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下官也略懂兵法

A+A-

    许良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后,在场诸多原本反对出兵的人开始动摇。



    一个十九岁的少年郎都能有此觉悟,偏他们熟读圣贤书的没有?



    人群中,许青麟面色涨红,不住左顾右盼,但凡有人跟他目光交汇,他都必定要咧嘴介绍一句,“我儿子!”



    女帝萧绰察觉到场中风向转变后,凤眸眯起,嘴角上扬。



    还得是许良啊!



    兵部尚书冯源心道不妙。



    没想到许良的话竟然如此有煽动性,寥寥数句已经让不少原本反对出兵的人倒戈了。



    “不能出兵,一定要阻止出兵!”



    冯源求助地看向一众言官。



    好在仍有人坚持,一人起身喝道:“许大人,且不乾穆王与晋襄王的事真伪如何,单是此事距离现今已逾两百多年,岂能以此为理由伐韩?



    更何况古晋已亡,我大乾仍在,又何必死揪着过去不放呢?”



    “且我大乾向来以仁孝治国,骤然伐韩,岂不为列国诟病?”



    “陛下登基不久,只怕会落得暴君之名!”



    冯源眼见有人支持自己,赶忙拱称谢。



    那人则谦虚道:“冯大人不必言谢,我辈言官以直谏为己任。



    如能避免累及社稷,虽死不辞!”



    旁边几个言官纷纷点头,惺惺相惜。



    许良十分嫌弃地看了几人一眼,淡定开口:“儒家有言,尊王攘夷,王道复古。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以下官所见,既是世仇,生世可报!”



    “几位大人开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听之令人发笑。”



    “敢问几位大人,白帆之义后大乾大旱,谁对那些灾民仁义?



    “我大乾五代明君呕心沥血,二十多万将士战死沙场,只为收回应得之物,谁有对他们仁义?



    “先皇文帝于丰祥三年本可一举占领河东之地,却功亏一篑,被敌将一锤砸得吐血时,谁对先帝仁义?”



    “先皇文帝驾崩之前所呼为何,诸公莫非忘了?”



    在场文武大臣神色一凛,不由看向许良。



    许良却再次政委附体,高声道:“大丈夫生于乱世间,当以长戈扫清寰宇,立不世之功!



    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诸位大人,难道忘了先皇之志了吗?”



    许良所这些,自然是他这一段时间研读大乾史书所了解的。



    不止是大乾,就连此前的史书也都看了个遍。



    事实上,看遍了史书,他对大乾文帝萧佐确有几分佩服。



    其一生所求,虽未明言要一统天下,却已然在为这个目标行动。



    只是大乾被魏国、楚国掣肘,让这位雄主也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此话不假!



    既然对方站在道义的角度上指指点点,那他就在道德的高度上反将一军。



    且在发问的时候他故意越越快,越越大声,乍听上去颇有胸中积郁,义愤填膺之意。



    接连三问,问的是诸多文臣汗颜低头,武将握拳咬牙切齿。



    但,也有例外。



    女帝萧绰想到文帝临死前的不甘,泪水模糊了双眼。



    上官婉儿一双美眸中满是震撼与不解。



    此时此刻,她恍然觉得自己看不懂许良了。



    



    许良明明贪财、好色又道德底线低下,怎么看都不像有如此大胸襟气度的人。



    偏偏他以文帝的话逼问众大臣时,目中的愤慨,眉宇间的激昂,唇齿间的亢烈做不了假。



    那一刻,她分明感受到若可能,许良恨不得拿刀将冯源、黄玄甲等人剐了!



    这样的许良,她从未见过。



    她只觉得心头似有什么异样拨动心弦,让她忍不住多看许良几眼。



    独有一人面色阴沉——刘怀忠!



    只因丰祥三年的那场河东大战是他从镇国公许定山里抢来的领兵权。



    因为他的贪功冒进导致大乾军被围,御驾亲征的文帝萧佐不得不出兵援救,结果被埋伏



    可以,河东之战是大乾的耻辱,也是他刘怀忠的耻辱!



    冯源、黄玄甲二人被许良这番话问得下意识低下了头。



    只是片刻,他又握拳抬头道:“许大人,纵使你得再对,出兵伐韩之事不是嘴上而已。



    大乾国库亏空,魏、楚等国虎视眈眈,行军打仗的粮草调度,大战能否短时间内结束等诸多问题,都不是你空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纸上谈兵,终究不是实战!”



    许良呵呵一笑。



    这冯源颇有些狗急跳墙的味儿了。



    眼见道义上不过他,又开始拿“实战”事,摆明了是打量着他年纪,拿实战事。



    若是原先的他,定然要被这通话难住。



    可现在?



    “冯大人怎就知道下官不懂实战呢?”



    许良笑道,“据下官所知,尚书阁宰辅张大人已经有了持续解决国库亏空之法,对韩出兵的一应消耗也完全负担得起!”



    “张大人就在这里,冯大人若不信,可当场核验。”



    冯源下意识看向自己的顶头上司张居中,面露征询。



    张居中感受到诸多目光投来,正色点头:“许大人所言不虚,此法是”



    许良快速打断张居中,“怎么样,下官所言不虚吧?”



    “既然银子的事解决了,再来别的问题吧。”



    “冯大人若记性不差,该记得下官先前献过换国计跟引水绝户计,此二计不止先前可以解二国之围,亦可以此震慑二国。



    只要二国敢阻止我大乾伐韩,就正式施展二计!”



    冯源立马反驳:“魏国与韩国同属三晋,若铁了心插,又该如何?



    大乾岂不是要深陷泥潭,难以抽身?”



    许良冷笑,“若魏国敢插,那我大乾就顺势渡河,以报当年河东之仇!”



    “问题是,我大乾有足够的人口赌一把,魏国敢吗?”



    冯源心生不妙。



    他恍然觉得自己提实战是个蠢主意。



    因为换国计、引水绝户计都是实操型的计策——许良可能不懂打仗,但是他是真懂“实战”的!



    且他的“实战”计策一旦施展,定然是生灵涂炭,死伤无数嗯?



    冯源目中陡然射出精芒,他死死盯着许良,似找到了他的死穴,“许大人,本官所的实战,是真正的两军对垒!



    是一城一地的攻守,是排兵布阵、将士死伤与杀敌的筹谋计较,不是动辄就用鬼蜮伎俩弄得生灵涂炭!”



    “真正的行军打仗,谋略兵法,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哦?”许良笑道,“冯大人的意思是下官不懂兵法?”



    “不好意思,兵法下官也略懂一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