐完许若谷做事后,他在院子里开始挖坑。



    坑好了之后,点燃煤球铺到坑底。



    接着把芦苇棒都放进去,堆起来盖上土。



    土加点水封住,只留一个孔。



    转身开始加入打粉的工作。



    直至片刻后,粉全部打好,他按照比例混合,做成一堆粉末。



    把坑土皮掀开,底下的芦苇棒成了一堆焦炭。



    再把这些焦炭碾碎成粉,还能闻到浓郁的芦苇棒香气。



    所有粉末混合后,加入水开始搓捻成团,抽出一条条来做成盘香。



    太阳一晒,这些盘香就干了。



    七点多钟时,原本就热闹的外面,忽然更加热闹起来。



    起初许灼根本不在意。



    他就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只是很快万芸跑了进来。



    “学长学长,你快去看看吧,十七号那儿挤了好多人。”



    许灼忽然想到郭昆的“礼物”,连忙跑过去。



    才出二十三号的门,就看到了不少人拖着一摞摞红砖,堆在十七号门前土地上,其中为首指挥的人很眼熟——梁大晓。



    郭昆的大徒弟。



    “你,放这里放这里,对”



    梁大晓看到许灼过来了,也走过来。



    啜嚅了下嘴巴,终究无法像孟钱多那么脸皮厚,喊一个比自己这么多岁的人“许哥”,他道:“许老弟,师父让我送两万三千块红砖给你,这是清单。顺便问一问,我们要的货你可准备好了。”



    许灼拿过清单来看了看,不禁眉头一挑。



    “你这砖皮是金子做的,还是砖心是金子做的?一分五一块红砖?我嚓你看我是不是大脑门写了个冤字?”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