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伐韩之事,还需许良亲自牵头!
A+A-
紫宸殿内。
君臣四人会开完,许良跟张居中率先离开,分批前往翰林院听讲。
女帝萧绰跟上官婉儿则需要再等一会才去。
萧绰站在一旁,目光幽邃。
上官婉儿则端坐案旁,持象管笔,快速记录。
君臣二人开始复盘许良刚才所。
萧绰玉指轻击桌案,“通过散播谣言来操控百姓舆情,又以舆情牵着衙役的鼻子走。
待事情发酵,再出面澄清,将舆情缰绳从衙役身上换到百姓身上”
“此计乍闻之下颇为荒谬,可细思极恐!”
“谣言本身是假的,压根无从考证,可一旦追责,衙役想要自证何其难也,这本身就是上官想要刁难他们弄出来的动静!”
“简单的狮子治理狼群,却可以有如此的方法让狼群臣服!”
“许良究竟是如何想出此计的?”
上官婉儿皓腕拧转,将萧绰所一一记载。
听到最后一问,忍不住道:“陛下,正史经书断然无此诡谲计策,且那许良向来是文不成、武不就,能想到这种计策,想来是看的什么旁门左道之书。”
萧绰摇头,“旁门左道?朕看未必!”
“旁门左道能想出考成法?”
“旁门左道能像夫子先生那般寓理于故事?”
“旁门左道能让颜夫子都对他赞誉有加?”
上官婉儿哼了一声,没再接茬。
萧绰笑道:“十九岁,学识让颜夫子赞叹,谋略让钱不韦欣赏,才干更在张居中之上。
婉儿,你这算不算柳暗花明,上天垂帘?”
上官婉儿忍不住提醒:“可他贪财、好色,还有道德底线似乎不怎么高。”
萧绰奇道:“贪财是真贪财,这好色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长安城不都疯传他宿柳眠花”
“婉儿你对他成见太深了!”
“可他品格实在是为达目的不择段,看看人家张大人,秉性纯良!”
萧绰却摇头道:“婉儿,秉性纯良可不能让大乾横扫列国。”
“他若秉性纯良,如何助朕一统天下?”
“许良得对,大乾若想横扫列国,朕若想一统天下,就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
“大乾也需要变一变了!”
上官婉儿不由愕然,她忽然发现,陛下在提到许良时,嘴角竟不自觉上扬!
许良离了紫宸殿,为了避嫌决定跟张居中分开走。
不想张居中却主动招呼他,“许大人,多谢!”
许良拱,“张大人客气了。”
张居中叹道:“内子管得实在太严,让许大人见笑了。”
怎料许良却心有戚戚然,点头道:“能理解。”
“这”
张居中错愕不已。
你一个十九岁的少年郎,理解个什么?
许良察觉到对方错愕,出声解释,“我爹在家也怕我娘。”
张居中目光陡然亮起,一股不可思议加找到知音的感觉,拍了拍许良肩膀。
“许大人年少风流,才华横溢,当不会走我等的老路”
言语之中颇为唏嘘。
不料许良反又拍了他肩膀,“张大人何须如此?堂堂七尺男儿,当真是怕老婆,打不过老婆吗?”
“非也!”
“依下官所见,不跟妻子争执,能在家忍让妻子的,恰是真男人、大丈夫的担当!”
“对于这种真男人,真汉子,下官心中唯有佩服!”
张居中瞪大眼睛,咬牙从怀里取出那五十两银票,神色激动,“许大人,你是真懂男人的!”
许良再三推辞,终拗不过对方,只得将银票收下,只是在张居中四下张望时不动声色压了压嘴角。
张居中又叹道:“可惜我长女瘫痪在床,不然我厚着脸皮也要跟许大人结门亲事了。”
许良面皮抽搐,这老登!
许某人真心帮你纳妾,给你支招,你却想当我老丈人?
不过对方刚纳的妾
试问哪个男人不喜欢比自己个十七八九岁的媳妇呢?
“张大人”许良搓了搓,“长女不行的话,将来有了次女或者幺女,也不是不能商量”
这下轮到张居中面皮抽搐起来,这子是真该死啊!
他想要的是儿子,这子却咒他生闺女!
张居中目光嫌弃地看了许良一眼,快步离去。
“此子贪财好色,品德低下,还是保持距离的好”
许良抬起的又放下,撇了撇嘴,等张居中走远了,这才跟了过去。
翰林院大学士吴明应女帝萧绰要求,组织人停止上一些编修,着重整理大乾、古晋、韩国以及陈阳子的史料。
都是琢磨史料的,他们估计也早猜出女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以此事做得极为用心。
只是前两次反响不甚强烈。
倒不是朝野上下没有同仇敌忾之心,而是萧绰此举用意明显,朝中有不少大臣亲韩,有意劝阻。
这第三次是讲学,实则是做最后的摸底。
支持出兵的,自然不用多。
不支持的,也得做好战前处理事宜。
或训斥,或羁押,都得安排明白。
更重要的,是女帝物色来物色去,都没找到更合适的理由给许良升官。
能升官的功劳不能事实上许良立的功劳就没能的。
想要给许良升官,就只能让他再“立功”。
请战韩国,就是最适合的。
一则是女帝需要通过给许良升官证明她不负功臣。
二则是几乎每天都要起早贪黑进宫的许良也受够了朝奉郎上朝频率。
他一个六品官,上朝的次数比朝中那些掌握实权的二三品大员还多!
他迫切需要换个职位来摆脱这种辛劳。
许良看着张居中先进了翰林院后,才故作疾步跟了进去。
等他到时,六部中的兵部、户部、礼部堂官都已就座。
其余各部官员也都至少有一位在场。
武将来得比较多,如那日在他家中见到的王破虏、胡禄、林北狂以及刘怀忠也都在列。
显然,都猜出了女帝的意图,不想错过这桩功劳。
许良知道内情,不动声色走到属于自己的拐角坐下。
等到女帝萧绰跟上官婉儿“姗姗来迟”,翰林院大学士吴明也开始了第三次的讲史。
只是吴明还未来得及切入正题,就听到一人出声:“陛下,额是个粗人,吴大人的什么史啊理啊的,额听得都快睡着了。
额就想问问,韩国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此言一出,立马有人喝道:“陛下,不可攻韩啊!”
许良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